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科曙光
- 企业英文名: Dawn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上市代码: 603019.SH
- 注册资本: 146320.378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4-11-06
- 大股东: 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6.36%
- 董秘: 翁启南
- 董秘电话: 010-56308016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禹正凡、李娅丽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天津市华苑产业区(环外)海泰华科大街15号1-3层
- 概念板块: 计算机设备 天津板块 中特估 富时罗素 标准普尔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HS300_ 中字头 DeepSeek概念 央企改革 液冷概念 算力概念 信创 东数西算 数字经济 数据中心 VPN 数字孪生 边缘计算 百度概念 独角兽 雄安新区 国产芯片 区块链 人工智能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网络安全 大数据 智慧城市 云计算 创投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天津
- 成立日期: 2006-03-07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20000783342508F
- 法定代表人: 历军
- 董事长: 历军
- 电话: 010-56308016
- 传真: 010-56308016
- 企业官网: www.sugon.com
- 企业邮箱: investor@sugon.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院36号楼
- 邮编: 100193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及制造,同时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计算等业务
- 经营范围: 电子信息、软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转让、培训;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软件制造、批发兼零售;计算机系统集成;物业管理;货物及技术进出口;设备出租、场地出租;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维修、租赁;建筑安装业;通信设备研发、生产、批发兼零售(以上经营范围涉及行业许可的凭许可证件,在有效期内经营,国家有专项专营规定的按规定办理)。
- 企业简介: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曙光”)作为我国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为中国及全球用户提供创新、高效、可靠的IT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公司于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019)。经历20余年发展,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领先的市场份额,并充分发挥高端计算优势,布局智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打造计算产业生态,为科研探索创新、行业信息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可信的支撑。中科曙光在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设立了分支机构,拥有国际领先的3大智能制造生产基地、5大研发中心,在全国50多个城市部署了城市云计算中心。作为以技术创新为基因的科技企业,中科曙光未来将持续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并与用户、合作伙伴携手共建应用生态、推动产业进步,以科技创新助力“数字中国”建设,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商业规划: 2024年,面对中美贸易战升级、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行业发展大幅承压等复杂环境,公司全面梳理业务条线,优化产销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提前布局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不断夯实技术储备基础,为可持续发展和提升长期竞争力提供支撑。1.优化产销管理,实现降本增效近年来,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公司积极向计算生态业务延伸布局,除推出存储、网络安全、大数据、云计算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完成“芯—端—云—算”的全产业链布局,同时投资了海光信息、中科星图、中科三清、中科天玑、曙光数创等多项优质资产,与参控股子公司全方位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IO存储到中游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提供商。报告期内,中美贸易战升级,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全面梳理业务条线,重新规划产品定位,调整营销战略,逐步减少竞争激烈且毛利偏低的项目,充分发挥在高端计算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技术与成本优势,将更多资源集中投入到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研发与推广中,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以提升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公司通过优化产销管理模式,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生产端,三大智能产线生产基地协同调度,通过优化订单预测、供应保障和排产模式,加速库存周转,优化库存规模,并利用智能在线质量检测技术和算法,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出厂质量,降低了用工成本和生产能耗。采购端,借助采购流程的精细化与数字化管理,通过与供应商战略合作、物料型号集中议价采购,精细化物料到货管理等多种方式优化采购成本。销售端,把握重点行业国产化需求,增强销售队伍建设,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开展生态厂商的适配认证,提升品牌影响力。2.聚焦核心能力建设,保证高质量发展不同于传统的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公司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化扩大,而是紧密跟踪行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布局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聚焦自研技术创新,绿色技术降本,算力生态构建等核心能力建设,不断夯实技术储备基础,保证公司高质量发展。1)坚持自研技术创新,升级产品矩阵2023年年底,公司基于国产芯片高端计算机研发及扩产项目等募投项目完成实施,为提升公司综合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奠定了基础。2024年,依托自研核心部件,公司继续积累领先的软硬件技术及全栈化平台能力。公司持续迭代开发浸没式液体相变冷却刀片系统、人工智能工作站等高端计算机产品,并加快国产核心零部件导入,形成全国产整机解决方案。发布全栈自研的集中式存储系统FlashNexus,升级分布式全闪存储,满足AI大模型等高端计算需求。迭代研发AI技术软件栈DAS平台,提升AI全栈优化能力,平台提供从基础算子、框架工具到扩展组件的多层次计算服务,助力AI应用的迁移、开发及迭代;同时,基于国产算力平台上线AI模型仓库,支持百余精调模型下载即用。2)优化液冷技术,驱动绿色转型随着AI模型日益复杂,数据处理量爆炸式增长,传统的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高端计算设备对散热的严苛需求。公司自2011年起就开始液冷技术研究,历经“冷板式液冷技术”、“浸没液冷技术”和“浸没相变液冷技术”三大发展阶段。公司的浸没液冷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较传统风冷数据中心节能30%以上,第一代C8000浸没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达200kw以上,节省机房面积80%以上,2024年度,经过一年多的攻坚克难,第三代C8000浸没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至750kW以上,预期2025年实现商业化项目落地部署。2024年,公司子公司曙光数创中标客户在马来西亚两栋数据中心项目,项目建设规模合计61MW,以此为契机,曙光数创在新加坡投资设立全资公司,积极探索海外数据中心市场。公司还将冷板式液冷与存储技术深度结合,首创“存算一栈式”液冷部署方案,并在2024年落地应用智算中心建设,整体液冷散热比例达到80%以上,助力PUE值降至1.2以下。公司凭借全栈式液冷技术,推动全闪介质、NVMe、液冷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成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强效推动力。3)布局立体计算,链接资源协同发展公司聚焦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了“5A级智算中心”“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先进计算中心”等形态多样,可全方位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科研创新、城市治理的综合算力设施蓝本。为链接资源协同发展,公司又构建了“全国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接入全国多地计算中心算力,并统一算力标准与接口,将算力应用封装打包,实现算力跨区域、跨架构、跨运营主体的灵活调度。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的全新计算体系“立体计算”,力求以立体算力建设、立体应用赋能、立体生态共生,“建、用、生态”三维协同发力,加速算力转化为生产力。曙光“立体计算”以5A级智算中心为样板,在长沙进行了实践,已吸引上百家企业入驻共建,实现万余个商业应用接入。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