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云南
  • 成立日期: 1993-11-3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3000021652214XX
  • 法定代表人: 董明
  • 董事长: 张文学
  • 电话: 0871-66226106,0871-66324159
  • 传真: 0871-66203531
  • 企业官网: www.yunnanbaiyao.com.cn
  • 企业邮箱: 000538@ynby.cn
  • 办公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云南白药街3686号
  • 邮编: 650500
  • 主营业务: 自制工业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药品批发零售业务
  • 经营范围: 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食品、饮料、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非家用纺织成品、日化用品、化妆品、户外用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橡胶膏剂、贴膏剂、消毒产品、电子和数码产品的销售;信息技术、科技及经济技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物业经营管理(凭资质证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制于1902年,是业内公认中华老字号最具有创新力的代表。作为拥有122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民族品牌,云南白药始终致力于推动传统中医药融入现代生活,持续深挖传统医学产品的内生潜力,以产品创新回应现代生活需求,不断为传统品牌及传统中医药产品注入新的生命力。云南白药秉承“守护生命与健康”的愿景,围绕药品、中药资源、健康、医药新流通四大业务基本盘持续深耕、稳健增长,已建立起包括天然药物、中药材饮片、特色药、医疗器械、健康日化产品、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的业务布局。云南白药通过稳健经营和持续分红,与各利益相关方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创造优良的价值回报,云南白药连续30年对股东分红。云南白药集团产品达40个品类416个品种,单品销售上亿的产品有16个,气雾剂、创可贴、云南白药(散剂+胶囊)、云南白药牙膏等4个品类在中国细分领域排名稳居第一,并连续13年入榜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发布,2023年品牌价值排名医药行业第一名。云南白药继往开来,守正创新,超越自我再出发。坚持“强主业、稳增长、可持续”的原则,做云药资源高质量发展的“链主”企业,伤科疼痛全领域管理的“第一”品牌,高品质健康生活产品的“第一”梯队,医药流通和创新服务的“龙头”企业,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协同发展,推动百年白药从“优秀”到“卓越”,力争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千亿级现代医药产业集团。
  • 发展进程: 公司股票简称云南白药,股票代码000538,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71年6月的云南白药厂。1993年5月3日经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云体(1993)48号文批准,云南白药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立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审字(1993)55号文批准,公司于1993年11月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2,000万股(含20万内部职工股),定向发行400万股,发行价格3.38元/股,发行后总股本8,000万股。1996年10月经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讨论,公司更名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6年5月29日实施股权分置改革。
  • 商业规划: (一)产品及业务情况公司以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云南省医药公司四大事业群为生产经营核心底座。药品事业群以云南白药系列(如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创可贴等)专注于止血镇痛、消肿化瘀的产品为主,涵盖补益气血、伤风感冒、心脑血管、妇科、儿童等领域的天然特色品牌中药,同时着力打造三七植物补益类产品。健康品事业群以牙膏品类为业务核心,依托人/货/场的品牌基建赋能营销,以用户为中心探索新消费场景,开拓口腔护理、养元青防脱洗护新品类,做中式健康生活新理念的标杆。中药资源事业群围绕云南省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在确保集团中药原料优质、高效、低成本供应的同时,以“1个中药材产研销一体化数智平台+1个新型的中药材产地专业化市场+多元协同”的“1+1+N”模式搭建中药材数字化管理与运营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实现用云南“好药材”,支撑中国“好中药”。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持续巩固其在云南省药品流通行业的市场份额领先地位,已实现云南省16个州市全覆盖,渠道全面辐射各大零售连锁药店,帮助政府、医疗机构搭建更好的管理及服务体系,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优质的现代医药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二)经营模式1、从国内领先的中医药企业向“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医药产业集团转型公司将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核心赛道精耕细作、优势产品扩大领先、加速构建产业体系等维度,扛起“链主”企业责任,围绕“强主业、稳增长、可持续”原则,打造云南品牌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力拓展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和商业物流板块的长期潜能,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同时,基于发展战略,公司将发挥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协同和促进作用,重点聚焦中药产品出海、健康品新增长点打造、国际化创新药国际资源整合等功能发挥,持续推进公司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推动云南白药从国内领先的中医药企业向“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医药产业集团转型。2、由“内生式增长”为主向“内涵式与外延式”并举发展模式转变通过“内涵式”和“外延式”协同发展,推动公司产业组合不断优化是公司主要的增长模式。“内涵式”发展聚焦挖潜增效做稳基本盘,聚焦医药、健康、流通三类产业发展基础,按照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思路,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生产要素系统性提升和优化,持续推进公司主业高质量发展。“外延式”发展注重远见卓识,基于整体战略要求和导向,积极探索通过战略并购、战略合作等模式,对现有产业板块进行补全、补强,快速突破现有增长瓶颈,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组合体系,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3、由内部培养人才向“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双通道人才模式转变公司秉承人才兴企的理念,以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多样渠道,帮助员工提高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实现人才与企业共成长。同时,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引进覆盖药物研发、数字化建设、战略投资等多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持续提升创新研发、精益运营、投资并购等多维度的业务能力,通过内部培养及外部引入双通道,充分运用企业内部成长环境和市场资源,打造契合公司未来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梯队。4、由传统制造企业向基于数字化底座的智慧企业转型公司致力于打造数字化驱动力,以客户为中心积极谋求数字化转型,提升客户体验;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和物联网等数字化新技术为驱动,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从面向功能的流程转变为面向打通客户场景的流程,推动企业管理变革和组织发展;从建立统一的“数据底座”和治理策略,转变为构建以数据为基础、“基于事实”的智能决策系统。1、概述(一)经营数据概况2024年,公司克服外部环境剧烈变化带来的挑战,聚焦制药核心,通过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生产要素的卓越运营,保持强劲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00.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6%;实现归母净利润47.4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0.94亿元同比增长16.02%;扣非归母净利润45.2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7.64亿元同比增长20.18%,创历史新高。从成长质量来看,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2.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99%,较上年同期提升1.48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2.6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6.16%。与此同时,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至36.14%,工业收入增速达5.30%;工业毛利率65.93%,较上年同期增长1.69个百分点。公司各项提质增效举措成效显著,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降低2.26%,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降低1.98%。公司持续保持良好的资产结构,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29.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8.32亿元,资产负债率26.55%,货币资金余额108.88亿元。(二)主要工作回顾及展望(1)党建引领、战略定向,组织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1)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党建引领汇聚发展动能”的理念,突出强化党建引领,聚焦深化“融合嵌入”,团结带领全员提高站位、坚定信心、担当作为,推动企业实现稳健发展。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力,优化组织设置和人员配置,确保基层党组织有形覆盖、有效覆盖、全面覆盖。着力提升体系支撑力,搭建责任落实体系、党建制度保障体系、“清单化”的目标任务落实体系和“多维融合”的评价考核体系。2)高标准抓好战略定向,聚焦主业确保高效执行战略目标重在落实,需要以“态度+能力”为保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打造坚定的战略定力。2024年3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2024-2028战略规划纲要》。基于明确的战略定位,2024年云南白药进一步聚焦“药”这个产业根基,以药品、中药资源、健康品、医药流通四大业务为基本盘,持续聚焦主业、挖潜增效。在持续推进主业聚焦、提质增效的同时,公司基于内部发展基础、外部行业形势,对战略规划纲要进行持续细化和完善。2024年12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2024-2028战略规划》,作为指导云南白药未来五年工作计划的纲领性文件,公司将按照《规划》要求,继往开来,守正创新,超越自我再出发,推动百年白药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医药产业集团,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协同发展。同时,公司持续强化战略的落地性,用战略的确定性、执行的有效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提升战略引领能力,聚焦主业执行的成果显著,一方面守牢了核心业务市场基本盘,另一方面新增长点实现突破。3)高效率强化集团管控,协同对齐激发队伍活力报告期内,基于战略落地要求,公司通过组织架构变革、全面预算管理、激励机制创新,推动集团管控效率和运营效益大幅提升。一是对业务板块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定位,提升了市场、供应链、品牌、营销、电商等中台能力体系建设,有效支撑集团业务单元参与市场竞争;二是构建更为聚焦、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优化了财务管控职责,强化了战略、投资、监督、人力等职能部门的垂直领导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业务开展的协同性。三是规范化人才管理体系构建,初步构建与战略规划、产业布局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有志有为的干部队伍、结构优良的人才队伍,持续提升全流程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能力。同时发挥好“精准”激励的杠杆作用,推动人效管理取得更大成效。四是全面预算闭环管理,预算制定环节以战略为牵引,明确各业务板块增长点,推动全面预算赋能目标达成,以正向的管理方式引导各部门协同作战,初步实现了通过预算牵引资源优化目标。五是做好预算执行监控,建立经营分析机制,推动经营分析从集团到业务的延伸,通过定期经营分析,及时监控市场变化,做好应对机制,确保预算既具有指导性又具有灵活性。(2)聚焦主业、优化结构,各项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1)药品事业群报告期内,药品事业群主营业务收入69.24亿元,同比增长11.8%,单品销售过亿产品达10个。核心系列产品中,云南白药气雾剂销售收入突破21亿元,同比增长超26%;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散剂)均在上年销售收入基础上,实现显著增长。其他品牌中药类产品增长亮眼,蒲地蓝消炎片销售收入近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超22%,血塞通胶囊、小儿宝泰康颗粒、参苓健脾胃颗粒产品收入均破亿。植物补益类产品,气血康口服液销售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口径下同比增长约14%。2024年,药品事业群以“伤科疼痛全领域管理的‘第一’品牌”为战略指引,结合产品和品牌禀赋,发布伤痛管理新模式,深挖白药核心产品在伤科疼痛领域的药效机制,通过“白药+痛舒+伤痛”相关产品在学术临床方面的深度挖潜,持续打造和提升白药核心产品在骨伤科、疼痛管理领域的知名度和领先优势,形成大的产品生态体系。同时,药品事业群进一步优化“品质好中药”运营平台,深入聚焦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妇儿科等高潜赛道,持续丰富产品管线,打造药品产业大生态。报告期内,药品事业群从学术临床、市场营销、渠道细分、生产提效等方面持续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学术临床方面,云南白药(散剂)、胶囊在糖尿病足、骨骼疼痛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宫血宁胶囊在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等方面的临床研究,气血康口服液改善心脏和血管健康及对高原反应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均取得稳步进展,为产品打开更广阔应用场景。市场营销方面,培育自有运动IP“走啊打球去”取得成功,促进品牌年轻化、单品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气血康包装焕新升级,紧抓秋冬滋补的重要营销节点,推动气血康口服液销售快速增长。渠道细分方面,院内渠道持续深耕,获得稳步扩展,线下OTC渠道保持优势,线上探索取得新突破。生产提效方面,建立线上化业务流程,推动实现营销工作精准化、渠道建设生态化、用户数据自有化,打造制度规范、流程科学、简洁高效的大后台运营体系,全年提质增效成果显著。面向未来,药品事业群将以“做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典范”为目标,一方面传承、守护和发展好白药优势产品,同时在其他高潜核心赛道上,围绕和聚焦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妇儿科等大病种治疗领域,对现有产品体系进行优化并提供完善的运营方案,实现产品的战略性增长。另一方面,将围绕战略目标持续进行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并优选外部项目进行延伸,做大做强药品体系。2)健康品事业群报告期内,健康品事业群实现营业收入65.26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增长8.36%。口腔护理领域,2024年云南白药牙膏稳居国内全渠道市场份额第一(数据来源: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IQ202412);“618”“双十一”期间,云南白药口腔健康品牌多年稳居全网口腔护理品牌第一名(数据来源:商指针)。防脱洗护领域,报告期内养元青洗护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30.3%。养元青在育发类特妆证和防脱育发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双证加持下,以差异化技术优势突围,成功打造出“控油防脱就用养元青”的核心品牌影响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渗透率,获得高于防脱品类行业水平的增长,2024年“618”“双十一”期间蝉联天猫国货防脱洗发水品牌第一名(数据来源:商指针)。报告期内,健康品事业群通过优化健康事业群研发管理、渠道管理、生产管理、供应管理流程,实现从供应商到市场投放,从企业管理到用户服务、从产品研发到用户需求的端到端打通。研发创新方面,健康品事业群报告期内取得专利授权22项,提交申请6项,发表国际顶级SCI期刊论文2篇。内容营销方面,抓住品牌核心关键词,云南白药牙膏围绕“护龈”功效,洗护紧密围绕“防脱”,重要节点开展重点专项工作,在世界口腔健康日,发起“健康口腔123计划”公益倡导;秉承“传统中药融入现代生活”的理念,通过“了不起的中国传承”项目,依托优质的文化内容,提升品牌影响力、赋能品牌全域生意增长;跨界联名“中国文字博物馆”溯源文字脉络,成就品牌文化破圈。系列品牌营销事件强化品牌国民度、专业度,触达精准人群,实现总曝光超过64.3亿人次。面向未来,健康品事业群将以“做中式健康生活新理念的标杆”为目标,打造以生活品质为核心的健康生态。一方面继续将口腔业务作为基本盘和标杆,保持和扩大行业领先优势,在稳固现有业务的同时,布局专业线市场、开拓酒店业务、开发口腔非牙膏产品,提升新品研发和迭代能力,持续做强生态。另一方面继续快速提升洗护业务规模体量,稳步做强头皮生态领域,有序拓展皮肤管理领域,不断提升组织管理效能,提升业务发展效率和发展能级。3)中药资源事业群报告期内,中药资源事业群实现对外收入17.51亿元,同口径下同比增长约3.13%。中药资源事业群持续保障公司战略品种的供应与价格稳定,实现公司投料药材价格上涨幅度显著低于行业中药材价格上涨平均水平。通过供应链协同,搭建“大采购”集成化管理平台,采购成本同比下降3100万元。聚焦云南道地药材和白药战略优势品种,三七提取物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天然植提业务方面,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71%。药事服务方面,建成运营云南最大体量的煎药中心,打通“诊治—开方—审方—煎制—配送—入户”的通道,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和高效的药事服务,报告期内煎药中心已服务20余家医疗机构,煎药超过700万袋。报告期内,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把云南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现代化产业的决策部署,云南白药坚定肩负起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链“链主”责任。公司围绕种业、种植、加工、市场、品牌等方面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种业方面,成立云南省第一家专业从事中药材种业的公司——云南白药集团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产业提供种质源头的管控和资源支持。种植方面,2024年申报GAP品种7个,对应基地面积4593亩。加工方面,丽江文山平台实现开放共享,景谷、鲁甸、屏边初加工平台初步构建,其中文山公司气血康口服液获得云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丽江平台带动滇西药材趁鲜加工,报告期内产量增长180%,食品及保健食品产量增长182%,引领高质量发展同时助力滋补深耕启航。市场方面,云南中药材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数智云药”平台正式上线,除基础交易功能外,更有检测、物流、金融等产业配套服务功能,向药材种植户、加工企业、采购商、监管机构全面开放,报告期内交易金额突破1亿元,通过构建“白药优选”“白药认证”“白药自营”三层产品体系,把传统农产品升级为标准化“工业品”。品牌打造方面,入选2024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2024中药饮片品牌企业”及“2024道地药材品牌”。标准制定方面,参与2025版《中国药典》三七、苍术标准修订;牵头趁鲜加工品种标准研究18项,占云南省趁鲜加工品种的90%;国标品种配方颗粒工艺技术研发项目取得突破,完成158个品种备案。面向未来,中药资源事业群将继续承接好云南白药集团作为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链主”企业的战略定位和责任,挖掘云药资源优势,有序推进资源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云南省中药材禀赋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以及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优势,实现用云南“好药材”,支撑中国“好中药”。4)省医药公司报告期内,省医药公司多措并举,稳固了营收基本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6.07亿元,同比增长0.48%。产品层面,医疗器械、药妆、特医食品等非药业务拓展可观,销售同比增长14%,医药品牌运营服务模式探索初显成效,项目规模同比增长37%。渠道层面,基层医疗机构挖深挖潜,销售同比增长12%;OTC板块稳健发力,销售同比增长18%;批零融合模式下的新特药专业药房快速推进,销售同比增长29%。在管理上,依托数字化底座的支撑,实现流程精益优化,管理提质增效,多项运营指标得以提升和改善。在风险管控上,应收账款整体规模及账期结构均保持良性水平,在巩固市场份额增强客户黏性的同时,实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阶段性管控目标,面向全业务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实施落地。报告期内,省医药公司积极应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控费及公立医院国考等重大医改政策变化,持续提升医药供应链运营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探索与实践新时代下医药供应链的价值创造。通过开展多仓运营、货源共建、母子公司运营协同、质量共享平台等数百余个项目,实现了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的扩展。在上游端,推进与厂商的供应链数据互联共享,实现双方业务的无缝连接,推动采购订单向订单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转变;在医院端,搭建医共体药品智管平台,以“互联网+”推动医共体药品管理的转型和创新,整合采购、供应、配送、仓储、使用、支付及监管等多个环节,实现一体化管理高效协同;在患者端,推进“云找药29号店”项目,整合零售门店资源,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为患者提供品种更齐全、取药更便捷的在线找药购药服务。面向未来,省医药公司将持续围绕客户健康需求,整合上下游服务资源,提供价值型医药商业服务。基于行业变革视角,覆盖药品全商业化周期和全渠道类型,省医药服务产品矩阵将更加清晰,院内与院外多渠道布局,深入推进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面向客户的供应链价值型服务解决方案、面向市场的创新商业模式,以全供应链协同,助力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生态圈闭环,焕新升级价值网络。5)持续推动新兴事业部业务布局优化与经营质量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推动新兴事业部布局优化,通过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快速推进医疗器械事业部、滋补保健品事业部等业务发展。医疗器械事业部聚焦疼痛理疗、贴敷、眼部护理三大品类,剥离部分低效业务,实现营收4.25亿元,同比增长61%。通过供应链聚焦,持续优化生产队伍,提升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滋补保健品事业部持续优化品牌建设,积极推进线上线下市场开拓,实现营业收入9907万元,同比增长101%,并首次实现盈利。其中,三七全系列产品通过包装统一升级、线上线下全域营销布局、前中后台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中药饮片及农副产品、健康功能食品等产品增长迅速。(3)加强研发创新管理,重研发抓创新提升发展动力公司坚持打好中药、创新药两张牌。一方面守正创新发展中药。做实种质资源研发,成立了种业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模式,尽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源研发体系,开展三七、重楼等道地药材育种研究。做强中成药创新,创新中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另一方面差异化布局创新药。以技术前沿、临床需求、资源禀赋为标准,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生物医药战略,布局开发更具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创新药。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推动成果转化,持续提升发展动力,有序推进科学规划的短、中、长期项目。短期项目全力布局上市品种二次创新开发、快速药械开发。目前在研项目涉及二次开发的中药大品种11个,开展项目25个。报告期内部分重点项目进展如下:中期项目全力推进创新中药开发,持续打造云南白药透皮制剂明星产品。报告期内部分重点项目进展如下:长期项目中,创新药项目聚焦社会需求、科技赋能以核药发展为中心,布局多个创新药物发展,为公司提升持续发展的动力。报告期内部分重点项目进展如下:2025年,公司将进一步构建适合白药战略发展阶段的研发创新体系和研发运营管理能力,统筹打好“中药”和“创新药”两张牌,谋划好与一流硬件平台相匹配的一流人才,包括一流的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公司将持续拓宽创新力的内涵,依托精益化、数智化的手段,配套出台鼓励创新的正向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建立充足的项目储备,加快落实推进创新项目成果转化。(4)持续深化数智化转型战略,助力公司提质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贯彻落实《云南白药集团数字化发展2022-2026规划》,通过数据+AI前沿技术赋能所有产业链环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业务创新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场景取得阶段实效。聚焦产业供应链、面向消费者的统一运营、基于数据洞察和营销能力的中台建设、业务及职能板块的数字化升级等工程,全方位支持企业战略发展。中药材产业数字化方面,通过打造“数智云药”平台打通了从种植到分销的整个流程,构建了从种植到消费的数字化生态圈,推动中医药产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通过AI辅助产品研发提升产品研发效率。同时,持续推进公司数据治理、业财一体化、灯塔工厂等专项工程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不断赋能公司业务、管理再上新台阶。面向未来,公司将持续通过数智化能力赋能业务有效发展,提供竞争优势,探索“AI+医药”的转型方向,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等AI技术深度融入种植、加工、研发、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加速实现数智化转型。以数字变革定义“创新”,将数据要素与中医药的持续深度融合,锻造新质生产力,让传统中医药焕发新生机。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