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全称 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称 海顺新材
企业英文名 HySum Flexibles Global, Inc.
实际控制人 林武辉,朱秀梅 上市代码 300501.SZ
注册资本 19353.7806 万元 上市日期 2016-02-04
大股东 林武辉 持股比例 29.98%
董秘 杨高锋 董秘电话 021-37017626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刘钢跃、黄湘伟
律师事务所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
注册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莘砖公路3456弄
概念板块 包装材料上海板块创业板综转债标的新冠检测预制菜概念固态电池锂电池
企业介绍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2005-01-18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70943355B
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 林武辉
电话 021-57674177 传真 021-57674077
企业官网 www.hysum.com 企业邮箱 ir@hysum.com
办公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申滨南路938号龙湖虹桥天街G栋508室 邮编 201103
主营业务 医药包装材料的研发、应用及市场开发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医用包装材料制造;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新型膜材料制造;新型膜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企业简介 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为全球优质产品提供优质包装”为己任,为全球30多个国家的药品安全保驾护航。此外,海顺还将开拓新能源、新消费等领域,开发高阻隔、高拉伸深度、耐腐蚀、耐气候变化、易剥离等新材料,以更有利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此外,海顺将技术创新与环保、低碳足迹相结合,开发出可回收的高屏障环保包装,从而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2018年海顺进军食品行业,对标医药标准的食包很快获得行业的认可,相继与蒙牛、亿滋等大厂建立合作关系,为中国人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海顺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利用技术专利创造新的增长点,成立医疗器械与新能源事业部,锐意创新,迅速成长为行业内的新兴力量。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海顺有限以截至2010年10月31日账面净资产86,734,212.43元,折合股份3,400万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20日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注册号为310117002570397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4年6月30日,公司英文名称由“ShanghaiHaishunNewPharmaceuticalPackagingCo.,Ltd.”变更为“HySumFlexiblesGlobal,Inc.”。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证监会公告2012[31]号),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代码为C27)。公司主要从事医药包装材料的研发、应用及市场开发。医药包装材料作为医药制造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其稳定健康发展对国民健康意义重大。2024年上半年医药包装材料行业继续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近年来,国内不断加强对医药包装材料行业的监管,发布了一系列指导原则,要求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包装材料无害且可追溯,尤其是今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发布的《医药包装材料质量控制指导原则》更是强调了全链条追溯体系的重要性,确保医药包装材料从源头到终端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这一政策推动了行业内部对追溯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大规模升级,提高了整体安全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包装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从海外监管来看,美国FDA和欧盟相继实施新的法律法规,诸如《药品供应链安全法案》、《医疗器械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规例》、《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市场准入和监管规例》等,对医药包装的标识、可追溯性及环保性制定了更严格的标准。这些政策的实施,虽然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但长远来看,有力地推动了医药包装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企业不得不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步伐,以满足更严格的市场监管要求和消费者对安全、环保的需求。从市场增长来看,医药包装材料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庞大。据研究机构GrandView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医药包装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70亿美元,相比2019年增长近40%,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5%,其中,北美和欧洲市场则因其成熟规范的医药体系和对高端包装解决方案的持续需求,保持稳定增长。而国内市场,作为亚洲地区的重点市场之一,医药包装行业同样呈现出健康发展的特点,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上升、以及政府对医疗卫生体系投资的增加,国内医药包装材料市场正在经历有序扩张,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医药包装行业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344.9亿元。从产业升级来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全球健康需求的持续增长,医药包装领域的革新不仅关乎药品安全与有效性,还深刻影响着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未来趋势,其中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材料科学探索,是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尤其智能包装作为技术革新的前沿阵地,正逐步改变医药产品的存储、运输及使用方式。它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先进科技,使包装能够实时监控药品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跟踪产品流向、乃至提供患者用药提醒等功能。这种智能化不仅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还显著增强了药品安全性,减少了用药错误。而环保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升促使医药包装行业积极探索新材料。为满足特定药品对包装的严格要求,如透光性、透气性或防静电等,高性能可回收复合材料应运而生。这些材料通过新的改性技术和精细调控不同组分的比例与结构,实现对传统材料性能的超越,同时保持良好的加工性和成本效益。虽然医药包装材料行业发展趋势良好,然而也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这些挑战横跨技术、法规、环境等多个层面,深刻影响着行业的未来走向与国内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效能。首先尽管医药包装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技术瓶颈,特别是在高精尖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上。一方面,某些高性能包装材料依赖进口,国内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导致成本上升且易受国际贸易环境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新型给药系统、个性化包装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现有技术难以完全满足,限制了药品包装形式的多样化与定制化发展。其次全球医药市场的法规环境差异大,各国对医药包装的标准要求不尽相同,这对跨国经营的企业构成了巨大挑战。企业需投入大量资源以确保产品符合各地法规,如GMP、USP、ISO等标准认证,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延长了产品上市周期。同时,法规的频繁更新要求企业持续跟进,对快速适应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另外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促使医药包装行业面临减少塑料使用、实现绿色包装的紧迫任务,尽管可回收材料、降解材料等环保包装方案逐渐兴起,但高昂的研发与生产成本、市场接受度有待提高、回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阻碍了绿色包装的广泛推广。如何在保证包装性能的同时,兼顾成本控制与环境友好,成为行业的一大痛点。综上所述,2024年的医药包装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监管趋严、市场需求增长、技术革新等因素共同驱动着行业的深刻变革。把握住这些机遇,克服新材料研发缓慢、环保压力增大等挑战,顺应监管趋势,将成为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未来,那些能够在安全合规、绿色环保、技术创新等方面领先一步的企业,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引领医药包装行业的未来发展。(二)公司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公司以“为天下良品做好包材”为使命,秉持高效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于高阻隔、低吸附、低迁移、自吸湿、抗腐蚀、易剥离包装材料的研发、应用及市场开发,旨在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准的包材解决方案。在药用包装领域,公司凭借其专业的技术实力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持续为国内外药企提供有效、安全的医药包装方案。公司在做大做强药用包装材料行业的同时,不断扩展新的应用场景,凭借多年积累的多层共挤高阻隔技术、精密涂布技术、复合冷成型技术等核心技术,不断提升高阻隔易剥离热塑成型片材、抗腐蚀锂电池铝塑膜等新产品的品质,应用在新消费、新能源等领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公司药用主要产品为软包装材料及硬包装材料,软包装材料主要包含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PTP铝箔、SP复合膜、医疗器械包装复合膜、原料药袋等软质包装材料,硬包装材料主要包含PVC、PVC/PVDC、PVC/聚三氟氯乙烯、塑料瓶、药用铝塑盖,精准给药器等硬质包装材料。公司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华海药业、联邦制药、辉瑞医药、诺华制药等国内外知名制药品牌的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栓剂药品等的包装,其具体情况如下:公司在新消费、新能源等领域持续关注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包装解决方案,开发出了一系列客户满意的新型包装材料,具体如下:(三)经营模式1、生产模式公司生产主要采取的是“以销定产”的模式,生产部根据公司销售部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或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生产作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客户订单数量大小、客户的需求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般为5-30天。一般的生产流程是销售人员将订货信息或订单传递给销售内勤,销售内勤与技术部评审技术要求、工艺方案后,拟定正式合同与客户确认,然后向采购部请购原辅料,与生产部评审后生成生产任务单,生产部制定生产安排表并下达到车间。生产车间根据生产任务单和安排表,组织实施生产,产品完工后由质管部进行成品检验,最后产成品入库并根据订单完成发货。2、销售模式公司设有国内销售部和国际贸易部,具体负责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销售业务。国内客户主要通过上门拜访、技术交流、展会营销、网络宣传、广告营销、与包装机械厂组合营销等方式进行开拓;国外客户主要通过国际贸易部业务员参加国际展会、电子邮件、存量客户介绍等方式进行开拓。公司销售业务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根据客户类型的不同,对国内外制药企业客户采用直销模式,对国内外贸易商客户采用经销模式(买断式经销),各类产品均直接向客户销售。3、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主要原辅材料包括铝箔、黏合剂、PVC、溶剂、尼龙、PE、油墨、PET等。公司采购部、技术部和质量部共同负责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及相关工作,采购部负责具体采购工作。一般的采购流程是销售人员将客户订单信息反馈给销售部下设的销售内勤,销售内勤根据材料库存情况,向采购部下达请购单,采购部从供应商目录中选择合格供应商进行询价,根据询价结果和请购单实施采购,采购的原材料在货到后由质管部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入原材料仓库,完成采购流程。(四)公司市场地位公司长期以来坚持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拥有丰富的专利成果和技术积累,掌握包括21项发明专利在内的160项专利,在高阻隔、可回收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处于行业前沿,其中对称式高阻隔聚三氟氯乙烯药用复合硬片等项目的研发列为苏州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公司不断推动产品升级,满足市场对环保、高效包装的需求。凭借更好更快更便宜、更专更新更环保的产品和服务,公司成功拓展国内外市场,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国内医药工业百强的80余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赢得了包括辉瑞制药、阿斯利康等知名品牌的青睐。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及其子公司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市质量奖、第七届制造强国冠军企业、中国包装优秀品牌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认可,也极大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外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稳固了在医药包装市场的领先地位。(五)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0,135,409.39元,同比增长4.2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7,859,540.30元,同比增长34.81%,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通过参加行业展会、线上推广活动等多种渠道,积极开拓新市场,同时强化现有市场的客户服务,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从而实现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2、公司实施精益管理、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提升工艺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精准预测客户需求,通过批量采购、建立长期供应商合作关系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多举措有效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为公司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上半年参股公司上海久诚生产经营逐步进入正轨,实现公司投资收益扭亏为盈,助增业绩增长。2024年是公司落实战略规划关键的一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层坚定执行董事会制定的宏伟蓝图,围绕推动技术创新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优化营销策略以全面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产能以显著提高客户供应能力,积极资本运作以树立良好市场形象,以及强化人才建设以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展开工作。1、技术研发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快技术研发,重点推进高性能瓶、功能性膜等新产品开发项目,其中多个产品进入客户测试、关联审评阶段,随着新产品的有效推动将进一步助力募投产能的释放;同时公司不断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迭代,优化配方,开发新材料,升级设备,助力生产部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原材料损耗,有效降低成本;公司重视知识产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60项专利,其中包含21项发明专利和134项实用新型专利,为公司筑起了坚实的知识产权壁垒及为后续的市场竞争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公司上半年参与中国包装联合会两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不仅提升了公司在业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将促使公司标准与国际接轨,引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2、市场开发报告期内,公司注重新产品的商业化推广,以详尽的市场调研明确了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定制化营销策略,通过SEO优化、社交媒体广告、参加展会等形式提高曝光度,加强潜在客户开拓以及原有客户导入,多举措提升新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促使新产品销量提升;在渠道开发上,公司巩固与设备供应商、行业媒体等渠道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协同开拓市场,针对尚未充分覆盖的地区和新兴市场,公司主动出击,开发当地营销资源,有力推动国内外销售网络布局;公司重点推进ERP系统使用,从精准预测到订单转化的全链条进行跟踪与分析,确保客户服务过程科学管理;同时,公司推进高标准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快速响应机制以及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客户忠诚度与复购率;此外,公司还携手权威机构联合主办了数场药包行业高峰论坛,邀请行业领袖共话新材料发展趋势,有效提升了公司在业内的专业形象与话语权。3、提升产能报告期内,公司推进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管理,配合自动化检测设备,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持续改进生产工艺与采用高品质原材料,有效降低不良品率;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强力推行EHS管理体系,通过智能化监控与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生产现场,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公司有效采用了精益生产策略,高效统筹,科学排产,高效物流配送,确保产品能够快速、准确地送达客户,提高公司准时交货率;同时,公司南浔募投项目按照智慧工厂的标准积极推进,集成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与物联网技术,其中定增项目和部分可转债项目于下半年逐步投产,这将为公司带来显著的产能增长,进一步巩固市场供应能力。4、资本运作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导向,秉持回馈股东的原则,上半年实施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人民币(含税),实际派发现金分红总额为人民币28,660,530.90元(含税),力求在保障公司发展资金需求的同时,让广大股东分享到公司成长的果实;同时面对市场估值的波动,公司适时启动了股份回购计划,旨在向市场传递正面信号,稳定并提升股价,截止到204年6月30日,公司回购公司股份累计4,705,6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43%,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54,863,266.00元(不含交易费用),既展现了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念,又优化了资本结构,提高了每股收益;此外,公司持续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组织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的交流会、业绩说明会以及分析师会议,增进与资本市场的沟通,及时传达经营状况、战略方向和市场布局,还广泛收集了投资者的反馈与建议,为决策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期间,围绕主营业务的延伸、技术补充以及市场扩张的需求,公司筛选和评估潜在的并购目标,重点关注那些能够在供应链协同、技术创新或是客户协同上形成互补优势的企业。5、人才引进与培养面对行业竞争加剧挑战,公司上半年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及精益管理领域,公司充分利用在线招聘平台和社交媒体,拓宽招聘渠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公司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新的绩效管理系统强调目标与关键成果导向,鼓励员工设定具有挑战性的个人及团队目标,并与公司的长期战略紧密挂钩;公司组织了多次团队建设活动和专业培训,通过户外拓展、内部例会等形式,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公司还加强了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引入丰富的行业前沿知识和技能培训资源,鼓励员工自主学习,持续提升个人竞争力;同时,公司上半年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旨在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此外,公司落实企业工作社交平台,方便员工跨层级、跨部门即时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
更多 上海 的企业
企业全称 企业简称 上市代码.板块 所属行业 企业类型 上市日期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益诺思 688710.SH 研究和试验发展 央企子公司 2024-09-03
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小方制药 603207.SH 医药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8-26
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安乃达 603350.SH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7-03
上海雄博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雄博股份 874455.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5-21
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灿芯股份 688691.SH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中外合资企业 2024-04-11
上海新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榜信息 874333.NQ 商务服务业 大型民企 2024-03-15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龙旗科技 603341.SH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3-01
上海汇舸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汇舸环保 874207.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2-27
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合晶 688584.SH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中外合资企业 2024-02-08
上海申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申传电气 873594.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1-10
查看更多 上海 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