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吉林
  • 成立日期: 2001-05-09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201017270983287
  • 法定代表人: 褚春彦
  • 董事长: 褚春彦
  • 电话: 0431-88789022
  • 传真: 0431-88789990
  • 企业官网: www.jishimedia.com
  • 企业邮箱: sunyi@jishimedia.com
  • 办公地址: 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和美路999号吉视传媒信息枢纽中心
  • 邮编: 130117
  • 主营业务: 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服务业务;专业频道、付费频道、多媒体数据广播、视音频点播服务业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视购物、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方面的信息及其网络传输服务业务;网络广告、网上通讯、数据传输、专用通道出租服务业务;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及其线路的设计、安装和经营服务业务;广播电视、通信天馈线系统安装、调试;电子社区工程、水电气热收费方面的信息网络服务;卫星及网络系统的技术开发、咨询、应用和服务;吉林省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信息服务业务、发行广播电视节目等
  • 经营范围: 有线电视业务;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服务业务,专业频道、付费频道、多媒体数据广播、视音频点播服务业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视购物、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方面的信息及其网络传输服务业务,网络广告、网上通讯、数据传输、专用通道出租服务业务,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及其线路的设计、安装和经营服务业务,广播电视、通信天馈线系统安装、调试,电子社区工程、水电气热收费方面的信息网络服务,卫星及网络系统的技术开发、咨询、应用和服务,吉林省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移动网短消息信息服务、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网络广告有偿商业信息、网络商城),广播电视、通信及信息设备器材销售、软件开发,制作、发行广播电视节目,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零售,计算机及通讯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产品、电气设备、教学仪器销售及维护,网络工程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通信信息咨询服务、通信网络系统集成、通信管道建设,综合布线工程、安防监控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及施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网络工程、器材及维护、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施工、器材及维护,云平台服务、云存储服务、云基础设施服务、云软件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农副产品销售,智能农业管理服务,境内旅游,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省属国有大型文化骨干企业,在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和强力推动下,2008年完成全省广电网络整合改革任务,2012年在上海主板上市,是目前我省唯一的省属国有文化上市企业。近年来,吉视传媒乘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东风,发展不断提速,产业不断升级,建成了覆盖千家万户的智能光网络,向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提供基础视讯、宽带网络、智慧应用、休闲娱乐等服务,形成了涵盖衣、食、住、行、娱等全场景的大众客户智慧广电业务体系。公司充分发挥省属国有上市文化企业的骨干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吉林省社会化信息枢纽中心”、“吉林省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地”,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政府、构建数字社会、培育数字生态方面持续发力,带动我省数字经济及核心产业的快速发展。先后建设了国家林草局“东北生态大数据中心”、国家文化大数据东北区域中心、中国科协“科普中国·融媒体传播示范基地”、吉林省祥云政务云主节点、吉林省公安厅大数据云平台等国家和省级信息化项目。以云网端新型基础设施为核心,以云计算、大数据、视频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无线传输、IDC服务等为手段,面向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垂直行业建设全场景智慧服务应用平台,为我省政务、教育、卫生、公安、农业、林业、水利、应急、金融等行业提供了广泛的数据服务。2022年,公司具备了电信运营商的完整资质,全面开展广电5G移动业务,开启了全业务运营的新时代。吉视传媒的创新发展取得了众多的成绩和荣誉。自主研发的万兆光纤入户I-PON技术方案被确定为国家和国际标准。公司还获得国家版权局批准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类创新奖4项,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专利证书12项。公司两次被中宣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荣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吉林省优秀文化企业”、“消费者满意服务单位”、“吉林省文化企业发展先进单位”、“吉林省国有文化企业十强”、“吉林省十大服务业名牌”、“吉林省信息产业十强企业”、“吉林省数字产业综合竞争力十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安全播出、安全传输和安全防范工作也多次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的表彰。未来,吉视传媒将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优势,全面建强智慧广电网、数据服务网、5G通信网“三张网”,全力做优智慧广电平台、数据服务平台、5G通信平台“三平台”,全心打造智慧广电运营商、数据服务运营商和5G通信运营商“三个商”,努力把吉视传媒建设成为大型国有文化互联网企业,为文化强省、“数字吉林”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发展进程: 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吉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广电集团”)于2010年1月整体改制设立,吉林广电集团前身为吉林省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广电有限”),吉林广电有限系经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2000】108号文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1)广发计字48号文的批准于2001年5月9日在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321万元。吉林广电有限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2201071001081。2005年9月23日,经吉林省财政厅吉财函【2005】715号文批准,吉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部将出资2,000万元无偿划转给吉林电视台。2005年9月延吉市广播电视管理局等32家股东将其持有的全部出资311万元全部转让给吉林电视台。2005年9月23日,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组建吉林省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方案》(吉办发【2004】33号文)的要求,吉林省49家省、市(州)、县(市)广播电视局等广电股东以货币和经评估的城市广电网络资产对吉林广电有限增资,组建吉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64,820.30万元,并于2005年9月28日换发了注册号为220109100160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05年12月23日,吉林省广电集团股东会决议同意《集团公司增资扩股方案》。吉林省广电集团原有19个股东以其垂直管理的乡镇有线电视网络资产评估作价23,592.65万元对吉林广电集团进行增资,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88,413万元。2009年4月1日,吉林省广电集团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通化县广电局等12家股东将合计持有的吉林省广电集团5,869.14万元出资转让给吉林电视台。2009年9月29日,吉林省广电集团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白城市广电局等22家股东将其合计持有的吉林省广电集团29,169.57万元出资转让给吉林电视台;同时,由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等7家股东对吉林省广电集团实施增资,吉林省广电集团注册资本由88,413.01万元增加至111,798.879万元。2009年11月30日,长春市工商局对上述股权转让及增资予以登记。公司的注册资本变更为111,798.879万元。2009年12月19日,吉林省广电集团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敦化市有线电视网络中心将其持有的公司5.25%股权无偿划转给敦化广电局,四平广播电影电视局将其持有的吉林省广电集团1.65%股权无偿划转给四平市广播发射台,延边广电局将其持有的吉林省广电集团0.95%股权无偿划转给延边广电财管中心。2009年12月25日,吉林广电集团召开临时股东会,决议以截至2009年11月30日止各股东拥有的吉林广电集团的所有者权益113,608.87万元,按原实收资本1:0.984的原则,折股为人民币111,798.879万元,其中注册资本为111,798.879万元,其余1,809.99万元记入资本公积。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1月25日取得了长春市净月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号为(22010901000124X)。2012年1月10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许可【2012】29号《关于核准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核准,公司于2012年2月10日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28,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39,798.879万股,其中法人股111,798.879万股,社会公众股28,000万股。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广电网络集团的全面指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面对十分复杂的形势和异常激烈的竞争,公司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夜以继日、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以创新突破稳增长攻坚战为主线,以开展“效益提升年”、“作风整顿年”、“文化建设年”活动为抓手,高位统筹、精心组织,按照“防风险、保安全、稳增长”的总要求,打出了一套创新突破组合拳,推出了一批重大工作举措,开创了公司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一)举旗定向,守正创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守牢“五条底线红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党建引领,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形成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合力。持续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全面提升公司党建工作质量,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创新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1.聚焦凝心铸魂,创新开展理论学习高质量开展公司党委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印发了《吉视传媒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方案》,确保了理论学习与经营工作双促进、双提升。公司全年跟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内容37项。2.把牢政治方向,充分发挥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公司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2024年,召开党委会议30次、理论学习中心组5次、第一议题学习14次、党建工作会议3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次。公司党委班子成员累计常态化深入分管地区督导工作97次,督促指导分公司提升经营业绩。同时,结合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和公司影院发行业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6次,不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加强纪律建设,创建风清气正环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和年度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原原本本学习《条例》及其他指定教材,开展各项学习近1,600学时,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组织实施纪律党课和“廉政讲堂”等教育培训21次。深入开展“作风整顿年”活动,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顽疾,整治形式主义,建立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管理和监督。(二)2024年董事会运作情况2024年,公司董事会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规定的要求履行职责。各位董事积极关注公司发展和经营情况,发挥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作用。报告期内共组织召开3次股东大会、16次董事会会议,21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各项决策程序严格遵循了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保障了公司的规范运作,维护了股东的合法权益。(三)拼搏进取,坚定信心,奋力谱写全业务运营新篇章1.做优做大做强主营业务,为高质量发展保持定力2024年,以保拓基本、突破5G瓶颈、优化服务为核心要点,不遗余力地深耕大众市场。基本业务保卫战遏制了用户下滑。全面学习推广“佛山经验”,采取包保督战、全员参战、跨区域作战、集中作战、兵团作战等多种战略战术,精心策划了“广播电视服务进万家”“百日攻坚”“十一黄金周”等23场营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消费的热情。5G通讯突围战提高了规模质量。持续深耕农村乡镇、校园、党政军政企、银发群体、奋斗青年五大市场,依托中国广电推出的350G大容量流量卡,在校园市场展开广泛拓展,全国排名第四。提升服务持久战提升了品牌形象。96633和10099两条热线接通率全年均值达到93.19%,全国排名前三。持续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全年认定投诉48件,百万用户申诉率全国排名第三。2.全力助推企业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2024年,公司始终致力于寻找快速突破、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之路,以科技创新助推企业突破困局、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政企业务冲锋战创造了最佳业绩。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拜访各省直委办厅局和市州县党委政府达200余人次,促成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巩固公安、林草、政法、政数等优势领域的同时,在应急、水利、文旅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一机游吉林”文旅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服务行业拓宽至30余个。在应急领域,落地了史上最大合同额1.8亿元,签订千万元以上合同15个。全年累计签订合同1,532个,开创了历史最好成绩。加快数字化转型。制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成立了文化数字化专班,构建文化数字化、数字化转型、融媒体三大基础底座。与吉林省文旅厅、北京360、武汉数文等17个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开展多场景应用合作。完成吉林省国有文化企业首笔400万元数据资产确权、入表,开展了覆盖长影、省博等省内重点机构的文化资源普查,文化数据资产化、文化产业数字化取得重要突破。“IPTV+有线电视”一体化运营注入活力。公司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IPTV业务注入后的运营和发展问题,成立了IPTV整合工作专班,专题研究和落实一体化融合发展事宜,编制了一体化运营工作方案,推动有线电视和IPTV业务利用各自优势和融合优势实现双向赋能。IPTV业务的成功注入,使公司成为全国首个集有线电视+IPTV一体化运营的A股上市企业,初步形成了有线电视+IPTV一体化运营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向创新型文化科技企业转型。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数字化信息化业务营收增长15%。3.不断深化企业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激发活力制定深化改革落实方案,推进内部优化整合,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年来,先后实施了8类20项改革,达到了以改革促发展的目的。推进子公司改革。注销了吉地生香、吉林省紫竹地产等子公司,对艺术品公司人员进行分流安置、全部退出;加快推动信息服务公司自主经营,构建资质齐全、专业优势突出的信息化市场竞争主体;盘活铂尔曼酒店、凤凰楼等资产,剥离了三亚樾城低效资产,置换注入了IPTV优质资产;持续推动产业孵化园建设,吸纳了吉林祥云、平安普惠等17家企业进驻;大力推进国网公司10省IPON技术试点取得突破;抚松紫竹地产公司积极承办会议、旅游等大型活动,丰富酒店外延项目;吉视影投积极拓展业务,增加异业合作。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制定组织架构改革、“三定”、省市县三级业务经营方案;制定《人才工程实施办法》,计划用3年时间,选拔培养10名中层正职后备干部、30名中层副职后备干部和50名基层后备干部;推进实施降本增效改革。压缩主业刚性支出成本费用和多业子公司成本费用;库存物资大幅下降;通过招标竞价和提升内网贡献率,互联网出口户均成本降低31.6%。4.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建立健全现代化流程制度。对公司217项流程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新增制度11个,修订完善制度26个,重新梳理印发了《吉视传媒制度汇编》。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的方法步骤和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高效高质推进落实。全面加强内控管理。对物资采购、工程建设、集客项目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闭环内控机制,所有合同签订前,财务、法务要前置审核,全年法务审核合同600多项,严格把关,堵塞漏洞,确保合同管理的规范性与严谨性。持续完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体系。优化办公系统、用户信息系统、物资管理平台、工程招标、项目管理、NC系统平台,规避管理盲区,提高办公效率。自主开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各类工程数据可视化管理,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5.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公司始终把保安全、防风险作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全方位、深层次地展开了风险防控的阵地战,守牢安全底线。化解债务风险。积极落实压降融资成本举措,将公司债年利率由7%降为5%,实现吉林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存量贷款利率下调,每年节约融资成本0.2亿元。另外,已将16,669万元应收款纳入政府化债平台。缓解信访风险。信访工作制度化、流程化已初步形成,并且与省信访局保持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有力地保障了职工队伍的稳定性与信访工作的安全性。杜绝安全风险。全年开展各类隐患排查15次、应急演练10次,加大对网络及信息安全的监控和防范力度,汛期积极抢修,恢复信号,确保广电网络、数据网络、5G通信网络三张网的安全播出、安全传输和安全防范。全面加强四防安全和生产安全,压实主体责任,全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规避退市风险。吉视传媒股价自5月份以来先后二次股价跌破每股1元,最低时0.86元/股,触发退市风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省委宣传部高位统筹、靠前指挥。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专题研究落实市值维护工作,迅速制定市值维护综合方案,确定了股票回购、控股股东增持、IPTV资产注入、盘活资产等17项重点任务。先后召开30次专题会议,扎实开展市值维护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公司市值维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公司股票的最高市值攀升至2.77元/股,实现了股价翻3倍的佳绩,市值维护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