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沪农商行
-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无
- 上市代码: 601825.SH
- 注册资本: 964444.444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8-19
- 大股东: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9.29%
- 董秘: 姚晓岗
- 董秘电话: 021-61899333
- 所属行业: 货币金融服务
-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莹、石海云
- 律师事务所: 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70号
- 概念板块: 银行 上海板块 破净股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融资融券 互联金融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5-08-23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793473149
- 法定代表人: 徐力
- 董事长: 徐力
- 电话: 021-61899999
- 传真: 021-50105180
- 企业官网: www.shrcb.com
- 企业邮箱: ir@shrcb.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70号
- 邮编: 200002
- 主营业务: 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
- 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资信调查、咨询和见证业务;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结汇、售汇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农商银行”)成立于2005年8月25日,是由国资控股、总部设在上海的法人银行,是全国首家在农信基础上改制成立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注册资本为86.8亿元人民币,438家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员工总数超8,000人。围绕上海新三大任务、“五个中心”以及“四大品牌”建设,上海农商银行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为使命,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推进“坚持客户中心、坚守普惠金融、坚定数字转型”核心战略,努力打造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建设具有最佳体验和卓越品牌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在英国《银行家》公布的“2021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上海农商银行位居全球银行业第149位,比2020年上升4位;位列2020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第24位,在全国农商银行中排名第二;在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Finance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187位,比2020年上升6位;标普信用评级(中国)主体信用等级“AAspc-”,展望稳定。诞生于1949年的上海农信事业,亲历了共和国旗帜下城市发展的宏伟诗篇,上海农商银行传承上海农信七十余载历史,扎根大都会、携手千百业、贴近老百姓,坚持金融向善、金融向实、金融向阳,以金融诚善守护生活本真,以专业进取回应市场期待,实现银行商业价值和社会功能的有机统一。
- 商业规划: 盈利水平略有提升。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04.84亿元,同比增长0.34%。其中:利息净收入152.32亿元,同比下降3.08%;非利息净收入52.52亿元,同比增长11.76%。非利息净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75亿元,同比下降16.45%,主要受代销保险费率下降影响,相关手续费收入有所减少。本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104.85亿元,同比增长0.81%;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00%,较上年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87%,较上年同期下降1.16个百分点。报告期内,本集团发生业务及管理费58.63亿元,同比增长1.31%;成本收入比为28.66%,较上年同期增长0.21个百分点。规模实力稳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14,766.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44.75亿元,增幅6.07%。贷款和垫款总额7,433.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8.34亿元,增幅4.47%;吸收存款本金10,633.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69.82亿元,增幅4.62%。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71.9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7%,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364.98%,较上年末下降40.00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53%,较上年末下降0.4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水平保持良好。报告期末,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51%、一级资本充足率14.54%、资本充足率16.95%,均符合监管要求。零售金融本公司围绕“打造以财富管理为引擎的零售金融服务体系”,以客户为中心,聚焦价值创造,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加强管理赋能和品牌建设。报告期内,本公司管理个人金融资产规模稳步提升,存款结构持续优化,客群经营高质量发展。报告期末,本公司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7,856.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3%;存款付息率持续压降,人民币储蓄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压降24BPs,2023年至今已累计下降43BPs;个人客户数(不含信用卡客户)2,436.0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80%。稳健财富管理体系持续推进。构建以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为核心、稳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存款期限结构,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实现负债成本持续压降。丰富财富产品类型,通过供给客群专属大额存单和理财产品,打造差异化产品配置,满足各类人群的多元化、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报告期末,本公司储蓄AUM余额5,464.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1.04亿元,增幅7.50%;非储蓄AUM余额2,392.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72亿元,增幅0.70%。个人贷款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本公司持续推进个人贷款业务结构转型与管理体系优化,积极响应国家扩大消费的相关政策措施,在提前还贷规模持续高位的情况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个人贷款规模自二季度开始呈现较好增长态势,前三季度累计房产按揭类贷款投放量较去年同期提升超40%。报告期末,本公司个人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1,882.96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其中,房产按揭类贷款余额1,003.66亿元,非房产按揭类贷款余额879.30亿元。渠道协同一体化经营逐步提升。持续优化网点布局,全面深化网点转型,提升网点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推进“心家园”公益服务项目建设,细化健康关爱、老年大学、社区舞台等八大子品牌服务内容,搭建“心家园”小程序等线上运营渠道,打造“金融+非金融”“线上+线下”“网点+站点”“公益+权益“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报告期末,本公司已建成940余家公益服务站点,基本实现街道和乡镇全覆盖。注重客户线上金融旅程,持续推动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渠道功能迭代,丰富企业微信、远程银行等线上渠道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线上金融服务。报告期末,本公司个人线上渠道用户数639.6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30%,电子渠道承载了全行96.39%的理财和97.64%的基金交易。综合金融本公司围绕打造“以交易银行为引擎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以客户为中心,深化客户经营、产品研发、功能迭代、渠道升级,着力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报告期末,本公司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达6,202.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6.10亿元,增幅7.94%;非贷FPA达1,644.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7.18亿元,增幅14.41%。对公贷款余额4,802.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2.62亿元,增幅6.25%;郊区对公贷款余额占比达62.19%。对公存款余额4,869.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92亿元,增幅2.01%;郊区对公存款余额占比达56.12%。公司客户总数34.5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0.37%。对公客群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加强战略客户总对总营销管理与新增培育,加大市区两级重大项目落地;推动渠道客户对接,与上海市江苏商会开启新一轮战略合作,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探索企业与行业协会协同发展新机制;聚焦园区客群“做精、做深、做特、做准”,加大民营企业精准“滴灌”服务,报告期末,本公司民营企业贷款1余额3,393.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3.67亿元,增幅6.05%;全面开展“百日百镇”系列活动,报告期末,实现108个行政镇(乡)“一镇一策”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全覆盖,并与102个行政镇(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产品与系统服务持续升级。打造交易银行“十鑫十易”产品体系,开展客户体验官活动;先后推进预售资金监管、企业现金管理、鑫账簿、电单保理、票据、电子保函等产品及功能优化;稳步推进企业渠道、交易银行、票据业务、对公经营等各项系统群建设与升级;持续开展积存金等代客产品功能迭代优化,通过“丝绸之路”等系列主题活动加强营销推广,着力提升“心享盈”品牌知名度。综合金融服务能级持续提升。推动票、证、函业务提速发展,报告期末,本公司票据直贴规模536.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61%,累计贴现客户数1,301户,较上年同期增长34.99%。新开非融资性保函4,944笔,较上年同期增长47.94%,服务开函客户996户,较上年同期新增255户;提高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本公司共为38家非金融企业承销发行71只债务融资工具,实现债券承销规模332.72亿元,其中上海地区NAFMII全口径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金额排名位居主承销商第5位,与上年末持平;加强同业生态圈建设,持续推进“同业+产业”融合发展,业务重点转向“引流获客”与“活客留客”双轮驱动,着力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质效;正式启动资产托管业务,积极推进市场拓展,加强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公司等同业金融机构合作,引入各类资产托管业务30余单,实现业务良好开局。普惠金融本公司围绕打造“以‘三农’金融为本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坚守区域定位,贯彻“做小做散”,增量扩面不断拓展普惠业务触达范围。报告期末,本公司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10.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1%;涉农贷款余额669.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86%。普惠小微业务提质增效。集中资源配置,突出差异化考核激励政策,深化“政会银企”渠道合作。优化布局普惠小微客群经营体系,科技赋能产品体系和业务流程。报告期末,普惠小微客户数5.28万户,当年度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4.01%;微贷中心授信金额24.80亿元,授信笔数1,624笔。其中,用信余额20.4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148万元;用信户数1,434户,较上年末净增120户。“三农”金融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持续支持上海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化银村合作。报告期末,已完成232个信用村、9个信用镇(乡)认定,新增信用村数量较上年末增长45.9%。持续加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努力开创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新局面。报告期末,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50.36亿元,保持“三农”金融服务区域市场领先地位。持续储备农业产业链项目并推进落地,针对重点战略客户开展定制化农业产业链综合金融方案。报告期末,农业产业链生态金融业务当年累计投放金额20.2亿元。科技金融本公司围绕打造“以科创金融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源涌向原创性科技创新领域。报告期末,本公司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102.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7.72亿元,增幅19.21%,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占比80.21%;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4,080家,较上年末增加805家,增幅24.58%。“五专服务+六维赋能”2综合服务体系持续推进。立足专营机制保障,专注差异化的专项考核激励、集中化的专业审批队伍、数字化的风控评估模型、创投型的信贷评估机制、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纵深推进“鑫动能”客户综合服务。大力推进行业研究,针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上海市重点产业推出具有行业特色的专属服务方案,支持关键技术领域技术创新。与上海市重点孵化器试点开展孵化器入孵企业联合培育,推行孵化器业务联合评审机制。重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推进上海市创新型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金融支持服务,报告期末,本公司已累计成立12家科技金融特色二级支行、5个科技金融特色团队,为上海市22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05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服务,授信余额分别为100.66亿元、422.57亿元;“鑫动能”培育库企业达1,030家。报告期内,本公司荣获“2023年度上海知识产权金融卓越贡献单位”以及“2023年度上海银行业科技金融服务突出单位”等奖项。绿色金融本公司围绕打造“以绿色金融为底色的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绿色金融管理架构,积极拓展绿色投融资规模,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聚焦五大核心板块,实现了绿色信贷、债券、租赁等领域的显著增长。报告期末,本公司绿色信贷余额达到791.14亿元3,较上年末增幅28.79%;表内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达到152.26亿元,较上年末增幅31.84%;表外理财投资绿色债券余额达到22.76亿元,较上年末增幅6.38%;绿色租赁余额达到156.28亿元4,较上年末增幅54.02%。组织架构与制度基础不断完善。持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组织架构,本公司管理层设立ESG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绿色金融工作组,统筹推进绿色金融工作。同时,在授信投向政策中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优化完善绿色信贷认定和考核相关制度,为绿色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支撑。绿色融资产品与服务不断更新。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与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签署气候投融资合作协议,落地上海市首批气候投融资项目,推进政企合作,共同推进绿色金融有机发展。同时,成为经信委首批“产业绿贷”入驻银行,开展绿色产业项目对接工作,有效衔接绿色金融、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气候风险管理与学术研究不断强化。持续深化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持续关注客户或项目的ESG风险情况,不断拓宽投融资和自身运营碳排放的广度,优化气候转型压力测试方案,不断增强风险应对的前瞻性。同时,引进博士后专职开展绿色金融和ESG管理研究,组建绿色金融学术研究专班,探索构建客户ESG风险评价体系,加强对前沿领域的研究。数智化转型与效率不断提升。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上线绿金系统二期,将绿色认定嵌入业务系统,荣获中小银行联盟“数字金融领袖奖”。积极推进绿金系统三期可行性研究,借助智能化手段赋能绿色金融管理。同时,不断加强绿色金融数据治理,丰富绿色信贷认定和分类标准具体要求,加强培训和宣贯,累计培训超过1,700人次,并通过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形式,提升绿色数据质量。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国际交流不断增进。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已连续三年披露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连续两年披露负责任银行(PRB)自评估报告,向社会主动披露自身在环境方面的工作成果。同时,积极拓展国际视野,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就气候风险与净零目标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895,796,176 | 9.29% |
2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 800,000,000 | 8.29% |
3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800,000,000 | 8.29% |
4 | 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 | 751,186,846 | 7.79% |
5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560,000,000 | 5.81% |
6 | 上海国盛集团资产有限公司 | 481,151,214 | 4.99% |
7 | 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477,915,621 | 4.96% |
8 |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 414,904,000 | 4.30% |
9 | 上海申迪(集团)有限公司 | 357,700,000 | 3.71% |
10 | 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336,000,000 | 3.48%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