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望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全称 上海长望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称 长望科技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Changwang Meteotech Corp.
实际控制人 上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市代码 835228.NQ
注册资本 5328 万元 上市日期 2016-01-05
大股东 长发集团长江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59.05%
董秘 绳庆彦 董秘电话 021-58633528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池溦、吴萍
律师事务所 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
注册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秋路669号
企业介绍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1981-06-30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1332152753
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 李乐
电话 021-58633600 传真 021-58633527
企业官网 www.cwqx.com 企业邮箱
办公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秋路669号 邮编 201209
主营业务 气象仪器、环保仪器、水电节能仪器生产、海洋水文观测仪器及机电设备销售
经营范围 从事气象仪器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气象仪器、环保仪器、晶体管收音机、收发讯数据整理设备、电子报警装置、渔业仪器、水电节能仪器生产,从事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软件开发,海洋水文观测仪器、机电设备的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简介 公司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眉州路431弄220号。前程似锦、任重道远,我们将始终秉承“诚信服务、尽善尽美”的服务理念。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让员工在充满竞争的环境里自信的迎接各种挑战!在创新时代展示自己的才能!公司以“互利多赢、共谋发展”为经营理念,营造一个互信、互惠、和谐、包容的合作氛围,致力于建立一个和谐、透明的产品供应链。本公司拥有“勤奋、务实、诚信、创新”的企业精神和“勤业、敬业、 精业、创业”的员工精神。
发展进程 1981年6月30日,上海市杨浦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核发营业执照通知单》(仪表杨字11164号),核准“上海无线电二十三厂”(以下简称“二十三厂”)成立,经济性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经营范围为:主营气象探测器,兼营晶体管收音机。 2015年3月16日,长望有限获得长江投资《关于同意实施股份制改造的批复》,批复文件为长投[2015]011号。 2015年4月17日,长望有限实施股份制改造申请审计评估立项已获得长江联合的批复,批复文件为长发[2015]第021号。 2015年4月22日,长望有限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一致同意对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整体股份制改造,根据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19日出具的“信会师报字(2015)第113763号”《审计报告》确认,截止2015年3月31日,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为53,954,047.70元,按照1:0.65388977比例折合股份35,280,000.00股,投入到长望有限,超过部分18,674,047.70万元计入长望有限的资本公积,原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不再存续。原长望有限的全体股东将作为改制后长望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望科技”、“公司”)的发起人,各原有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根据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沪东洲评字[2015]第0271139号”《评估报告》,有限公司以2015年3月31日为基准日的净资产评估值为11,100.00万元,高于审计净资产。 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以上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出资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15)第114220号“《验资报告》。 2015年5月4日,长望有限原37名股东作为发起人签署《发起人协议书书》,各发起人以其各自所持有的有限公司股权所对应的净资产作为出资,认购股份公司股份,变更前后各原有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2015年5月8日,长江投资出具《关于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整体改制的批复》【长投(2015)17号】,同意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整体改制为上海长望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由原2,940万元,变更为3,528万元。 2015年5月8日,长江联合出具《关于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整体改制的批复》【长发(2015)025号】,同意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整体改制为上海长望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由原2,940万元,变更为3,528万元。 2015年5月9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上海长望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上海长望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上海长望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上海长望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筹办情况报告》等议案,选举了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成员、第一届监事会成员。 2015年5月26日,长望有限在上海市工商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10115000000088】,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为3,528万元。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7.51万元,同比增加5.64%;净利润1439.16万元,同比增加24.79%。本年度公司收入、利润增加主要因为报告期内增加了军品订单。报告期内,共计投入研发资金755.6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7.67%。1、气象观探测领域现状: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基本形成。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成立运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得到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量预测、农业病虫害防治等气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气象为我国粮食实现“十二连增”作出积极贡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抗旱防雹、森林草原防火等方面效益显著。有效应对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北京等大城市暴雨内涝、“威马逊”超强台风等气象重大灾害。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从“十一五”时期的年均2956人下降到“十二五”时期的1293人,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1.02%下降到0.59%。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接近80%,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60%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15-30分钟。气象监测预报水平稳步提高。与“十一五”时期相比,24小时晴雨、温度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8%和13%,台风路径预报误差缩小26%,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北半球可用预报时效达到7.3天。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更加完善,气象卫星实现多星在轨和组网观测,181部新一雷达组网运行,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基本实现观测自动化,区域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从85%提高到96%。重建1951年以来高质量基础气象数据集,1700万亿次/秒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投入业务运行。气象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气象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明显增强,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更加活跃。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气象业务科技、服务和管理等多项改革深入推进。气象财政投入机制更加完善,中央财政对气象部门的累计投入较“十一五”时期增长81%,地方财政投入增长110%。2、国家政策及发展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实际,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编制了《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强化气象技术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实现气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切实提升气象监测预报科技水平与服务能力。《规划》强调要“实现气象核心业务技术新突破”。(1)推进数值预报自主研发实现突破。发展全球/区域数值模式动力框架等核心技术,改进全球和区域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业务系统,完善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大力发展面向台风、环境、海洋和核应急响应等的专业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成基于GRAPES的全球/区域集合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完善月-季-年预测一体化的海-陆-冰-气耦合的高分辨率气候预测模式,建立耦合物理、化学、生态等多种过程的地球系统模式。(2)构建无缝隙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完善一体化现代天气气候业务,推进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向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方向发展。建成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集约化气象监测预报业务体系,发展精细化气象格点预报业务,强化短时临近预警和延伸期到月、季气候预测业务,提升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和气候事件预报预测业务能力。提高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实现从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建立以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为基础的客观化精准化技术体系。(3)发展精细化气象服务技术。建立集高时空分辨率天气实况和天气预报、点对点预警推送、基于用户请求响应、自动适配、人工智能为一体的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研发集气象灾害区划、灾情收集与监测、灾害风险预估与预警、灾害风险转移以及气象防灾增效服务效益评估为一体的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研发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数值模式、多种类数值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等核心技术,建立一体化的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模型、典型案例和相关技术方法等的知识库,实现专业气象服务的互动性、融合式和可持续发展。(4)发展先进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构建全社会统筹气象观测、天地空一体、实现“一网多用”的综合气象观测网。建立健全观测标准质量体系,加强气象观测质量管理,推进气象观测标准化。发展智能观测,推进观测装备的智能化和观测手段的综合化,实现观测业务的信息化。增强观测业务稳定运行能力,提升观测业务运行保障能力,加强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完善观测业务运行机制,实现观测业务运行集约化。提升观测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加强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业务,完善观测产品加工制作业务,提升遥感数据综合应用能力,建立观测数据质量与应用评价制度。《规划》还提出要“提高气象信息化水平”。(1)加强气象数据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统一观测设备数据格式标准,制定统一的各类观测数据传输及存储规范,建立健全覆盖气象数据全流程的标准化体系。完善气象数据资源开放机制,构建国家级数据资源共享体系。依托国家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建设面向民生的公共气象数据资源池,定期更新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制定基础气象数据服务开放清单。建立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社会间数据共享协作体制机制,满足跨学科、跨行业的数据融合、综合分析及信息服务的需求。(2)建立安全集约的气象信息系统。建设资源集约、流程高效、标准统一的信息化业务体系。按照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构建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数据和统一管理的集约化气象云平台,增强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政务和综合管理的支撑,提升气象信息化技术水平。建立符合国家要求的安全可控的电子政务内网和基于互联网的集约型门户网站群。提高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3)推进信息新技术在气象领域应用。积极跟踪国内外信息新技术进展,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效益,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发展战略,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气象应用。构建数据产品加工处理流水线,实现集约发展。基于标准、高效、统一的数据环境,建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综合观测、公共气象服务、教育培训以及行政管理等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气象业务和管理系统。以信息化为基础,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加快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实现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气象现代化发展模式。(4)实施气象信息化三大战略。实施“互联网+”气象战略,构建“云+网+端”的气象信息化发展新形态。实施互联网气象平台战略,为气象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撑,汇聚众智实现创新发展,提升公共气象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实施气象大数据战略,统筹布局全国气象大数据中心,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气象数据的应用价值,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3、市场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气象局积极推进十二个重点工程,着力推进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预计建设10000个骨干气象站,600个农业自动观测站,新建8部、升级5部天气雷达,在南海海域建设30个海岛/平台/船舶自动气象站,预计中国气象局市场在未来约有几十亿元的市场。根据《中国通用机场航空发展报告》、《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从2011年到2020年,中国的通用航空机场将增加52个。目前机场需求已经从单个自动站向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转换,同时包括完善气象中心、气象信息平台、气象预报系统、机场探测设施等,未来航空气象市场仍有较大开发空间。到2020年,建成科学集约的军民综合气象监测体系。监测站点布局进一步优化,边境、高原、海岛等特殊地域固定气象观测站点密度提高一倍以上,基本消除观测盲区,实现重点地区、重要要素地面观测全覆盖;按照集约化设计要求和统一的技术体制,实现军民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大气廓线组网探测;空基、地基机动观探测手段进一步丰富,应急机动气象监测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的发展战略:稳定市场、提升技术、兼并重组、寻求突破。4、公司发展思路和方向:抓住当前军民融合的机遇,及中国气象局未来的产业布局,内联外合争取在新的市场及产品领域有所突破。加强对各类高精度传感器的应用研究,全面提升临近空间探测乃至高空气象观探测仪器设备科技水平与服务能力。完善产品系列架构,研制农业、生态、环境等其他领域的测量仪器,为坚持绿色发展、有序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储备。推进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研制思路,实现智能感知与在线标校,为实现气象现代化和建设智慧气象提供支持。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长发集团长江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31460000 59.05
2 银领资产新三版尊享二期基金 11000000 20.65
3 上海泓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800000 3.38
4 徐毅荣 1078860 2.02
5 徐永棠 1005480 1.89
6 施利娟 896280 1.68
7 吴一奇 882456 1.66
8 李吉明 729240 1.37
9 杨文戟 586824 1.1
10 许殿义 437472 0.82
企业发展进程
更多 上海 的企业
企业全称 企业简称 上市代码.板块 所属行业 企业类型 上市日期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益诺思 688710.SH 研究和试验发展 央企子公司 2024-09-03
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小方制药 603207.SH 医药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8-26
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安乃达 603350.SH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7-03
上海雄博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雄博股份 874455.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5-21
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灿芯股份 688691.SH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中外合资企业 2024-04-11
上海新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榜信息 874333.NQ 商务服务业 大型民企 2024-03-15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龙旗科技 603341.SH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3-01
上海汇舸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汇舸环保 874207.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2-27
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合晶 688584.SH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中外合资企业 2024-02-08
上海申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申传电气 873594.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1-10
查看更多 上海 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