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4-03-03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59579978L
  • 法定代表人: 张铭文
  • 董事长: 张铭文
  • 电话: 021-65966666,021-65967333,021-65966105
  • 传真: 021-65966498
  • 企业官网: development.coscoshipping.com
  • 企业邮箱: ir@coscoshipping.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1318弄1号楼
  • 邮编: 200120
  • 主营业务: 综合物流产业主线,推动以集装箱制造、集装箱租赁、航运租赁业务为核心,以投资为支撑
  • 经营范围: 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普通货船、国内沿海外贸集装箱内支线班轮运输,国际船舶运输(含集装箱班轮运输),集装箱制造、修理、租赁,船舶租赁、自有集装箱、自用船舶买卖。国内沿海普通货船(散货船除外)海务管理、机务管理和船舶检修、保养、买卖、租赁、营运、资产管理及其他船舶管理服务(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
  • 企业简介: 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所属专门从事航运物流产融运营的公司,是中远海运集团旗下核心产业之一。公司成立于1997年,总部设在上海,是一家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的公司。公司致力于围绕航运物流产业主线,以集装箱制造、集装箱租赁及航运租赁业务为核心,以投资管理为支撑,实现产融投一体化发展。公司集装箱制造业务从事国际标准干货箱、冷藏箱及特种箱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设计年产能超过140万TEU,位居世界第二,客户涵盖全球知名班轮公司和各大租箱公司。公司深化集装箱租造协同,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转型为抓手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物流装备科技企业。公司集装箱租赁业务主要从事各类型的集装箱租赁、管理和销售,服务遍及世界170多个主要港口地区。公司管理的集装箱保有量超380万TEU,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公司不断强化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的资产运作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具有集装箱领域独一无二的租造协同能力和影响力。公司航运租赁业务主要从事集装箱船舶、干散货船舶等多种船型的经营租赁或融资租赁,在产业系船舶租赁领域位居国内市场前列。公司把握航运产业绿色低碳化转型机遇,优化内外部资源配置,切实发挥产融协同效应,聚焦各类航运资产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服务需求,为航运业船队发展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公司投资管理业务围绕航运物流主业,强化产融结合,持续优化投资组合。同时,把握航运业发展契机,围绕数字智能和绿色发展,挖掘投资机会,努力实现资本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公司秉承「卓实」理念,以「诚信、高效、进取、共赢」为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航运产业链优势,扩大航运物流生态的资金流价值,努力打造具有中远海运特色的世界一流产融运营商。
  • 发展进程: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97年8月28日成立的中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根据2004年2月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改革[2004]49号文《关于设立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以中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净资产出资,发起设立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于2004年3月3日在上海工商局登记注册。 本公司于2016年11月18日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中文名称由“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ChinaShippingContainerLinesCompanyLimited”变更为“COSCOSHIPPINGDevelopmentCo.,Ltd.” 自2016年12月22日起公司A股证券简称由“中海集运”变更为“中远海发”,公司A股证券代码“601866”不变。
  • 商业规划: 2024年,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局势频繁扰动的复杂环境下,航运业展现出较为稳健的发展韧性并在绿色低碳和数智化转型的道路上拓步前行。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实现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阔步迈进。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76.27亿元,较2023年增长76.7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6.86亿元,较2023年增长19.64%;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246元。公司已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每10股人民币0.19元,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10股人民币0.19元,2024年度合计派发股息每10股人民币0.38元。经营回顾2024年,公司聚力增强产融投核心功能,持续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充分挖掘绿色低碳价值,着力提升新质管理效能,稳固夯实风险防控底线,同时,积极践行股东回报,合力推动价值实现。1.增强“产融投”功能,产业链协同作用进一步彰显集装箱制造业务方面:深度挖掘市场潜能,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着力深化产业链协同,实现全年集装箱销量同比增长204.08%。进一步拓展“集装箱+”产品,积极攻关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年内向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交付储能箱同比增长123.17%;配合市场需求实现内置运车架优化,助力国家汽车出口。集装箱租赁业务方面:箱队规模稳步拓展,成功突破400万TEU,进一步稳固夯实市场地位。着力打通集装箱租、造行业界限,推动独具特色的“租造自由切换”营销模式,实现重要客户的合作深化和新客户的合作拓展,全年新增租赁订单同比增长112.97%。同时,公司紧密贴合新贸易格局,拓展堆场资源十余家,持续优化经营网络的全球化布局。航运租赁业务方面:产融合作实现新突破,推动航运业“租、造、运”联动,投资建造42艘散货船并予以出租,实现高质量船舶资产规模大幅跃升,为公司贡献长期稳定收益和现金流。2条700TEU长江电动船先后投入运营,年内实现碳减排1249吨,打造内河绿色低碳智能航运示范。投资管理业务方面:持续优化投资组合,调整资产结构配置。围绕航运业数字智能和绿色发展,聚焦产业链细分领域,进一步完善航运资产运作服务架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2.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数智化发展进一步提速科技研发实现新突破。公司积极打造产融新质生产力,数智赋能蓄势有为。2024年,公司科技研发累计投入人民币2.43亿元,申请及新获得发明专利同比增长69.23%。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上海寰宇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评定。科创成果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可更换锂电池储能柜技术的应用和展望”等两项提案获得国际海事组织认可,为推动国际电动船行业发展发出中国声音。数字赋能实现新进阶。iFlorens数字化运营平台持续探索产业链运营管理实践,链接产业链箱管系统,推送超19万TEU箱量动态,有效提高产业链客户用箱响应效率和配箱准确性。集装箱数字化处置项目获国资委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智能制造跃升新高度。公司积极推进实施各类技改项目100余项,有效提升服务效能。宁波箱厂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评估证书,成为集装箱制造行业首家通过该标准的企业;启东箱厂获“2024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创新力企业奖”;青岛箱厂入选“全国5G工厂”。3.锚定绿色低碳转型,价值转化成果进一步凸显做强绿色生产,加快生产设备和工艺绿色低碳升级,已实现6家箱厂省级绿色工厂全覆盖,其中4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精拓绿色业务,建成全球首个集装箱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CFP&EPD)平台,吸引近百家产业链企业加入,累计发布25份EPD认证报告和15份CFP报告,7个产品种类规则(PCR)。发布首个绿色集装箱标签,已推广应用在约3.6万个集装箱上。孵化绿色资产,积极挖掘电动船减碳数据价值,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发国内首张内贸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证书,满足客户减排量化需求。创新绿色融资,落地全球首单集装箱全产业链转型金融项目和全国首笔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贷款,成功发行航运类企业首单低碳转型公司债券,有效助力产融业务可持续发展。4.稳健提升股东回报,价值实现路径进一步拓展公司始终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积极贯彻落实监管指引相关精神,在积蓄长远稳健增长动能的基础上,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多措并举、同向发力促进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完善市值管理制度,健全科学规范市值管理行为;落实落细提质增效系列举措,强化内生增长;加强多维度股东回报,提升公司投资价值。2024年,公司实现连续六年实施年度分红并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年内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6.9亿元;积极探索市值管理“工具箱”,基于对未来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念,启动H股及A股回购,截至目前已合计回购H股1.47亿股,A股0.64亿股,共计回购2.11亿股,回购金额约人民币3.06亿元,进一步丰富投资者回报途径,促进公司市场价值合理回归。5.着力精益ESG治理,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进阶公司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卓实发展和创新实践,生动谱写ESG治理新篇章。2024年,公司先后斩获ESG领域荣誉十余项:获中国国新ESG评价A级评级、2024金蜜蜂“ESG竞争力典范•双碳先锋”,蝉联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并入选央视“长三角ESG•先锋50”榜单。同时,公司积极关注社会福祉,以产业优势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向西藏昌都市洛隆县腊久乡第一小学援建集装箱食堂,为身处世界屋脊的孩子们提供温暖宽敞的用餐环境;同时,公司援建国道文旅驿站,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为旅游业增添绿色活力。6.积极构建新质管理,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公司不断深化新质管理,统筹运用KPI、OKR、对标、数字化等管理工具,着力赋能公司经营管理关键环节,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等多维度优化与提升。同时,积极推动法治风控与经营管理融合新突破,风险评估、制度建设、合规管理、内控监督一体化推进,并建立健全国际风险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管理体系,推进法治风控工作质效跃升。此外,公司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所属六家箱厂全部获得“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荣誉称号,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础持续夯实。未来展望2025年,世界经济格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航运业面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加速重构,将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驱动力,在不确定性和转型机遇中不断寻求新平衡和新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夯实航运产融根基,多元赋能锻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集装箱制造板块将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集装箱租赁板块将以创新经营模式切实提升资产收益能力和效益稳定性;航运租赁板块将深度融入航运产业链、价值链,持续加强专业化运营能力。我们将深耕绿色与数智融合,大力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着力培育和发展航运产融新质生产力。同时,我们将持续以价值创造为本、规范治理为基、投资者回报为导向,开展市值管理多路径探索,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新程扬帆起,蓄力再起航,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航运产融运营商的战略定位,我们将以价值共创之旨、务实敢为之姿、创新精进之势,笃行致远,行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