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麦加芯彩
  • 企业英文名: MEGA P&C Advanced Materials (Shanghai) Company Limited
  • 实际控制人: 罗永键,黄雁夷
  • 上市代码: 603062.SH
  • 注册资本: 108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11-07
  • 大股东: 壹信实业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60.99%
  • 董秘: 崔健民
  • 董秘电话: 021-39907772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施瑾、郑潇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思诚路1515号
  • 概念板块: 化学原料 上海板块 专精特新 养老金 融资融券 注册制次新股 风能 太阳能 次新股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2-05-23
  • 组织形式: 中外合资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385256042
  • 法定代表人: 黄雁夷(Wong Yin Yee)
  • 董事长: WONG YIN YEE(黄雁夷)
  • 电话: 021-39907772
  • 传真: 021-59150001
  • 企业官网: www.megacoatings.com
  • 企业邮箱: ir@megacoatings.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思诚路1515号
  • 邮编: 201801
  • 主营业务: 开发、生产和销售一系列的环保型、高性能、特殊功能涂料产品
  • 经营范围: 生产各类涂料、树脂漆(涉及危险品的限于含一级、二级易燃溶剂的油漆),销售本公司自产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上述产品及同类商品(危险品除外)的进出口;提供涂装服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MEGAP&C)本着创新、严谨和高效的专业精神在中国上海组建,于2002年在上海设立第一个生产基地。麦加芯彩自2012年起连续多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严谨的产品质量管控和适合客户的优化的产品工艺,加上可靠的专业技术服务以及优秀的营销团队,麦加芯彩已逐渐成长为被国际认可的涂料品牌。麦加芯彩的口号:“创新永无止境,质量从不妥协”.,我们精耕细作,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一系列的环保型、高性能、特殊功能涂料产品及新材料产品。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和服务团队设立在上海。我们的客户遍布风电能源、集装箱、桥梁与钢结构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其中包括全球500强企业。我们利用科学技术为全世界各地的用户创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并提供相关的产品及服务。正如我们的口号,我们深信以创新与专业的科技技术为基础,永无止境的研发更创新的产品,提供更优化的应用方案,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和环境美丽做出积极的贡献。专注于我们的专业与使命,麦加芯彩全体队伍与资源为此而长期努力着,因为我们知道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这是麦加芯彩恒久的追求。
  • 发展进程: 2002年4月,劲达化工与侨立有限签署《沪港合资经营上海麦加涂料有限公司合同》及《沪港合资经营上海麦加涂料有限公司章程》,约定劲达化工与侨立有限共同投资举办“上海麦加涂料有限公司”,约定麦加有限注册资本为14万美元。其中,劲达化工货币出资3.92万美元,持股比例为28.00%;侨立有限货币出资10.08万美元,持股比例为72.00%。2002年4月24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出具《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沪港合资建办上海麦加涂料有限公司的批复》(嘉府审外批[2002]171号),原则同意劲达化工与侨立有限合资建办“上海麦加涂料有限公司”。2002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向麦加有限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沪嘉合资字[2002]1210号)。2002年5月23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麦加有限成立,并向麦加有限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合沪总字副第031017号(嘉定))。2002年8月6日,上海同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同诚会验[2002]第2-197号),验证截至2002年8月2日,麦加有限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美元14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 2020年12月10日,大华出具《上海麦加涂料有限公司审计报告》(大华审字[2020]0013664号),经审计,截至2020年9月30日,麦加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170,993,223.21元。2020年12月11日,江苏中企华中天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上海麦加涂料有限公司拟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其净资产价值资产评估报告》(苏中资评报字(2020)第1070号),经评估,截至2020年9月30日,麦加有限经评估的净资产评估值为23,400万元。2020年12月14日,麦加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麦加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以2020年9月30日为基准日将全部经审计的净资产170,993,223.21元按2.1110:1的比例折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8,1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注册资本为8,100.00万元,麦加有限的股东按照其在麦加有限的出资比例持有相应的净资产份额并折为相应比例的股份,净资产超过注册资本部分金额均计入资本公积。2020年12月14日,麦加有限的全体股东签署了《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筹)发起人协议》,约定麦加有限全体股东共同作为发起人,将麦加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2月15日,大华出具《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筹)验资报告》(大华验字[2020]000795号),验证截至2020年12月15日,麦加芯彩已收到各发起人股东缴纳的股本合计8,100万元。2020年12月17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并作出决议,同意以整体变更的方式设立麦加芯彩,并审议通过了本次整体变更的折股方案及相关规章制度。2020年12月29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本次整体变更向发行人核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0007385256042)。 为有效整合发行人主营业务及资产、发挥业务协同优势、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2020年,发行人分两步取得了南通麦加100%股权,本次收购系同一控制下重大资产重组。2020年3月11日,麦加有限股东作出决定,同意麦加有限注册资本增加至1,052万美元,由壹信实业以南通麦加25%股权认缴公司新增注册资本740万美元,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2020年3月11日,壹信实业与麦加有限签署了《关于上海麦加涂料有限公司的增资协议书》,双方同意,壹信实业以其持有的南通麦加25%的股权对麦加有限进行增资。2020年4月3日,南通麦加完成本次股权转让工商变更登记。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南通麦加成为发行人全资子公司。
  • 商业规划: 公司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一系列的环保型、高性能、特殊功能涂料产品,利用科学技术为客户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及相关的工业涂料产品和服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成为全球排名前列的集装箱涂料供应商以及国内风电防护涂料及风电叶片涂料的领导品牌。同时,公司涂料产品也应用于桥梁、钢结构、风电塔筒等领域,并稳步向光伏、船舶、海工、储能、电力、数据中心等领域拓展。2024年,面对各细分市场的复杂挑战与多重压力,公司凭借敏捷的策略应变与高效的执行力砥砺奋进,产量、销量、营收三大核心指标刷新公司设立20余年来的历史记录。在公司的各项业务板块中,集装箱涂料表现尤为亮眼,于营收创造、客户开拓及海外销售均有突破性增长,并在维护行业生态方面起到标杆作用。而风电涂料部分,虽受行业内卷影响,公司始终与客户紧密协作、携手奋进,凭借着持续研发创新与有效成本控制,公司风电涂料实现逐季销量及营收环比双位数增长,继续维持市场龙头地位,此外,公司已开启风电涂料的海外市场拓展工作。除了巩固并扩大核心业务,2024年,公司持续打造业务梯队,积极创造新增长曲线,新兴业务稳步推进。公司在2024年下半年收购了科思创的纳米级光伏玻璃涂层相关资产,技术转移、产线建设及客户衔接逐步落地实施;公司的新产品项目持续有效推进,如船舶涂料、海工涂料的研发及认证测试工作均按计划有序实施。项目团队严格把控各环节质量,关键节点按计划达成。2024年,公司全面推进ESG建设,围绕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获得阶段性成果,为未来长期增长奠定基础。在碳中和大趋势及出海拓展市场的新局面下,ESG建设对企业至关重要;一方面强化风险管控,从容应对全球监管与市场变化;另一方面以绿色转型提升运营效率,挖掘新兴机遇、打造竞争优势。公司董事会已将ESG纳入核心决策框架,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推动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协同增长,为股东创造长期回报注入动能。以下就各个方面做详细说明:(一)产量、销量和营收均创历史新高,利润同比增幅26.30%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产量、销量分别为12.78万吨、12.52万吨,较2023年产量5.22万吨、销量5.05万吨分别增长144.74%、147.72%,公司产量、销量均突破历史记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21.39亿元,突破公司历史记录,同比2023年度收入11.41亿元增幅达到87.56%;公司实现利润2.11亿元,同比2023年度利润1.67亿元增幅达到26.30%。分季度来看,2024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公司营收和利润逐季提升。一至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2亿元、4.56亿元、6.36亿元、7.45亿元,环比增长分别达到51.08%、39.44%、17.12%;实现利润分别为2,827万元、4,570万元、6,605万元、7,084万元,环比增长分别为61.65%、44.53%、7.26%。(二)核心业务表现突出1、集装箱涂料业务回顾(1)销量、收入双破记录:2024年集装箱涂料销量、收入分别为11.14万吨、17.26亿元,较2023年分别增加212.96%、195.54%,双双突破历史记录。(2)产品价格逐步回暖:2023年度,由于集装箱涂料需求极度低迷,产品价格不断走低,导致2023年第四季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处于极低水平;2024年度,随着集装箱需求增加,产品价格逐步回暖,盈利能力得以回升。(3)客户开拓成绩斐然:2024年,公司正式进入全球第一大集装箱租赁公司TIL(TritonInternationalLimited)及全球第六大航运公司ONE(OceanNetworkExpress)的合格供应商名录,成为其指定供应商之一。公司在全球排名前十的集装箱航运公司和集装箱租赁公司的覆盖率继续提升。(4)参与行业标准制定:2024年,公司作为起草单位之一参与了集装箱行业协会ISO标准集装箱用水性涂料团体标准T/CCIASD10012—2024的制定。该标准已于2024年8月1日开始实施。公司与行业伙伴共同推动技术规范落地,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贡献力量。2、风电涂料业务回顾(1)风电涂料收入下滑:2024年,公司风电涂料销量1.28万吨,与2023年销量1.24万吨相比略有增长,符合行业发展状态。但由于2024年风电涂料价格下滑,导致风电涂料销售额有所下降。尽管如此,公司风电涂料业务的竞争力依旧较强,未来发展前景可期。(2)竞争地位依旧稳固:2024年风电行业技术迭代更新快速、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以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能力,持续居于国内市场龙头地位。(3)海外市场实现突破:NORDEX供应链的进入,标志着公司风电涂料在海外整机厂商的开端性突破,为未来进入其他海外整机厂商奠定基础。(4)高难度项目显身手:凭借公司在风电领域强大的技术实力,公司风电涂料屡屡应用于国内高难度、标志性项目,如:超长海上风电叶片:公司风电叶片涂料应用于明阳智能制造并已成功挂机的长达143米的海上风电叶片。超长陆上风电叶片:公司风电叶片涂料已在长达131米的三一重能陆上风电叶片上批量应用。超高海拔项目:公司风电叶片涂料产品在超过海拔5,000米的装机项目进行批量应用,公司产品在抗紫外线、耐老化性能方面获得肯定。(三)新兴业务稳步推进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2024年公司船舶涂料稳步推进。2024年上半年,公司启动了船舶涂料在中国、美国、挪威三家船级社的认证工作,并2024年第四季度成立“船舶涂料市场营销中心”,为未来销售工作提前铺垫。其他业务如光伏减反射涂层单层高透T88已在下游客户取得进展。光伏边框涂料、海上塔筒涂料等均在推进之中。(四)海外并购初试身手2024年8月,公司与科思创签署“太阳能涂层业务知识产权转让协议”,收购科思创拥有的与太阳能玻璃涂层业务相关的全部专利、商标、非专利技术,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业务版图。之后,公司与科思创持续进行技术交接、专利转移、商标转移等工作,同时加紧推动产线建设、客户衔接等工作,该业务有望在2025年中期落地。本次收购,是公司海外并购的一次有益的开端,为公司打开另外一条增长路径。(五)出海战略持续推进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与国际巨头广泛合作的历史,集装箱涂料终端客户大部分为国外或境外客户。自2023年末上市以来,公司继续加快国际化步伐,于2024年度取得显著进展:1、2024年度,公司实现境外销售收入4,333万元,相较2023年度增加200%以上。2、2024年度,公司继续向中材科技巴西工厂提供风电叶片涂料,为中国风电产业链企业出海提供支持。3、2024年,经过艰难的、复杂的认证程序,公司成为全球知名的德国风电整机厂商NORDEX指定风电叶片涂料供应商之一。4、2023年,公司设立了香港子公司,业务主要覆盖亚太地区。2024年,为进一步开拓海外业务,公司董事会决定设立欧洲子公司,未来将以此子公司辐射欧洲、非洲、南美等地业务。目前欧洲子公司正在设立中,该公司设立后,公司在全球的业务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5、2024年内,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公司加大了海外人员的引进步伐,未来还将继续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六)研发工作成果显著1、2024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达到5,944万元,较2023年增加14.58%。2、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截至2024年末,公司专利达到100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3、船舶涂料:作为防腐涂料之皇冠上的明珠,船舶涂料品种多、难度高。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目前部分产品测试取得阶段性成果,部分产品正在测试之中,部分产品于近期提交测试。其中,船用车间底漆、PSPC压载舱漆有望于2025年上半年取得实验报告,并在之后启动船级社证书申请;防污漆在实海静态测试中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防污漆已实际挂船,测试其在动态实体海域运行的防污效果,有望在2025年中期取得实验报告;船用防锈漆、船壳漆、水线漆等逐步进入到测试阶段。4、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认定包括公司在内的37家企业为2024年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企业类)。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示范单位认定是上海市知识产权重点项目,强调以“专利质量”和“专利运用”为导向。公司将继续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推动专利技术的转化应用。5、公司专家工作站荣获“优秀”评级:根据2024年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绩效评估结果,麦加芯彩专家工作站凭借在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建设及项目推进等方面的杰出表现,从全市59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评级。(七)产能建设持续推进为抓住2024年集装箱行业回暖机遇、满足未来业务规划及募投计划的实施,报告期公司的产能建设情况如下:1、上海生产基地:涂料总产能由2万吨增长至5万吨,已在2024年中完成并已投产。2、南通生产基地:涂料总产能将由7万吨增至11.4万吨,公司已于2024年第四季度启动。3、珠海生产基地:即公司募投项目的珠海项目,该项目2023年末动工,截至2024年末,主体建设基本完成,设备购置及安装已经开始,均按计划如期进行。(八)ESG工作成就斐然1、董事会将ESG纳入核心决策框架,完善制度保障与长效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2、2024年,公司获得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颁发的中国涂料行业首张ESG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2024年,凭借对人才培育、员工关怀、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建设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公司获得由全球领先的雇主品牌传播机构雇主品牌研究所(EmployerBrandingInstitute)颁发的2024“DEI雇主大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多元(Diversity)、公平(Equity)和包容(Inclusion)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企业。4、公司9款涂料产品获得由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绿色产品认证。此次认证涵盖了风电涂料和集装箱涂料两大业务板块。依据GB/T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其评价涵盖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品质属性,并要求产品从原料获取到最终废弃处理,均需达到极高的环保标准。5、公司参与编制国内首份涂料产品EPD相关标准:《环境产品声明产品种类规则涂料》团体标准于9月27日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由寰宇东方国际集装箱(青岛)有限公司牵头,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中远关西涂料(上海)有限公司、麦加芯彩共同参与编制。作为国内首份涂料产品EPD相关标准,它将有力推动集装箱全产业链EPD体系建设,赋能集装箱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6、2024年度集装箱绿色技术优秀项目:在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年度大会上,麦加芯彩凭借在ESG领域的深入实践以及对建设绿色工厂的高度重视,荣膺“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2024年度集装箱绿色技术优秀项目”。7、麦加芯彩及其子公司南通麦加获得由中诚信认证和雇主品牌研究所颁发的中国涂料行业首张ISO30415:2021人力资源管理-多元化和包容性(D&I)认证证书,这一殊荣将激励公司在未来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职场环境而不懈努力。(九)持续分红回报股东公司积极与投资者分享经营成果,持续实施现金股利分配。公司于2023年11月7日上市至今,已实施了2023年三季度、2023年年度及2024年中期三次现金分红。就2024年来看,公司2024年中期分红0.56元/股,本次年度分红1.08元/股,2024年度合计分红为1.64元/股,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含中期已实施分配的现金红利59,423,224元)为173,808,896.80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达82.43%。其中本次年度分红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以上分红金额均为含税值)(十)股份回购顶格实施2024年公司高效推进股份回购计划,顶格完成股份回购。2024年上半年,公司制定回购计划,计划回购金额区间为3,500万元至7,000万元,该股份回购工作已于2024年10月25日完成。回购股份数量2,087,34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3%,回购金额达到7,000万元回购上限的99.98%,体现了公司回购之诚意。该部分回购股份按计划将在合适时机用于员工股权激励。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