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巴比食品
  • 企业英文名: ZHONGYIN BABI FOOD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刘会平,丁仕梅
  • 上市代码: 605338.SH
  • 注册资本: 248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10-12
  • 大股东: 刘会平
  • 持股比例: 40.8%
  • 董秘: 苏爽
  • 董秘电话: 021-57797068
  • 所属行业: 食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孔令莉、孙茂藩、张勉楼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茸江路785号
  • 概念板块: 食品饮料 上海板块 养老金 电商概念 沪股通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10-07-0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558762442G
  • 法定代表人: 刘会平
  • 董事长: 刘会平
  • 电话: 021-57797068
  • 传真: 021-57797552
  • 企业官网: www.babifood.com
  • 企业邮箱: ir@babifood.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茸江路785号
  • 邮编: 201611
  • 主营业务: 专业从事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食品流通,食品生产,食品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餐饮企业管理,食用农产品、厨房设备、电器设备、电子产品、百货、服装鞋帽、广告灯箱、包装材料的销售,粮食收购,投资管理,实业投资,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自有房屋租赁,自有设备租赁,道路货物运输,广告设计、制作,展览展示服务,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茸江路785号,公司围绕成为“中华包点领导品牌”的战略目标,坚持“顾客满意、员工愉悦”的经营理念,采取品牌化经营、产品工业化生产、连锁化门店销售、团体供餐、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的商业模式,满足消费者在家消费、到店消费、到食堂消费的消费场景。公司于2020年10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包子第一股”。公司旗下核心品牌“巴比”由刘会平先生创立于2003年。目前已开设3000多家巴比早餐连锁门店,业务范围覆盖华东、华南、华北及华中地区的重要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武汉市等,每天为数百万顾客提供安全、放心、健康的早餐食品,同时帮助了几千个小微人群创业,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
  • 发展进程: 2010年6月,刘会平、洒海滨、金汪明、潘和杰、秦红艳5名自然人和中饮餐饮共同签署了《上海中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章程》,由中饮餐饮和刘会平、洒海滨、金汪明、潘和杰、秦红艳5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上海中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5,800万元,其中中饮餐饮出资8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3.79%;刘会平出资4,3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4.14%;洒海滨出资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45%;金汪明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72%;潘和杰出资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45%;秦红艳出资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45%。根据前述公司章程,注册资本由上述各方以货币形式分两期缴纳。出资为2,088万元,于2010年6月出资完毕,其中中饮餐饮应缴纳288万元,刘会平应缴纳1,548万元,洒海滨应缴纳72万元,潘和杰应缴纳72万元,秦红艳应缴纳72万元,金汪明应缴纳36万元。第二期出资为3,712万元,于2012年6月前缴足,其中中饮餐饮应缴纳512万元,刘会平应缴纳2,752万元,洒海滨应缴纳128万元,潘和杰应缴纳128万元,秦红艳应缴纳128万元,金汪明应缴纳64万元。根据上海新高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13日出具的新高信财审验字(2010)第1095号《设立验资报告》,截至2010年6月13日,中饮投资已收到全体股东以货币形式缴纳的注册资本期出资合计人民币2,088万元。2010年7月8日,中饮投资取得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闵行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10112000994159)。 2010年8月18日,中饮投资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中饮餐饮将其持有的中饮投资11.86%、0.55%、0.55%、0.55%和0.28%的股权分别转让给刘会平、洒海滨、潘和杰、秦红艳和金汪明,转让价格为1元/实际出资额。同日,中饮餐饮就上述股权转让事宜分别与刘会平、洒海滨、潘和杰、秦红艳和金汪明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2016年12月13日,中饮集团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根据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审计报告》(会审字[2016]4906号),中饮集团截至2016年9月30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27,404.01万元;根据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上海中饮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中水致远评报字[2016]第2790号),中饮集团截至2016年9月30日经评估的净资产为33,659.90万元;同意以全体11名股东为发起人,将中饮集团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各发起人将在中饮集团的权益(截至2016年9月30日)所对应的净资产投入股份公司,并按1:0.678733的比例折合为其所持有的股份公司股份,共折合股份公司股本18,6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净资产超过折股部分8,804.01万元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公司名称变更为中饮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29日,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会验字[2016]5223号),对中饮集团整体变更股份公司登记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验证。2017年4月21日,中饮食品取得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2017年9月1日,中饮食品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名称变更为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0月17日,中饮股份取得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经济也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同时餐饮行业竞争加剧,“质价比”逐渐成为主导餐饮行业的新趋势,餐饮整体收入增速持续回落,闭店数量同比持续攀升。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化业务布局和双轮驱动战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深耕主业,苦练内功,厚植优势,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1亿元,同比增长2.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29.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18.05%。公司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一)内生外延并举发展,行业整合加快推进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协同并举,加速推进全国化业务布局战略落地。一方面,公司在华东区域新开辟了江苏淮安和安徽芜湖、宣城、马鞍山等新市场,在华北区域新开辟河北的廊坊、石家庄、保定等8个县市级市场。另一方面,公司外延并购取得更丰富成果,公司在2023年末开始的“蒸全味”品牌收购项目在2024年上半年已顺利落地,2024年末推进的“青露”品牌项目截止目前也已完成供应链切换和股权收购事项,全年通过内生及外并购方式合计开拓1,026家加盟门店。公司依托生产要素等方面的经营优势加快行业整合项目落地,持续拓宽企业生存空间与发展动能,为行业集中度提升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此外,在新店型和新业务拓展方面,为满足下沉市场消费需求和探索更多的增长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在巴比堂食门店、中式汉堡扒包店、巴比面食馆等店型的打磨和试运营等方面展开了更多的探索活动,未来将在模型打磨成熟后启动市场拓展。在单店收入修复方面,为保持和进一步提升公司加盟门店行业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单店模型的改善,力求全面贯彻落实加盟门店的精细化运营。在门店形象方面,公司在门店招牌、电子菜单设计、包材、广宣标准模型方面不断改进优化,着力提升门店美观度和产品展示力。在店内布局方面,公司逐步调整改善门店设备及产品制作区域布局,更加直观的向消费者展示产品包制、蒸煎全过程,充分彰显“新鲜食材、现制现售”的经营理念,提升门店烟火气息。在门店运营方面,公司继续加强外卖平台补贴支持、外卖产品定制优化、外卖专项扶持力度,并通过对门店进行分级管理、定向精准扶持、组织各类营销活动、加盟商定期沟通会等方式,细化加盟管理,强化加盟服务,切实改善和提升加盟门店经营质量。2024年,公司实现特许加盟销售收入12.46亿元,同比减少0.42%。2025年公司将持续推动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协同发力,继续探索开发更多优质的门店业务模型,同时深化落实单店模型改善,提升公司特许加盟业务销售收入增长动能!(二)大客户业务拓展深耕,产品体系创新定制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创新打磨产品体系及优化服务、全面发力大客户渠道拓展深耕等途径,不断提升大客户业务发展质量与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公司持续提升客户定制服务能力水平,加强大单品的打磨与开发,每月对现有客户提供跟踪回访及新品送样服务,充分利用丰富的产品矩阵及生产技术经验、强大的产品研发及服务能力,深挖客户当前及潜在需求,满足客户个性化销售场景的搭建,成功完成了包括永和大王、便利蜂等一系列大型客户的新品定制开发、上市推广,成功开发了蒲公英荞麦包、高庄馒头、黑猪肉金鱼小馄饨等系列爆品,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大客户业务渠道,全年新开发大客户超300家,其中包括一批养老院、医院及教育培训平台等高价值客户,与一批大型忠实客户也达成了战略合作。在零售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与部分核心客户的合作逐渐深入、销售额不断提升,如与代表客户盒马合作不断深入,月度销售额增长超3倍,美团渠道也实现了全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的好成绩。同时在达人直播领域与东方甄选、与辉同行等客户也继续展开合作探索,不断丰富各类线上零售平台的营销宣传推广活动。2024年,公司实现大客户零售业务销售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15.31%。2025年,公司对内将系统性梳理及规划产品体系,确保渠道投放更加精细化、精准化,更贴切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消费场景需求;对外将加快推进潜在储备客户洽谈合作落地,并在全域营销矩阵打造、客户资源挖掘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推动更多产品品类销往海外,确保公司大客户零售业务持续稳定增长。(三)数字转型深化落实,精益管理久久为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坚持科技赋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完成对计划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TMS系统、车间计薪系统、OA系统、SAP系统、CRM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WMS系统、SRM系统等一系列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成功上线产成品财务成本测算系统、财务SAP系统合并报表功能、子公司SAP系统、子公司SRM系统,在强化业务风险预防控制能力、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外,公司在已有高水平信息化管理系统体系基础上,持续开发数智化管理系统,报告期内计划管理系统的销售预测、自动排产、生鲜外采需求、生产原料需求的业务算法、车间计薪系统自动排班的业务算法的开发稳步推进,有望加快建成全流程、多层次、可追溯的管理系统体系。同时,公司大力推进迁云项目,搭建数据中台系统,报告期末累计迁移云服务器共计74台,云数据库16个,实现了基于华为云的统一系统运维,并为集团数字一体化提供稳定、统一的运行环境,极大提升了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效能。在精益管理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业务风险预防控制,多措并举推动产品的产供销、物流配送、食安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精益化方向迈进。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75项精益改善项目,改善提案2,792条。其中,公司工程设备部、生产部、采购部会同供应商联合开发冷冻面皮刻皮机,实现了面皮自动化一体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提升40%,占地面积降低50%,设备的稳定性和设计理念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为贯彻落实公司“新鲜好吃战略”,公司生产物流部门通过优化拉动,实现了对生鲜原料品种选择、基地采摘或屠宰、运输、生产加工、配送到客户的全流程管控,进一步压缩生鲜产品的滞留时间,使内部生产周期缩短30%以上,极大提升了产品的新鲜品质。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在推动节能减排、排产优化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四)研发成果积厚成势,品牌矩阵全面赋能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在各区域市场设立专属研发部门,凭借高水平研发能力、高质量创新成果和高效率产出模式,通过对各地口味深耕钻研、在地化研发,推出“蒸制面点和馅料系列产品为主,水煮面点系列、烘烤面点系列等产品为辅”的逾百种产品,报告期内推动包括半成品菜在内的78款新品上市,另有68款在研产品开发储备中,产品出新率、成功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工艺革新,报告期内完成对22款产品改良升级,不断优化“煎包冷冻生胚技术”“冷冻面皮技术”,持续提升公司在产品生产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凭借高水平研发能力、高质量创新成果和高效率产出模式,公司研发团队在中国烹饪协会举办的几场国内烹饪顶级赛事中斩获团队奖2枚、金奖4枚、银奖2枚、铜奖5枚,充分彰显了公司在中式面点领域的深耕与实力。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司持续重点培育品牌自媒体营销阵地,结合时事热点、品牌故事、新品推广、情感共鸣、个人IP孵化和打造等,开展品牌营销工作。在自媒体矩阵上,报告期内公司着力于个人IP的打造,以“创始人+员工”为矩阵中心,通过使用人格化的品牌形象与消费者建立情感链接,形成独有的内容生态圈,优质爆款内容持续输出,公司自媒体矩阵账户全年品牌曝光量超1.87亿次,公司品牌知名度与好感度极大提升。在大型营销活动上,报告期内公司策划和落地了“只有新鲜好食材,才能做出好产品”的主题营销活动,单场营销活动获全网曝光量超1,700万次,进一步深度刻画了品牌形象。不仅如此,公司以“不时不食”的产品理念,推动了“东坡肉包”“蒲公英荞麦包”“麻辣小龙虾包”“梅干菜烧肉大包”“酱香茄子包”等应季产品的营销推广,在小红书、抖音等社媒平台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和晒单,多个单品多次成为当季最火爆的讨论话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肯定和喜爱。凭借高质量的业务发展和出色的品牌价值传播,报告期内公司荣膺“沙利文2024大消费年度影响力连锁品牌”称号,获评“2024胡润中国餐饮品牌Top100”、中国烹饪协会“2023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红餐网“2024年度餐饮品牌力百强”,连续4年蝉联红餐网“年度包点十大品牌”榜首,充分彰显了公司品牌的实力和影响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