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和展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辽宁和展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ST和展
- 企业英文名: Liaoning HeZhan Energy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杨宇,刘名
- 上市代码: 000809.SZ
- 注册资本: 82479.1293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8-06-16
- 大股东: 北京和展中达科技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5%
- 董秘: 迟峰
- 董秘电话: 024-74997822
- 所属行业: 土地管理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金炜、王玮、杜磊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铁岭市凡河新区金沙江路12号
- 概念板块: 房地产开发 辽宁板块 破净股 低价股 预亏预减 ST股 新型城镇化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辽宁
- 成立日期: 1996-11-05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11200201909093K
- 法定代表人: 王海波
- 董事长: 王海波
- 电话: 024-74997822
- 传真: 024-74997890
- 企业官网:
- 企业邮箱: tlxc809@163.com
- 办公地址: 铁岭市凡河新区昆仑山路42号38-1号楼
- 邮编: 112000
- 主营业务: 新能源、风机混塔及土地一级开发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土地整治服务;企业管理咨询;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辽宁和展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铁岭财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京公司”)于2006年4月12日成立,铁岭财京注册资本人民币4亿元,系具体负责铁岭新城22平方公里土地一级开发以及铁岭新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城市运营商。经营范围为对新城区土地的征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工业项目开发的投资。财京公司以“政府主导、公司体制、市场运作”模式为指导,围绕铁岭市委、市政府关于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承担铁岭新城区的城建重任。财京公司的职能定位为铁岭市新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实施主体和运营主体。 历经风雨兼程,财京公司用了6年的时间圆满完成了铁岭新城约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一级开发业务,并成功开启了新城供水、污水处理、出租车运行、广告传媒等城市运营之路。在市委、市政府“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指导下,财京公司于2009年,经过前期寻找、筛选壳资源,最终四川中汇医药凭借其股本规模小、股价适中成为财京公司借壳的目标。财京公司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向上市公司四川中汇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入其优质股权,将规模较小、产品单一的中药制造商转型为盈利稳定、风险较小、增长潜力较大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资源和市场化机制相结合”这一运营模式的优势,在土地一级开发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方面显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进一步使其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产生质的飞跃,提升公司作为城市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资本运作及融资能力,加速铁岭市的城市化进程,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2012年1月5日,历时三年多的时间,财京公司借壳上市工作履行完成全部法定手续,成功实现借壳上市。2011年12月30日原上市公司四川中汇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迁址落户到铁岭新城,并更名为铁岭新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月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中汇医药的简称变更为“铁岭新城”。2012年1月5日,新增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风机混塔装备制造业务和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1、关于风机混塔业务在风机混塔装备制造业务方面,公司主要是生产销售风机钢混塔架,为风电项目业主制定风机钢混塔架整体方案,自主完成钢混塔架设计、生产、运输、交付及预应力系统施工。2024年,公司风机混塔业务实现了设计、生产、交付、吊装的业务整合,完成百万千瓦混塔订单、100套混塔的生产交付,实现收入3.56亿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域外订单取得突破,签订1.4亿元混塔销售订单;建成4个混塔生产基地,8条生产线,固定资产投资约6,600万元,具备混塔批量生产能力,产能可达400套/年,为将来在辽宁、河北、内蒙等地混塔业务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组建了专业成熟的团队公司通过明确的共同愿景与目标,选拔具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建立高效沟通机制,强化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持续优化团队结构与激励机制,构建一支53人的既能应对挑战又能持续创新的高效能团队。混塔业务中心核心团队成员均具有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混合塔架设计、生产、完整产业链配套的高科技塔架解决方案能力,不论是在混凝土材料领域,还是在混塔设计、生产、安全质量和营销方面,团队成员均具备较强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2)完成了百万千瓦订单的生产交付2024年,公司保质保量完成100万千瓦混塔订单,共计生产销售100套混塔,实现混塔业务收入3.56亿元。2024年,公司实现了从钢混塔混凝土环片代理生产到钢混塔整体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跨越。作为钢混塔整体方案提供商,公司实现了自主设计及认证、自主建设昌图、通辽、沈阳等3个生产基地6条生产线、自主组织及全程质量管控等,对原材料选择、质量标准、驻场监造、交付验收、仓储保管、技术交底等进行全过程管理。2024年5月开始首段环片浇筑,7月实现批量生产,11月100套塔架生产完成,12月100套混塔齐套交付完成。(3)自主研发设计的塔型获得认证并成功安装混塔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支撑结构,在同机组匹配时,应提供更好的塔架方案来完成机组频率、净空、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适配。在风电平价时代,随着风力发电技术进步,风力发电机组容量愈发变高、叶轮直径增大,因此对整机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塔架生产、安装及预应力体系的工艺与设计理念息息相关。混塔设计应充分考虑风力发电机组载荷特点,依据标准进行塔架频率、强度验证,并根据工艺特点进行关键节点(水平缝、竖缝)及预应力体系设计。公司具有专业的混塔自主技术研发和设计团队,具备了完整的设计能力。通过不断提升混塔设计和制造的可靠性,不断调整混凝土塔筒、钢塔筒比例,实现安全可靠的混塔方案。公司目前推出的混塔产品,具有明显的技术特点,高锥段设计可以增加塔架的承载性,少量等直径塔筒设计进行频率匹配,适应不同机组需求。干式连接、体外预应力的设计和应用,已通过项目完成了验证。目前设计研发的塔架轮毂高度从140米至180米,覆盖5-10MW多种机型,已设计5-10MW多平台多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产品系列,既可满足高风速地区对更高收益的需求,更可为低风速地区提升发电量,提供更好的塔架解决方案,并已获得北京鉴衡认证中心(CGC)的CHH-230-160和CHH-22X-160钢混塔架认证和与5-10MW机组匹配的钢混塔架的设计认证。公司2024年完成的100万千瓦风机混塔项目,采用薄壁大直径混塔,在国内首次挑战直径10m两分片混塔的安装,并获得成功。(4)获得了混塔业务资质体系认证公司建立了混塔生产、质量、安全等体系标准,并已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及ISO45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成为符合国家三标体系ISO认证的制造型企业,为公司混塔业务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基础。公司现为CCPA混塔协会正式会员单位,正在参加编写混塔行业规范和标准,以促进混塔行业规范发展。(5)建立健全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公司依据国标进行混塔结构设计及开展有限元分析,联合电建西北院、中国标准院审核出图,选用国标中C70~C80强度等级可控混凝土,实现常规钢、钢筋及钢绞线材料的高度可通用化;施工质量可控验收资料全面,各环节可追溯并形成质量体系管理。公司已实现混塔设计自主化、工程交付垂直化。与国内甲级设计院联合出图保障设计质量,并针对具体项目开展定制化认证;集中采购混凝土塔筒关键原材料如钢制模具、混凝土、钢筋、预应力体系、钢制预埋件、环氧及座浆料产品,从源头对质量进行标准化把控;采用班组化直接管理,合作劳务队伍均为多年混塔生产制造商,有效保障了工程交付质量。同时,建立健全技术文件体系,通过来料质量控制/制程质量控制/出厂质量控制/产品质量保证/吊装/预应力/售后阶段等多个环节的标准化文件管控,实现不同过程的全面管控。公司致力于将工艺环节标准化,减少人为因素介入带来的误差,从而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6)成功拓展了域外混塔订单公司在设计认证和三标体系认证的保障下,研发、营销、服务三板块联动,以客户为中心提供高质量且不断改善的产品和服务。公司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广泛参与市场化投标,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了客户群;混塔市场从本地逐步走向多省,与10余家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功获得了域外混塔订单1.4亿元,同时正在推进签订或已达成初步意向及参与竞标的混塔订单700MW。2、新能源开发业务新能源开发业务,从传统风光资源获取,延展到“源网荷储”、“绿电园区”、“氢氨醇”等创新领域,适配风电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的新趋势。新能源项目开发落地转换周期长,2024年新能源业务扩大资源入口,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未来扭亏为盈并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打下基石。2024年已在手指标并完成核准5万千瓦;预收购指标5万千瓦;15个项目已通过商机评审,正在可行性研究阶段;10个项目落地推进和孵化中。在传统开发方面,公司以河南、辽宁、内蒙古、河北、吉林、山西等为重点开发区域,依托已建立的成熟生态圈,积极拓展合作渠道,挖掘风光资源项目。在河南,结合引进相变材料、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等产业投资,拟置换20万千瓦集中式风电项目并获政府认可;目前已与驻马店市驿城区政府签订产业换资源框架协议,产业落地推进中。在辽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拟协同本地打造并推进绿电园区配套首期15万千瓦风电项目申报;目前已完成绿电园区建设方案编制,并已得到省政府支持,预计近期可取得风电项目建设指标。在一体化项目方面,新能源产业已进入战略性转折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公司紧跟战略转型,重点围绕高载能行业,针对不同区域的政策要求,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拓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河南,筛选申报一体化项目,并成功获取指标并完成项目核准。在内蒙,联合负荷行业头部企业,通过“互参互控”的商业模式,已在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推进合作申报硅锰、硅铁、铬铁合计年产144万吨合金产能指标,并匹配新能源项目整体规模约245万千瓦。在辽宁,与当地高载荷企业洽谈了合作意向,双方拟合作申报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目前正在推进合作协议签署及相关前期工作。在创新业务方面,传统业务的红利正在逐渐减退,新能源+X的时代正在到来,衍生投资带来的高附加值与传统业务正在过渡,开拓新业务可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传统业务领域,降低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向业务逻辑与新能源发电类似的公用事业业务拓展,公司正在推进热电联产和生物天然气两个重点项目。1、概述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构成包括混塔、供水、污水处理、供水配件及相关劳务、汽车租赁、房屋租赁等收入,具体构成情况见下表:2024年度收入构成相较于2023年度变化较大,具体情况如下:一是混塔业务收入迅猛增长。2024年公司加大投入,采用自主建设和租赁改建模式建成了昌图、通辽、沈阳、张家口四个混塔环片生产基地,顺利完成了昌图1000MW风电项目100套混塔总成的生产交付工作,收入较2023年度增幅很大。2024年度,混塔业务共计实现收入35,575.22万元。二是临时工程施工收入增加。2024年度,公司承接铁岭西站水源入网工程,实现收入670万元。三是供水配件及相关劳务收入减少。2024年度,由于新区新建商品房完工量减少,水表及相关配件销售减少,收入相应降低。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