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健之佳
  • 企业英文名: Yunnan Jianzhijia Health-Chain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蓝波,舒畅
  • 上市代码: 605266.SH
  • 注册资本: 15666.080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12-01
  • 大股东: 深圳市畅思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4.96%
  • 董秘: 李恒
  • 董秘电话: 0871-65711920
  • 所属行业: 零售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魏勇、邓茂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昆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旗营街10号
  • 概念板块: 医药商业 云南板块 破净股 内贸流通 沪股通 预亏预减 基金重仓 参股保险 西部大开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云南
  • 成立日期: 2004-09-2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300007670584000
  • 法定代表人: 蓝波
  • 董事长: 蓝波
  • 电话: 0871-65711920
  • 传真: 0871-65711330
  • 企业官网:
  • 企业邮箱: ir@jzj.cn
  • 办公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旗营街10号
  • 邮编: 650224
  • 主营业务: 医药和便利零售为主、为供应商提供相关专业服务为辅的核心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城市配送运输服务(不含危险货物);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进出口;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消毒器械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食品销售;酒类经营;医疗服务;生活美容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餐饮服务;出版物零售;烟草制品零售;电子烟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国内贸易代理;贸易经纪;进出口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装卸搬运;国际货物运输代理;物业管理;企业管理;餐饮管理;品牌管理;图书管理服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运输设备租赁服务;办公设备租赁服务;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货物运输(除网络货运和危险货物);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食品添加剂销售;宠物食品及用品批发;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日用百货销售;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文具用品批发;文具用品零售;农副产品销售;建筑材料销售;建筑砌块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住房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汽车新车销售;汽车旧车销售;停车场服务;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零售;电子产品销售;通讯设备销售;通讯设备修理;日用产品修理;日用电器修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代理销售;销售代理;劳动保护用品销售;办公用品销售;光学仪器销售;眼镜销售(不含隐形眼镜);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财务咨询;票据信息咨询服务;法律咨询(不包括律师事务所业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包装服务;家政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广告制作;网络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诊所服务;中医诊所服务(须在中医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母婴用品销售;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医护人员防护用品零售;医用口罩零售;日用口罩(非医用)销售;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药品零售、食品及日用品零售;物流配送;健康体检等业务。16年来,健之佳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8亿(位列云南省百强企业),同比去年增长17%;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公司主营业务现已包括药品零售、食品及日用品零售,物流配送,健康体检等业务;拥有了健之佳、之佳便利、福利大药房、博仁堂四大商业品牌;形成了社区便利型药房、健康广场、美信专业药房、博仁堂中药房、药妆店、平价药房六种经营模式;药店、便利店、社区诊所、体检中心四种业态;拥有健之佳、品健、健佳人等OEM产品百余个。至今公司拥有13家控股子公司及1100多家连锁门店(包括药店和之佳便利店),覆盖了云南、四川、重庆和广西等地。
  •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健之佳有限成立于2004年9月27日,由连锁药房、云南恒创、昆明勤康、畅思行、张晓芳共同出资设立。其中,畅思行以货币出资3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云南恒创以货币出资3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昆明勤康以货币出资29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9%;张晓芳以货币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连锁药房以货币出资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2004年9月22日,云南天鉴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天鉴验字<2004>第517号),验证截至2004年9月22日,健之佳有限已收到以上5名股东投入资本1,00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000万元。2004年9月27日,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健之佳有限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5300001014156。 2007年12月12日,健之佳有限召开股东会做出决议,同意股东连锁药房将其持有的公司10万元出资额以12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蓝波,蓝波同意接收上述股权。2007年12月12日,蓝波与连锁药房就上述股权转让事项签署了《出资额转让协议》。健之佳有限已就本次股权转让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2008年5月7日,云南恒创分别与王雁萍、李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云南恒创将其持有健之佳有限100万元出资额、100万元出资额分别以240万元、240万元作价转让给王雁萍、李莹。根据王雁萍与李莹签署的《股权持股协议》,李莹持有健之佳有限的100万元出资额为代王雁萍持有。上述股权转让时,王雁萍实际控制云南恒创84.00%的股权。2008年5月7日,健之佳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上述股权转让事宜。健之佳有限已就本次股权转让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08年6月8日,健之佳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健之佳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以截至2008年6月30日的经审计账面净资产折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股本。2008年7月24日,亚太中汇云南分所出具《审计报告》(亚太审字[2008]B-H-0508号),审验确认截至2008年6月30日,健之佳有限的净资产为32,603,372.84元。2008年7月25日,健之佳有限股东共同签订了《关于云南健之佳药业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设立为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协议》,约定健之佳有限的股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确认健之佳有限截至2008年6月30日的账面净资产为32,603,372.84元,同意以其中3,260万元作为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由全体发起人以其于健之佳有限的所有者权益份额项下的净资产认购,多于注册资本的净资产成为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2008年7月30日,亚太中汇云南分所出具《验资报告》(亚太验字[2008]B-H-0059号),验证截至2008年6月30日,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32,600,000.00元,公司的股本为32,600,000.00元;各股东以健之佳有限截至2008年6月30日止的净资产出资人民币32,600,000.00元。2008年8月8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全体发起人一致通过了公司设立的有关决议,以及新的公司章程及其他事项,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和第一届监事会的股东代表监事。2008年8月28日,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530000000000935,注册资本为3,260万元。 2022年9月9日,公司名称由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一)在连锁门店服务网络建设方面1、公司门店变动情况面对行业政策长期利好,2024年市场低迷且医保统筹改革带来阶段性调整的客观变化,公司保持谨慎、积极的态度,适当放缓门店扩张速度。一方面在现有区域通过适量自建、中小并购项目整合,完善网络布局。另一方面审慎、稳健向西南地区空白市场贵州拓展,通过收购连锁零售公司,将门店覆盖省市区延伸至7个。除云南市场外,京津冀环渤海湾区域、成渝区域,门店数分别达976家、978家,均近千家规模,初步具备密集布点、由省会级市场向地级/县级市场渗透、进一步提升规模优势的基础。冀辽区域以及重庆红瑞仁佳、四川德仁堂项目整合稳妥有序开展。公司深耕云南、立足西南、向全国发展的策略有效实施。2024年1-9月,公司自建门店288家,收购门店122家,因发展规划及经营策略调整关闭门店25家,净增门店385家,期末门店总数达到5,501家,较年初门店数增长7.53%,同比增长16.77%。2、门店区域分布及经营效率公司贯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下渗透”的扩张策略,在巩固省会市场的基础上,重点提升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地级、县级市场门店规模,加强品牌建设和运营,公司县级以上门店数占比达94.76%。3、门店店均营业收入公司新店和次新店受医保政策影响较小,增长稳定且接近拓展模型。但医保个账减少、门诊统筹医保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等政策及外部市场因素,导致医保占比较高的冀辽地区经营受到较大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西南地区营业收入尚有韧性但增长放缓,部分老店出现分化、营业额下降,店均收入下降。公司上市后快速自建扩张,处于培育期、整合期的门店占比高且产出低,对公司短期业绩带来压力。随着门店逐步培育成熟,为公司后续业绩增长奠定基础。4、医药零售连锁门店取得医保资质的情况报告期,公司拥有医保资质门店数量为4,895家,占药店总数94.68%。其中河北地区受政策限制,取得医保资质的门店占比略低。拥有慢病门店758家、特病门店314家、双通道资格门店249家;公司所处省市门诊统筹政策逐步推进,获取门诊统筹资质的药房数量为1,059家,占药店总数20.48%。医保个账减少、门诊统筹政策集客红利尚未呈现,公司医保结算收入呈下降态势,业绩压力未得以缓解。(二)在商品品类规划及为供应商提供专业服务,提升经营业绩方面1、医保个账改革及门诊统筹、行业价格专项治理、比价系统上线、线上医保结算等与零售药店密切相关的政策持续推行。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工作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面对医保政策改革带来的短期调整及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公司积极转变、强化既有的差异化经营策略优势。围绕顾客对全生命周期、高品质健康生活的需求,提供治疗类及其他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商品和服务。把握政策及市场变化趋势,以基于门店的全渠道、专业化服务能力为基础,重点塑造市场化经营管理能力。3、强化公司营采一体化的品类规划管理及专业服务为核心的营销体系,为医药工业企业在院外市场日渐重要的专业推广、商品营销持续提供专业服务,提升公司长期重视的供应商服务效能和差异化专业服务能力,获取推广、营销资源拉动业绩增长,其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6.24%。本期综合毛利率36.19%,较上年同期提升0.31%。报告期,公司积极承接院内顾客外流长期趋势带来的增量业务,中西成药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稳步增长;坚定服务消费者对健康品类的需求,共同带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3%。①公司充分发挥门店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优势,通过提升规模、商品丰富度,提高品牌认知度,以全渠道、专业化能力服务顾客健康需求,同时强抓医院品种引进和资源争取,中西成药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34%,结构占比提升至76.79%,增长1.54%。②公司围绕目标顾客对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健康生活的需求,为顾客提供严肃医疗之外慢病和常见病治疗、预防和健康管理类产品。报告期,公司深入挖掘顾客多元化健康需求,继续探索“健康与美丽”服务,与欧洲著名制药公司LSISILDERMA达成在华独家战略合作。通过香港子公司境外采购体系引进其多款优质产品,为特定皮肤病人群提供专业解决方案,逐步探索、构建专业护肤新业态。9月LSI系列商品已通过跨境购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报告期,生活便利品、个人护理品销售收入分别增长4.78%,9.85%。个人护理品和部分医疗器械中,综合毛利率较高的功效性护肤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为3.92%,凸显公司在多元化健康领域强化核心竞争力努力的初步阶段性成果。但短期内受市场环境以及医保政策影响,中药材、保健食品、医疗器械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积极参与竞价抢占市场份额,让利顾客,保健食品、生活便利品毛利率下降。③公司围绕经营定位,重点加强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和引进力度,与知名品牌商品对标,坚持同时规划打造GB商品和塑造PB商品,为顾客提供质量可靠、疗效确切、性价比高且渠道可控的商品,有效减缓毛利率的下降。2024年1-9月,贴牌商品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5.73%,高于营业收入整体增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4.99%,较上年同期提升1.75%,带动综合毛利率恢复提升。(三)在紧贴顾客需求的专业服务方面1、稳定、优质的会员体系公司坚持品牌塑造,围绕品牌宣传、营销活动、公益行动,强化“家庭医生、健康顾问、社区好邻居”的服务定位,充分挖掘厂商资源,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线上线下宣传方式相结合,多角度覆盖顾客群体。公司通过联合上游厂家开展主题促销、百团促销、健康之家社区行、健康进社区等大型活动和专业患教打造全渠道、专业化服务,“亲切、专业、稳重、值得信赖”的专业形象深入人心,逐步形成了与公司品牌定位吻合的稳定的会员顾客群体。2024年1-9月,通过开展44次“健康之家社区行”活动支持县级区域品牌宣传,会员开发、营业收入均有所提升;在48个地区开展1,602场健康进社区活动,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监测、会员卡办理,慢病建档等服务,强化顾客品牌信任。公司通过对CRM会员运营体系的持续升级,维护顾客隐私权益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会员画像,打造购药用药追踪提醒、营销信息自动化识别推送等差异化营销服务体系,利用多个渠道,实现线上和线下协同的多维度精准触达。公司通过完善的会员管理体系,提升会员专属权益价值、形成运营壁垒,激活存量会员,提升核心会员的忠诚度和活跃度,降低客户流失率。2、慢病管理和专业服务(1)公司持续完善慢病会员建档、慢病会员回访、消费者教育、“四高”监测数据提示、用药指导、风险提示等全周期慢病管理服务。门店慢病管理大数据项目持续推进,目前慢病会员建档362.2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74.9%,已有2,207家门店部署“四高”监测设备,为顾客提供及时的健康自测、用药指导、风险提示等服务,顾客服药顺从度提升、监控并改善慢病指标,报告期内,为新老顾客46.5万人合计监测四高138.6万次。(2)持续打造皮肤病、眼科、呼吸疾病、糖尿病等专科药房,报告期末,专科药房达1,512家,占药店总数29.25%。通过对专科药师的培训和专业指导,从疾病的治疗、症状改善、并发症治疗、患者教育、疾病筛查、营养支持、健康管理等方面,制定全方位的专科化解决方案,通过对药师、店员的培训和专业指导,结合厂商专业患教和促销资源、专科药物配置陈列,依托会员服务体系、药师专业服务体系、CRM系统会员营销,提供免费的“四高”慢病指标数据监测服务,提升顾客服药依从性,专科药房的解决方案形成闭环,效能远高于普通门店。此外,本报告期,开展患教和医药义诊合计239多场,涉及糖尿病、心脑血管、呼吸哮喘、乳腺癌康复等。3、全渠道、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1)持续强化营运规范培训和执行标准,保持店员专业水准,重视会员权益、提高会员满意度,推进以会员为核心的全渠道、专业化营销体系的效能提升,确保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2)更深入、合规地推进对接医院处方流转平台,规范服务门诊统筹患者;为顾客对症、合理用药提供规范的远程问诊、远程审方、执业药师服务。(3)公司积极推进跨境购业务开展,通过该平台引入境外优质产品,爱司盟、LSI等品牌新商品获得消费者较好认可。跨境购作为顾客选择境外优质商品的重要平台,亦成为公司全渠道服务的新兴渠道。(4)公司构建的香港子公司境外采购体系,在报告期获得实质性进展,顺利引入儿科佩夫人、LSI等品牌商品,境外采购体系与公司专业营销体系结合的价值得以体现,为后续引入海外更新颖、丰富的产品奠定基础。(5)疫情加速消费者行为线上的不可逆改变,公司围绕顾客泛在性、便利性的更高要求,持续完善全渠道服务能力,满足顾客不同消费场景、价格带、时效等多层次、差异化需求。依托于线下药店的健康需求流量入口,通过线上基础设施赋能门店,防范“内卷式”恶性竞争,培养线上线下差异化供应链,创新“商品+服务”模式。探索从交易性电商到服务型电商转变,从流量红利驱动转变至可信赖的专业服务、品牌价值驱动。打破品类、定位、环节、用户界限,深入激发、挖掘会员健康需求潜力,真正服务顾客泛在性、便利性需求,应对实体客流下降、线上流量见顶压力。受第三方B2C平台流量见顶、平台间同质化竞争加剧,直播等新平台竞争分流,以及公司主动控制过度竞价品种销售等因素影响,公司第三方平台B2C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9.73%。第三方平台O2O业务,通过提升供应链能力、合理布局区域中心门店,依托线下实体门店,满足顾客“急懒夜专私”的差异化需求,门店覆盖率达92.8%,其中24小时及夜班门店占比达17.2%,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4.21%;通过精细化运营增强顾客粘性、控制成本、管控价格内卷。自营O2O平台佳E购通过加强专科长疗程用药解决方案的打造、差异化营销为顾客提供专业、长尾的商品品类,本期覆盖更多冀辽、之佳门店;微商城系统“健之佳急送”业务,提供送货上门便捷服务;探索直播新模式,获得较好的效果和反馈。报告期内,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80,422.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0%,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6.7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2.12%,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模式稳健、快速发展。4、承接处方药外流、应对双通道政策工作的推进2024年4季度,积极与医保等部门协调,争取政策落地;在统筹政策明确区域,积极学习、实践,按规范模式将门诊统筹政策及业务落地、实施,服务门诊统筹患者。同时争取通过“诊所+药店”模式、与互联网医院合作及自建互联网医院等方式寻求突破。逐步将门诊统筹集客效应落地。报告期,公司通过设立云南健之佳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及诊所分支机构推进“诊所+药店”业务模式,以满足顾客规范诊疗后的个人医保结算、门诊统筹结算便民需求。互联网医院合作、自建事项获得实质性进展,正稳步推进。(四)在营运管理技术、物流体系、信息系统三大支柱方面1、在营运管理技术方面面对消费低迷,医药行业政策调整、医保个账减少及统筹医保落地滞后等不确定性,公司管理团队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坚决推动管理和运营标准体系的落地执行,强调营运干部的核心推动作用,以店长为核心的开展门店“3+N”人员管理,把营运规范作为稳定、提升业绩的核心能力。在门店所在地区建设“实训基地”,以持续迭代完善的标准化、规范化、可复制的营运规范体系,以及系统的培训、药学专业服务体系为支撑,帮助快速扩展的年轻员工群体成长为药学服务的专业团队。强化川渝桂分部人才梯队建设,支持分部营运、商品、采购和培训等核心部门人才需求,为更快拓展储备人才。冀辽大区分部组织架构、内控体系、信息系统、薪酬考核等统一融合工作稳定实施。2、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面公司根据业务发展战略布局,确定“云南总仓+省级区域分仓”的自有物流配送模式。在先前6个省区现代化物流中心基础上,推进云南新物流中心一期工程改造、河北唐山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河北唐山物流中心预计2024年底投入使用;川渝桂辽将根据未来发展要求,持续规划、建设物流配送能力。3、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公司充分考虑信息系统对行业监管要求持续提升、零售业态迅速变化的支持,根据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体系的建设需求,持续建设、完善信息系统。公司积极承担合规主体责任,主动维护药品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在医保部门指导下,2017年公司开发医保扫码付系统,防范医保串刷风险;2023年公司开发医保稽核系统,通过医保回传数据与业务系统数据比对核查,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后有效管控降低员工操作风险;根据国家医保局、药监、卫健等部门合规要求及检查反馈,2024年持续加强合规内控及信息化系统建设,进一步细化合规管控工作。正规划、推进更深入、全面的信息化共享、SRM系统完善改造等信息化建设工作,赋能一线员工、打通强化中后台支撑前台能力,提升商品与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推动公司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深圳市畅思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23,439,968 14.96%
2 蓝波 21,572,958 13.77%
3 王雁萍 15,463,319 9.87%
4 云南祥群投资有限公司 13,818,299 8.82%
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7,510,100 4.79%
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医药健康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3,250,882 2.08%
7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社保基金四二一组合 2,454,276 1.57%
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大健康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2,218,272 1.42%
9 昆明诚德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68,000 5.20%
10 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 2,051,152 1.31%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