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4-03-01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59565082B
  • 法定代表人: 吴磊
  • 董事长: 吴磊
  • 电话: 021-33261888
  • 传真: 021-52082103
  • 企业官网: www.shanghai-electric.com
  • 企业邮箱: service@shanghai-electric.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110号
  • 邮编: 200002
  • 主营业务: 公司主导产业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板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自动化和工业装备系统,为众多高端设备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引领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的发展方向,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绿色、环保、智能、互联于一体的技术集成和系统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电站及输配电,机电一体化,交通运输、环保设备、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的相关装备制造业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提供相关售后服务,以上产品的同类产品的批发、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佣金代理(不含拍卖),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电力工程项目总承包,设备总成套或分交,工业设计服务,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石油钻采专用设备销售,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医疗设备租赁,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对外承包工程,电力设施承装、承修、承试,普通机械设备安装,专用设备修理,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技术服务。
  • 企业简介: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级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数智集成三大业务领域,业务遍及全球。公司聚焦高端、智能、绿色的发展方向,以科技赋能推动中国及全球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人类美好生活创造绿色可持续价值。作为中国动力工业的摇篮,上海电气有着120多年的历史,创造了众多中国和世界第一,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品牌价值达1725.81亿元,位列中国机械行业榜首。在智慧能源领域,我们打造风光储氢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遍布全球的“全方位”新型电力系统和“立体式”零碳产业园区;在智能制造领域,我们提供锂电产线、数字医疗、轨道交通及通用装备系统解决方案;在数智集成领域,我们以扎实的极限制造能力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飞机产业链、现代船舶产业链及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秉承“开放协同、合作共赢”的理念,上海电气携手70多家世界一流企业,协同全球客户、合作伙伴、员工等创造者,赋能全球创新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 发展进程: 发行人的前身为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是经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沪国资委重[2004]79号《关于同意组建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由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及汕头市明光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有限公司于2004年3月1日取得上海市工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100001007213,注册资本9,010,950,484.91元。其中:电气总公司以所持17家公司的股权及固定资产出资,分别作价人民币6,257,765,435.91元和3,185,049.00元,持股比例69.48%;其他股东以现金人民币2,750,000,000.00元出资,持股比例30.52%。
  • 商业规划: 2024年以来,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报告期内,面对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等挑战,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集团“十四五”战略全面落地实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498.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9.2%,较上年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0%;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39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6%。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新增订单人民币836.6亿元。公司新增订单中,能源装备人民币484.5亿元(其中:核电设备人民币43.3亿元,燃煤发电设备人民币219.9亿元,储能设备人民币53.9亿元,风电设备人民币60.1亿元),工业装备人民币225.8亿元,集成服务人民币126.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1、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引领,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力我们以“坚定不移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有组织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科技创新基本原则,从国家战略需求、上海市重大布局着眼,围绕集团战略目标,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布局,构建“2+X”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报告期内,我们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还将继续与国内具有专业特长的高校、研究机构加强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延伸创新链,打造创新生态圈,积极践行内涵式发展理念。我们发布了上海电气科技创新若干意见(2024版),旨在进一步加快构建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报告期内,由公司下属赢合科技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我们与清华大学联合申报的《600MW高温气冷堆主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度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特等奖。我们以硬核科技打造高端装备产业格局,在相关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我们作为核心供应商之一的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实现等离子体放电,顺利完成工程可行性验证,标志着我国在高温超导磁约束聚变领域取得先发优势,我们承担了该装置主机系统的三大核心部件外真空杜瓦、真空室以及内外冷屏的制造工作,为装置的成功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已实现华龙系列轴封型核主泵的100%国产化,实现了F级G50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的批产加工,初步实现了国产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精密加工技术的工程化应用。由我们参与联合自主研发的660MW超超临界机组首根国产FB2中压转子锻件产成,标志着我们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发布了全球最大海上浮式平台用发电机,充分考虑了海上浮式发电平台的特殊运行环境,填补了国内浮式电站领域大容量发电机应用的空白。上海三菱电梯借助数字化仿真技术、智能制造技术、评价与测试技术三大支撑技术,围绕核心技术、核心部件的突破展开攻关,发布了12.5米/秒超高速电梯,创造了中国制造电梯运行速度的新纪录,全面覆盖当前超高层建筑对电梯的需求。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战略,我们积极推进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加快新赛道产业链能力布局。在储能技术领域,我们已在锂电池储能、钒液流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光热熔盐储能、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领域形成系列化产品开发制造能力。在氢能技术领域,我们全面切入“制、储、加、用”全产业链主要装备,推进电解槽及制氢系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报告期内,我们发布了新一代Z系列碱性电解槽产品,单体制氢规模覆盖50-3000Nm/h,为客户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电解水制氢产品。在风电技术领域,我们坚持前瞻性布局,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生态。报告期内,我们发布了全球最大的16MW低频海上风电机组,打造了目前全球最大的风电试验平台。在光伏技术领域,我们推出了具备多功能智能控制的“思考”系列智慧组件和针对积水、积雪、积灰等问题的“无界”系列组件,有效提升了组件的发电量。在科技人才引领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以引进、培养和锻造能够支撑上海电气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作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结合“科技推动、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聚焦经营管理者、卓越工程师、工匠三支人才队伍,培养优秀人才,激活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报告期内,公司下属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在首届“国家工程师奖”上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我们通过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装备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报告期内,我们成立了智能制造工匠学院,围绕集团发展方向,积极培养紧缺型、复合型工匠人才。我们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坚持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培养成体系、懂专业、知领域、能应用的科技人才队伍。我们进一步优化集团科技专家选聘机制,夯实青年科技人才储备,打造各类人才培养基地,创造开放和谐的创新环境,优化研发人员激励机制,做好人才配套支持,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创造潜能。2、深耕高端装备制造,持续锻造核心竞争力我们深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积极把握国家能源政策机遇,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锻造上海电气核心竞争优势。在核电领域,上海电气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具有最完整核电设备制造产业链的企业,拥有全套核电技术路线、核岛关键主设备制造能力,综合市场占有率持续居于领先地位。报告期内,我们共承接核岛主设备14台,顺利出产核岛主设备12台、常规岛设备1台套。我们供应包括汽轮机、发电机、辅机等全套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设备以及堆内构件及控制棒驱动机构等核岛主设备的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试验,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标志着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全面建成。由上海电气供货的漳州核电1号汽轮发电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一次成功,该机组为中核自主三代核电融合后的“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首台机组,也是上海电气首台额定功率达1200MW等级的核电汽轮机发电机组。在高效清洁能源领域,我们凭借在火电领域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发力煤电“三改联动”市场,保持煤电机组全球最低煤耗纪录,实现机组节煤降碳、深度调峰、热电解耦及高效供热,持续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发挥重要作用。报告期内,我们相继中标湖北能源江陵二期扩建2×660MW工程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项目,甘肃腾格里沙漠河西新能源基地配套金昌2×1000MW调峰煤电项目,荣盛金塘2×660MW项目等多个订单,充分体现了我们超超临界机组产品的性能优势和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优势。报告期内,我们与深能集团签订了潮州深能甘露热电项目和潮州深能凤泉热电项目的燃机长协服务合同,与丹阳华海签订了丹阳气电项目的燃机长协服务合同,上述项目均采用上海电气1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备,拓展了小F燃机长协机群规模,推动小F燃机长协服务自主化发展。在电梯设备领域,公司下属上海三菱电梯坚持“产品服务双轮驱动”发展路径,推进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质量管理。报告期内,上海三菱电梯中标上海21号线一期(含东延伸段)、23号线一期、12号线西延伸工程项目的电梯设备,为完善上海公共交通网络、提升沿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与新活力。上海三菱电梯持续推进服务产业化发展,报告期内安装、改造及维保等服务业务收入占电梯业务的收入比重超过40%。我们的叶片、轴承、紧固件、工具等工业基础件业务围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基础件解决方案提供商、成为国内中高端基础件进口替代主力军”的愿景,在产品高端化、国产化、产业门类整合拓展和推进产业链分布集群发展上持续发力,已形成高质量的“专精特新”业务集群。我们的叶片业务已实现从传统煤电汽轮机领域向航空、航天、燃气轮机领域的跨越,从单一的能源叶片业务向各类航空叶片、关键核心部件、热端部件等高端产品的升级,成长为“两机”领域关键核心部件制造的龙头企业。我们的轴承业务在航天航空、高铁轨道交通、医疗器械、工业装备和汽车轴承等领域不断拓展市场。在航空装配制造线领域,我们依托自身的极限制造能力和集成装备实力,为飞机制造及航空发动机制造等高端制造用户提供安全可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并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一部分,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的本土化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宝尔捷获得国际飞机制造商在国内的飞机总装线合同,将通过宝尔捷上海公司实现该“交钥匙”项目的本土化交付,持续引领航空航天业务可持续发展。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下属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实施的改造线项目——南京地铁机场线正式开启载客运营,该项目是全国首个ATO+技术改造应用项目,在保留既有的驾驶模式基础上,增加ATO+驾驶模式,可实现与全自动运行基本相同的运营场景,助力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升级。报告期内,我们中标了长春轨道交通9号线(空港线)一期和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的信号系统集成项目,助力合肥4号线南延伸线开通载客运营,为城市快捷发展和群众便捷出行贡献力量。我们积极打造能源和高端装备数智转型的“上海电气方案”,通过加强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前沿技术应用,与产业紧密结合,促进数字产业生态系统各主体实现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拓展数智融合应用新场景,打造行业标杆项目,形成行业影响力。依托“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场景优势,探索智慧供应链应用价值空间。紧跟国家“双碳”目标,打造“星联双化能碳管家”,形成多层级的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平台。由我们参与承建的工信部国家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项目验收,标志着我们在数字化碳管理平台建设领域取得落地示范应用。3、推进新能源产业布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电气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探索、深入布局,作为“双碳”目标的“排头兵”和新能源装备的“引领者”,充分发挥技术集成优势,积极打造“风光储氢”等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系列解决方案,构建“全方位”新型电力系统和“立体式”零碳产业园区整体解决方案。在储能领域,我们积极布局压缩空气储能、液流储能等储能技术路线,构建多元储能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报告期内,我们参建的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实现并网,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该项目是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并入选国家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由我们提供膨胀透平、空冷发电机及冷熔盐储罐、热熔盐储罐成套设备的江苏国信苏盐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建成后电站储能时长可达8小时,发电时长4.5小时,是目前总装机容量规模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报告期内,凭借在全钒液流电池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我们中标了江苏灌云储能项目的10MW/20MWh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在氢能领域,我们依托在高端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方面的技术积累,具备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核心装备供货能力,为用户提供“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绿色化工/制储加一体站/氢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由公司投资建设的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将是国内首批绿氢耦合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之一,也是“氢动吉林”工程重点示范工程之一,采用8000Nm3/h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和200Nm3/hPEM电解水制氢系统的组合方案,利用风电和电解槽进行柔性制氢,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制取满足欧盟ISCC标准的绿色甲醇。报告期内,我们在碱性和PEM电解水市场持续发力,斩获电力、交通、化工等多领域氢能订单,并签约法国温贝格5兆瓦光伏制氢站项目,实现海外市场突破。在风电领域,公司下属电气风电持续保持在海上风电市场的领先优势。基于“精于风,不止于风”的发展理念以及积淀多年的风电领先经验,我们为客户提供配套的风电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开拓“风电+”的全新应用场景。报告期内,电气风电积极推动市场开拓,中标海上、陆上项目累计超300万千瓦。电气风电在东台基地完成全球最大容量的构网型10MW级风机下线,该风机针对沙戈荒中高风速项目环境与大容量机型需求定制化开发,同时为沙戈荒环境进行了整机特殊设计,以高质价比助力大基地建设。电气风电定制的亚洲首制海上风电SOV运维母船“至臻100”在国家电投如东风场区域顺利完成国内首次风场实效试航,将助力电气风电为客户提供专业、先进的SOV运维母船交通方案,进一步服务国家深远海海上风电发展。在光伏领域,上海电气承建的英国一揽子光伏项目全部实现并网发电,标志着我们的首个海外高端市场“投融资-建设-并网发电-运营”模式新能源项目建设完成,为我们进一步在海外高端市场开发项目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我们承接的上海曹路公交停车场300.3K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上海市“光伏+”交通领域重点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方式,预计每年可为曹路公交提供绿色电力约31.5万千瓦时,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展望2024年下半年,我们将牢牢把握“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融入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中,紧密结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坚定追求卓越,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中勇立潮头,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闯新路,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勇当先锋,以科技赋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将上海电气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装备企业。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7,409,088,498 59.24%
2 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401,706,218 41.09%
3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2,919,320,970 18.74%
4 深圳丰驰投资有限公司 917,778,942 7.34%
5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785,298,555 5.04%
6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 489,892,122 3.92%
7 汕头市明光投资有限公司 50,988,612 0.41%
8 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 50,987,826 0.41%
9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508,568 0.20%
10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4,932,800 0.12%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