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速达科技
- 企业英文名: Sanmenxia Suda Transportati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李复活
- 上市代码: 833393.NQ
- 注册资本: 1220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08-28
- 大股东: 李复活
- 持股比例: 53.48%
- 董秘: 李花
- 董秘电话: 15138199341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松格、刘军杰
- 律师事务所: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开发区崤山路西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河南
- 成立日期: 2006-11-17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11200795728838Y
- 法定代表人: 李红宇
- 董事长: 李红宇
- 电话: 0398-2596902,0398-2167771,15138199341
- 传真: 0398-2596911
- 企业官网: www.sudagf.com
- 企业邮箱: smxsdjtzy@163.com
- 办公地址: 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开发区太阳路1号
- 邮编: 472000
- 主营业务: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充电桩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机动车充电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通用设备修理;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租赁;机械设备销售;充电控制设备租赁;特种设备销售;特种设备出租;专用设备修理;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电车制造;电车销售;汽车新车销售;汽车旧车销售;二手车经销;软件销售;软件开发;软件外包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经营范围: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充电桩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机动车充电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通用设备修理;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租赁;机械设备销售;充电控制设备租赁;特种设备销售;特种设备出租;专用设备修理;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电车制造;电车销售;汽车新车销售;汽车旧车销售;二手车经销;软件销售;软件开发;软件外包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公司始建于2006年11月,注册资本5103万元,专注于汽车节能环保及新能源汽车高科技技术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0年我公司被河南省政府金融办确定为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实现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的重点后备企业(豫政金【2010】71号)。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法人代表李复活先生,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整车组首席专家;河南省汽车产业专家;三门峡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他不但是行业专家而且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始终严以律己,遵纪守法,厚德载物,科学管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企业家。
-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一、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回顾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包括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产品销售,120KW直流双枪充电桩,电动汽车动力集成系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87,032.68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7,651,670.63元,同比减少56.00%;公司净利润-78,487,740.27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6,870,407.65元,同比减少376.53%。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337,019,984.36元,较期同期减少80,815,073.63元,降幅19.34%;公司总负债38,028,880.70元,较期初减少2,327,333.36元,降幅5.77%;公司净资产298,991,103.66元,较期初减少78,487,740.27元,降幅20.79%。二、研发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GR201641000135,有效期为3年。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6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三、市场拓展公司积极响应我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积极参与“新丝路上的蓝色集装箱”一带一路建设国际文化经济交流项目,借助合作伙伴德国DCKD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在德国的影响力,共同拓展国际市场。(二)行业情况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在节能减排方面要求日趋严格,世界各国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的一个重点,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2010年前后,美国加州政府率先推行零排放积分政策。2016年,欧洲多国政府提出限售传统燃油车时间表。2017年,欧盟提出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2025年新型客车和轻型车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5%,2030年减少30%,倒逼汽车业转型。2018年7月,英国交通部发布了“零排放之路”方案,助推市场实现到2040年停止传统燃油车销售的过渡。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的政策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汽车电动化趋势明朗,充电需求也大幅提升。根据运营车的电动化趋势和充电服务费的收费标准,测算出2020年的市场空间将有望达到430.0亿元-765.3亿元,布局广、选址佳、技术优的龙头企业将在未来受益。此外,随着行业互联互通进程的加速,充电更便捷,而私家车主建设私人桩的难度较大,私家车主也有望趋向公共充电。发改委表示,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不可逆转,为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为破解汽车社会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难题找到了“金钥匙”。未来将加快推动汽车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继续大力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探讨车电分离、充换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环境。大幅降低综合成本,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优势。推动建立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努力形成从动力电池生产到回收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也表示,下一阶段将把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与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融合起来。加快完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修改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在城市建设中全面落实和完善充电设施规划要求。并且在充电设施建设,特别是充电桩建设中,要充分地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鼓励协同融合,促进技术迭代。业内分析表示,未来将优化财税政策,加大对使用环节的支持力度,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平稳增长。制定发布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完善双积分制度。提高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构建便利高效的充电网络。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检查、产品召回等制度,提升安全运行水平。针对未来创新技术和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科技部表示未来要持续推动“三电”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今后一个时期,研发更高比能量的锂离子电池,提升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的功率密度和效率,仍然是主要发展方向。注重发展颠覆性技术,超前布局固态锂电池、碳化硅功率器件等下一代技术。同时,未来将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自动驾驶。在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新模式、新体系、新技术等创新因素正在不断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28年以来的首个负增长,但新能源汽车仍然保持了大幅度增长态势。展望2019年汽车市场,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而新能源汽车也成为拉动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动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了10年的发展,赢得了先发效应。在这10年中,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几乎每年上一个台阶,市场对电动车的认可程度一年比一年提高。由之前完全靠政策推动的市场,转向了由政策和市场双驱动。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4万辆和22.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3.4%和38.2%。累计方面,2018年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其中,2018年1-12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9%和50.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和11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1527辆。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也稳步提升。到2018年底,我国量产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265Wh/kg,成本控制在1元/Wh以下,提前达到2020年的目标水平。与2012年相比,能量密度提高了2.2倍,成本下降了75%。另外,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和整车电控系统技术水平也取得了长足进展,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骨干整车企业产品性能质量再上新台阶,一批全新正向研发的纯电驱动平台车型陆续上市,并取得了用户认可,部分新能源商用车产品销往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产业发展也明显带动了投资、就业和税收增长。目前,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累计已经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这些都为未来发展孕育了新的动能。速达科技作为国内起步早、专业从事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多年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行业经验及专业积累,在持续创新、核心技术、系列化产品体系、个性化的服务等方面确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电机及其控制器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充电桩运营商资质的获批,速达科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为后续销售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李复活 | 65,283,200 | 53.48% |
2 | 葛燚南 | 24,500,000 | 20.07% |
3 | 李红宇 | 5,224,500 | 4.28% |
4 | 白文 | 4,000,000 | 3.28% |
5 | 金世杰 | 3,392,000 | 2.78% |
6 | 宋真 | 2,780,000 | 2.28% |
7 | 陈磊 | 1,821,000 | 1.49% |
8 | 中信信诚资产-中信银行-启航2号债权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 1,600,000 | 1.31% |
9 | 陈宝刚 | 1,429,348 | 1.17% |
10 | 惠随尚 | 1,377,000 | 1.13%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