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1994-03-1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133727203Q
  • 法定代表人: 许泓
  • 董事长: 许泓
  • 电话: 021-60572990
  • 传真: 021-60572990
  • 企业官网: www.hite.com.cn
  • 企业邮箱: 002184@hite.com.cn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新骏环路777号
  • 邮编: 201114
  • 主营业务: 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工业信息化业务和新能源业务
  • 经营范围: 工业自动化,电子电气及信息领域的系统集成和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新能源发电工程的设计、开发、投资、建设和经营,机电安装工程承包,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自有房屋租赁,附设分支机构。【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工业信息化和自动化领域领先的并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制造商和系统集成服务商;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百强企业,电气时代“中国电气工业100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海得控制已发展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领先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184)。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坚持“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和“数字化、绿色发展”主赛道,依托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聚焦数字化业务发展。通过为工业用户提供智能化的软硬件控制产品、数字化的管理工具和应用端的解决方案,帮助工业用户实现生产与管理的提质增效和节能降耗,促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聚焦绿色化业务发展。通过提供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高端专用装备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产品与服务,助力新型能源建设及工业用户节能降耗的需求。公司作为上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建立了包括软硬件和系统构架的各类实验室和研发试验平台;获得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CMMI3企业资质;公司及其全资和主要控股子公司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3家子公司为专精特新企业,其中1家子公司为国家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坚持从解决行业痛点出发确立产品与系统的研发方向,逐步积累和丰富自主可控产品与集成技术的研发能力。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产业联合等手段,不断推出可有效满足工业用户对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需求的智能化软硬件产品和具有行业特征的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以关键软硬件产品、行业最佳实践方案为主要特点的市场竞争优势;通过二十多年在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研发方面的技术积累,结合国家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加快完善风机变流器及新型储能等技术的应用开发,完成双馈7.XMW、全功率16MW变流器、1725KW风冷储能变流器、630KW风冷储能变流器、储能PCS产品等系列的产品开发;为零碳能源领域提供优质的电力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我们坚持以“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为己任,不断增强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坚持走稳健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依托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打造中国版“工业4.0”。
  • 发展进程: 本公司的前身是上海海得控制系统公司,1994年2月2日,经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贸易局浦经贸工字[1994]27号文批准设立,企业性质为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注册资本为120万元(根据《上海海得控制系统公司章程》规定,每10元为1股,共计12万股),其中许泓、郭孟榕等8名自然人股东共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3.33%,上海机电一体工程中心出资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6.67%。上海新申会计师事务所为此出具了[94]3088号验资证明书。公司于1994年3月15日领取了营业执照。本公司系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沪府体改审[2000]001号)批准,由上海海得控制系统公司整体改制并由原股东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设立时股本总额为1,921.1万股。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工业信息化业务、新能源业务等三大板块。业务分别是为设备制造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场景提供综合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为工厂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利用同属自动化领域范畴的电力电子技术为新能源电力及源网荷储提供专用设备及系统等。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围绕智能制造业务发展战略,以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长期积累的用户和市场为基础,结合十几年来在工业信息化领域和新能源高端专用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开展以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工业信息化技术及其融合技术为主要特征的软硬件产品、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帮助工业用户实现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结合数字信息技术助力客户降低生产和管理能耗,进而实现生产制造的绿色智能发展。主要业务类别和客户市场如下表:1、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主要是为机械设备制造行业OEM用户和电力、交通、市政等项目市场的电气成套商与系统集成商等用户,提供可帮助用户实现电气化、自动化等智能制造基础能力的电气与自动化产品的配套与服务。通过与国内外主流电气自动化产品厂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结合公司的自有产品,为客户提供包括执行层、控制层、数据交互层所需的电气自动化产品与技术服务。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汇聚了公司成立以来覆盖全国销售市场的渠道资源和客户资源优势,众多分属不同行业的配套用户也是公司自主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潜在的销售市场。随着设备制造企业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智能化制造、绿色化制造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企业转型升级进程的不断加速,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的客户资源将协同增强公司智能制造整体业务的市场拓展。2、工业信息化业务工业信息化业务主要为交通、电力、化工、冶金、矿产、制药、市政等行业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自动化、信息化产品服务及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与实施。业务定位是帮助工业客户构建工业数字基座,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目标的基础能力建设,并结合行业需求提供以“一张坚强柔性的工业网络、一个专业开放的软件中台、一套集散可信的计算平台”为特征的专业应用方案,为设备制造行业与基础设施行业客户提供管控一体的自动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系统集成应用和解决方案等服务,助力行业客户提升生产效率,挖掘数据价值,保障运营安全。工业信息化业务发展战略工业信息化业务如下图所示:此外,公司致力于通过提供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子、储能等技术相融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混合动力系统)帮助高能耗行业用户实现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3、新能源业务浙江海得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基于十几年来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积累和成熟的开发试验平台,为新能源领域提供高端专用装备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产品包括可覆盖风力发电行业所需的系列全功率变流器产品、双馈变流器产品、集中式和组串式储能PCS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涵盖低温型,高温型、沿海型、海上型和高原型等多种系列与规格,具有可靠性高、环境适应能力强、并网特性友好等特点,可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应用场合和满足各类主机配套用户的需求。公司经过长年的市场历练已成为风电和储能行业核心的电力电子设备供应商之一;风电风机存量市场的运维、改造及备件服务业务近年来持续增长。大功率电力电子系列产品2022年设立“浙江海得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储能业务的实施主体,在储能产品和系统业务的发展上,从技术创新、智能化、商业化、可再生能源整合、模块化和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推进新能源业务的发展。目前产品包含集中式风冷、液冷储能系统,分布式风冷、液冷工商储系统,新能源发电侧站级EMS产品和工商储云运维系统,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配储、共享储能、构网型储能、光储充一体化、工业园区储能、台区储能、离网微电网等领域,为客户提供系统设计、技术集成、智能控制、安全保障、数据分析、服务优化等全栈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目前产品销售服务网络覆盖中国的主要区域市场,报告期内设立欧洲合资公司,积极拓展欧洲市场。储能系列产品综上,结合“两化融合”、“智能制造2025规划”、“国家新能源发展纲要”等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工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大力发展可再生新能源的市场机遇,公司主营业务通过依托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以数字化(工业电气自动化、工业信息化业务)和绿色化(新能源关键装备及储能业务)协同发展的战略:1、聚焦数字化业务发展赛道。通过为工业用户提供智能化的软硬件控制产品、数字化的管理工具和应用端的解决方案,帮助工业用户实现生产与管理的提质增效和节能降耗,促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2、聚焦绿色化业务发展赛道。通过提供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高端专用装备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产品与服务,助力新型能源建设及工业用户节能降耗的需求。(二)、报告期内的经营情况概述概述上半年,受行业环境、市场波动情况、宏观经济形势等综合因素影响,公司数字化业务(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工业信息化业务)总体平稳,绿色化业务(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业务、储能业务)面临市场竞争的挑战。公司在经历第一季度亏损后,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努力增强主营业务韧性;在外部市场环境尚未改善,行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公司第二季度业绩实现小幅盈利,但仍未弥补第一季度的亏损,上半年累计仍有一定程度亏损。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0,453.19万元,同比下降27.38%,亏损823.46万元,同比下降112.28%。1、工业信息化业务报告期内,一方面公司在能源(煤矿)、市政、交通、冶金等传统优势行业的业务受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以新基建为特征的基础设施投资受制于政府地方债务的影响,基建投资减弱和投资项目趋缓,叠加国产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公司在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行业数字化应用市场的业务拓展,以及在推进存量业务市场的以旧换新、更新迭代的业务模式尚需时间完成转换。报告期内公司工业信息化业务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同比小幅下滑。2、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报告期内,除船舶、半导体、数据中心等小部分行业下游客户逆势增长外,其他行业客户受市场需求不振,订单不足的影响,其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且行业客户消化库存周期较长,市场恢复不如预期;加之交付能力结构性过剩的趋势尚未缓解,外部市场竞争加剧,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报告期内公司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小幅下降,营业利润同比一定幅度下降。3、新能源业务公司新能源业务致力于零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持续加大资源投入,为零碳能源领域提供优质的电力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上半年风电变流器业务整体毛利率近年来基本趋于稳定。随着陆上风电装机增速的逐年下降,海上风电市场虽在十四五规划中有较大市场容量,但实际装机规模及增长速度依然低于预期。风机制造头部企业业绩呈下滑趋势,产品价格因市场竞争而承压,利润率持续走低,整个行业上下游均存在规模持续扩大,但利润相对减少的窘境。报告期内,因市场降价趋势超出预期,给予风机制造头部企业的配套销售低于预期,公司新能源风机变流器业务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同比下降。随着近几年来新能源储能产业链各环节规模的持续扩容,投资与涉足储能行业的企业数量急剧增长和产能的迅速扩张,上半年储能市场供给侧竞争加剧,继续呈现集约化、规模化、内卷化的特点,市场价格同比向下大幅波动,尤其是源网侧集中式储能市场呈现出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相背离的竞争格局。受此影响,公司在集中式储能业务的在建项目延期结算导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公司在储能业务的迭代研发、市场投入、精益生产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导致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期间费用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储能业务收入与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随着储能市场的快速变化,公司在集中式储能市场对新项目订单更注重风险管控,聚焦于优质客户和项目,同时加大了在分布式储能领域的市场投入,积极探索海内外工商储业务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努力克服市场环境的不利因素,尽力扭转业绩下滑的不利局面,全力做好下半年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综上所述,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均大幅下降。4、业务战略实施并购重组事项:公司于2024年4月25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第八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2024年5月17日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议案》;2024年5月17日,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材料并终止审核的申请》;2024年5月22日,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终止对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审核的决定》。上述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自启动以来,公司及相关各方积极推动本次工控行业内具有高度协同效应的产业链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期间得到了深交所审核中心大力支持与肯定。终止本次交易主要是缘于相关市场与行业的快速变化,结合交易双方对重组后未来业务发展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充分考虑所做出的选择。战略实施推进:公司将围绕智能制造“一体两翼”的业务主战略,基于业务发展内在需求,结合外部市场环境,通过与包括原标的公司在内的同行业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寻求处于同行业或上下游且在市场、技术、产品方面与公司业务具有协同效应的优质标的进行产业并购等多种方式,在数字化与绿色化二大业务赛道上不断夯实自身能力,推动公司主营业务稳步高质量发展。综上,公司报告期内的经营情况不及预期。公司新能源储能业务尚处投入期,叠加行业受政策及市场因素影响,经济性尚未完全凸显,这对公司实现全年经营目标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和巨大挑战。但公司管理层仍将多措并举,努力降低市场波动等因素对公司业务带来的不利影响。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许泓 76,850,924 21.84%
2 郭孟榕 69,948,471 19.88%
3 赵大砥 8,075,194 2.29%
4 高旭 6,400,000 1.82%
5 何勤奋 5,724,751 5.20%
6 上海景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4,018,617 3.65%
7 许百花 1,990,000 0.57%
8 吴秋农 1,912,017 0.54%
9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1,700,371 0.48%
10 袁国民 1,665,296 1.51%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