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云南
  • 成立日期: 1998-11-23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300007134002589
  • 法定代表人: 刘路坷
  • 董事长: 刘路坷
  • 电话: 0871-66287901
  • 传真: 0871-66287902
  • 企业官网: www.ytl.com.cn
  • 企业邮箱: xygfzqb@ynxy.wecom.work
  • 办公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民航路471号
  • 邮编: 650200
  • 主营业务: 锡、锌、铜、铟等金属矿的勘探、开采、选矿和冶炼
  • 经营范围: 有色金属、贵金属及其矿产品,化工产品(不含管理商品),非金属及其矿产品,建筑材料的批发、零售、代购、代销,进出口业务(按目录经营),环境保护工程服务。劳务服务、技术服务、井巷掘进(限分公司经营),有色金属深加工及其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及自销,境外期货业务(凭许可证开展经营),代理进出口业务,硫酸的生产及销售。
  • 企业简介: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改制成立于1998年11月,前身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2000年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股票简称“锡业股份”,股票代码:000960,是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国内锡行业全产业链上市公司。公司具有集锡、铟、锌、铜等有色金属资源探采、选冶、深加工以及新材料研发、贸易全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拥有完整的锡产业链,已形成锡冶炼8万吨/年、锡材4.1万吨/年、锡化工2.4万吨/年、阴极铜12.5万吨/年、锌冶炼10万吨/年、铟冶炼60吨/年的产能规模。公司主要产品有锡锭、阴极铜、锌锭、铟锭、金锭、银锭、铋锭、电子锡焊料、锡阳极材、锡基合金、有机及无机锡化工产品等。其中,锡锭、铟锭、锡铟精深加工、高纯材料等主导产品具有独特的市场和品牌优势,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的“YT”商标是国际知名品牌,主导产品“云锡牌”精锡是国家出口质量免检的“中国名牌”产品,锡产品销量约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
  • 发展进程: 公司是1998年11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本公司是由云南锡业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将其部份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销售部份的主要生产经营性净资产作为国有法人股投入,与个旧锡资工业公司、个旧锡都有色金属加工厂、个旧聚源工矿公司、个旧银冠锡工艺美术厂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一)公司行业地位和竞争格局公司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传承又承担着新时期发展使命的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全产业链企业,前身始于清光绪(1883年)朝廷拨官款建办的个旧厂务招商局,历经142年的积淀和上市以来的高速发展,形成了锡、铜、锌、铟等金属矿的勘探、开采、选矿、冶炼及锡材、锡化工有色金属深加工(重要参股公司主要业务)的产业格局,拥有着锡行业内丰富的资源、最完整的产业链以及齐全的门类,为我国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公司拥有的锡资源储量和铟资源储量成就了公司锡、铟双龙头产业地位,公司锡资源生产基地个旧地区是中国锡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世界“锡都”美誉。自2005年以来公司锡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占有全球锡市场最大份额。公司根据自身产销量和行业协会公布的相关数据测算,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7.98%,较2023年上升0.06个百分点,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5.03%,较2023年上升2.11个百分点。根据国际锡业协会统计,公司位列2024年十大精锡生产商中之首。(二)公司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锡、铜、锌、铟等金属矿的勘探、开采、选矿和冶炼。此外,公司参股公司云南锡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锡的精深加工。备注:上图所列产品为公司主要产品,不含采选冶炼副产品。(三)公司的主要产品及用途4、锡材和锡化工(重要参股公司产品)(四)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1、原料供应: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为锡精矿、铜精矿和锌精矿,上述原料主要由公司下属矿山大屯锡矿、老厂分公司、卡房分公司及华联锌铟生产。为满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保障正常生产经营,公司结合市场及生产实际情况参照SMM和SHFE交易价格外购部分锡、铜、锌原料。此外,公司参照LME交易价格外购海外锡原料,并开展特许的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2024年,公司统筹规划区域矿山建设,优化生产布局,系统配置采选资源,充分释放区域产能,聚力攻关采选关键技术,进一步增强矿山价值创造能力,保障公司自给原料供应,实现锡精矿、铜精矿、锌精矿自给率分别为30.21%、15.91%、72.72%。同时,公司充分发挥锡行业龙头优势,拓宽原料采购渠道稳定供应,提升副产品创效和配矿边际效应。2、生产模式:公司是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企业,业务主要围绕地质勘探→开采→选矿→冶炼→深加工→二次原料回收六个环节的大循环、以及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各环节及产品的小循环,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以有色金属锡、铜、锌、铟的冶炼粗产品和锡材、锡化工(重要参股公司主要业务)深加工生产为主,并产出硫酸、余热发电、铁精粉等副产品。目前公司拥有锡冶炼产能8万吨/年、阴极铜产能12.5万吨/年、锌冶炼产能10万吨/年,压铸锌合金产能5万吨/年,铟冶炼产能60吨/年,参股的新材料公司拥有锡材产能4.3万吨/年、锡化工产能2.71万吨/年。公司持续强化全产业链协同运营、联动发展,采用“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结合”的经营模式指导生产。公司优化矿山管控模式,对矿山单位地质找矿、生产运营、资源配置、矿权维护、业务外包的统筹管理能力明显上升。构建协同开采模式,提升安全生产效率,根据冶炼原料结构需求,在保障回收率的前提下,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控制杂质含量,稳定原料供给,保障选厂系统满负荷高效运转,充分释放产能,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冶炼单位聚焦精细化管理,合理调控原料结构、中间品及产品库存,组织满负荷生产,加大烟尘、废渣及中间品回收利用技术攻关和联动处理,有价金属综合回收能力持续提升,全年生产有色金属总量达36.10万吨并创历史新高。3、销售模式:公司采用长单销售和零单销售相结合的模式,主要参照SMM、SHFE及LME相关价格定价。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独立完整的营销和分销体系,在境内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境外美国、德国及香港特区建立了营销网点。报告期内,公司强化市场研判分析,及时掌握国内外供应变动情况和下游需求动态,深入分析客户需求,精准匹配不同的产品策略和渠道策略,变销售产品为向客户交付使用价值,推动产品营销向“产品+服务”和提供“一站式”定制解决方案转型,为创造客户价值。(五)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2024年,面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原料供应紧张、加工费持续走低等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挑战,公司聚焦有色金属原材料战略单元“价值创造中心”,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夯实矿山发展根基,统筹规划区域矿山建设,充分释放区域产能,抓实资源加密升级与接替采场建设,开展新一轮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采选技术攻关创新突破,矿山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强化冶炼竞争优势,围绕综合利用、成本领先等重点,聚焦精益生产,强化技术攻关,着力提升精细化生产和成本管控能力,冶炼生产组织精益高效;发挥市场引领作用,紧盯市场发展变化,充分发挥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和套期保值的协同作用,精准执行“购产、购销、内外、期现”四个联动,推动市场效益高质增长。公司多措并举做好生产经营各项工作,采选冶协同联动不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效,发展动能持续夯实。(六)报告期末公司矿产资源储量情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保有资源储量情况:矿石量2.58亿吨,锡金属量62.62万吨、铜金属量114.99万吨、锌金属量366.10万吨、铟4,821吨、三氧化钨量7.78万吨、铅金属量9.63万吨、银2,460吨。(七)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矿产资源勘探活动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下属矿山单位2024年共投入勘探支出1.01亿元。全年新增有色金属资源量5.24万吨(经第三方专家团队审查确认),其中:锡1.76万吨、铜3.48万吨。具体情况如下:通过不断加强地质找矿,探获新增资源储量,科学配置自产资源和外购资源的比例,公司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当期资源消耗与地质找矿新增资源储量的相对动态平衡,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1、概述(1)经营回顾2024年,锡业股份在公司党委、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强攻关、深改革、拓市场、稳经营”总任务,积极克服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原料供应紧张、加工费持续走低等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挑战,主动把控经营节奏、抢抓市场机遇,实现经营质效稳健向好。公司2024年生产有色金属总量36.10万吨,其中:锡8.48万吨、铜13.03万吨、锌14.40万吨、铅1,848吨;生产稀贵金属:铟锭127吨、金1,229千克、银145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7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44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19.4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0.48%;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66.43亿元,较年初下降1.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08.48亿元,较年初上升17.19%。(2)报告期内主要措施和成果一、经营质效稳健向好(一)圆满完成生产经营目标。夯实矿山保障基础,统筹规划区域矿山建设,优化矿山生产布局,系统配置采选资源,充分释放区域产能,实现采选协同,推进资源加密升级与接替采场建设,三级矿量平衡质量不断提升。开展金属综合回收技改、工艺流程优化、选矿提质增效等采选技术攻关,有效解决采充能力不匹配难题,提升矿山价值创造能力。冶炼生产“安稳长满优”,强化生产组织管理,紧盯生产进度任务,实现全年有色金属总量36.10万吨并创历史新高。(二)精益生产提产增效。聚焦主责主业,有色金属产量创历史新高。强化设备系统运行维护,提升设备运行效率,锌冶炼产量创历史新高。充分利用铜冶炼贵金属系统,实现金产量创新高,有价金属综合回收成效明显,有效抵消锡铜锌加工费持续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三)“四个联动”推动市场效益高质增长。紧盯市场发展变化,充分发挥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和套期保值的协同作用,精准执行“购产、购销、内外、期现”联动。深化期现联动,灵活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防范有色金属价格波动风险,用好用活特许锡、铜精矿加工贸易政策,发挥冶炼技术优势,充分拓展配矿空间,“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四)聚焦价值创造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致力于冶炼有价金属回收,有效弥补加工费持续下降影响。深化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有力止住“出血点”,扭亏减亏取得阶段性进展。深化降本增效,深挖产业链各环节创效空间,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取得积极进展。(五)公司市场形象持续提升。在实施2023年度现金分红的基础上首次开展春节前分红,充分展现了公司努力回报市场和股东的负责任态度。公司治理及规范运作水平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提高,荣获深交所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考核A级评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2024年度上市公司董办优秀实践案例”“2023年报业绩说明会最佳实践案例”“2024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数字化转型场景创新典型案例”、第二十六届上市公司金牛奖-2023年度金信披奖、2024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全景投资者关系金奖(2023)-投关典范奖、杰出机构沟通奖、杰出ESG价值传播奖。二、全面深化革新(一)公司治理更加规范高效。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公司被评为“云南省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坚持高质量信息披露理念,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信息披露水平。深入开展投资者交流活动,常态化召开年报业绩说明会,积极传递公司投资价值。开展市值维护,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提升公司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吸引力和回报投资者。(二)改革发展活力有效激发。深入实施绩效薪酬结构化管理,人力资源效能持续提升。聚焦“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要求,持续推进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创建,年度创建指标完成率88%。持续推进关键管理指标对标对表,年度指标综合完成率90%,进一步树牢价值创造理念。(三)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持续攻关科技创效专项行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实现科技创效。文山锌铟冶炼入选国家级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云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重大科技项目破题转化,一批选矿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实现成果转化并创效。锡冶炼“数智工厂”入选“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优秀案例,成为云南省“灯塔工厂”重点扶持项目,持续巩固公司关键技术优势。三、持续强化防风化险(一)合规管理体系健全完善。搭建“一制度、一手册、数指引”合规体系框架,设置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合规管理“三道防线”各司其职、有效联动。开展境外公司制度体系优化专项工作,提升境外公司抗风险和治理能力。全面完善供应链尽责管理体系,推进双标准并行审核。(二)投资管控效能巩固提升。严格规范投资项目管理,投前严把项目立项审核关,对重点投资项目严格立项审批;投中抓好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全过程跟踪管控;投后加强项目监督,投资项目质效逐步提升。(三)安全环保工作平稳运行。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完成“隐患攻坚年”各项任务,动态清零重大事故隐患。切实履行矿山生态修复责任,实施“一矿一策”治理,完成部分矿山生态修复。锡业分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华联锌铟铜曼矿区纳入云南省绿色矿山名录。(3)2024年主要财务项目变动如下:合并资产负债表项目合并利润表项目合并现金流量表项目。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