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华林证券
- 企业英文名: ChinaLin Securitie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林立
- 上市代码: 002945.SZ
- 注册资本: 270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9-01-17
- 大股东: 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64.46%
- 董秘: 谢颖明
- 董秘电话: 0755-82707766
- 所属行业: 资本市场服务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崔巍巍、赵雪妍
- 律师事务所: 北京金诚同达(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柳梧新区国际总部城3幢1单元5层5号
- 概念板块: 证券 西藏板块 深股通 融资融券 中证500 预盈预增 预亏预减 深成500 券商概念 互联金融 西部大开发 创投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西藏
- 成立日期: 1997-06-1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400001939663889
- 法定代表人: 林立
- 董事长: 林立
- 电话: 0755-82707766
- 传真: 0755-82707888-1351
- 企业官网: www.chinalin.com
- 企业邮箱: ir@chinalin.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668号华润置地大厦C座32-33层
- 邮编: 518057
- 主营业务: 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其他业务
- 经营范围: 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代销金融产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林证券或公司)是全国性综合类券商,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945),主要开展证券经纪、融资融券、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自营投资等业务。公司注册在西藏拉萨,管理总部位于深圳市,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了业务总部,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开立分支机构,广泛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拉萨等大部分省会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实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华林证券另设有子公司:华林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华林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和华林投资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公司秉承“您财富的成长是我们的使命,守法合规严谨是我们的原则”的核心经营理念,各项业务均衡发展,具有差异化经营特色。公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屡获业界殊荣,在行业内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资本回报率和盈利能力。华林证券以打造新一代年轻化的科技金融公司为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为驱动,以交易为基础,以敏捷为特色的经营理念,率先在行业内推出“部落制”改革,形成更加敏捷化、扁平化、互联网化的组织管理体系,打造了职能管控线、科技金融线和传统业务线三线管理模式。公司将持续注重科技投入及核心人才引进,全面推动前中后台数字化转型,致力为个人、企业及机构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的综合金融服务。华林证券是业内较早实施互联网转型的券商,在证券经纪业务中已构建了较为成熟的线上线下用户增长体系、多场景自适应的客户服务体系、多策略多品种的产品体系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客户经营体系。公司积极推进机构业务、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获客与服务能力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持续强化投资银行业务差异化优势,聚焦精品投行战略,为企业经营规划与资本运作提供贴身、周到的专业服务,协助客户实现战略目标。目前公司已累计为超过200家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为客户融资规模近2000亿元,在行业内排名前列。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投研体系完备、产品线丰富、业绩突出。公司研发的客户服务终端“明镜”系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定制化投资服务,并高效输出资管投资、组合分析与研究服务,不断优化提升客户体验。公司将紧紧围绕科技赋能主线,致力于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及合规风控能力,持续打造“华林特色”的资产管理业务。公司立足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成立了乡村振兴部落,在面向“三农”发展建设中的信息贯通、金融链接、生态协调需求,以农产服务平台为载体、以新金融科技应用为驱动、以数字化推动组织治理为抓手,致力于成为全面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综合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公司持续推动科技金融战略转型,设立科技金融条线,形成产品、研发、运营、经营的完整闭环,实现业务与科技高效协作,从而达到发现商机快、决策速度快、开发上线快、团队执行快的“四快”目标。公司设计了独特的员工职涯发展体系,以T族、P族取代传统的行政管理序列,搭建了完整的人才地图,真正从管理机制上实现扁平化,并通过OKR与KPI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有效的考核与管理。作为西藏上市券商,华林证券始终心系家乡,怀揣服务实体经济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将参与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公司的重要使命。为了更好地在西藏开展公益慈善事业,2017年公司成立了西藏华林慈善基金会。公司发挥了出资人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优势,打造了协同发展的精准金融帮扶模式。公司先后在拉萨市达孜县、堆龙德庆区、那曲市色尼区等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区确立定点帮扶关系,累计开展帮扶项目超过30个,通过教育帮扶、产业帮扶、医疗帮扶、消费帮扶等多措并举,交出了脱贫攻坚的优异答卷。凭借良好的经营业绩和规范管理,公司得到监管层和行业的广泛认可,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荣获:2021年度科创板项目金鼎奖、2021年度扶贫成果金鼎奖、2021中国证券业创业板投行君鼎奖、2021中国证券业经纪人团队君鼎奖、上市公司2020年报业绩说明会优秀实践案例、2020年中国区债券项目君鼎奖、2020年最佳数字化财富管理APP奖和最具创意运营活动奖、2019年度最佳券商资管固定收益投资团队、2019年最佳IPO项目奖、2018中国先锋智能经纪商、2017年度银行间本币市场优秀债券市场交易商、2017中国区突破IPO投行君鼎奖、2017卓越竞争力成长型证券公司、2017卓越竞争力精准扶贫贡献奖、2016年度中国公益企业等多个奖项。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总部及下属分支机构开展财富管理、自营业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并依托全资子公司华林创新从事另类投资业务,华林资本从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作为公司基础业务,涵盖证券经纪、信用业务、代销金融产品、股票期权及投资顾问等。其中,证券经纪业务结合其他业务协同发展,广泛的客户基础推动了信用业务、投资咨询及资产管理业务的增长;信用业务主要包括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及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等资本中介业务,其中融资融券业务收入是信用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自营业务涵盖权益类、固定收益类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与交易。其中,固定收益类自营业务包括做市交易、撮合交易等交易业务及自营投资,主要通过买卖差价及利息收入获取收益。投资银行业务以客户为中心,聚焦市场动态。巩固IPO、再融资等传统股权融资业务,积极拓展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债券承销等多元业务,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资产管理业务为客户提供集合资产管理、单一资产管理、专项资产管理等资产管理服务,赚取管理费及投资业绩报酬收入。此外,公司还通过子公司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另类投资等其他业务。(一)概述2024年,证券市场呈现企稳回升态势,股基交投活跃度回暖,但受地缘政治及全球流动性波动影响,仍存在结构性分化;注册制改革深化推动上市企业质量提升,资金持续向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战略领域倾斜,形成估值重塑与产业转型共振的新格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打造新一代年轻化的科技金融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根本,以科技为驱动,打造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综合金融交易服务品牌。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475.15万元,实现营业利润49,813.13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15.33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446,446.5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66,038.80万元。公司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如下:1、财富管理业务(1)市场环境2024年,上证指数上涨12.67%,深证成指上涨9.34%;A股全年成交额257.33万亿元,同比增长21.22%,日均成交额达1.06万亿元。全年市场两融日均余额15,670.70亿元,同比下降2.41%;其中日均融资余额15,372.83亿元,同比增长1.40%。(2)经营分析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战略举措落地,聚焦用户核心需求,通过对证券App智能投顾工具、条件单交易、策略选股等功能升级,不断打磨用户体验并优化获客链路,推动财富管理从传统营销模式向“活动+内容+交易+社交”一体化的数字化营销模式转变。在业务端,依托大数据分析引擎构建客户分层模型,对高净值客户提供定制化资产配置方案,对长尾客户推出理财荷包等普惠金融产品,同时通过AI算法实时识别用户行为,动态调整服务策略,实现需求精准匹配。在研发端,通过引入大语言模型技术,深度集成智能运营、智能投顾、智能客服、投研辅助等场景,实现7×24小时实时交互与个性化服务响应。此外,公司持续优化线下分支机构管理模式,通过“线上用户引流+线下客户服务”的OMO协同机制,搭建标准化服务流程与数字化工具包,提升用户转化率,形成“科技赋能、全域触达、生态闭环”的新型财富管理格局。公司持续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深耕,建立以投顾为核心的资产配置体系,为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保驾护航。一方面,公司着力于AI投顾研究,不断丰富客户服务工具,帮助客户提升交易体验;另一方面,持续走“精品化”路线,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与金融产品研究评价体系,从客户需求出发,不断丰富策略类型,精选优选产品,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代销非货金融产品规模同比上升12.64%,200万以上高净值客户同比上升超20%。信用业务方面,公司以“稳健增长与风险防控并重”为核心策略。通过优化客户服务体系与构建业务场景等方式实现客户体验与业务效率双提升。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提升客户对市场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余额51.57亿元,同比增长11.17%,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55.76%,风险水平持续可控。在风险防控方面,公司对信用账户担保证券采用动态追踪、及时应对、全程管理的风控策略,持续优化担保品管理模型,在业务增长的同时有效把控业务风险。此外,公司紧跟监管政策导向并充分评估市场风险等因素,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审慎控制风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无自有资金参与的股票质押存量业务。(3)经营计划公司聚焦金融科技底层能力建设,深度融合AI中台与大数据分析引擎,构建一站式智能财富管理平台,实现从用户洞察、精准触达至资产配置的全链路数字化重构。依托海豚科技提供的智能算法与数据治理框架,整合用户交易行为、风险偏好、生命周期标签等多维度数据,构建动态客户画像,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匹配;整合内外部投研资源,开发AI驱动的投研辅助系统,实现支持智能生成行业深度报告、策略回测及风险预警、智能投顾工具等智能投研工具平台;整合投研、交易、托管等核心资源,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机构客户全业务链协同赋能平台”。通过上述举措,推动公司形成线上线下双向导流、协同赋能的生态闭环,并通过场景化服务模块及沉浸式交互体验升级,提升用户粘性与全生命周期价值。公司将持续发力财富管理转型进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丰富产品矩阵,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陪伴式服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互联网转型战略,进一步探索线上高净值客户的精细化运营。同时加强线上线下业务的深度联动,构建坚实的业务护城河,强化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服务体系与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畅通、高效、便捷的交易服务,优化客户投资体验,做好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守护者。2、自营业务公司自营业务主要包括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及其他金融产品投资及交易。(1)市场环境2024年,债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国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投资者结构保持多元化;货币市场交易量略有下降,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成交量保持增长。国内A股市场,整体呈现出“V”型反转的走势,市场波动较大,主要股指全线上涨,从全年的盘面来看,人工智能、低空、大金融、机器人等板块表现较好。(2)经营分析公司秉持稳健投资理念,以利率债投资为核心,叠加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产品,积极开展相对价值交易;坚持“精品”投资路线,借助量化数据分析工具,精准把握择时与做市交易机会,紧跟投资交易趋势,以“质”取胜,报告期内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在销售交易业务方面,公司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优势,系统化捕捉交易机会。销售交易团队紧密跟踪债市动态,在市场波动中凭借优秀的债券定价能力与销售能力,精准把握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交易机会,为机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全年现券交易量破万亿,投标与中标量稳步提升。权益类投资方面,公司贯彻低风险、稳健的投资风格,制定以低估值、低波动及稳健股息为核心的高股息策略。受益于“国九条”出台对资本市场的全面规划引导,银行等红利板块得到更多长期资金关注,公司自营业务全年取得良好收益。衍生品业务凭借精准的市场研判与政策分析,及时调整交易策略,精准捕捉波段趋势,收益贡献突出。(3)经营计划债券自营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将加大投研力度,依托科技赋能完善市场跟踪体系,优化利率债配置策略,同步提升现券交易定价精度与做市响应效率,实现质与量上齐驱并进,全面提升投资收益。债券销售交易业务方面,公司将持续精进债券全周期服务能力,构建涵盖利率研判、波动捕捉、机构服务的一体化销售体系,力争成为国内最活跃的银行间本币市场债券做市商之一。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强风险控制与管理能力,完善债券投资合规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监测效率,确保业务规模扩张与风险敞口可控同步推进。权益投资方面,公司将继续秉持稳健、高效、合规的投资理念,聚焦低波动、高股息的核心逻辑,优化权益资产配置。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模式,审慎开展衍生品交易,以实现稳健的投资收益为最终目标。3、投资银行业务(1)市场环境2023年“827新政”及2024年新“国九条”背景下,A股IPO市场低迷,IPO数量和募资规模显著下降。2024年IPO撤否单数超430单,同比增长约50%;全年首发上市企业100家,募资总额673.5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68%和81%,募资规模创十年新低。受此影响,证券公司传统投行业务规模缩小,转向“精品投行”模式,注重项目质量,不再片面追求业绩排名和业务规模;同时强化合规风控、前置风险评估。部分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向并购重组等业务转型,探索差异化服务,深耕细分领域。(2)经营分析2024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主要为财务顾问收入。报告期内,公司投资银行部积极实施业务转型,从传统的IPO和再融资向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业务转变。为适应转型需要,投资银行部积极加强专业培训,不断提升部门员工业务拓展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努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适应市场竞争力的业务一体化发展模式和组织结构。投资银行部持续跟进上市公司客户的融资需求,加强与资金方、产业方的互动,为上市公司寻求上下游并购标的,积极筹划并购重组方案,协助客户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目前,公司储备的保荐及承销项目、并购重组及新三板财务顾问等项目达20余个,为未来投行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经营计划2025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将进入关键转型期。人才培养方面,将推进系统化培训,提升员工承揽和承做能力,打造核心业务骨干,筑牢人才基础;业务管理方面,构建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涵盖客户拓展、项目开发、质量控制、估值定价及投资者管理等维度,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风控水平。同时,基于现有的储备项目,投资银行部将把战略重心投向并购重组业务的开发与承做,凭借专业团队及其丰富的项目经验,提升业务规模和服务质量,塑造良好口碑,巩固行业竞争力。4、资产管理业务(1)市场环境2024年,券商资管行业在资管新规深化的背景下,呈现出“主动管理深化、科技赋能加速、竞争格局分化”的特征,各机构向规范化、标准化、净值化、数字化转型,但因资源禀赋与客户基础差异,在经济调整、市场变化、政策导向下,面临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差异化布局与竞争力构建的挑战,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资管新规后,2024年券商资管集合规模持续高于单一规模,主动管理成效显著,行业“强者恒强”格局凸显,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关键,华林证券资管聚焦主动管理转型,执行科技金融战略,打造“稳健特色”资管品牌,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2)经营分析报告期内,资管业务围绕“固收筑基、权益突围、多资产制胜”战略主线,持续强化投研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通过构建涵盖现金管理、固收+及多资产指数策略的阶梯化产品体系,进一步拓展主动管理产品谱系,践行“长期稳健持续收益”的投资理念,为客户提供稳健且专业的资产管理产品。在风险管理方面,着重加强主动管理业务的风险管理和监控,补充并完善业务管控流程与制度;梳理和新增风险控制指标,优化风控系统,同时增加合规有效性专项评估与业务管控检查,确保业务稳健运行;在客户服务方面,资管业务全面升级客户服务体系,高效输出投资研究组合的综合分析能力与专业服务;通过定制化服务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感与服务效能,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公司管理资管计划34只,管理资产规模93.41亿元。其中集合产品11只,管理规模26.73亿;单一产品21只,管理规模55.86亿;专项产品2只,管理规模10.82亿。(3)经营计划公司将继续坚定推进精品化主动管理战略,以固收、权益、多资产投资为三大核心主线,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投资能力体系,打造具有“稳健特色”的资管业务品牌和服务。在此基础上,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投资研究体系,坚定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动资管投研决策、客户服务、业务管理与产品运营的全面升级;通过科技赋能和风险管控,优化客户服务体验,提升产品业绩,增强客户满意度和服务效能,为客户打造符合预期的稳健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5、其他业务(1)经营分析1)华林创新华林创新作为公司旗下专业另类投资平台,始终秉持“价值发现、稳健增值”的核心策略,聚焦另类股权直投与注册制战略配售业务,致力于挖掘具备高成长潜力的优质企业。2024年,国内资本市场呈现显著分化特征:二级市场受科技板块创新动能及“中特估”估值修复驱动局部回暖,但一级市场受宏观周期波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流动性趋紧等因素影响,整体处于低位震荡阶段。在此背景下,公司主动调整投资节奏,严格遵循审慎风险偏好与择时策略,集中资源强化存量资产管理与风险防控。截至报告期末,华林创新累计投资组合覆盖12家行业领先企业及1家产业基金,总投资达10.23亿元,项目覆盖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及绿色经济等领域,底层资产质量稳健。2)华林资本华林资本作为公司的私募基金子公司,紧跟股权投资的主流趋势,开拓产业基金业务,积极与政府引导基金及上市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进展。依托立业集团和华林证券平台的优势,华林资本围绕“以退定投”的核心策略,通过精准布局和资源整合,构建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闭环。(2)经营计划展望2025年,股权投资行业将在新的私募监管政策下加速出清,行业格局将向集团化、专业化方向深度演进。随着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的落地,私募股权行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模式,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将成为一级市场的主要投资方向,而并购重组和S基金交易将成为重要的退出方式,一二级市场的联动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趋势。在此背景下,公司将充分发挥集团资源优势与专业能力,积极打造华林投资生态圈,以适应行业变革,把握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