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全称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称 蓝晓科技
企业英文名 SUNRESIN NEW MATERIALS CO.,LTD
实际控制人 高月静,寇晓康 上市代码 300487.SZ
注册资本 50501.1659 万元 上市日期 2015-07-02
大股东 寇晓康 持股比例 24.5%
董秘 于洋 董秘电话 029-81112902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王艳艳、付玉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注册地址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35号
概念板块 塑料制品陕西板块专精特新养老金创业板综MSCI中国深股通中证500创业成份融资融券深成500基金重仓转债标的第四代半导体碳交易工业大麻高送转小金属概念西部大开发锂电池新材料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注册地 陕西 成立日期 2001-04-05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610131726285914J
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 高月静
电话 029-86691600 传真 029-88453538
企业官网 www.sunresin.com 企业邮箱 pub@sunresin.com
办公地址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35号 邮编 710076
主营业务 研发、生产和销售吸附分离材料以及围绕吸附分离材料核心形成的配套系统装置和吸附分离技术一体化的柔性解决方案。
经营范围 吸附及离子交换树脂、新能源及稀有金属提取分离材料、固相合成树脂、层析树脂、核级树脂和生物医药酶载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吸附、交换分离系统装置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管道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不含特种机械设备)、化工设备和机电设备的安装及系统集成;吸附分离应用技术的研发、技术咨询和服务;房屋租赁;物业管理;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经营(国家限制和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
企业简介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5Z300487)专业从事吸附分离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以特种吸附分离材料为核心的配套系统装置和整体解决方案,蓝晓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园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公司总部位于西安高新区蓝晓科技园,在西安、滑南、鹊壁、比利时等地分别建有吸附分离材料生产基地、系统设备及集成装置生产区、危废资源化回收园区等。年产吸附分离材料5万方,提供系统装置100余套。公司承建陕西省功能高分子吸附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蓝晓科技在核心材料创新、新兴应用锁域拓展、专业化销售与服务等方面具有综合的技术优势,核心技术全部为自主知识产权。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科技部创新基金2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蓝晓科技先后通过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4001-2016/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45001-2020/ISO45001:2018R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B/T23331-2020/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认证、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u合管理体系,并拥有WQA金印、Kosher、FDA注册、CE、REACH等国际资质,确保向客户提供优质稳定的产品。公司生产的吸附分离材料包括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广泛用于食品、制药、植物提取、离子胰烧碱、环保、化工催化、湿法冶金、水处理等工业领域,市场覆盖中国、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区域。蓝晓科技视创新、品质、服务为企业发展之本。以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制造经验和严格的国际标准,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可靠的技术支持;以务实和前的态度,推动行业向更高科技含量、更注重质量的方向良性发展。蓝晓科技致力于吸附分离材料和系统集成技术的更高水平发展。
发展进程 本公司系原西安蓝晓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变更以2011年7月31日为基准日,按照经审计的净资产207,554,198.22元,折合公司股份6,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剩余净资产147,554,198.22元作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原蓝晓有限的全部资产和负债由本公司承继。2011年9月30日,本公司在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领取注册号为61013110001182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6,000万元。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公司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吸附分离材料以及围绕吸附分离材料形成的配套系统装置和吸附分离一体化柔性解决方案。吸附分离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所处行业为新材料行业。吸附分离技术是制造业的基础技术,是实现高效提取、浓缩和精制的重要分离手段,在下游生产过程中起到分离、纯化的作用,在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化、食品加工、节能环保、化工与催化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吸附分离材料作为新材料的一种,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各国竞相发展。《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指南》等均将其列为国家战略重点支持发展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是下游客户提质增效、成本控制、节能减排、资源化回收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作为应用广泛的关键技术,吸附分离技术成为新一轮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众多国家进行大力支持、重点发展。《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发布的“十大突破性技术”,如2022年的除碳工厂,2021年的mRNA疫苗、锂金属电池,2020年的抗衰老药物、个性化药物,2019年的二氧化碳捕捉、核能新浪潮等,吸附分离技术在上述突破性技术中均为其核心关键环节,上述应用方向也与公司提前布局的业务方向相契合。吸附分离材料不仅拥有近百年的深厚理论基础,同时也在新兴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焕发着新的勃勃生机。吸附分离材料凭借其可持续创新的技术特点,正展现出需求长期刚性、工艺绿色环保、应用领域宽广、市场空间巨大等长期可持续发展趋势。吸附分离材料是从民生到尖端技术等诸多领域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近年来越发显示出其具备刚性需求和战略重要性的特点。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广泛用于饮用水、生物医药、合成生物材料、光伏等民生领域,以及新能源、减碳、资源金属、电子级超纯水、湿电子化学品、化工催化等工业领域,常作为下游应用过程的核心分离和纯化单元,其中部分高端应用长期被少数大型跨国公司所垄断,因此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化技术具有国家层面战略意义。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及国家对食品医药安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的日趋严格,吸附分离材料的应用市场随之稳步扩大。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下游应用领域的巨大需求,形成了吸附分离材料广阔的市场空间。成熟领域市场稳定增长。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传统行业工艺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游客户和消费者对产品精度和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吸附分离技术在食品、化工等传统领域市场需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来自新兴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增速较好。新兴领域市场需求旺盛。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带来了多个细分领域的新需求,随着吸附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应用领域和应用数量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例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锂、镍、钴等新能源金属的需求,加速了该类金属资源开发和回收方面的新技术创新;在半导体、电子元器件行业,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对金属镓需求旺盛,同时,产业升级要求产品品质提升,对纯化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在生命科学领域,伴随技术进步,对药品、疫苗、血液制品、重组蛋白质、抗体等的纯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新兴领域对分离、纯化技术更高、更细分的要求将引导行业逐步向定制化、材料与系统装置的集成服务模式发展。新技术的快速爆发式进步,带来对吸附分离材料更大、更尖端的需求,拥有技术创新和快速响应机制的企业将迎来巨大的机遇。日益紧迫的环保压力促进了吸附分离材料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环境净化功能的吸附分离材料可以在大气和水污染控制领域进行应用。该类材料可以有效应用于烟气污染物捕捉、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处理、重金属污染治理以及资源化处理等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家将VOCs作为空气质量重点监测指标之一,有机废气处理吸附材料和装置的需求快速增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加速了对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和产品的需求。面对日益紧迫的环境治理和成本管控压力,兼具废水废气处理功能和资源化回收优势的吸附材料及技术成为众多工业企业的最优方案,因而得以快速发展。吸附分离材料行业格局逐步发生变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全球范围内,需求方面,家庭净水装置渗透率提升拉动高端饮用水树脂需求,对PFOS等污染物的治理带来市政及大规模工业水处理中吸附材料的额外需求,新能源行业发展带来对锂、钴、镍等金属的分离、纯化需求,上述市场趋势都给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带来新的需求增量;供给方面,大型国际公司业务频繁调整,业务模式单一,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格局变化,带来良好的市场窗口期。2009年4月,陶氏完成对罗门哈斯的收购,两家公司吸附分离材料业务合并;2019年2月,丹纳赫以214亿美元价格收购GE生命科学(GELifeSciences)旗下的GE生物医药(GEBiopharma)业务,对其生物医药领域分离纯化业务进行整合;2021年10月,美国艺康公司(Ecolab)宣布以37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吸附分离材料制造商Purolite,国际公司频繁的并购交易造成行业投资停滞,新增产能匮乏,供货周期延长。国内方面,需求端来看,下游制造业快速发展以及对上游关键耗材的国产化需求拉动对于吸附分离材料的强劲需求;供给方面,面对国内环保安全管理政策持续趋严,国内行业原有小产能、落后产能逐步向先进制造水平的产能集中,行业头部效应显现。蓝晓科技作为国内产能最大,产值最高,最早上市的行业龙头公司,先发优势明显,多年来战略性布局新的高质量产能平台,加速市场拓展,积极进行国际化布局,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行业格局的变化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蓝晓科技是以创新驱动、以实现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的新材料领域高技术公司。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协会高级副会长单位。通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已发展成为吸附分离材料与技术行业的国内行业龙头、国际知名企业。1.特种吸附分离材料产能最大、品系齐全、应用领域跨度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突破活跃的新材料制造企业2020年公司投产高陵产业园及蒲城新材料基地2个高质量产能基地,总产能从不到1万吨上升到5万吨。品系涵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螯合树脂、均粒树脂、固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等。应用领域覆盖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水、食品加工、节能环保、化工与催化等。公司不断突破创新,持续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领域如盐湖卤水提锂整线技术,合成生物材料分离纯化等领域。公司立足全球视角,践行绿色健康发展理念,顺应ESG发展趋势。2.行业内首家创新实施“材料+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长期以来,公司强调材料、工艺和系统设备的融合发展,坚持认为要发挥出蓝晓科技高品质的吸附分离材料性能,需要“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协调配合,“软件”指具有独特适应性的应用工艺技术,“硬件”指定制化的系统装置,从而形成对客户一体化的应用解决方案。这种一体化方案更加适合新兴应用领域领先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加符合下游行业新建产能的要求,是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创新发展的高技术方向。3.按板块模式孵育并有序开发六大应用领域,形成吸附技术工业化创新的平台型科技公司从研发、生产到销售,从材料、工艺到系统装置和技术服务,从民生行业到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孵育多板块业务,融合大跨度资源,大力培养人才梯队。根据各板块的不同特点匹配资源,使每一个方向都可能成长为具有相当厚度、广度和长度的业绩板块。各板块有序发展,建立后劲十足的创新发展态势,形成六板块综合发展的平台型高技术公司。4、重视基础技术研究,以材料突破为内核,不断开辟新的尖端应用,致力于从全行业技术进步角度推动吸附分离技术向更广更深的新技术领域拓展公司重视基础技术研究,从原理上突破材料合成、官能团化、连续吸附工艺等,从工业化角度实现对进口材料和技术的替代,在部分新兴应用领域实现原创技术的产业化,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工艺革新。基于喷射造粒技术、保胶技术等基础原理突破,公司实现喷射法均粒白球的合成技术,并由此形成包含超纯水、色谱等在内的多系列均粒产品。基于对造粒技术和官能化技术的研究,形成了锂吸附剂、镍吸附剂以及系列琼脂糖葡聚糖层析介质,开启了涉锂领域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生命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纯化介质国产化等。公司通过对吸附分离材料技术的深入研究,系统开发,开拓了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从产业进步的层面带动行业向更多、更深入的领域发展。(一)概述1.经营情况分析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5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同比增长17%,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创历史新高;扣除汇兑损益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之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增长。吸附材料作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增长动力,体现出良好韧性,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基本仓”业务保持良好态势。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有息负债较少,财务状况健康。生命科学、金属资源、水处理及超纯化等业务延续良好增长趋势;盐湖提锂项目收入确认,为业绩提供正向贡献。收入结构中,盐湖提锂系统装置收入为0.99亿元,同比增长8%;扣除盐湖提锂系统装置之后的基础业务收入为11.96亿元,同比增长31%,占上半年总营收的92%,“基本仓”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在基础业务中,吸附材料营收9.74亿元,占比82%;系统装置营收1.90亿元,占比16%。吸附材料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通过材料以及下游应用的不断创新引领各业务板块发展。吸附材料中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化等板块业务占比较高,同时保持较快增长。生命科学业务,受益于下游GLP-1多肽类药物销量大幅增长,板块保持较高增速;水处理与超纯化业务,领域凭借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7.5%,同比下降0.4%,其中吸附材料毛利率为51.0%,增加1.5%。吸附材料业务的毛利率进一步提升,主要得益于生命科学、金属资源、超纯水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体现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和核心竞争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11亿元,相对于去年同期上升16.1%。报告期末,资产总额59.7亿元,同比增长4.8%;负债总额23.9亿元,同比增长6.7%;净资产35.8亿元,同比增长3.6%;期末资产负债率为40.0%,相对于期初提升0.7%,公司有息负债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财务状况稳健。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获得国内授权专利60项、PCT授权专利8项,处于申请阶段国内专利67项,国外专利82项。报告期内,蓝晓科技凭借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检测用多孔高分子材料结构调控及制备关键技术”获得陕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公司董事长高月静博士获得“陕西省创新驱动秦创原贡献奖”,上述奖项既是对持续不懈科技创新的肯定,也彰显了公司在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的领先地位。(1)国际市场加大推广力度,国内关键项目按期推进,盐湖提锂市场继续领跑,金属资源业务不断拓展公司凭借在盐湖提锂领域扎实的技术储备,领先的产业化能力和优质的项目履约能力,多年来持续领跑市场,在全球客户中获得“DLELeader”(直接提锂技术领先企业)称号。截至目前,已完成及在执行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共超过15个,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近10万吨,其中6个已经成功投产运营。今年以来,公司继续加强盐湖提锂技术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力度,通过高频次技术交流、定制化技术方案、小试及中试实验等方式,与南美、北美等地战略客户深入合作,推进项目落地;公司于阿根廷建立的南美研发中心,在国际市场推广中起到“战略支点”的作用,为“锂三角”区域客户持续提供高效、及时、本地化的技术服务。回看国内市场,国投罗钾项目吸附材料及系统装置于一季度顺利交付,进一步彰显公司优质高效的项目履约能力;年度重点项目国能矿业结则茶卡项目首条产线正在进行调试试车,该项目克服海拔高、施工及运营难度大等挑战,采用环境友好型工艺,以建成“绿色工厂”为目标,有望成为西藏地区首个投产的工业级“直接提锂”标杆项目。报告期内,锂资源价格相对低迷,但盐湖直接提锂技术路线成本优势明显,彰显出较高的竞争力,已投运项目保持较高生产负荷。同时,公司秉承“强周期抓新增,弱周期磨技术,以技术进步促进降本增效,提高市占率和技术控制能力”的理念,持续对工艺技术和吸附剂产品进行升级和优化,发挥吸附技术以“材料+装置”形成功能单元的技术特点,开创DLE生产线“除杂”、“精制”的拼装组合模式,实现了吸附技术在盐湖提锂工业化中灵活、自我进化、伴生发展的技术生态。借此在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为既有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高质量技术服务,做客户最可信赖的“技术合作伙伴”。另外,公司多维度布局涉锂产业链,不断提高吸附技术在矿石锂精制、锂电池回收、伴生矿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公司围绕新能源金属领域持续进行业务拓展,其中红土镍矿提镍、钴提取及回收、石煤提钒领域已签订多个工业化项目;氧化铝母液提镓始终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在提铀领域持续对国外品牌进行替代,产品销售加速放量。2024年上半年,金属资源板块吸附材料销售收入为1.21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金属镓、铀本身的市场价格相对于上年同期均有上涨,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2)生命科学板块,做好产能升级和质量控制,重点产品保障供应,完善销售网络,提升品牌价值2024年上半年,生命科学板块吸附材料销售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33%,延续良好增长趋势。市场方面,国内外客户项目持续增加,临床二三期项目稳步推进;同时,与国内多家知名药企建立合作开发关系,促进了公司产品在生物药领域的应用和市场推广;硬胶离子交换产品完成商业化供货。研发方面,新一代更高载量和更高耐碱proteinA产品完成生产放大验证和性能测试,产品综合性能得到极大提升,逐步推向市场。受益于GLP-1多肽类药物良好的市场表现,公司固相合成载体业务销售趋势良好。近年来,凭借seplife2-CTC固相合成载体和sieber树脂的高等级优质产能和持续稳定供货,公司已成为多肽领域的重要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布局全球化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在北美、欧洲持续扩大本地化团队,补齐生科国际市场短板,提升蓝晓生科品牌的国际影响力。(3)挖掘存量市场,拓展下游应用,聚焦产品核心竞争力,多业务领域蓬勃发展水处理和超纯化板块,高端饮用水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超纯水领域取得阶段性进展。2024年上半年,水处理与超纯化吸附材料实现销售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30%。水处理领域中,高端饮用水市场具有刚性特点,市场空间大,但质量标准要求严格,认证苛刻,长期被国外少数厂商占据。经过几年努力,公司已经与头部客户形成长单合同。超纯水方面,依托喷射法均粒技术,超纯水树脂实现了标志性突破。报告期内,分别完成电子级均粒树脂在存储等芯片制造企业测试或上线运行,性能指标全面满足芯片级制造的严格要求。同时,面板业务也在持续增加,通过参与并推动国内面板企业现有体系和新建产线的树脂国产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化工与催化板块板块,技术壁垒较高,仍具有较多的国产替代空间。2024年上半年,化工与催化吸附分离材料实现销售收入9733万元,同比上升44%。化工行业具有行业规模大、性能要求高、树脂用量多的特点。近年来,中国化工行业新技术快速发展,国产替代需求日益突出。化工领域国外品牌市占率一直较高,存在较大国产替代空间。报告期内,离子膜烧碱、多晶硅除硼等多个领域维持良好销售。节能环保板块,具有市场培育时间长、新技术新需求不断涌现的特点,全球化的减碳、绿色发展趋势也给与该领域足够广阔的未来市场空间。2024年上半年,节能环保类吸附分类材料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8%。报告期内,CO2捕捉吸附剂、VOCs治理成套设备、有机物污染工业废水治理、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资源化治理等产品和技术的销售趋势稳定,不断有新技术推出,带动板块业务增长。(4)海外业务高速增长,坚定实施国际化战略,继续布局海外营销和技术支持网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3.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6%。国际化是公司始终坚持的战略,是公司重要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历经20年发展,蓝晓科技逐渐成为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行业国内龙头、国际领先企业,公司国际化战略起步早、布局广,秉承创新驱动理念,遵循高品质定位,塑造优质品牌形象,在关键海外市场逐步突破,近年来产品在海外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公司的海外市场从大客户、重点区域系统性拓展,稳步推进,已拓展覆盖到包括北美、欧洲、亚洲、南美、非洲等地区。(5)高质量产能布局为业务增长提供坚实保障,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产销量大幅提升,公布新建高端产能计划报告期内,公司产销量大幅提升,吸附材料产量达到3.16万吨,同比增加27%;销量达到3.08万吨,同比增加35%。公司近年来已形成国内多地、多功能产业园互补协同格局,高陵新材料产业园2.5万吨特种品系、蒲城新材料产业园1.5万吨大应用品系、高陵系统工程园装置生产、鹤壁蓝赛资源化回收,兼顾产量和质量、覆盖几乎所有工艺单元,形成科学合理的产能布局。在产能质量上,公司将20多年的材料制造经验投入生产线的精细建设过程,集成了行业先进的废气废水处理装置、自控及智能化灌装系统等,注重安全环保绿色生产。在工艺单元上,多厂区穿插生产全品系产品,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在产品分级上,囊括工业级、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多个标准产品。公司通盘布局,打通各厂区产能的互通互补,设立专班对各厂区持续进行分单元、分区域的设备和工艺细化升级,从人员、效率、制度和成本多角度提升管理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向管理质量要产量,促进产量稳步拉升。2024年7月30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拟购买土地使用权并投资建设高端材料制造产业园的议案》,全资子公司蒲城蓝晓拟出资购买土地使用权,计划建设2万吨高端材料产能,满足高端应用市场扩量的需求,涵盖超纯水、食品等高附加值品种吸附分离材料。(6)创新驱动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继续提升研发投入,不断扩充人才梯队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7479万元,同比增长23%。公司始终坚守创新驱动理念,建立并不断更新创新项目库,研究课题储量丰富,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从创新培优化,项目覆盖多个下游应用领域,学科丰富,专业跨度大。与此同时,公司重视研发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不断充实研发人才队伍,为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注重人才发展,人才培养,多维度进行人才梯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对盐湖提锂技术进行迭代升级,优化吸附剂性能;在生命科学领域,新一代更高载量和更高耐碱proteinA产品完成生产放大验证和性能测试;在金属资源领域,探索新的资源回收、提取工艺路线。同时,持续引进国际顶尖专家,为公司技术研发、产品体系、市场推广的国际化布局提供强有力的全方位支持。(7)增强忧患意识,提升管理水平,践行ESG理念,保障公司长效、健康发展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要求全体管理人员增强忧患意识,注重降本增效,共度难关。要求管理人员注重本质、求真务实,通过细节优化和流程改进提高管理水平。一方面,以经营数据分析为抓手,对各生产、销售、采购和研发等经营环节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另一方面,进一步健全数字化管理手段,提升工作效率,规范性和准确度;同时,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与任用,激发内在动力,始终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向上力,实现良性发展;另外,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对建设项目、供应链重要环节查漏纠偏,保障机体健康,防范风险。持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经营路径,将ESG理念融入日常工作运营中,建立ESG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ESG绩效。公司于2024年7月20日首次披露了《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质量(ESG)报告》,以公开、透明、开放、共享的心态进行企业信息披露,增进公司自身社会责任重视程度、增加投资者信心、提升公司信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
更多 陕西 的企业
企业全称 企业简称 上市代码.板块 所属行业 企业类型 上市日期
西安超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晶科技 874478.NQ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9-09
陕西宝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宝昱科技 874404.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24-08-08
陕西高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科环保 874506.NQ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2024-08-06
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紫光国芯 874451.NQ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民营企业 2024-06-25
陕西黄河新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河新兴 874319.NQ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民营企业 2024-06-17
陕西赛柯瑞思生态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赛柯瑞思 874209.NQ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地方国有企业 2024-03-07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诺瓦星云 301589.SZ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2-08
西安高新矩一建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矩一建管 874315.NQ 专业技术服务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2-06
西安秦鼎精铸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秦鼎精铸 874345.NQ 金属制品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2-02
宝鸡鑫诺特材股份有限公司 鑫诺特材 874283.NQ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中小微民企 2023-12-18
查看更多 陕西 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