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长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长缆科技
  • 企业英文名: CHANG LA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俞正元
  • 上市代码: 002879.SZ
  • 注册资本: 19310.76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7-07
  • 大股东: 俞正元
  • 持股比例: 35.47%
  • 董秘: 黄平
  • 董秘电话: 0731-85262635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永利、彭岚
  • 律师事务所: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长沙高新开发区麓谷工业园桐梓坡西路223号
  • 概念板块: 电网设备 湖南板块 养老金 预盈预增 机器人概念 智能电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南
  • 成立日期: 1997-12-23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0100183969999D
  • 法定代表人: 俞涛
  • 董事长: 俞涛
  • 电话: 0731-85262635
  • 传真: 0731-85570150
  • 企业官网: www.csdlfj.com
  • 企业邮箱: cldg@csdlfj.com.cn
  • 办公地址: 湖南省长沙高新开发区麓谷工业园桐梓坡西路223号
  • 邮编: 410205
  • 主营业务: 专业从事电力电缆附件及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电线、电缆经营;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设备研发;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力设施器材制造;电工器材制造;电工器材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耐火材料生产;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电器辅件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金属结构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物联网设备制造;汽车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安全系统监控服务;安防设备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专业设计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软件销售;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字技术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非居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物业管理;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电线、电缆制造;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长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58年(原长沙电缆附件厂),是我国专业生产电缆附件历史最长、规格最全的骨干企业之一,是专业从事电缆附件及配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7年7月7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股票简称:长缆科技,股票代码:002879。作为集自主研发能力、资金实力、产品运行经验和配套服务能力于一身的电缆附件生产厂商,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电缆附件生产基地及国际最先进的高压、超高压研发设备及检测设备;具备535kV及以下各电压等级交、直流全系列电缆附件成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在国内率先完成了220kV、110kV系列高压电缆附件产业化;率先实现了±535kV、±400kV、±320kV电缆附件开发与运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新能源、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行业。公司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持续向更高电压等级、更安全可靠、更智能化的电缆附件产品进发。同时,依托于国内外营销网络,长缆科技将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逐步渗透重点国际市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电缆附件产业集团。
  • 发展进程: 长沙电缆附件有限公司的前身为长沙电缆附件厂,该厂创建于1958年。1986年10月,长沙市冶金机械工业局批准该厂对营业执照登记的信息进行变更,长沙市南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其进行了备案。 1997年10月20日,长沙电缆附件厂职工代表大会决议通过了《长沙电缆附件厂集体资产量化方案》,同意长沙电缆附件厂股份量化的结果。《长沙电缆附件厂集体资产量化方案》具体如下:①经长沙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长沙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确认后,长沙电缆附件厂的集体净资产为10,583,943.35元。经长沙市冶金机械工业局、长沙市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局、长沙市财政局批准,长沙电缆附件厂改制扣除的五项提留5,098,220元作为社会保障基金。扣除五项提留5,098,220元及非经营性资产490,023.28元后,企业能够进行量化的资产总额为4,995,700.07元。②另外企业根据有关改制文件精神,从经评估事务所评估的应付工资4,028,461元中提取665,144元,按量化方案量化到个人,无需出资认购。从能够量化的资产总额4,995,700.07元中,提取30%共计1,498,710.02元作为集体股,由工会持有;剩余70%共计3,496,990.05元,按量化方案量化到职工个人,由职工个人按1.3:0.7的比例出资认购。对于需用现金进行认购的个人出资,须于1997年10月31日前足额缴纳现金,过期视同弃权,所对应的出资额归入集体股份由工会持有。1997年11月13日,长沙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和长沙市经济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同意长沙电缆附件厂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长改发[1997]20号),同意了长沙电缆附件厂的集体资产量化方案及个人配置现金股方案,并批准其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由于长沙电缆附件厂量化出资后的实际持股人为373人,超过了《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无法按实际出资人数进行工商登记,因此经1997年11月2日召开的厂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同意,将上述自然人持有的股份分派由俞正元、陈均山等35名股东代为持有,其与长缆有限厂工会一并进行工商注册,登记为显名股东。长沙众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本次出资进行了验证,并出具了《验资报告》(长众验内字[1997]第88号)。1997年12月23日,长沙电缆附件有限公司经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册,并取得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7,212,844.07元,法定代表人俞正元。 2011年11月29日,长缆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长缆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各发起人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根据天健所湖南分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天健湘审[2011]604号),长缆有限以2011年9月30日经审计净资产285,038,472.43元为基础,折合为公司股份60,206,372股,剩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各出资人的持股比例不变。2011年12月15日,天健所湖南分所对本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的出资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天健湘验[2011]48号)。2011年12月19日,公司领取了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30193000005341),注册资本为60,206,372股。 2024年1月12日,公司名称由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长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CHANGLANELECTRICTECHNOLOGYCO.,LTD.变更为CHANGLANTECHNOLOGYGROUPCO.,LTD.。
  • 商业规划: 1、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作为国内电缆附件行业的领军企业,是一家集电力电缆附件及配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凭借70余年的深厚技术积淀,公司已建立起覆盖750kV及以下全电压等级的交直流电缆附件产品体系,具备超高压、高压及中低压全规格电缆附件及配套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公司产品线完整,主要涵盖超高压电缆附件、高压电缆附件、中低压电缆附件三大系列,主要产品涵盖输电线路附件、通讯电缆附件、电力金具、电工器材、电缆敷设成套设备、绝缘材料以及智能产品等。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技术优势,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诸多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在电网建设领域,参与了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型城市电网改造;在核电工程方面,公司核电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岭澳、红沿河、三澳、陆丰等十余个核电站项目;在轨道交通领域,服务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项目建设;在高铁建设中,为武广高铁、沪昆高铁等干线工程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公司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等国际赛事场馆电力建设,以及三峡工程、厦门柔性直流输电、张北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等国家级重点项目。在核心市场领域,公司始终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为业绩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赛道布局方面,公司成功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实现了材料、箱柜、连接器、机电等产品在航天行业的导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公司自主研发的500kV交直流系列产品已成功进入海上风电和抽水蓄能等新兴市场,并在城市电网建设中实现规模化应用。作为电力、轨道交通、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产品,公司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国际市场领域,公司成功进入意大利、美国、乌拉圭、阿曼、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国家市场,并实现了全系列产品的出口销售。报告期内公司收购双江能源,进军变压器绝缘油行业。双江能源是一家致力于电力、电网及输变电设备等行业绝缘油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分析检测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变压器绝缘油,包括矿物绝缘油、天然酯绝缘油及合成酯绝缘油等。双江能源凭借优秀的产品和服务,经过多年的市场积累,成功进入多家国内一线变压器厂商的供应链。双江能源在天然酯绝缘油这一新兴细分领域已形成技术与客户优势,天然酯绝缘油闪点高、燃点高、可自然降解,低碳环保无毒、过载能力强、安全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变压器用环保型绝缘油。天然酯绝缘油成功应用于山东电力世界首台110kV天然酯立体卷铁心变压器、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等项目。报告期内,双江能源加大研发投入,参与了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超高压电力变压器用植物基绝缘油研制关键技术》。2025年,双江能源将加速天然酯与合成酯绝缘油技术深化、市场扩展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响应全球能源转型需求。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电缆附件是电缆终端和接头的统称,它们是电缆线路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电缆终端安装在线路末端,用以将电缆与其它电气设备相连;电缆接头是安装在电缆与电缆之间,使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缆联通以实现电能输送。电缆附件主要功能是恢复电缆的结构,实现与其它设备的连接。电缆有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四个主要结构层,由于在电缆终端和接头处,电缆屏蔽层被断开,电场在此处发生畸变,造成电应力集中,若不通过电缆附件对其进行处理,将无法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缆附件使电缆的四个结构层分别得到恢复延续,并且实现导体连接、绝缘可靠、密封良好,并达到足够的机械强度。因此,电缆附件在保证整个电网供电可靠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变压器绝缘油是变压器中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绝缘介质。它在变压器的运行中起到绝缘、散热、灭弧等作用,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变压器的绝缘性能,进而影响变压器的寿命。变压器绝缘油可分为矿物绝缘油、天然酯绝缘油、硅油绝缘油、合成酯绝缘油等类别,其中矿物绝缘油成本低廉,是目前主流变压器油种类。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要求提高,以及市场需求升级,天然酯绝缘油、合成酯绝缘油等种类变压器油需求增加,未来发展潜力大。3、公司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为专业从事电缆附件及配套产品、变压器绝缘油的生产、销售,以获取合理利润。(2)销售模式在销售上,公司直接参与国家电网、各大发电集团、重点行业客户的招投标,同时有效利用募集资金,深入推进销售网络下沉战略,着力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市场的立体化营销网络,提高在省级电力公司实施项目、用户工程项目的市场份额,快速扩张公司自有的直销业务;大力扩充、发展销售团队建设,整合原经销商的销售基础和销售渠道,迅速抢占市场。公司的各项经营模式科学、合理,在保持营销团队、稳定的同时,不断进行营销机制创新,是公司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确保了公司在电缆附件行业的领先地位和销售规模的持续增长。(3)生产模式公司为确保生产稳定、供货质量并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建立了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合格供应商制度,实行了批量采购和定制件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同时为确保销售的供货需要,公司根据年度生产计划需要,结合前期销售记录、手持订单、销售预测及库存商品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销定产,保持合理库存”的生产模式。(4)研发模式公司主要通过自主研发,并经过内部论证和测试、型式试验、预鉴定试验并取得相关资质。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全面掌握了超高压绝缘材料开发、电缆附件系统设计及检测、电缆附件制造以及检测、电级附件的安装等核心技术,构建了完整的电缆附件技术体系。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基础材料应用、产品成型工艺、高电压等级产品研发以及智能电缆附件等前沿领域,通过大幅增加人力成本投入,不断扩充高端研发团队,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公司与西安交大成立“长缆科技-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研究中心”,并确定了联合研究项目,组建了矩阵式联合研究团队,共同开展研究工作,为后续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强集团研发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集团研发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司注重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展现出强大的技术转化能力。2018年,公司成功研发的290/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及±525kV(±5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电缆附件,已成功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基建项目、如东海上风电工程、张北特高压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实现了从220kV及以下产品向更高电压等级的重大突破。2022年,公司330kV-500kV系列产品在国家电网集中招标中取得显著突破,部分产品已完成交付,标志着该系列产品正式进入城市输电网络的商业化应用阶段,为公司开启了高电压等级产品的新增长周期。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联合研制的7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液体填充绝缘复合套管终端和干式绝缘GIS终端两项创新产品,成功通过国家级新产品技术鉴定。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在超高压电缆附件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提升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207.13万元,同比上升19.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68.20万元,同比上升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918.24万元,同比上升3.86%。实现每股收益0.41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56,885.35万元,所有者权益171,904.89万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