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天津
  • 成立日期: 2014-10-24
  • 组织形式: 其他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201163004788158
  • 法定代表人: 沙超群
  • 董事长: 孟宪棠
  • 电话: 010-82177855
  • 传真: 010-83010886
  • 企业官网: www.hygon.cn
  • 企业邮箱: investor@hygon.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中关村软件园27号楼C座4-5层
  • 邮编: 100085
  • 主营业务: 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存储设备中的高端处理器
  • 经营范围: 集成电路、电子信息、软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转让;批发和零售业;计算机系统集成;物业管理;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高端处理器、加速器等计算芯片产品和系统的研究、开发,目标成为世界一流的芯片企业,为数字中国提供核心计算引擎。作为国产先进微处理器产业的推动者,海光信息以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致力于促进我国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海光处理器兼容市场主流的x86指令集,具有成熟而丰富的应用生态环境海光处理器内置专用安全硬件,支持多种先进的漏洞防御技术,内置高性能的国密协处理器和密码指令集,支持可信计算的国内、国际标准,支持领先的机密计算技术,能够进行主动安全防御,通过了相关权威机构的安全测试,满足信息安全、数据要素安全流通的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计算、云计算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众多领域,海光信息提供了多种形态的海光处理器芯片,满足互联网、电信、金融、交通、能源、中小企业等行业的广泛应用需求。未来,海光信息将根据客户的应用需求进一步优化处理器,采用先进半导体工艺研发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芯片产品。
  • 发展进程: 2014年10月24日,天津海泰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设立海光有限,注册资本为30,750.00万元。2014年10月24日,海光有限就其设立事项完成了工商设立登记。根据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立及增加注册资本的复函》,海光有限设立事项符合国资管理相关规定。 2020年9月12日,海光有限召开股东会,经审议同意以2020年8月31日为基准日将全部净资产折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202,433.8091万元,海光有限股东按照在公司的出资比例持有相应的净资产份额并折为相应比例的股份,其余净资产值列入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公积。立信会计师和银信评估分别以2020年8月31日为基准日对海光有限出具了《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20]第ZG11841号)以及《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拟股份制改制涉及的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资产评估报告》(银信评报字(2020)沪第1433号)。本次评估已经履行国有资产评估备案程序。2020年9月12日,海光有限全体股东签署《发起人协议》,将海光有限经审计的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净资产497,585.84万元(评估值2,303,900.00万元)折合为股份公司的股本202,433.8091万元,其余净资产列入资本公积。2020年9月27日,立信会计师出具《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筹)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20]第ZG50773号),截至2020年9月27日,各发起人对海光有限的出资已经全部到位。2020年9月27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2020年第一次股东大会并作出决议,同意以整体变更的方式设立海光信息。2020年9月28日,海光有限就本次整体变更事项完成了工商登记。2021年8月16日,立信会计师对海光有限整体变更基准日的财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出具《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21]第ZG11785号)。经追溯调整,海光有限截至整体变更基准日经审计的净资产调增1,294.87万元,占追溯调整前净资产497,585.84万元的比例为0.26%,追溯调整后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498,880.71万元。2021年8月17日,银信评估对海光有限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市场价值进行了追溯评估,出具《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拟股份制改制涉及的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资产评估报告》(银信评报字(2021)沪第2327号),截至2020年8月31日,公司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值为2,313,300.00万元。本次评估已经履行国有资产评估备案程序。2021年8月26日,海光信息召开股东大会,经审议同意将海光有限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净资产追溯调整为498,880.71万元。追溯调增的资本公积由海光信息全体股东按其各自持股比例享有,海光信息的股本总额及股权结构均不发生变化。2021年8月26日,立信会计师出具《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21]第ZG11819号),截至2020年9月27日,各发起人对海光有限的出资已经全部到位。
  • 商业规划: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端处理器设计企业,自成立以来研发出了多款满足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处理器产品,建立了完善的高端处理器研发环境和流程,产品性能逐代提升,功能不断丰富,主要产品包括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已成功完成了多代产品的独立研发和商业化落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主营业务,通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品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低功耗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公司推出的系列高端处理器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等多个行业的数据中心,以及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领域,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一)深耕主营业务,经营指标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6,214.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3,099.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1,577.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79%;实现每股收益0.8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70%。公司整体经营情况持续向好,高端处理器产品的产业生态版图不断拓展,涉及的行业应用以及新兴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逐步增加。公司立足通用计算市场,凭借卓越的高端处理器设计能力、高效的产品迭代能力以及强大的行业引领能力,不断提升市场知名度,强化竞争优势。公司积极与国内信息技术产业上下游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海光高端处理器为算力基石,携手云计算、大数据及行业软件等领域的科技企业,共同打造具备开放安全特性、绿色环保理念以及可持续扩容潜力的产品解决方案。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公司发展根基愈发坚实,为公司经营能力的提升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公司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二)坚持技术创新,产品获得广泛认可公司在产品打造和技术创新上保持着高水平的研发投入,通过持续的和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公司的研发体系,以保持高水平的技术创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344,575.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37.61%;公司研发技术人员2,157人,占员工总人数的90.18%,77.61%的研发技术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凭借持之以恒的研发投入,公司的高端处理器产品不仅拥有领先的计算性能,更在安全可靠、产业生态和自主性等方面展现出较强的优势。报告期内海光CPU产品的市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逐步提高,支持了广泛的数据中心、云计算、高端计算等复杂应用场景;海光DCU产品以高算力、高并行处理能力、良好的软件生态支持了算力基础设施、商业计算等行业应用。海光CPU及海光DCU系列产品广泛支持了行业构建数据中心和算力平台,促进智能计算与数值计算的深度融合。(三)打造生态体系,助力产业链共生发展公司联合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围绕着不同类型的市场需求,形成了涵盖通用机架式服务器、人工智能服务器、刀片和高密度服务器、存储产品以及视觉工作站、边缘计算产品等诸多形态的产品,形成了有规模的国产整机合作伙伴体系,共同推动公司产品向最终用户的导入和覆盖。公司依托光合组织打造产业生态,持续建立健全产业链;围绕海光技术路线,升级面向生态伙伴的“星海计划”,通过全方位资源投入,全面支持上下游伙伴加速围绕海光计算平台的开发和应用。截至目前,公司联合产业链上下游近5,000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用户等创新力量,开展了近万余项软硬件优化协同技术研发,共同打造上万项联合解决方案,共同促进海光整机生态健康发展。(四)夯实技术壁垒,知识产权成果丰硕公司持续在关键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攻克高端处理器设计的若干核心技术,形成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积取得发明专利836项、实用新型专利11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299项、软件著作权304项。随着高强度研发投入以及核心技术的积累,公司的技术“护城河”越来越巩固,产品组合也逐渐丰富。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制定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了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对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等知识产权进行高效的申请和管理,荣获第25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四川专利一等奖、天津市专利优秀奖、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公司将核心技术视为最重要的资产,通过专利申请和专有技术保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技术保护,为核心技术体系保驾护航。(五)公司治理规范,人才战略持续深化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将治理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坚持规范运作的原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建立并优化多项制度管理体系,不断强化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确保公司运营的合规性和稳健性。公司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切实维护公司及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对董监高等“关键少数”人员的相关培训,提升“关键少数”人员的规范意识,积极发挥各专门委员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推动公司整体治理水平的提升。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专业水平高、技术实力强的研发团队是公司持续创新能力的保证。公司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营造拼搏、创新、协作、担当的文化氛围。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人数2,392人,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1,755人,占员工总人数的73.37%。公司员工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技能全面,能够有力支撑公司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经营管理,为公司发展提供源动力,激发创新活力。(六)深度践行ESG理念,共享发展成果在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等领域的建设,致力于构建合规、和谐、绿色的运营环境,助力公司业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公司ESG执行小组在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的领导下,持续扎实推进ESG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司ESG治理水平和影响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落实节能减排措施、融入公益事业,努力实现公司与社会、环境协同可持续发展。自登陆科创板以来,公司获得了多项ESG领域奖项,在秩鼎(“AA”级)、商道融绿(“A-”级)等多个ESG评级持续提升。公司十分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积极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与投资者共享公司经营成果。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了第十五届天马奖“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天马奖”、“2024最具价值科创板上市公司”、“年度影响力企业”、“科创三十强”等多项荣誉,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中获得A级。这些成果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于公司经营治理、市值规模、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公司将持续与全体股东共享“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企业发展红利,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