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国科军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西国科军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国科军工
- 企业英文名: JIANGXI GUOKE DEFENCE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88543.SH
- 注册资本: 17570.155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6-21
- 大股东: 江西省军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3.81%
- 董秘: 邓卫勇
- 董秘电话: 0791-88115098
- 所属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涂卫兵、万强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业大街999号
- 概念板块: 航天航空 养老金 沪股通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军民融合 商业航天 央国企改革 国家安防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西
- 成立日期: 2007-12-29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60000669771691N
- 法定代表人: 毛勇
- 董事长: 余永安
- 电话: 0791-88115098
- 传真: 0791-88107858
- 企业官网: www.guokegroup.com
- 企业邮箱: zqb@guokegroup.com
- 办公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业大街999号
- 邮编: 330000
- 主营业务: 导弹(火箭弹)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产品及弹药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特种设备制造。(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在许可有效期内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和许可期限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企业总部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研发;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金属材料销售;物业管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模具制造,模具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江西国科军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泰豪高新工业园,经江西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批准成立,于2011年2月正式运营,2015年12月31日完成股份制改造,现由江西省军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嘉晖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共同设立。集团旗下拥有宜春先锋军工机械有限公司(9343)、九江国科远大机电有限公司(9323)、江西新明机械有限公司(9304)、江西星火军工工业有限公司(9344)、江西航天经纬化工有限公司共五家改制后的地方军工企业,具备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保密资格单位证书等相应军品科研生产资质,且拥有精良的设备设施、完整生产线、专业火工作业区、试验靶场、各类加工车间/总装车间及数字化新产品试制加工中心,主要从事各类武器装备弹药、引信、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推进剂、武器装备系统等军工产品的科研生产。集团自正式运营以来,在持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完善内部激励考核机制,推动企业转型为市场导向的外向型企业同时,着力推进市场、研发、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开展科研生产能力建设、资本市场筹划。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由传统弹药向智能弹药领域跨越、由常规兵器向航空航天领域跨越、由武器装备配套研制生产向武器装备系统研制生产跨越,弹药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为开发高技术的系统武器装备奠定坚实基础。
- 商业规划: 1、深耕主营业务,主要经营指标稳步提升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0,443.77万元,同比增长15.78%,展现出良好的业务拓展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强劲支撑。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到19,872.7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1.25%,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155.59万元,同比增长30.55%,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稳步增强。弹药装备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板块,在2024年保持了稳定增长。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技改赋能、完善的生产工艺以及良好的客户口碑,持续满足国内军工市场对各类弹药产品的需求。在产品种类上,涵盖了多种口径、用途的弹药,以适应不同作战场景和武器平台的需要。通过对生产流程的精益化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的严格执行,在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同时,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稳定的订单来源和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使得该板块营业收入稳步提升,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板块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导弹武器装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公司积极顺应市场趋势,加大在该板块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力度。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如:无人机长航时助推、新型推进剂配方及安全高效制备等技术,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性能指标和生产效率,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同时,深化与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军方武器装备型号项目的竞标与研发,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获得了更多项目订单,实现了产品交付量的大幅增长,进而推动该板块营业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为公司整体业绩提升贡献了重要力量。2、研发技术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公司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4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达9,116.60万元,同比增长25.95%,全年研发投入助力公司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已授权专利176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46项,为产品升级和新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通过技术创新,公司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强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不仅满足了现有客户对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还吸引了新客户的合作,为业务增长创造了更多机会。在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和智能化领域弹药装备与单兵武器系统等重点领域的科研投入,推动了相关产品的技术升级,同时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3、市场拓展策略,扩大行业领先优势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深化与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服务,巩固了在现有客户中的市场份额,并进一步拓展了合作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新领域、新市场、新客户及新业务方面,公司与军工单位C18、军工单位C16、军工单位C6、军工单位C19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对老客户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在火箭弹/导弹、中小口径弹药、无人化、智能化领域弹药装备等多个领域开展多型项目合作,提升了公司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此外,公司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布局和营销策略,确保产品能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有效促进了产品销售和业务增长。4、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公司深入推进精益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管控,提升运营效率。在生产环节,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优化,实现了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成本。针对新培育的动力模块延伸业务,公司投入专项资金建立智能化产线,为每一个产品赋予唯一的电子身份标识,通过在生产线上部署先进的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设备,实时记录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批次信息、设备运行参数、操作人员信息、质量检测数据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通过该电子身份标识,精准追溯到问题产生的环节,实现质量问题的快速定位与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管控水平,增强客户对公司产品的信任度。5、人才队伍建设,构建长效发展引擎在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入职员工提供全面的入职培训,包括公司文化、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知识以及岗位基础知识等,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公司。对于在职员工,根据其岗位需求与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定制化的培训课程。同时,积极推进股权激励计划,覆盖范围至以研发人员为主的200名骨干员工,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对公司的贡献程度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合理分配股权,使员工切实成为公司的利益共同体。并且,设置研发成果产业化收益分成机制,对于研发人员取得的技术成果,在实现产业化应用后,按照一定比例给予研发团队收益分成,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这些激励措施,稳定公司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6、多维举措,强化投资者信心动态执行股份回购计划,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回购1,666,533股,占公司总股本175,701,557股的比例为0.9485%,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612.52万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回购规模与节奏。同时,报告期内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16,132,070.40元(含税),占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2.55%,转增股本29,031,557股,通过稳定的分红回报,增强投资者信心。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与互动,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的经营业绩、重大项目进展、发展战略等信息,提升公司的透明度与市场形象,稳定投资者预期,实现公司市值的合理增长。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