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英利汽车
- 企业英文名: Changchun Engley Automobile Industr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林上琦,林上炜,林启彬,陈榕煖,林臻吟
- 上市代码: 601279.SH
- 注册资本: 158578.598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4-15
- 大股东: 开曼英利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81.9%
- 董秘: 苗雨
- 董秘电话: 0431-85022771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薛志娟、李博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长春市高新区卓越大街2379号
- 概念板块: 汽车零部件 吉林板块 沪股通 机构重仓 新能源车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吉林
- 成立日期: 2006-12-21
- 组织形式: 港澳台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20101794411636Q
- 法定代表人: 林上炜
- 董事长: 林上炜
- 电话: 0431-85022771
- 传真: 0431-85033777
- 企业官网: www.engley.com
- 企业邮箱: IR@engley.net
- 办公地址: 长春市高新区卓越大街2379号
- 邮编: 130021
- 主营业务: 车身结构零部件及防撞系统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
- 经营范围: 生产汽车零部件、冲压产品、热压成型产品、模具设计、制造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不得经营,应经专项审批的项目未获批准之前不得经营)
- 企业简介: 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2021年4月上海A股上市。母公司开曼英利2016年1月在台湾上市。英利汽车总部位于中国长春。公司专注于安全、环保、节能、轻量的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截止2020年底,员工逾4000人。我们为20余个知名汽车品牌提供金属及非金属汽车零部件、模具等的研发与制造服务。主要客户包含一汽大众、沃尔沃、奔驰、一汽红旗、上汽大众、宝马、一汽奔腾、吉利、蔚来、威马等。研发中心实验室于2018年1月份建成,5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1547平方米,现为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内部实验室,隶属英利研发中心。研发中心实验室涵盖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腐蚀实验室、环境可靠性实验室、机械耐久实验室和振动实验室等多个功能实验室,试验设备50余台,可完成从材料试验到产品性能试验等多项测试任务。英利汽车以“轻量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为愿景,以“好公司,好生活”为使命,致力于成为令客户满意,令员工幸福的汽车行业顶尖零部件供应商!
- 商业规划: 2024年,汽车行业在变革中加速前行,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愈发明显,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爆发,传统燃油车市场面临转型压力。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更加严峻,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面对市场及行业变化,公司持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积极实施降本增效措施,持续推进精益化管理,聚焦效率提升及技术进步、加强运营及成本管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251.6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1.76%;实现利润总额4,123.9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68.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1.9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1.90%。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加强客户合作,努力拓展市场份额随着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格局发生较大变化,新能源汽车占比日渐增高。公司顺应市场变化,持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持续开展与客户高层商务互访,让客户更加了解公司的产品及技术能力,争取更多优质项目定点。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优质客户,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集成化、平台化项目开发,全年获取定点新项目120余个,其中新能源项目车型占总体项目比例达47%,包括北美知名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小鹏、宝马、沃尔沃、蔚来、吉利、零跑等。2、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轻量化方案作为汽车行业轻量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通过吸引高素质研发人员,优化人才结构,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研发成果陆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带动产品的优化和升级,保持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设计及实验能力的投入,重点推进新材料新工艺开发,包括多层复合材料和碳纤维材料开发及应用、利用碳纤维材料优异的机械性能与轻合金金属相结合等,为客户产品轻量化应用提供帮助;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增加试验设备,优化试验方法,严格按照CNAS实验室规章制度进行实验操作,目前已拥有试验设备73台/套,可完成材料试验40余项,功能测试20余项,表面防护测试20余项,环境测试10余项,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检测服务。3、建立卓越运营体系,持续推进精益化管理公司围绕战略目标深化运营管理改革,通过矩阵式管理模式搭建、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卓越运营体系构建、组织效能提升及精益生产推进,实现运营效率与效益的双重突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报告期内,公司矩阵式管理模式全面落地,以“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为核心,打破传统职能壁垒,构建覆盖生产、研发、物流、财务、采购的矩阵式管理架构;通过建立“战略-预算-考核”一体化管理体系,将预算目标分解至最小业务单元,实现成本费用动态监控;通过对标行业标杆,搭建包含“标准化流程、数字化工具、KPI考核”的三维卓越运营体系。完成核心流程再造优化、生产效率提升;在人员、产能、效率、库存、采购降本等方面进行事前预测,提前行动应对市场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库存风险及成本压力;在精益生产方面,实施价值流程分析,消除成本浪费,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4、积极推进海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现有优势业务布局为打造国际交往的平台与窗口,对接优秀专家、引进技术及对接德国以及海外的客户及供应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不受地域限制的服务,结合对行业趋势、经营形势等因素的审慎考量,报告期内,公司筹划和推进在德国设立研发中心的工作,随着德国研发中心的设立完成,将有助于公司掌握欧洲主机厂前沿发展方向,便于公司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有利于对接海外优质企业,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5、优化公司人才体系建设,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持续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用科学的方法完成公司的战略目标。报告期内,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及组织目标,通过引进工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优秀人才,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领导力培训项目,不断完善公司核心团队并提升管理能力;通过组织架构的标准化和调整、绩效管理体系的精细化改进、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深入实施以及人力资源流程制度的更新,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并降低了运营成本,确保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和规范性;通过给予关键岗位人员及表现优秀人员进行恰当、及时的认可和激励,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稳定性,实现公司与员工长期共同发展。6、完善制度建设,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公司坚持以合规为底线,强化董监高履职支撑,保障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监事会规范运作,着力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报告期内,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修订并完善《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关联交易决策制度》《董事会秘书工作细则》《公司分红管理制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细则》《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工作细则》《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公司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