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光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光智科技
- 企业英文名: Optics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朱世会
- 上市代码: 300489.SZ
- 注册资本: 13767.283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07-01
- 大股东: 佛山粤邦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9.99%
- 董秘: 孟凡宁
- 董秘电话: 0451-86785550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栋、隋国君
- 律师事务所: 泰和泰(哈尔滨)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哈南第八大道5号
- 概念板块: 有色金属 光学光电子 黑龙江 百元股 创业板综 预亏预减 机构重仓 QFII重仓 并购重组概念 第三代半导体 无人驾驶 无人机 核能核电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黑龙江
- 成立日期: 2006-07-1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301997875329317
- 法定代表人: 朱世彬
- 董事长: 侯振富
- 电话: 0451-86785550
- 传真: 0451-86785550
- 企业官网: www.votinfrared.com
- 企业邮箱: gzkj2022@126.com
- 办公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哈南第八大道5号
- 邮编: 150060
- 主营业务: 从事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红外光学及激光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销售;表面功能材料销售;稀土功能材料销售;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高纯元素及化合物销售;仪器仪表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机械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模具销售;销售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金属材料制造;有色金属合金制造;金属加工机械制造;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淬火加工;模具制造。(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光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领先的、专注于光电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备光电材料生长、芯片设计、关键器件制备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能力,可向全球客户供应先进红外材料、精密MEMS芯片和探测器、定制机芯和镜头、多功能热像仪、个性化集成光电系统与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医疗检测、高端科学仪器、大科学装置、户外夜视、工业测温、机器视觉、物联网、环境保护、无人机载荷、自动驾驶等领域。光智科技是全球少数打通红外产业链的平台型企业,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矩阵,不断拓展红外技术应用场景,以更低的成本为客户创造价值。
- 商业规划: (一)产品及用途1.红外光学业务公司是领先的红外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锗、硒化锌、硫化锌、硫系玻璃等红外材料产品;红外镜头、红外探测器、红外热像仪等红外器件及红外整机系统产品。2.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公司高性能铝合金产品包括多种铝合金锻件、挤压件以及精密机加工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等下游领域。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主要下游应用领域等情况如下:(二)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即根据客户订单、原材料价格、经济订货量、生产计划以及库存情况等由公司采购人员制定采购计划,并集中批量采购。公司根据采购物料种类、金属含量等因素确定采购价格后,购销双方签订采购合同。2.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模式主要为自主生产模式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行业特性以及主要客户群体较为稳定的特点,公司根据销售计划、客户订单、采购惯例以及生产排期、市场预测,结合公司产能和库存的实际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对产品进行生产调度、管理和控制。3.销售模式公司产品主要采取直销模式,由公司销售部门负责跟踪现有客户的产品需求。由于红外光学业务产品下游客户分布广泛,客户需求多样化,技术含量高,销售一般具有面对直接客户、技术营销等特点,目前公司主要通过展会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产品推广。同时,对于有潜在需求的大型客户,公司也会组织专业团队拜访洽谈,寻找合作机会。铝加工业务中的核能领域客户,公司获取客户和订单的方式为:一是客户每年根据总需求量按比例向公司指派订单;二是老客户重复订货;三是通过走访客户获取订单。铝加工业务中的非核领域客户,公司一般通过市场调研获得用户需求信息,再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达成订货意向后,由公司组织合同评审,评审通过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4.研发模式产品研发分为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并以自主研发为主。产品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根据产品布局和市场情况,组建跨部门协作团队实施产品开发。此外,公司还与高校等产学研机构以及具备专业技术的市场化机构进行合作开发,充分利用相互的资源,开发满足需求的方案或产品。(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2024年,在公司战略的指引下,公司上下全力以赴,积极作为,紧抓红外行业发展机遇,一方面纵向延伸红外产业链下游产品,另一方面横向扩大成熟材料产品市场份额稳固领先地位。公司持续推进红外光学材料、红外镜头、探测器、红外整机等红外上下游产品研发;产品供应能力及数量加快升级,生产经营保持良好态势。以红外锗材料、硒化锌、硫化锌、硫系玻璃等为代表的红外材料产品继续发挥稳定的基石产品作用,红外材料市场占有率保持一贯高位。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在红外光学材料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和强大研发能力,积极响应市场需求,锗类产品市场价格上行。公司坚持从红外材料到器件及整机系统的一体化光电产业链发展战略,针对下游产品组建专业攻坚团队,深挖红外产业链下游潜力,市场拓展成效显著,终端产品收入上升,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459.14万元,同比增长43.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5.71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在红外光学材料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和强大研发能力,积极响应市场需求,锗类产品市场价格上行;同时,公司坚持从红外材料到器件及整机系统的一体化光电产业链发展战略,将红外镜头、机芯模组、红外整机及系统等后端产品全面推向应用市场,终端产品收入上升,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基于战略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保持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盘活存量资产,报告期内公司对金刚石、激光器、医疗探测业务资产进行剥离,从而增加资产处置收益约3,800万元,同时减少了上述业务的研发投入,增加公司利润。未来,公司将持续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在稳固现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积极开拓更多市场领域。一方面,持续进行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确保营业收入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另一方面,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模式,全方位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公司将继续深耕后端市场,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与完善的服务体系,促进整机等终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销量大幅提升,保障利润实现稳健且持续的增长,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红外光学业务作为全球少数打通红外全产业链的平台型企业,2024年公司坚持一体化光电产业链发展战略,在深度依托红外材料领域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的同时,将红外镜头、机芯模组、红外整机及系统等后端产品全面推向应用市场,终端产品体系多元拓展,收入稳步上升。报告期内,公司红外光学业务销售收入128,269.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74%。①红外与晶体材料业务方面,公司在红外材料领域位居国内前列,是目前国内领先的红外材料供应商,也是国内锗材料领导者。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锗作为稀缺战略储备资源得到保护,供给下降,锗价显著增长。公司是全球少数规模化量产硒化锌的企业,目前已自主研发出用于硒化锌/硫化锌生产的大型化学气相沉积系统、硫化锌的热等静压工艺,以及高纯度、高均匀性、高品质硫系玻璃;自主开发了抛光、单点车工艺、精密模压技术、高效红外增透膜、DLC膜、HD膜、分光膜等镀膜工艺,有效提高红外镜头的光学性能。2024年6月,子公司安徽光智凭借“超厚大尺寸高均匀性CVD硒化锌规模化生产技术”上榜中国科协发布2023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并成为安徽省唯一上榜项目,目前,公司可生产的超厚大尺寸高均匀性CVD硒化锌,产品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②红外镜头业务方面,公司红外镜头产品入选安徽省第十批信息消费创新产品名单。2024年,公司共投产180多款新产品型号,形成产品类型包括定焦镜头、消热差镜头、手动/电动调焦镜头、红外显微镜头、双视场镜头、连续变焦镜头、折反式红外镜头等的各种类型红外光学镜头产品,可以分别适配256x192-12um、384x288-12/17um、640x512-12/17um、1280x1024-12um等各种长波非制冷探测器,以及640x512-15um、320x256-30um等中波制冷探测器,广泛应用于户外手持、森林防火、安防监控、无人机、辅助驾驶、医疗筛查、气体检测等各种应用领域,均已形成批量产品交付。③红外机芯模组及探测器业务方面,公司已建设8英寸硅基MEMS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突破了红外热成像核“芯”技术,并掌握了MEMS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及金属、陶瓷和晶圆级封装技术。非制冷探测器已经实现最高百万像素级别,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制冷探测器方面,公司已建设2-6英寸各种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含中波MCT、InSb和中长波二类超晶格等探测器芯片),搭配自主研发生产的制冷机和杜瓦,形成了从制冷红外材料、芯片、封装到器件完整的制冷探测器产业链。2024年公司搭载自研红外机芯,推出多款小型化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紧凑小型化优势,可集成到地面或空中载具以及手持和固定安装的7x24小时连续监测系统中,尤其适合小型无人机系统。产品采用自研图像处理算法,突出图像细节,同时适配多种镜头,适用于安防监控、森林防火、红外无损检测等多场景,进一步丰富其产品线和应用领域。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推出小型化气体探测器系列产品,搭载自研机芯,产品将同时具备两种面阵分辨率(640x512和320x256可切换),兼顾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公司研发的红外机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优势,适用于各领域红外热成像设备/系统的开发及集成。目前已推出中波制冷红外机芯、HOT小型化制冷机芯、高温中波气体探测机芯、Fireye系列机芯、UCC3系列机芯模组等多系列产品。④红外整机业务方面,公司进一步聚焦红外系统集成应用领域产业化,针对不同行业应用开发了多款户外手持热像仪、工业测温热像仪、安防监控热像仪、气体检测仪、车载夜视系统等下游终端新品。如专为户外观测设计的头戴式热像仪,适用更多场景的双目手持热像仪,保障安全行驶的智能车载AI辅助系统等,打开公司业务增长新空间。产品配备高灵敏度探测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能同时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这些新品不仅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市场份额。如今,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边海防监控、工业园区、森林防火、机场空防等场景。上图:红外整机参展2024年光博会(2)高性能铝合金业务核燃料加工专用设备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具有高强、高韧、耐腐蚀强等特性,其生产工艺复杂、技术水准很高,一般铝合金加工企业很难生产。公司从2008年至今,一直被遴选为该领域内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积极拓展新领域、新客户,丰富产品矩阵,提升民用行业高端铝合金材料的导入水平,如医疗器械用铝合金高端材料、体育器械用铝合金高端材料、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等。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优化生产工艺,变截面管材挤压、拉拔工艺的研制取得新进展,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同时,公司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空气悬架用空簧管的研发工作,空簧管产品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AHS-2铝合金的研发、试制,并且逐步推向市场。AHS-2铝合金作为一种最新型的铝硅系合金材料,具有高强、高韧、轻质和耐腐蚀等特性,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车身结构件和热管理系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始终致力于深入探索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完善和优化产品体系,以提升综合研发能力为核心目标。公司高度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确保人才队伍的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日趋合理。同时,公司坚持推行精益管理,不断优化产线流程,提升生产效能,以更高效的方式推动创新解决方案和核心技术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为国家的关键领域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担当。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