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冀东水泥
- 企业英文名: TANGSHAN JIDONG CEMENT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0401.SZ
- 注册资本: 265821.5399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6-06-14
- 大股东: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4.34%
- 董秘: 任前进
- 董秘电话: 010-59512082
- 所属行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崔西福、鲍博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林荫路
- 概念板块: 水泥建材 河北板块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预盈预增 深成500 机构重仓 转债标的 雄安新区 京津冀 化债(AMC)概念 央国企改革 水利建设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河北
- 成立日期: 1994-05-08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30200104364503X
- 法定代表人: 刘宇
- 董事长: 刘宇
- 电话: 0315-3244005,010-59512082
- 传真: 0315-3244005
- 企业官网: www.jdsn.com.cn
- 企业邮箱: zqb@jdsn.com.cn
- 办公地址: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林荫路233号
- 邮编: 064000
- 主营业务: 生产和销售水泥熟料、各类硅酸盐水泥和与水泥相关的建材产品,同时涵盖砂石骨料、环保、矿粉、外加剂等产业(业务)。
- 经营范围: 硅酸盐水泥、熟料及相关建材产品的制造、销售;塑料编织袋加工、销售;水泥设备制造、销售、安装及维修;煤炭批发;相关技术咨询、服务、普通货运,货物专用运输(罐式);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在规定的采区内从事水泥用灰岩的开采;石灰石销售;固体废物治理(不含危险废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国有上市公司,1996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0401)。业务范围涵盖水泥制造、危固废处置、技术咨询、现代信息服务等。产业布局国内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南非,产能位居全国第三、世界第四。从中国第一家水泥厂(始建于1889年的唐山细绵土厂),到新中国第一条国产化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示范线,再到国际一流的全流程智能化万吨示范线,见证了中国水泥工业百年发展史,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引领了水泥工业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产品广泛应用于人民大会堂、奥运场馆、中国尊等标志性建筑以及京港澳高速、京沪高铁、大兴机场、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为水泥工业进步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民族工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契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管理、产业链条等优势,引领和推动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持续推动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并运行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害化处置工业废弃物示范线、飞灰工业化处置示范线、无害化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示范线,综合消纳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近4000万吨,成功打造了传统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型制造业转型的标杆。公司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现代化绿色智慧物流体系,构筑了契合新时代的新业态、新模式。公司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客户导向、聚能升级”经营理念,坚持“低碳化、智能化、融合化、服务化”发展方向,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型、环保型、服务型建材产业集团,为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商业规划: 1.主要业务及行业地位公司及子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水泥熟料、各类硅酸盐水泥和与水泥相关的建材产品,同时涵盖砂石骨料、环保、矿粉、外加剂、新材料等产业(业务)。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12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泥生产厂商。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年熟料产能1.1亿吨,水泥产能1.8亿吨,骨料产能8,370万吨,危固废处置能力554.6万吨/年,预拌混凝土产能900万立方米,主要市场覆盖京津冀、东三省、陕西、山西、内蒙古、重庆、河南等国内13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南非北部地区,公司在北方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水泥产能位列国内水泥制造企业第三名。2.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以“盾石”“金隅”和“BBMG”牌硅酸盐水泥为主导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项目、基建工程及房地产市场。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研发生产特种水泥与定制化产品,应用于水利、机场、核电、油田等不同场景。3.经营模式公司以“信用、责任、尊重”为核心价值观,以高质量发展和精益化运营管理为主题、主线,通过管理架构的持续完善和运营模式的不断优化,经营效能持续提升。公司根据所处行业、发展阶段、业务规模和地理位置等特点,构建了“总部—区域—企业”三级运营管控模式,以总部为投资中心和战略管控中心、区域为效益实现中心、企业为生产制造和成本费用控制中心,划分了23个管理区域,总部、区域、企业的职责定位清晰明确,各层级、区域各司其职、有效联动运营。公司深入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根据业务需要及市场覆盖情况,整合营销公司、调整管理机制,设立11个营销公司,强化产销联动和跨区域市场联动。公司持续推进采购机制改革,建立总部集采与区域统采相结合的采购机制,充分发挥专业采购、规模采购优势,助力降本增效。公司财务共享系统实现流程标准化、处理自动化、信息共享集成化、资金管控集中化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机制。4.业绩驱动因素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为水泥及熟料的生产和销售、骨料的生产和销售及危废固废处置。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精益运营管理,采取多种降本增效措施,营业成本同比降低16.86%,管理效能持续提升,经营业绩向好,营业利润同比减亏60.36%;但受市场有效需求整体偏弱影响,水泥和熟料销量同比降低9.48%,年均售价同比降低5.51%,营业收入同比降低10.44%。1、概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87亿元,同比降低10.44%,营业利润-7.66亿元,同比减亏6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1亿元,同比减亏33.14%。2024年,水泥行业整体需求依旧下滑,量价齐跌,行业整体效益进一步收缩,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难中求成,聚焦“效益提升年”,采取务实举措应对风险挑战,实现了稳健运营。报告期内,公司强化营销赋能,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公司通过统一大市场建设,扎实推进区域营销组织架构和市场整合,不断强化统筹协调和资源匹配,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以满足客户高端化和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差异化产品市场价值;凝聚行业共识,积极引领大区域联动和小区域自律,共同维护行业生态,强化供应链协同,提升竞争合力。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精益运营,经营质量稳步提升。构建以精益生产为核心的精益运营体系,抓实生产环节精细化管控,通过节能降耗、优化配料、自主维修等多种措施,实现全流程降本增效;发挥总部集采和区域统采优势,不断优化煤炭集采渠道,加强设备及备品备件的集约化管理,有效降控采购成本;强化资金费用管控,切实增强预算刚性约束,持续拓展融资渠道,强化筹资能力,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战略引领,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紧密围绕“一核一体两翼多点”战略,加速谋布局、调结构、延链条步伐,收购中非冀东及双鸭山水泥100%股权,整合优质产能的同时实现海外布局零突破,持续推动资源储备,新增矿山资源约1.1亿吨,赋能公司可持续发展,在重点区域配套建设骨料及混凝土生产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积极构建现代化绿色智慧物流体系,以产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公转铁和网络货运,形成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新格局。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运用“揭榜挂帅”机制,进一步巩固产学研合作关系,培育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4家;统筹发展战略及市场需求,实现高贝利特水泥在中高端市场的规模应用,加大特种水泥、定制化水泥等新产品及复合掺合料、高钙石等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全年累计销量814.8万吨,创收能力显著增强;推进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动力变革,持续助力精益生产、精准管控。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