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陕西
  • 成立日期: 1997-06-18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6100002942059830
  • 法定代表人: 吴志鹏
  • 董事长: 吴志鹏
  • 电话: 029-86845000,029-86847070,029-86847885
  • 传真: 029-86846222
  • 企业官网: www.xac.com.cn
  • 企业邮箱: zhfj000768@avic.com
  • 办公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西飞大道一号
  • 邮编: 710089
  • 主营业务: 军用大中型飞机整机、军民用航空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维修与服务,属于高端航空装备制造业。
  • 经营范围: 飞机、飞行器零部件、航材和地随设备的设计、试验、生产、维修、改装、销售、服务及相关业务;飞行机务保证及服务;飞机租赁及相关服务保障业务;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技术服务;航空及其它民用铝合金系列产品和装饰材料的开发、设计、研制、生产、销售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进出口加工业务;动力设备和设施、机电设备、工矿备件、电气、管道、非标设备及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销售以及技术服务;碳材料和粉末冶金制品、橡胶件、塑料件、锻铸件的制造;城市暖通工程、天然气安装工程、电子工程的设计、运行、安装、维护、管理及技术服务;汽车零部件的制造、维修、销售及技术服务;客户培训及相关配套服务;员工培训(仅限本系统内部员工)。(上述范围中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报经批准的,凭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经营;未经批准的,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西飞,股票代码000768)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科研生产基地。公司A股股票于1997年6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航空制造业首家上市公司。2020年12月,中航西飞完成重大资产置换,置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天水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飞机整机制造及维修资产,实现对大中型飞机整机制造资产的专业化整合。中航西飞主要从事大中型飞机整机及航空零部件等航空产品的研制、批产、维修及服务,目前主要产品有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等,同时还承担了ARJ21、C919、AG600等国内外大中型民用飞机机体部件设计、制造、配套与服务,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美国波音公司以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外知名航空公司拥有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以建设治理规范、业绩卓越的优秀上市公司为目标,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持续构建和完善运营管理体系,提升运营绩效水平;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维护客户、股东、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权益,先后荣获“最受投资者尊重的100家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第十四届金圆桌奖——董事会治理特别贡献奖”等荣誉,2017年至2021年信息披露考核连续五年被深圳证券交易所评为最高级别“A”级。
  • 发展进程: 公司是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体改生[1997]50号文批准,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飞集团公司")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于1997年6月18日在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 2020年11月27日,公司完成了上述事项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领取了西安市阎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换发的《营业执照》。本次工商变更登记完成后,公司中文名称正式变更为“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军用大中型飞机整机、军民用航空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维修与服务,属于高端航空装备制造业。1.军用飞机整机公司的军用整机产品主要包括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等。2.飞机零部件公司保持并不断提升在机身、机翼等部件集成制造核心技术的优势。公司研制的飞机零部件产品已涵盖所有国产民用大中型飞机主力型号,承担了C909飞机、C919飞机、AG600飞机、新舟系列飞机的机身、机翼等关键核心部件研制工作,是上述飞机型号最大的机体结构供应商。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转包生产,承担了空客A320/A321系列飞机机翼、机身,波音B737系列飞机垂尾与内襟翼等产品的制造工作。3.航空服务公司提供航空工程技术支持、技术资料、用户培训、航材支持、飞机维修(含改装)等航空服务业务。(二)报告期内的经营模式本公司属于设计+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公司根据特定客户需求,设计研发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同时组织生产制造并进行产品销售。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全面承接“客户合同履约要求、公司规划落地要求”,基于运营管理体系,通过结构化管理逻辑,设置年度运营计划目标,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构建了覆盖全要素、全级次的运营管控方法。公司搭建了以全级次计划为底层数据的企业运营指挥中心,应用图表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工具,全面分析公司整体经济运行趋势,促进公司经营目标实现纵向贯通与横向协同,实现高效管控,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在产品制造方面,公司装备研制加速推进;民机项目创新前行,C919快速上速率,A320机翼项目第三条翼盒生产线正式落成;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生成,成功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科技创新能力优化提升实践等多个案例入选中航工业“创新30条”案例集;积极发挥主机牵头作用,推进设计端、制造端、采购端全链条协同;以生产制造关键路径为抓手,深入应用精益管理工具,着力提升各阶段计划联动性和均衡性,确保各项航空产品生产任务高品质按节点完成交付。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抢抓“一带一路”“空中丝路”和国产大飞机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开拓民机市场,并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提升公司产品品牌知名度;同时开拓国际市场潜能,积极参加转包新项目竞标。为新项目市场开发业务持续发展、持续见效奠定坚实基础。(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紧抓国内民机产业高速发展机遇,持续扩大C909、C919等民机部件订单储备;巩固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空客大西洋等新工作包竞标。2.以“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为目标,全面提升航空装备成本经济性和质量可靠性,推动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降本。通过拓市增收、财税政策、资产效率、科技创新等多维举措,提升资产收益水平。3.以新兴防务装备产业和新兴民用航空产业为方向,统筹优化未来产业布局;从航空产业主业延伸和高端制造衍生应用两个方向,加大市场需求分析和关键技术研究,在科学论证基础上捕获机遇做大增量,围绕飞行训练模拟器、无人机等方向培育公司发展新动能并加快发展。1、概述2024年是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地的攻坚之年,公司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航空工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首责主责主业,加快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各项举措,在全年主要生产经营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营质效持续提升。在生产运营方面,公司军用整机生产连续4年实现高水平均衡交付,为国防和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先进、可靠、管用的航空装备。2024年以来,公司的运-20飞机在中国航展及沙特、埃及、南非等国家频繁亮相,进行飞行演示,展示出良好的航空装备性能,公司产品在国内外的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塑造提升,为拓展产品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对民机任务跨越式增长的机遇与挑战,公司高效发挥生产管理体系作战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紧密围绕年度生产任务目标和“3强(在生产管理方面:风险自主识别强预警、计划准时完成强管控、生产周期压缩强推广)、3降(在生产成本方面:经济性投产降库存、柔性化供汽降动能、竞争式外协降单价)、3提升(在生产能力方面:体系能力提升、短板能力提升、保障能力提升)”工作目标,深耕“一机一策、一厂一表”运营模式,严守底线要求,与用户紧密协作、集智攻坚,有效化解各类风险瓶颈和掣肘难题,C909飞机、C919飞机、AG600飞机、新舟系列飞机的机身、机翼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生产交付任务均准时、高质量完成。公司持续提升国际转包项目精细化运营水平,重履约、稳生产、降成本、提质量、强技术,不断协调内外部供应链资源,充分发挥国际转包IPT团队合力,紧密协作化解生产交付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高质量完成年度交付任务。在产品研发方面,依托航空装备研制需求,以“1351(1个目标,3个顶层规划,5大保障机制,1套制度体系)”创新体系建设为牵引,积极构建“创新、开放、共享、协同”生态,持续推动大飞机创新原、西安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统筹研发、智能制造、服务保障、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连续获得新突破,加速夯实技术供给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公司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大飞机创新原”实体化建设,有效促进技术协同攻关、重大项目论证和科技成果产出;扎实推进“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技术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健全科技创新评价机制,优化创新激励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导向作用,激发创新内生动力;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壮大领军人才队伍;营造创新文化,举办先进制造高端论坛、科技创新之旅和大飞机创新原系列专题科技讲座活动,催生蓬勃创新活力。在航空服务方面,公司以用户需求和外场问题为导向,聚焦重点型号,加快备件配套保障,加速外场问题处理,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飞机完好率,提高用户满意度。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构建了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打造了“主机集成+专业化配套+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的航空产业生态圈,以准时生产为核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供应链安全为底线,推动全供应链计划协同,开展供应链策略研究与应用,强化供应商管控,优化供应商资源,开展供应链安全评估,强化供应链风险应对,扎实推进国产化替代工作,补齐供应链能力短板实现供应链协同稳定、敏捷高效、安全健壮。在降本增效方面,聚焦本质成本,深化业财双向融合,从研发、技术、质量、管理等维度实施全寿命周期降本工作,依托价格模型、产业协同降本,实现航空产品成本优化目标,持续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优化专业厂级模拟经营策略,设计业务级成本压降指标,进一步激发公司专业厂及职能部门的经营潜能。开展绿色照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推进绿色工艺替代、实施集中用能计划,推进峰谷用电管理,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培植绿色低碳文化,提升公司综合能源绩效水平。在改革提升方面,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总目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及改革需求,制定形成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聚焦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快现代化航空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谋划了多项改革举措。2024年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总体完成率达成了阶段性目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1)经营计划执行情况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2.16亿元,净利润10.23亿元;实现全员劳动生产率44.47万元/人。(2)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军机产品:按期完成军机任务。民机产品:按计划节点完成了C909飞机、C919飞机、AG600飞机、新舟系列飞机等民机型号的大部件及零件交付任务。2024年共交付C909部件及C919部件44架份,交付新舟部件2架份。国际合作项目:按客户订单要求完成了国际合作项目生产交付任务。2024年共交付国际转包项目1267架份,其中交付空客公司677架份,交付波音公司559架份,其它项目31架份。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