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金刚退
  • 企业英文名: Zhengzhou Sino-Crystal Diamond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300064.SZ
  • 注册资本: 104982.054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0-03-26
  • 大股东: 兴瀚资管-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瀚资管-兴开源8号单一客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 持股比例: 26.7%
  • 董秘: 周宝松
  • 董秘电话: 0371-63377777
  • 所属行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蒯薏苡、徐西蕊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园区科学大道111号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河南
  • 成立日期: 2004-12-24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10100769490897P
  • 法定代表人: 李勇
  • 董事长: 李勇
  • 电话: 0371-63379559,0371-63377777
  • 传真: 0371-63377777
  • 企业官网: www.sinocrystal.com.cn
  • 企业邮箱: chinadiamond@sinocrystal.com.cn
  • 办公地址: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园区科学大道111号
  • 邮编: 450100
  • 主营业务: 超硬材料产业链的研究、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致力于发展成为专业的新材料及其应用的提供商和服务商
  • 经营范围: 钻石饰品、金银饰品、珠宝饰品、翡翠玉石饰品、镶嵌饰品、工艺品的加工、批发、零售及维修;人造金刚石及其设备、原辅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人造金刚石相关技术、材料、设备、制品的研究、开发和技术转让;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房屋、设备出租。
  • 企业简介: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2010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豫金刚石,股票代码:300064),是一家集超硬材料及其制品产业链专业研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超硬材料行业栋梁企业和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的骨干企业。公司掌握人造金刚石相关产品的合成工艺、设备、原辅材料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博士后工作分站和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测中心。依托核心技术和规模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形成的系列产品包括人造金刚石单晶(含金刚石普通单晶、大单晶金刚石)及原辅材料、培育钻石饰品、微米钻石线、超硬磨具(砂轮)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材、电子电器、光学器件及宝石加工、半导体硅切片等传统应用领域,也可延伸至国防军工、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电子技术、医疗器械以及珠宝首饰、艺术品等新兴应用领域。 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努力实现与股东、客户、员工和伙伴的共赢。依托于公司在新材料行业先进的技术、平台和创新优势,公司深耕超硬材料产业,秉承“以质量为根本”的经营理念,践行国家通行的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超硬材料产业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为基础,围绕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两条主线,持续推进“消费+工业”产业发展战略。 公司致力于成为“新材料、新材料应用的提供商与服务商”,为客户提供新材料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1、以普通单晶金刚石和大单晶金刚石为基础,优化、整合超硬材料产业链。 持续推动生产智能化与自动化改造,推动向数字化思维的转变,把握市场趋势动态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推动技术工艺的创新、生产流程进一步精细化、品质稳定性的提升,加大开发直接应用的高端客户群;抓住大单晶金刚石发展初期的市场机遇,引导推广培育钻石文化,巩固市场先发优势。 2、着力推进金刚石在新兴应用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储备,适时推动以金刚石微粉为突破口通过设立新材料产业基金搭建产业整合平台,带动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升级、智能化改造、产品检验管理的规范化和功能性应用的拓展,进而助力超硬材料的转型升级。
  • 发展进程: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是在郑州华晶金刚石有限公司基础上改制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华晶金刚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由河南华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郭桂兰、郑东亮、付飞及张召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3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 商业规划: 1、行业发展阶段情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外首次人工合成金刚石,我国的超硬材料行业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63年底合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1964年制造出第一台如今广泛应用于我国人造金刚石生产的六面顶压机设备。经过近六十年的磨砺沉淀和发展,我国超硬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现在已成为超硬材料大国,超硬材料及制品已经成为国家各项支柱产业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实现新一代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点。随着超硬材料及其制品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行业不断涌现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有力地推动了超硬材料行业的转型升级。人造金刚石行业是超硬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品之一,人造金刚石除了磨、削、切、割等传统应用外,其“材料之王”的特性得到不断的开发利用,应用领域持续扩展,大大提高了各种机械精密加工领域的加工效率、加工质量,尤其是作为高速、精密、数控、微细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机床工具、高速铁路、新能源和矿山建材等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据统计,2020年,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达50亿元,中国金刚石产量200亿克拉。随着《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河南省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等一系列政策、方案的发布与出台,大力鼓励发展超硬材料产业,积极推动中国超硬材料制造技术及工具设备的快速发展,超硬材料行业正迎来历史性的战略发展机遇。依托在传统工业金刚石领域的合成技术,诸多企业逐渐布局宝石级大单晶金刚石的生产。培育钻石为人造金刚石制造工艺进步的产物,是近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目前已成为全球钻石消费的新兴选择之一。培育钻石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钻石,在品质、价格、环保和科技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产品在晶体结构完整性、透明度、折射率、色散等方面可与天然钻石相媲美,可用于制作钻戒、项链、耳饰等各类钻石饰品及其他时尚消费品。随着培育钻石合成技术不断提高、成本及价格快速下降,以及市场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改变,培育钻石的市场关注度和市场需求显著提升,已成为人造金刚石行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2012年至2015年,培育钻石已在部分国家时尚消费市场零星出现;2016年前后,我国生产的无色小颗粒培育钻石开始小批量生产和销售,但处于不断探索和提升中;2018年后施华洛世奇、戴比尔斯等国际珠宝巨头进军培育钻石饰品市场,国内各大钻石知名品牌也纷纷宣布推出培育钻石系列珠宝,加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为培育钻石正名等因素推动,培育钻石在行业组织建立、技术规范制定、合成及鉴定技术提升、产能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等方面明显进步,培育钻石得到大众的认可;2019年之后培育钻石的接受度已经提升至较高水平,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培育钻石的优势逐步凸显,认可度加速提升;2020年下游加工环节受到疫情影响,一定程度干扰了培育钻石的爆发过程;2021年培育钻石行业进入加速阶段,随着国内外知名钻石品牌运营商和权威鉴定检测机构的加入,培育钻石行业发展逐渐规范,培育钻石特性的不断挖掘,行业标准化进程加快,培育钻石产业发展作为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体现正在显现,培育钻石迎来黄金发展期,正在逐步成为影响乃至引领钻石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行业周期性超硬材料作为工程材料和功能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技术和清洁能源等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且随着金刚石及其制品技术的创新驱动和进步,超硬材料的独特性能不断被开发利用,公司所属超硬材料行业无明显周期性特征。其中,以消费为下游主要需求的宝石级大单晶产品伴随着下游客户及终端消费者认知度、接受度的不断提升,渗透率正在逐步提高,行业周期性相对较弱。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公司深耕超硬材料领域十余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强化自主研发,掌握了多项核心工艺及技术,人造金刚石产品质量及产销规模跻身行业前列,并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大单晶金刚石规模化生产的企业,目前公司具备集超硬材料产业链的研究、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并逐步由传统工业应用向新兴工业和时尚消费应用领域渗透,致力于发展成为新材料及其应用的提供商和服务商。公司技术水平在超硬材料行业中领先,整体产销规模位居行业前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河南华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61,650,000 40.56%
2 郑东亮 11,400,000 7.50%
3 郭桂兰 11,400,000 7.50%
4 王驾宇 10,000,000 6.58%
5 上海尚理投资有限公司 8,500,000 5.59%
6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5,500,000 3.62%
7 河南安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4,050,000 2.66%
8 张召 750,000 0.49%
9 付飞 750,000 0.49%
1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年金计划-中国工商银行 366,291 0.24%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