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风语筑
-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Fengyuzhu Culture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李晖,辛浩鹰
- 上市代码: 603466.SH
- 注册资本: 59478.570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10-20
- 大股东: 李晖
- 持股比例: 23.23%
- 董秘: 李成
- 董秘电话: 021-56206468
- 所属行业: 文化艺术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坚、韩洪强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江场三路191号
- 概念板块: 文化传媒 上海板块 标准普尔 养老金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转债标的 首发经济 DeepSeek概念 人形机器人 Sora概念 空间计算 裸眼3D 混合现实 数据要素 杭州亚运会 ChatGPT概念 AIGC概念 数字经济 虚拟数字人 元宇宙概念 NFT概念 数字孪生 超清视频 华为概念 百度概念 网红直播 虚拟现实 全息技术 在线旅游 网络游戏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3-08-1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53179551N
- 法定代表人: 李晖
- 董事长: 李晖
- 电话: 021-65038765,021-56206468
- 传真: 021-65790747
- 企业官网: www.fengyuzhu.com
- 企业邮箱: ir@fengyuzhu.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江场三路191号
- 邮编: 200436
- 主营业务: 数字文化展示体验系统的策划、设计、实施和维护服务。
- 经营范围: 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数字技术服务,数字创意产品展览展示服务,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销售,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文艺创作,专业设计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娱乐性展览,会议及展览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市场营销策划,咨询策划服务,测绘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服务,动漫游戏开发,摄像及视频制作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工程管理服务,承接总公司工程建设业务,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舞台工程施工,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制作,数字广告设计、代理,游览景区管理,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休闲观光活动,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咨询,品牌管理,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建筑用金属配件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技术玻璃制品销售,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销售,3D打印基础材料销售,金属制品销售,软件销售,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音响设备制造,网络设备制造,互联网设备制造,普通露天游乐场所游乐设备制造(不含大型游乐设施),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普通露天游乐场所游乐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艺术品进出口。
- 企业简介: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A股主板上市公司,中国数字科技应用领域龙头企业。公司致力于数字新媒体技术研发及数字内容生产、分发与管理。依托公司强大的创意、设计和内容制作能力,结合长年积累的CG特效、人机交互、裸眼3D、全息影像、5G云XR、AIGC、大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手段,公司的产品及系统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城市文化体验、数字展示、文化旅游、广电MCN、新零售体验及数字艺术消费等众多领域。5G时代的到来将促进数字科技的颠覆性变革,公司将以5G“新基建”为战略基石,加强5G后端应用,加大对5G实时云渲染,全息现实,VR、AR、MR,4K/8K超高清视频等数字新媒体技术的投入,强化数字文化IP的开发、打造及运营能力,巩固数字内容的生产制作及场景供给优势,力争成为全球新媒体数字科技的超前引领者及优质数字内容全渠道服务商。风语筑的未来已来,好玩的时候才刚刚开始。风语筑创意大楼作为国内数字文化展示行业内首幢复合型设计大楼,拥有近20000m2LOFT办公空间,设计师用简洁流畅的空间设计语言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向这里的员工、客户及前来参观的人们传递着风语筑的核心价值观和服务理念。整体设计秉承了“独栋、创意、数字化”理念,跨界式发展、颠覆式设计,创新打造成集数字科技、创意设计、艺术娱乐等多位一体娱乐性休闲创意设计工场。位于大楼二层的风语筑数字展示中心是一座集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的多维立体展示馆,馆内精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展陈技术,如虚拟现实、数字沙盘、5D影院、超长高清无缝触摸屏、非触摸互动投影、互动飞屏、WIND-RENDER云渲染农场等等,多角度体现风语筑的文化创意与技术革新。公司整体空间布局无论是区域的功能分区、过渡转换及创新使用,都显示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特性,让员工身在其中的时候,不但能感受到一种视觉效果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对空间功能的完美体验。从公共休闲到办公空间的自然过渡,每个空间区块的连接方式也各不相同,既实用又有新意,是理性设计和感性视觉的深层次结合。这里有安静舒适供员工休息的植物园、咖啡吧,同样也有让人们心情为之振奋的篮球场、足球场、虚拟高尔夫、健身房,动静之中增强员工的幸福凝聚力。风语筑打造沉浸式体验党建中心旨在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党员教育组织困难、学习形式单一、培训成果无法展示等问题。沉浸式体党建中心与时俱进,结合以沉浸式、互动性的体验学习,让党建变的“活起来”展示形式呈现多元化,内容呈现更多样,展厅以红色为主调,根据不同的功能设置,划分出整个墙面层次,桌椅可以收纳,数据结合风语筑AIGC系统呈现可视化,设置魔镜墙互动屏幕结合学习强国等党建APP平台及静安智慧党建信息管理平台,将党建促进生产力暨企业结合党建发展作出介绍。一中心,双平台、五理念,风语筑用沉浸式体验模式做好新时代创新型党建工作。建筑模型博物馆是中国模型博物馆,馆内收藏众多著名建筑师手工模型,搭配上数字化的科技展示手法展现,打造未来城市的概念。收藏的众多建筑模型本身反映了建筑师及建筑设计行业所经历的建造技术发展、建筑历史文脉的传承与革新,也折射出不同设计语境下的建筑风貌,更体现了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和地域性。通过建筑模型的集成展示,可以增进行业内部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这些实物资料也构成了一部行业文化“专著”,以开放共享的姿态的树立行业展示窗口的美好愿景。建筑模型博物馆是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建筑行业文化地标,该馆作为民办非企业的专题博物馆,已列入“文创50条”是践行争当上海“十三五”规划中文化发展的排头兵,在倡导社会再教育的今天,该馆依托自身丰富的建筑模型藏品资源和一支高素质的学术顾问委员会专家队伍,完全可以成为本行业人员不断学习的第二课堂、社会大众了解建筑文化的专题阵地。CBC建筑师艺术馆目前为止全国仅有两个,第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江场三路191号风语筑设计大楼10楼。CBC(ChinaBuilding Centre)一直致力于打造“建筑师的精神家园”该馆旨在收藏和展览建筑师的非建筑设计、艺术作品等,更全面的展现建筑师集智慧与艺术于一身的特性,更深度的诠释建筑师严谨的专业精神、严密的逻辑性、无穷的想象力、精湛的表现力以及无尽的艺术激情。通过策展、沙龙、论坛、实践和研发等多样形式,促使中国建筑师在其他设计领域及艺术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让建筑师独特禀赋得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从2013年开始,公司协同建筑、规划、室内、艺术、时尚等各界人士不定期地通过策展、沙龙、论坛等形式,群策群力,共同交流,碰撞思想,不断推陈出新,CBC目前已形成较为广泛的行业影响力和文化创意服务类的专属特色。该馆的面积为1000平米左右,入门处有签名墙,在右手边有一个小的开放式隔间,可以用来置办茶歇和举行小型研讨论坛等,该馆正中间有一个LED舞台,在这个舞台的后面还有一个化妆间。可以举办活动、沙龙、讲座、论坛等。在这个空间内我们预估可容纳260余人左右。在此办过的策展和论坛有:《不同立场下的建筑学学士研讨会》《隈研吾对话姚仁喜》《有界·无限》《文化·无界》《文化雅集CIID设计师峰会》《商业与情怀》《追光者》《创新与资本》《建筑之外》以及中国馆的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也在这举办过《镜展》讲座等等。
- 商业规划: 2024年上半年,受外部环境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818.18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7.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430.33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17.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813.09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6.91%;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达到452,475.8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1,027.89万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坚持稳健发展的经营战略,以重点区域和优质项目为主线,积极推进数字化体验业务的实施和交付。报告期内,公司高质量打造“朱熹文化馆”、“蔡志忠美术馆”、“太仓文旅体验中心”等文化体验与文旅消费融合场景,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应收账款的回款工作,多举措加快应收账款回收,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回款较去年同期增加5,573万元。面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公司聚焦自身创意设计优势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以科技和艺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结合空间计算技术和VR大空间体验形式,持续推进主营业务场景多元化战略。2024年上半年,尽管面临宏观环境的阶段性承压,公司业务拓展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先后中标“上海奉贤在水一方科幻馆”、“苏州高铁之心”、“长春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非遗里的中国”等文旅和科技融合项目,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金额合计11.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91%;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余额48.40亿元,在手订单储备充沛。随着国家一系列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和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推出,公司将依托“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和“二十四节气馆”等非遗类标杆作品,进一步加强“非遗”业务的拓展。同时,公司将充分结合风语筑MR研究院的空间计算技术优势,全力呈现《消失的圆明园》《丽江壁画秘境》《神秘的东方古堡》与《工业奇迹》等VR大空间体验作品,打造数字化文旅消费新场景,积极开拓C端市场。展望下半年,公司将深化内部管理,加强成本管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绩效变革和机制强化,提高公司经营效率,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强化数字创意优势和策划能力,巩固数字技术创新实力,提升公司的创意创新竞争力。由于行业和客户及结算周期的特殊性,公司的款项结算和回收通常集中在年底,随着下半年政策端的持续发力,公司将重点强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工作,细化应收账款的考核管理,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努力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工作。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