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华能水电
- 企业英文名: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Inc.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025.SH
- 注册资本: 1800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12-15
- 大股东: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0.4%
- 董秘: 赵虎
- 董秘电话: 0871-67216608
- 所属行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智、刘洋
- 律师事务所: 北京海问(成都)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世纪城中路1号
- 概念板块: 电力行业 云南板块 中特估 标准普尔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180_ 上证380 融资融券 HS300_ 央企改革 绿色电力 央国企改革 水利建设 风能 西部大开发 太阳能 新能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云南
- 成立日期: 2001-02-08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300007194494905
- 法定代表人: 孙卫
- 董事长: 孙卫
- 电话: 0871-67216444,0871-67217745,0871-67216608
- 传真: 0871-67216543
- 企业官网: www.hnlcj.cn
- 企业邮箱: hnsd@lcjgs.chng.com.cn
- 办公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世纪城中路1号
- 邮编: 650214
- 主营业务: 水力和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与管理
- 经营范围: 国内外电力等能源资源的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电力等能源工程的投资、咨询、检修、维护及管理服务;对相关延伸产业的投资、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物资采购、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 企业简介: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控股和管理的大型流域水电企业,是云南打造绿色能源强省和实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骨干企业,主要从事澜沧江流域及周边地区水电资源的开发与运营,积极开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建设运营,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周边国家清洁能源开发。华能澜沧江公司初建于1999年6月,牢牢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机遇,紧扣云南省委省政府、中国华能绿色转型发展决策部署,坚持“绿色电力、水能兴邦”企业愿景,在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中不断成长壮大,作为中国华能水电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于2017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华能水电”,股票代码600025),2023年9月完成华能四川公司100%股权注入。所辖企业有漫湾电厂、景洪电厂、小湾电厂、糯扎渡电厂、苗尾·功果桥电厂、黄登·大华桥电厂、乌弄龙·里底电厂、龙开口公司、能源销售公司、集控中心、国际能源公司、新能源公司等30余家基层单位。多年来,华能澜沧江公司秉承中国华能“三色公司”企业使命,弘扬“能源于水、有容乃大”企业信仰,践行“构建和谐电站、奉献绿色能源,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绿色电力企业”战略目标,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始终做到项目开发与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项目开发与社会责任建设和谐发展、项目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生动诠释了“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的央企责任担当。进入新时代,华能澜沧江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主动融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水电与新能源并重,扎实推进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开发建设,建成了调节库容大、调节性能优、电力保供能力强的流域梯级电站,积累了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和大规模水电站集群运营管理丰富经验,形成了水风光多能互补优势,保持“运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华能澜沧江公司总装机容量超30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2000亿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十佳绿色责任企业”“中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获得省部级以上和行业科技奖150余项,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中国华能创一流示范引领试点单位和云南省重点产业领军企业。奋进新征程,华能澜沧江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立足国资央企新使命新定位,深刻把握“三个总”、始终聚焦“两个途径”、发挥“三个作用”,紧紧围绕中国华能“三六六”发展战略和“五个更好统筹”,锚定公司“123”战略定位、“469”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十四五”“4131”目标,践行“以奋斗者为本,以奋斗者为荣”价值理念,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攻坚突破,推动全局工作实现思想大解放、改革大推进、成效大提升,奋力实现“三个率先”“三个最”的奋斗目标,以实干实绩实效助力中国华能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 商业规划: 2024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政策形势、有效应对市场变势、持续提升向好态势,总体呈现出安全基础夯实稳固、发展动能加速聚集、价值创造更加有力、改革活力不断迸发、党的建设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一)安全管理质效持续增强。一是电力保供担当尽责。始终把电力安全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深化水风光协同增发,上半年完成发电量466.9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0.58亿千瓦时。二是安全管控全面从严。公司大力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整治年行动,安全保持“零事故”。抓牢防洪度汛和地灾防范措施执行,强化应急处突,实现安全入汛。建成安全监管及应急指挥中心。信访维稳、网络安全、舆情保持稳定。三是生产水平优化提升。深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高质量完成水电机组检修,主设备完好率100%,黄登、景洪等11个电站实现“零非停”。四是环保水保有力加强。创新开展水电基建生态环保“模拟执法”检查。建成全国首个跨境河流全过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增殖放流土著鱼累计突破1,100万尾。2024年上半年未发生环水保违规事件。(二)绿色发展优势持续巩固。一是规划布局全面深化。公司坚定做“双碳”战略的践行者,全面加快推动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规划建设。二是水电开发提速提效。围绕水电开发“投产即精品、完工即一流”的目标,将保安全、提质效、增效益贯穿设计施工全过程。三是新能源发展持续加力。立体式革新建管机制,强履约、保要素、优管理,推动新能源发展提质提效。(三)经营效益指标持续攀高。一是经营业绩显著提升。公司有力应对市场竞争激烈、量价空间受限等多重挑战,深入实施经营工作“1+8”和提质增效“1+N”方案,“一利五率”等关键指标整体趋好。公司加强全过程精益管理,三项费用较日历进度节约3.15亿元,综合融资成本降至2.96%、同比降低40个BP、再创新低。二是市场营销成效显著。精细开展市场交易,紧盯供需形势、优化电量结构、拓展增收路径。(四)公司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一是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构建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加强合规、内控、风险一体化管理,抓好全级次风险排查评估,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凝练申报软科学成果5项,管理创新成果55项。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顺利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二是深化改革高效推进。全面构建各业务板块“大协同”体系,积极打造“高效联动、融合互促”的工作格局。深入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体任务完成率超50%。三是一流创建纵深开展。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和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创建,深化营销、基建、生产等重点领域创一流,全域全员创一流的氛围更加浓厚。(五)科技自主创新活力持续激发。一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改革,制定实施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5项国家及云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加快推进。二是科技成果提质提效。完成行业首部《智慧水电厂建设技术标准》和IEC《智慧水电》白皮书编制,主导完成的“复杂条件高坝工程智能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是数智建设步伐加快。建成行业首个一体化智慧水电厂管理平台,实现生产全业务智慧化升级,小湾、糯扎渡两个智慧水电厂基本建成。(六)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彰显。一是党纪学习扎实推进。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理论学习、解读培训、警示教育、对标检视等工作。二是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全面开展“党建引领创效年”和“深学细悟新思想、敢为善为建新功”主题实践,积极推动党委头雁领航、党支部强基赋能、党员先锋创效“三项工程”。三是从严治党走深走实。主动对标中央巡视整改部署要求,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治理,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政治监督,加强正风肃纪,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