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全称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称 东方证券
企业英文名 Orient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
实际控制人 上市代码 600958.SH
注册资本 849664.5292 万元 上市日期 2015-03-23
大股东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6.63%
董秘 王如富 董秘电话 021-63325888
所属行业 资本市场服务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 史曼、丁怡卿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高伟绅律师行
注册地址 中国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119号东方证券大厦
概念板块 证券上海板块破净股标准普尔富时罗素证金持股沪股通上证180_融资融券机构重仓HS300_AH股科创板做市商券商概念IPO受益互联金融
企业介绍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1997-12-10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1322947763
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 金文忠
电话 021-63325888 传真 021-63326010
企业官网 www.dfzq.com.cn 企业邮箱 ir@orientsec.com.cn
办公地址 中国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119号东方证券大厦、中国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318号2号楼2-6层、12-14层、25-27层、32层、37层、38层 邮编 200010
主营业务 证券自营投资
经营范围 证券业务;证券投资咨询。
企业简介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其前身是于1998年3月9日开业的东方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公司于2015年3月23日成功登陆上交所(证券代码:600958),2016年7月8日H股成功发行并上市(股份代号:03958),成为行业内第五家A+H股上市券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在全国89个城市设有179家分支机构,提供证券、期货、资产管理、理财、投行、投资咨询及证券研究等全方位、一站式专业综合金融服务的上市证券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全资持有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证券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东方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证券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同时作为第一大股东参股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余年来,公司秉承“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客户至上、以人为本、专业服务、开拓创新”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成为“具有行业一流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现代投资银行”。
发展进程 公司系经中国证监会2003年9月12日出具的证监机构字(2003)184号文《关于同意东方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增资扩股并更名的批复》和上海市人民政府2003年8月13日出具的沪府体改审(2003)004号文《关于同意设立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由东方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原股东以2002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按1:1比例折股,同时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10家新老股东以货币增资人民币10亿元,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完成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139,791,800元,并经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03年9月29日出具的安永大华字(2003)第976号《验资报告》验证。2003年10月8日,公司取得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100001005003。
商业规划 2024年上半年,宏观环境复杂性、严峻性更甚。从国际形势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通胀具有粘性,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具体来看,国际地缘政治仍在持续博弈,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国际贸易环境挑战增大,拖累全球经济复苏。从国内经济看,总体运行平稳回升向好。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等因素形成新支撑。上半年实现了GDP同比增长5.0%,但仍存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问题,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务院推出新"国九条"及"1+N"配套细则,明确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原则,开启以建成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资本市场为目标,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校正行业定位和创建一流证券公司的新时期。面对市场、政策等多重变革挑战,在公司党委、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公司一方面保持战略定力,锚定建设一流投行目标,坚定落实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总基调,坚持稳健可持续经营理念,遵循"守底线、促转型、提能力、强管理"的总体经营思路,完善现有业务布局,优化资产配置,有效抓住市场机会,持续推进有东方证券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应对变化,苦练基本功,强化合规风控管理,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全员倡导"集约降本、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治理能力,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全年任务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制定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积极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资源配置能力有效提升,经营业绩稳中有进,行业地位保持稳定。其中,大投行业务体系锚定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科创投行和能源投行特色能力;大财富管理体系完成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业务组织架构调整,积极应对市场调整,加大业务拓展力度,提升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大机构业务体系持续完善全资产境内外机构销售交易平台,自营投资业务保持稳健。公司持续强化"一个东方"的意识,推进"东方一户通"系统整合,持续提升综合化客群经营能力、数字化科技驱动能力、内生性合规风控能力,深化客户端、产品端、投资端和交易端四大领域变革,努力成为"具有行业一流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现代投资银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675.4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2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804.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1%;母公司净资本517.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11亿元,同比增加11.04%。实现营业收入85.71亿元,其中投资管理业务9.93亿元,占比10.17%;财富管理及期货业务40.97亿元,占比41.99%;证券销售及交易业务20.97亿元,占比21.49%;投资银行业务5.22亿元,占比5.35%;管理本部及其他业务20.49亿元,占比21.00%。(分部业务营业收入、营业支出及其占比未考虑合并抵消因素,下同)(1)投资管理公司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计划、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及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报告期内,投资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9.93亿元,占比10.17%。资产管理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资管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市场环境2024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新"国九条"以及资本市场"1+N"系列文件陆续出台,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继主动权益基金降费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于今年4月发布,交易佣金改革正式落地,并于7月开始实施,进一步降低了投资者成本,推动行业正本清源和高质量发展。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再创新高,突破人民币30万亿元大关。在债券牛市、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资产荒"压力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规模增长显著;权益类产品中,红利策略受到较多关注。东证资管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客户利益为先"的经营原则,专注于主动管理,坚定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截至报告期末,东证资管总管理规模人民币2,249.39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人民币1,693.6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东证资管旗下权益类基金近十年绝对收益率316.86%,排名行业第2位;固定收益类基金近七年绝对收益率32.80%,排名行业前40%(数据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面对资本市场调整、金融监管趋严、资产管理行业出现根本性变化的外部环境,东证资管持续通过"二次创业"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在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基础上,建设适应发展需要的管理框架、业务框架和核心业务能力,积蓄内生增长动能。投研团队多元化、平台化转型初显成效,权益投研协同机制运转良好,投资业绩有所提升,固收投研持续巩固多资产业务优势,大力拓展现金管理类、纯债类业务;公司稳步拓展八大类产品矩阵,加快产品布局,积极推进指数增强、主动量化、QDII等新业务;持续推动资金多元化战略,客户结构持续改善;不断推进系统化品牌建设,完善受众分层的投资者教育工作体系,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着力打造支撑平台型基金公司的数智化服务能力与生态体系,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合规风控管理运行良好,无重大风险事件发生。报告期内,东证资管荣获新浪财经2024基金行业评选"最具社会责任基金公司奖"、2024年度上海市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优秀宣传作品一等奖等十余项殊荣。发展规划与展望2024年下半年,东证资管将继续推进"二次创业",在巩固原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积极融入公司"大财富"转型战略,建成具备"平台化、多元化、市场化"特征的一流资产管理机构。一是持续拓展八大产品线,完善全价值链布局,并不断提升产品管理能力,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客需导向的产品管理体系与产品生命周期系统。二是进一步丰富投资策略、提升投资业绩,力争保持整体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三是持续开拓战略合作渠道与战略机构客群,大幅提升基础客户数,注重提升客户盈利体验与满意度。四是持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推动公司集约降本、提质增效,实现规模、收入、利润等经营业绩持续良好,保持在券商资管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并努力提升在公募基金行业中的竞争力。通过汇添富基金进行的基金管理公司主要通过持股35.412%且为第一大股东的联营企业汇添富基金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市场环境2024年上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及系列政策安排,突出强调资本市场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要求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与此同时,伴随中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居民资产配置需求持续提升,行业高水平开放有序扩大,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推进等,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发展新阶段。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报告期内,汇添富基金按照2024年经营计划及"管理提质年"年号要求,努力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汇添富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约人民币1.16万亿元,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近人民币5,000亿元。汇添富基金持续丰富底层资产布局,报告期内共发行22只公募基金,坚持逆势布局主动权益基金,持续丰富固定收益和股票指数类产品线。汇添富基金始终坚持从长期出发,持续贯彻投资理念和原则,强调规则化投资,进一步强化投研组织建设,加强投资过程管理;持续打造固定收益五大策略团队,不断完善研究体系;进一步完善"指能添富"产品策略体系,不断提升核心宽基指数增强产品长期业绩。同时,各销售团队扎实做好客户触达、服务与陪伴,持续推动投顾赋能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数字化赋能业务水平。此外,汇添富基金集团化、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里程碑,2024年3月,汇添富新加坡子公司开业,中新ETF互通产品辉立-汇添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在新交所成功上市。2024年上半年,汇添富基金荣获《中国基金报》"中国基金业英华奖ETF20周年特别评选"、深交所"优秀债券投资交易机构-基金类"等奖项。同时,汇添富基金作为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会长单位,积极推动上海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报告期内,汇添富基金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驰援甘肃青海受灾地区开展灾后重建,持续开展"基业上善"慈善资产管理研修营,参与起草发布《慈善组织投资管理指南》的两项团体标准,发起"致敬城市建设者"温暖行动等,不断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汇添富基金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新"国九条"精神,进一步提高站位,平衡好功能性和盈利性的关系,秉承"一切从长期出发"的经营理念和"客户第一"的价值观,着力强化投研规则化管理,不断加强产品策略研究与前瞻性布局,持续做好客户服务与陪伴,加快提升业务发展的数字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合规风控有效性,坚定推进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向建设一流投资机构目标迈进,努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国家战略和居民财富管理做出积极贡献。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资本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市场环境2024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继续承压,进入换挡调整期。市场正经历去泡沫化调整,估值逐步回归,但寻找符合预期、具备投资价值的标的同样充满挑战。募资端,政府引导基金及产业方的角色地位逐步凸显,挑战与机遇并存。投资端,PEVC机构投资决策趋于谨慎,投资节奏有所放缓。据中基协数据显示,2024年前5个月备案私募股权、创投基金1,786只,同比下降44.2%,备案基金规模人民币1,133.7亿元,同比下降30.6%。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外部环境的复杂严峻以及政策的连续调整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东证资本把握投资节奏,积极提升投资策略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坚持以合理的估值、可控的风险为准绳储备优质项目。东证资本倡导投资"硬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升级,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新能源及环保、智能制造及新材料、以及国防军工赛道领域,通过集团协同优势及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深入挖掘投资机会,以实际行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截至报告期末,东证资本在管基金57只,管理规模约人民币180.74亿元,其中新募集并备案2只基金,对应规模约人民币7.00亿元;在投项目139个,在投金额约人民币76.83亿元;存续上市标的7个。报告期内,共有4家标的企业已申报IPO并被受理。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东证资本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募、投、管、退"全业务体系。依靠自有资源和集团协同,持续探索新的募资渠道,力争实现募资的有效突破;加强项目的投前论证和投后管理,坚持发展原有传统投资模式、保持投资节奏的同时,在合规框架内鼓励创新与突破,并积极探索与产业方的合作机会;做好优质项目储备工作,聚焦优势赛道,重点关注新能源和科创领域;推进项目的退出与风险资产的出清,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2)财富管理及期货业务公司通过财富管理委员会及其下辖七个一级部门及分支机构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并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期货向客户提供期货经纪等服务。报告期内,财富管理及期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0.97亿元,占比41.99%。财富管理公司财富管理业务主要依托财富管理委员会及下辖一级部门、分支机构开展。市场环境报告期内,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市场走势面临着多重压力,监管政策频出助力市场信心回归,A股市场总体呈现震荡探底走势,以大盘指数表现占优,沪深300微涨0.89%、上证50上涨2.95%、中证1000下跌16.84%。市场交投活跃度下降,报告期内沪深股票日均成交额8,642.57亿元,同比下降8.59%。随着政策支持及行业逐渐成熟,行业发展持续向"买方投顾"角色转变,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不断打开新的局面与增长点。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财富管理条线组织架构调整,设立财富管理委员会,并整合设立七个一级部门,增强客户统筹经营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公司财富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公司持续推进财富管理业务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变。充分结合公司自身优势与积累,通过构建与投资者利益保持一致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场景,形成了代理买卖证券、融资融券、产品代销、公募基金投顾、个人养老金、机构理财、私人财富管理等业务协同矩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证券分支机构179家,覆盖89个城市。2024年1-3月,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市占率1.37%,行业排名第21名(数据源来自于证券业协会月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资金账户总数为280.4万户,较年初增长4.21%;托管资产总额人民币7,023亿元,其中,公司共有机构客户6,704户,资产规模达人民币3,926亿元。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打造金融产品销售核心竞争力。在资产端,公司持续丰富和优化产品供给,在售公募基金产品已达6,000余只,涵盖主动权益、量化、固收、ETF、海外等各品类;在服务端,提升投顾人员专业素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组合方案和投资建议。报告期内,面对市场波动的不利因素,公司坚持长期持有的理念,强化销售服务,努力提振客户信心,全年多只产品销售成绩优异。报告期内,公司非货产品销售规模为人民币96亿元,同比提升17.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非货产品保有规模人民币473亿元,较年初下降2.28%。发挥投顾服务禀赋,优化投资者体验。公司通过"内容+投研+服务"的买方投顾三角体系,深化彼此长期信任关系,引导投资者优化投资行为,有效改善了投资者回报。截至报告期末,基金投顾业务共推出"悦"系列和"钉"系列两个产品体系,共20只投资组合策略,规模约人民币146亿元,较年初增长1.67%,服务客户数约12.9万,客户留存率64%,复购率77%,客户盈利情况好于单产品投资,实现了"客户收益优于组合表现,组合优于市场表现"的结果。机构理财平台再升级,实现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公司进一步优化机构理财平台,满足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在交易、估值对账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扩展支持各类金融资管产品对接,实现场内外一体化架构。目前,公司已与保险公司、商业银行、银行理财子等开启诸多业务模式,同时加强协同合作,拓展海内外客户,有效提升了机构理财业务规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机构理财保有规模人民币121亿元,较年初提升11%。丰富私募产品策略体系,服务高净值客户。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悦享财富私募产品配置活动,构建基于债券、复合、量化、主观、FOF、另类六大策略和低中高三大风险类别的私募产品体系,同时持续推动"美丽东方·财富100"资产配置服务方案,做好高净值客户的配置引导,私募及资管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6.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零售端高净值客户共5,857户,总资产规模人民币1,383亿元。托管业务深化协同与赋能,提升服务能力。公司秉持"至精至诚、共创价值"的服务理念,坚持客户导向,加强集团协同,基本构建托管外包客户营销服务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托管估值核对和外包估值发表时间较年初提升了1个小时,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新引入托管外包产品102只;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托管外包产品2,707只,总规模人民币1,913亿元,其中托管外包证券类产品总规模人民币1,001亿元。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公司设立数字金融总部,将数字科技赋能深入到客户服务、业务运营、组织管理、业务决策的各项具体工作和流程中,打造客户极致体验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东方赢家APP用户体验,完善客户智能服务体系;建设O2O拓客体系,持续提升互联网引流转化能力;建立数字化运营体系,助力业务增长;推进e网通办,APP在线业务办理笔数占全渠道比例超过9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互联网及手机平台拥有活跃经纪客户48.56万人,股基交易额人民币2.11万亿元;通过互联网及手机移动终端进行交易的客户数占总客户数99.15%,线上交易额占比99.64%,线上新增开户数占同期全部开户数99.20%。报告期内,公司荣获《财联社》首届财富管理·华尊奖"最佳财富管理机构奖""最佳财富管理品牌奖""最佳基金投顾奖"、《中国证券报》"基金投顾机构金牛奖"、《中国基金报》"优秀私募托管成长券商示范机构""优秀ETF销售商"等奖项。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财富管理转型,进一步深化新的组织架构与"一个东方"战略融合,释放新架构下的组织工作热情;打磨买方投研服务体系方案,围绕大众富裕客群、高净值客群、机构及企业等三大客群,构建客户分层分级服务体系,提供更具深度的、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深耕"内容+投研+服务"的投顾业务模式,扩充多元的产品池,丰富投顾组合产品线;加快托管业务发展,做大产品规模,提升风控能级;持续提升数字化科技驱动能力,加强特色化、场景化专业内容供给。信用交易市场环境报告期内,市场行情震荡反复,融资融券业务规模震荡下行。截至报告期末,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人民币14,808.99亿元,较年初下降10.3%。其中融资余额人民币14,493.27亿元,较年初下降8.23%,融券余额人民币315.71亿元,较年初下降55.9%。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制订融资业务分层定价管理方案持续完善定价机制,同时通过开展开门红活动、强化对分支机构的靠前服务与支持等措施,积极拓展客户及业务资源。在市场业务规模下行的情况下,公司融资业务规模逆势增长10.36%,市占率显著提升。风险管理方面,公司坚决落实监管部门逆周期调节的各项措施,通过提前预警等措施,成功抵御了几轮极端行情的冲击,在保障业务平稳运行的同时切实维护了客户利益。系统建设方面,积极响应业务变化,完成相关业务功能改造,同时围绕新一代系统建设,对周边系统进行同步优化升级,使系统整体效能明显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人民币226.47亿元,较年初增加9.04%,市占率1.53%。股票质押业务方面,公司继续落实"控风险、降规模"的指导思想,不断压缩股票质押业务规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票质押业务待购回余额人民币50.28亿元,均为自有资金出资,较年初下降14.77%,规模得到有效压降。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两融业务方面,公司将在巩固原有业务优势的基础上,整合集团资源,积极拓展客户资源,夯实客户基础,优化业务结构及客户结构;健全风险管理措施,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有机结合,推进两融业务高质量发展。同时,持续大力推进股票质押业务清退及风险化解工作,大幅压降股票质押业务规模。期货业务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期货开展期货经纪等业务。市场环境报告期内,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35亿手,同比下降12%;累计成交额为人民币282万亿元,同比增长7%。受期货市场成交量下降和交易所交返政策影响,期货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承压;其中,2024年上半年,全国期货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79.76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38.44亿元,同比下滑3.8%和22.45%。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东证期货遵循"多元化、数字化"两大方针,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竞争力,以客群经营为主体,聚焦七大业务条线,转型升级综合服务能力,积极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多项重点经营指标保持行业前列。截至报告期末,东证期货客户权益规模超过人民币700亿元,排名行业第3位。东证期货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深挖金融大数据领域,利用公司自主研发的繁微智能投研平台、OST极速交易平台、大宗精灵商品贸易平台、智达全场景交易APP等为广大产业和金融机构客户提供管理期货、期权价格风险的有力工具。东证期货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报告期内,新加坡子公司获得证券业务活动牌照,全球化战略布局不断完善。报告期内,东证期货荣获郑州商品交易所"优秀会员"、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优秀会员白金奖"、上海期货交易所"优秀会员金奖"、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优秀会员奖"、大连商品交易所"卓越会员"、广州期货交易所"优秀会员金奖"等荣誉,繁微智能投研平台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证书、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度金融科技发展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东证期货将秉承稳健经营、创新发展的宗旨,坚持以金融科技助力衍生品发展为主线,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打造研究和技术两大核心竞争力,坚持数字化、市场化、国际化、集团化发展方向,朝着建设一流衍生品领域风险管理服务商的目标继续前行。(3)证券销售及交易公司的证券销售及交易业务以自有资金开展,包括自营交易和机构销售交易(权益类投资及交易、固定收益类投资及交易、金融衍生品交易)、创新投资及证券研究服务。报告期内,证券销售及交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0.97亿元,占比21.49%。自营交易和机构销售交易市场环境报告期内,股市震荡下行、分化明显,给权益投资业务带来挑战,上证指数下跌0.25%,深证成指下跌7.10%,万得全A下跌8.01%,创业板指下跌10.99%,恒生指数上涨3.94%。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35bp至2.20%附近,10年国开收益率下行39bp至2.29%附近,中债总全价指数上涨2.24%,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上涨2.42%。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权益类自营投资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高股息策略持续优化资金配置与组合结构,保持对持仓品种的跟踪分析,表现良好;交易类股票业务严格控制仓位,推进交易策略和投资标的的多样化;根据市场变化及监管导向,持续研发各类量化子策略,同时积极推进量价因子挖掘、风险模型自研等工作;北交所做市业务稳中有进,谨慎选择优质标的参与做市及战略配售。报告期内,公司获评上海证券交易所"2023年度先锋科创板股票做市商"称号。FICC业务方面。公司全资产境内外销售交易平台搭建初具雏形,推动自营向销售交易、境内客户向境外客户、以及利率品种向FICC全品种覆盖和拓展。固定收益类自营交易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债券持仓结构继续优化。公司秉承"行稳致远"的经营理念和长期稳健的投资风格,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打造多资产、多策略投研体系及量化决策体系,提升自主定价能力,严控信用风险,不断巩固发展优势业务成果,有力支撑新业务的开拓和发展。报告期内,公司银行间现券交易量同比增长26.1%,交易所债券交易量同比增长81.4%,利率互换名义本金较年初增长57.5%。做市业务深耕客需与科技赋能,持续创新发展。报告期内,公司银行间现券做市成交量同比增长30.6%,交易所做市成交量同比增长56.6%,上交所利率债做市排名前三、信用债做市排名前四,深交所利率债做市持续获评A级评价,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国债期货等做市排名持续位于行业领先位置。报告期内,公司覆盖境外客户数量超300家,服务境外客户现券交易量人民币3,133亿元,同比增长15%,服务境外客户交易量排名位于行业前列。做市业务产品线不断丰富,与头部基金联手提供定制化篮子债券服务,并向全市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篮子报价;携手外汇交易中心在iDeal上线债券询价机器人,提供高效、专业、有温度的全品种债券做市报价和相关服务。创新转型稳步推进,提升服务实体企业效能。其中,大宗商品业务较好把握市场机会,自营业务策略类型不断丰富、有效提升收益表现;代客业务规模、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商品互换和场外期权业务稳步提升;成功落地首批次上海碳配额回购交易,成为碳行动联盟监事单位,集团融合推进碳金融创新。国际业务运行平稳,外汇自营交易量保持行业前列,外汇代客积极探索业务场景,QDII产品等跨境投资规模稳定,盈利表现优于市场基准。境内外销售交易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公司持续推动投资向销售交易转型,搭建专业团队,在做市和交易端自主研发了超级智能投资交易平台(SIMP),目前已覆盖多业务场景和全交易品种,实现包括债券承销、交易管理、客户管理、智能推荐等功能,为客户提供FICC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报告期内,公司获评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三等奖、中金所"国债期货优秀交易团队奖""国债期货优秀做市商金奖"、农发行"优秀做市机构""创新合作奖"、进出口银行"优秀做市商""债券通最佳报价奖"等奖项。金融衍生品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波动,加强集团协同,打造东方金衍业务品牌,助力全资产境内外机构销售交易平台建设。在做市业务方面,公司业务涵盖权益类期权做市、基金做市(含REITs)、科创板股票做市、商品期货做市与商品期权做市等,初步建立了全天候、跨品种与跨市场的定价交易对冲能力。其中,权益类期权为全牌照主做市商,保持交易所年度AA评级,成交量市场占比基本保持市场前二;基金做市与头部基金公司均紧密合作,做市只数超过160只,较年初提升60%;科创板的个股、ETF与期权产品的全面服务体系初具成型;商品期货与商品期权做市实现高速发展。在场外业务方面,公司严格控制希腊值敞口,优化期权结构,提升系统化程度。报告期内,场外期权优化产品结构,完善对冲策略,交易规模人民币398.83亿元;收益互换业务以股指类为核心,通过提升低风险敞口业务占比、完善数字化建设等方式,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交易规模人民币173.09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运用场外衍生品和收益凭证工具服务实体企业,场外衍生品新增法人及管理人对手方70余个,其中,非金融机构法人主体客户超6成;新增收益凭证交易实体企业占比超过25%,收益凭证交易规模人民币44.6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荣获深交所"期权优秀做市商奖",深交所"ETF优秀流动性提供商奖"与广期所"碳酸锂期权银奖(首届)""工业硅期权优秀奖(首届)"等7个期权、基金与期货做市业务重要奖项。发展规划与展望权益类自营投资方面。公司将推进量化与主观结合的创新尝试,充分发挥主观研究的深度优势和量化投资的广度优势,丰富策略收益来源的多样性;同时,做好高股息策略的配置与跟踪研究,优化组合结构。FICC业务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投资业务的决策定价体系,在集团化、国际化、数字化的战略方向的引领下,进一步推动全资产境内外销售交易平台建设,不断完善FICC产业链,推动FICC业务向销售交易和代客业务转型。金融衍生品业务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做市业务系统与策略建设,积极申请新的品种与业务资格协助交易所发展市场,部分业务排名保持在头部做市商的同时,整体做市业务奋力追赶第一梯队;场外衍生品业务在做实做精现有模式和规模外,积极拓展客户类型并加强沟通,聆听市场声音,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及品种,推进业务发展的多样化。创新投资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创新开展另类投资业务。东证创新业务主要涉及股权投资、特殊资产收购与处置、量化投资等方面。市场环境报告期内,股权投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内股票市场持续震荡、流动性紧缩,估值锚定发生变化;IPO政策收紧,通过上市实现退出的通道收窄。特殊资产收购与处置方面,在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调整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不良资产市场供给继续增加,破产重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股权投资业务方面。报告期内,东证创新围绕"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主题,通过与国内头部高校合作、与上市公司联合孵化等方式,提前布局早期项目,锁定估值合理、有核心技术的初创企业投资机会。鉴于IPO政策继续收紧,基于对股权投资市场的审慎评估,在投资端,积极探索有退出渠道的投资机会,包括一级半(定增)、二级市场的交易性机会等;在退出端,积极推动已投项目通过转让、并购等方式退出。截至报告期末,东证创新股权业务项目存量个数104个,投资规模达人民币45.29亿元;1个项目已申报IPO并被受理。此外,东证创新积极参与科创板跟投,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跟投项目10个,投入资金人民币5.49亿元。特殊资产收购与处置业务方面。报告期内,东证创新坚持稳健基调,主动降低去化型项目特别是商品住宅的投资占比,加大运营型物业投资。同时,积极探索差异化机会,包括外资不良资产的主动型收购、二次不良债权、Pre-REITs等,拓宽业务范围。截至报告期末,特殊资产处置业务存量项目23个,存量规模人民币17.78亿元。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股权投资业务要重点做好存量项目的投后管理与退出工作,同时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投资策略,锁定估值合理、有核心技术的初创企业,寻找有退出渠道的投资机会。特殊资产收购与处置业务要保持稳中求进,重点投资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商业、办公物业、工业厂房等,有效整合优化不良资产处置生态链中资产端、运营端、资金端三端资源,积极探索差异化投资机会,提升综合运营能力和行业影响力。证券研究市场环境报告期内,公募基金权益类产品的整体表现与上证指数基本持平,半年态势以震荡行情为主。权益市场的表现进一步影响证券研究所的佣金业务空间,整体有所收缩。监管方面,2024年4月19日,证监会制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报告期内,公募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已经开始调降,进一步压缩证券研究业务的展业空间。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报告期内,随着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第二阶段举措全部落地,研究所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持续提升公募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做好业务转型,拓宽研究广度和深度,打造差异化投研服务;加强部门协同,赋能内部业务部门;加强多元化创收,积极扩充收入类型。同时持续提升研究人员的能力和研究报告的质量,加强团队研究协同,打造高质量研究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证券研究业务共有研究岗位人员90人,具备分析师资格70人,具备投顾资格36人,共发布各类研究报告1,168篇。外部佣金方面,公司持续深耕公募市场,以机构客户为基础,同时增加新客户覆盖,积极开拓非公募客户。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佣金收入人民币1.64亿元。其中,公募佣金(含专户、社保、年金席位)收入人民币1.49亿元,公募基金交易量占比为1.73%。据统计显示,2023年公司公募佣金收入人民币5.27亿元,佣金席位占比3.13%,列第10位。报告期内,新增机构客户10家,均为私募、保险、券商自营等非公募客户。持续加强投研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全方位满足多种类客户需求,积极转化为公司整体的价值增量。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在当前公募基金降佣政策落地的大环境下,公司将更加重视合规,专注研究业务本源,致力通过深度研究,全面发掘市场机会,为机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投研服务。同时将持续参与公司协同,用扎实的研究服务,赋能公司其他板块业务。(4)投资银行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东方投行及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总部、投资银行业务总部(筹)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其中,东方投行主要从事股票的承销与保荐,公司债、企业债和金融债等债券的承销、并购重组及企业改制等相关的财务顾问服务;固定收益业务总部主要从事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的承销服务;新三板推荐挂牌业务于2022年8月由东方投行转移至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总部(筹)开展。报告期内,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22亿元,占比5.35%。股票承销市场环境随着"两强两严""新国九条"及"1+N"系列等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走深走实。在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基调下,股票发行市场进入逆周期调节阶段,2024年上半年A股整体融资节奏收紧。根据数据,报告期内,A股共有44只首发新股上市,数量同比锐减74.57%,融资规模人民币324.9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4.50%。再融资数量和融资规模也显著缩减,增发家数83家,同比减少49.08%,融资规模人民币977.93亿元,同比下滑72.21%;可转债融资家数22家,同比减少60.71%,融资规模人民币213.97亿元,同比下滑70.63%。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东方投行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投行业务模式转型。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强化业务创新、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依托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半导体、高端制造、TMT等关键行业的丰富项目经验、客户积累及人才布局,聚焦客户核心需求,构建全方位、专业化的金融业务矩阵。报告期内,东方投行主承销股权融资项目1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1.39亿元。面对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的总体要求,公司进一步严格把控项目质量,保持股权项目储备稳定。报告期内,公司荣获"最佳科创板股权承销商""最佳生物医药产业A股股权承销商""最佳可转债承销商"等奖项。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东方投行将持续深化投行业务模式转型,关注细分产业赛道,树立产业投行品牌,以产业并购为方向,打造交易型投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体化"的资本市场全生命周期服务价值链;加快建设精细化业务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和执业质量,严格防范发行上市全链条风险。同时,公司将持续深耕能源领域,发挥"金融+能源产业"融合优势,加快打造具有绿色金融和ESG特色的"能源投行"服务品牌。债券承销市场环境在城投债化存量、严格控制增量的政策背景下,监管部门对城投类债券的审核全面趋紧,城投公司债券融资进入"借新还旧"时代,增量空间受限,存量市场有限且面临较大的竞争。同时,政策鼓励优质民营企业和产业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大力推广科创公司债、绿色公司债、乡村振兴债和一带一路等专项债券,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2024年上半年,非金融企业信用债主要品种公司债(含企业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总规模为人民币6.89万亿元,同比增加5.35%,其中城投债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16万亿元,同比减少15.35%。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据统计,公司债券承销业务合并口径承销总规模为人民币2,161.60亿元,市场排名第6位。报告期内,东方投行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双碳"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东方投行不断创新公司债券品种,拓展产业客户,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承销发行了多单科技创新债、乡村振兴债、TLAC非资本债券、小微金融债、三农金融债等创新品种债券;另一方面,深耕绿色金融领域,牵头组建了"绿色金融助力'双碳'青年突击队",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推进绿色债券发行,支持绿色项目建设。此外,公司主承销的多只债券发行利率创新低,体现了卓越的销售能力。报告期内,东方投行获评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2023年度"公司债券优秀承销商"及"产业债券优秀承销商",并荣获第17届《新财富》"最佳债权承销投行"及"最佳公司债投行"。报告期内,公司利率债承销业务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水平。记账式国债和三大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承销稳居券商第前三,其中,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债承销位列券商第一。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借助自身业务优势,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政策行银行主题债以及ESG债券、科创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业务,积极参与三大政策性银行发行的绿色债券和主题债券的承销,完成ESG相关债券一二级承销交易规模人民币520.79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获评农发行"优秀承销机构"、进出口银行"优秀承销商"等荣誉。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从严把控债券项目质量,项目供给向多元化、优质化及国际化转变,积极服务优质客户,履行好社会责任和国家政策。东方投行将继续响应国家战略,探索业务创新,坚持区域深耕,聚焦"优势区域+核心客户",提供专业化+矩阵式的服务模式,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财务顾问市场环境近年来,国内并购市场持续处于相对低位。据统计,行政审核类/注册类过会项目数量近8年呈下滑趋势,从2016年的200多家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仅有的2家。跨境方面,受地缘风险、监管环境、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中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披露金额维持低点不变。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并购重组类财务顾问项目共3个(不涉及证监会注册)。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由公司担任独立财务顾问的罗博特科跨境收购全球光子及半导体自动化封装和测试领域的领先设备制造商的项目处于交易所审核阶段;2024年上半年,公司协助2家上市公司推出了发行股份收购资产的预案。此外,公司继续开拓其他财务顾问业务类型,如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动的一般财务顾问业务、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财务顾问业务等。2024年上半年,公司协助万华化学完成了对安纳达控制权的收购。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东方投行将专注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在新能源、化工、先进制造、汽车、医疗、半导体、消费品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业务品牌。同时,积极发展破产重整财务顾问、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动财务顾问等创新业务机会,并借此优先获取上市公司未来的资本运作业务机会;关注优质上市公司客户的国际化需求,通过境内外联动,满足客户海外市场融资和业务开拓需求。(5)管理本部及其他公司管理本部及其他业务主要包括总部资金业务、境外业务及金融科技等。报告期内,管理本部及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0.49亿元,占比21.00%。资金业务市场环境2024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有所分化,国内经济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央行货币政策延续逆周期调节思路,维持稳健基调,完善市场化利率体系。除季末外,上半年短端利率整体较为稳定,长端利率持续单边下行,屡创新低。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围绕流动性风险管理、资金运营和储备管理、债务融资管理、同业客户及产品管理等四大职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公司全面夯实流动性管理职责,持续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分别为192.30%和134.22%,从年初起始终保持在预警值之上;提升资金运营效率与数字化水平,积极优化储备结构;安全切换集中簿记新模式,多举措降低债务综合成本;统筹公司债券销售,精细运营现金类产品线。发展规划与展望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流动性指标配置计划引导作用,加强对主要业务条线流动性风险的重点识别、评估和监测;加快资金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建设完善,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数字化水平,提升流动性管理质效;统筹公司级债券发行和兑付兑息工作,做好境内外融资额度管理,维护流动性安全,控制融资成本;持续深化同业客户管理及授信管理工作,强化流动性风险应对能力。境外业务市场环境报告期内,国际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境内金融领域关键政策持续发力。恒生指数先抑后扬,涨幅3.94%;港股市场首次上市集资总额、港股日均交易量同比分别下降26.2%、4.5%,降幅收窄;中资美元债综合指数、投资级指数分别上涨3.32%、2.21%。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公司通过东方金控、东证国际及其子公司开展相关境外业务。其中,东证国际作为集团国际化业务平台,通过各香港证监会持牌全资子公司开展证券经纪、期货经纪、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孖展融资等业务。报告期内,香港公司坚持优化经营策略,注重轻资本与重资本业务均衡发展,推动金融市场投资业务调整模式、销售交易积极布局,促进中介牌照业务加强基础、拓宽客群,持续深化集团协同,融入跨境一体化建设,推动整体经营向稳健、均衡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金融市场业务方面。投资业务坚定推动配置型模式转型、报告期内持仓占比增长,提升资产质量,持续开拓低风险交易策略,成为港交所A50指数期货活跃交易商,获得首批做市商资质并基本完成港交所国债期货做市业务筹备。销售交易业务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推进多元化布局,报告期内表外票据规模增长40%,开拓QFLP票据新模式、债券逆回购新交易等,加强集团协同并推动权益代客业务不断成熟。经纪与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深化本地市场覆盖,拓宽获客渠道,增强业务能力。零售端落地同业合作,紧跟香港投资移民新政加快布局,实现渠道与客户引入,推动托管资产规模增长20%。机构端引入多家外资机构客户,丰富客户背景,探索交易模式。期货经纪方面,服务高频交易客户落地指数期货流动性供应商、活跃交易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围绕客户需求,优化产品体系,丰富投研策略,增强资产配置能力。报告期内,落地首只高股息权益类投资产品、首只开曼上市基金等,服务客户境内外双向资产配置需求。投行业务方面。坚持跨境一体化建设,增强项目执行能力。报告期内,完成债券承销项目41个、同比增长约100%,承销总额约46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0%,在产品及发行人等方面实现突破。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香港公司将继续促转型、提能力、强管理,明确经营思路,做稳做强金融市场业务,推动中介牌照业务增强能力、增厚收入,进一步融入"一个东方"跨境一体化建设,注重集团优势业务赋能。同时,有效平衡风险与收益,降本增效,不断健全稳健、均衡、可持续的经营模式,推动国际业务综合实力提升与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市场环境"十四五"规划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相继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3年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机构牢牢把握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推动行业机构数字化转型既是助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引擎,也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重要举措。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赋能业务发展,形成科技与业务的双轮驱动与深度融合。自营投资领域,大自营平台助力沪深交易所债券ETF做市业务上线并持续优化,银行间市场新增多个全新交易策略,实现信用债和利率债定价引擎优化;财富管理领域,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稳步建设,新一代两融系统通过第一批试点用户验证,东方一户通完成多个应用对接和系统对接;东方雨燕极速交易系统加速FPGA行情开发,完成X25、U50版本投产,综合交易速度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繁微智能投研平台完成基于规则的用户个性化推荐内容对外服务;数字化产品销售与互联网运营推动用户和保有资产持续增长。管理提质增效,智慧合规管控平台与集团风控系统推进建设,加速集团化、智能化风险管控;经营管理系统提供各业务板块全景化支持;金融工具核算平台完成项目立项招标;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完成一期项目建设,构建业内领先的资财一体数智化管理体系;IT数字化平台实现商务采购全流程串联,形成完整数据链。落实中台战略,资讯、行情、产品、认证四大能力中心持续增强共享化业务中台能力;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平台不断拓宽创新能力边界,AI大模型落地智能研报搜索、智能投顾、智能问答应用并正式投产;数据中台覆盖数据服务全流程、证券行业全市场,平台能力达行业先进水平;规范架构评审机制,推动架构转型与大中台战略走深走实。强化信息安全,智能运维平台实现自营条线全面应用,助力创新业务开拓与业务平稳运行;容量管理系统实现95%的容量数据自动化采集和监测,管理自动化水平提升。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三等奖等奖项。发展规划与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方针纲领,扎实推进"3+1"战略规划的落地实施,秉承数字化转型、科技与业务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理念。创新融合机制,推动跨职能敏捷协作与内外融合;赋能业务发展,科技与业务双轮驱动,构建核心竞争力;推进管理转型,加强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推动中台战略,落实共享中台的应用落地。以技术实力打造科技竞争力,以科技创新赋能金融服务,助力形成公司业务发展创新动力,推动行业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 2262428700 26.63
2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1027064934 12.09
3 上海海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423186126 4.98
4 上海报业集团 309454860 3.64
5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228721342 2.69
6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227872800 2.68
7 浙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177625600 2.09
8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147092987 1.73
9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124328872 1.46
10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 116535133 1.37
企业发展进程
更多 上海 的企业
企业全称 企业简称 上市代码.板块 所属行业 企业类型 上市日期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益诺思 688710.SH 研究和试验发展 央企子公司 2024-09-03
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小方制药 603207.SH 医药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8-26
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安乃达 603350.SH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7-03
上海雄博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雄博股份 874455.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5-21
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灿芯股份 688691.SH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中外合资企业 2024-04-11
上海新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榜信息 874333.NQ 商务服务业 大型民企 2024-03-15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龙旗科技 603341.SH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3-01
上海汇舸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汇舸环保 874207.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2-27
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合晶 688584.SH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中外合资企业 2024-02-08
上海申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申传电气 873594.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1-10
查看更多 上海 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