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上海石化
- 企业英文名: Sinopec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688.SH
- 注册资本: 1057888.15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3-11-08
- 大股东: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1.14%
- 董秘: 刘刚
- 董秘电话: 021-57943143
- 所属行业: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注册会计师: 王文立、张琳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美富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中国上海市金山区金一路48号
- 概念板块: 石油行业 上海板块 中特估 标准普尔 低价股 富时罗素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AH股 碳纤维 工业气体 央企改革 碳交易 氢能源 大飞机 央国企改革 油气设服 长江三角 油价相关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1993-06-21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132212291W
- 法定代表人: 郭晓军
- 董事长: 郭晓军
- 电话: 021-57941941,021-57933728,021-57943143
- 传真: 021-57940050
- 企业官网: www.spc.com.cn
- 企业邮箱: spc@spc.com.cn
- 办公地址: 中国上海市金山区金一路48号
- 邮编: 200540
- 主营业务: 原油加工、整系列的油品、化工产品、基本有机化学产品、合成纤维及单体、塑料及制品、聚酯纤维、针织纺织原料及制品、工业及燃料的生产和经营、其他副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和铂族金属的生产与加工。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石油制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合成纤维制造,塑料制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热力生产和供应,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装卸搬运,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物业管理,住房租赁,社会经济咨询服务,广告制作,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燃气器具生产,成品油仓储(不含危险化学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电力家用器具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特种设备出租,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水路普通货物运输,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原油仓储,成品油仓储,危险化学品仓储,检验检测服务,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燃气经营,燃气汽车加气经营,自来水生产与供应。
- 企业简介: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是中国主要的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之一,也是国内重要的成品油、中间石化产品、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生产基地。上海石化的前身是创建于1972年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1993年,经过国有企业股份制规范化改制,上海石化成为中国第一家股票同时在上海、香港和纽约三地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工作。上海石化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的大规模集中建设。目前,上海石化具有1600万吨/年综合加工原油能力和乙烯70万吨/年、有机化工原料428万吨/年、塑料树脂100万吨/年、合纤原料109万吨/年、合纤聚合物59万吨/年、合成纤维26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并拥有独立的公用工程、环境保护系统,及海运、内河航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配套设施。上海石化的主要产品分为四个大类,其中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等;化工产品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纯苯、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环氧乙烷、醋酸乙烯、碳五等;合成树脂及合纤聚合物产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乙烯醇等;合成纤维产品包括:腈纶、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等。目前,上海石化正按照"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布局,紧紧围绕"价值引领、市场导向、创新驱动、人才强企、洁净低碳、开放合作"六大发展战略,切实树立"向先进水平挑战、向最高标准看齐"的理念,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步伐,努力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及新材料公司。上海石化一向重视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振兴中国石化工业而不懈努力;一贯坚持规范化运作,致力于用良好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一直以为顾客提供优质的石化产品和良好服务为己任,多次获得社会各界的嘉奖。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中华环境友好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石化行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一年。全球石油石化行业格局深度重塑,电动革命发展远超预期,市场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和行业形势,本集团全力推动安全环保、经营创效、转型发展、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全面打赢安全生产、扭亏为盈、高质量发展“三大战役”。全年累计加工原油1,334.58万吨(其中来料加工148.63万吨),同比(下同)下降5.48%,生产成品油864.98万吨,下降0.19%;主体商品总量1,174.19万吨,下降5.98%。本集团营业额为人民币870.60亿元,减少6.32%。产品产销率为99.89%,货款回笼率为100%,产品质量继续保持优质稳定。(1)石化产品价格震荡走跌2024年,石油市场持续调整,供需两侧深度博弈。在利好利空因素交织作用下,国际油价呈现宽幅震荡趋势,整体重心略有下移。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的炼油产品和化工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不含税)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了0.96%和上升了6.67%。(2)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2024年,本集团累计加工原油1,334.58万吨,同比下降5.48%。2024全年原油加工成本为4,282.18元/吨,比上年减少76.25元/吨,下降1.75%。全年原油加工总成本比上年减少60.45亿元,下降10.64%,占总销售成本的68.52%。(3)深化从严管理,打赢安全生产保卫战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统筹推进危化品安全风险专项整治,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深化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严格承包商资质审查,严抓直接作业环节,全年生产运行保持总体平稳。高质量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强化污水、废气全流程管控和深度治理,边界VOCs浓度均值65.1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0%,环境质量持续提升。(4)深化挖潜增效,打赢扭亏为盈翻身战本集团内抓管理,外争市场,扭转了连续亏损的被动局面。推进炼油产品结构调整,动态优化产业链运行,深入开展成本动因分析,进一步推进原油采购、运行优化、节能减排、资源优化、物资采购、物流储运和资金管理降本。(5)深化转型升级,打赢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本集团持续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项目完成纳规、稳步推进;热电机组清洁提效改造工程全面土建施工;弹性体及其配套项目机械完工;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上海基地项目完成基础设计;建成投用碳纤维复材实验基地,打通热固性预浸料试验线全流程。全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建设高质量创新联合体,不断拓展碳纤维复合材料重点应用领域。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一阶段)性能标定全面达标;攻克高强中模碳纤维工业化生产技术,实现碳纤维产品谱系全覆盖;24K碳纤维达到T700级水平,填补国内碳纤维硫氰酸钠湿法纺丝路线在该领域的空白。坚持数智赋能提效,统筹推进安全环保数据治理、双重预防数智化管控等多个信息化项目。(6)深化机制改革,推动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本集团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扎实开展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股权管理,扎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依法合规完成美股退市,ESG评级位居行业前列。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中基层管理干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树立绩效薪酬、工效联动鲜明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人才管理和培训机制,优化畅通成长路径,最大程度调动员工创新创效能动性。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