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福建
  • 成立日期: 2006-02-21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50200784153733J
  • 法定代表人: 李敏华
  • 董事长: 李敏华
  • 电话: 0592-7615555,0592-7616258,0592-7616279
  • 传真: 0592-7616278
  • 企业官网: www.changelight.com.cn
  • 企业邮箱: 300102@changelight.com.cn
  • 办公地址: 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天路259-269号
  • 邮编: 361101
  • 主营业务: 公司从事半导体光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光电子器件制造;其他电子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照明器具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电子元器件零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土地使用权租赁;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02)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领先的全色系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芯片生产厂商,总部坐落于美丽的厦门。
    2010年登陆深圳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02,是国内首家LED芯片行业自主上市的企业。
    产业化基地分布在厦门、扬州、南昌,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多项重大课题。
    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光电行业“影响力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
    乾照光电主要从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Mini-LED/Micro-LED等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性能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公司拥有超过19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洁净厂房,上万台(套)国际最先进的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等设备。
    依靠具备丰富光电技术积累及产业化经验的专家团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延片、芯片,并将其迅速产业化。
    凭借均匀性、一致性、可靠性等综合性能方面的领先优势,公司生产的四元系外延片、芯片在质量和产销量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数码、点阵、显示屏、交通信号灯等领域。
    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现已销售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多项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成功替代进口,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发展进程: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原系由自然人邓电明、王维勇、文孟莉、叶孙义、郑顺炎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00万元。根据本公司2009年3月1日股东决议,同意将公司整体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更名为现名。本公司于2009年3月24日取得厦门市外商投资局下发的“厦外资制[2009]166号”文《厦门市外商投资局关于同意厦门乾照光电有限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本公司依法整体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LED外延片及芯片、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产品、VCSEL产品。
    1、公司所处行业产业链示意图2、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场景(二)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依据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按年、季、月的实际需求,选择多家实力雄厚、交货及时、服务意识好的供应商进行招投标及议价流程,选择性价比高的合作伙伴,保证材料的正常供给。
    2、研发模式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采用“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多元化研发模式,致力于化合物半导体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
    公司注重研发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建立了从项目立项、过程管控到成果评估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确保研发项目的顺利推进。
    3、生产模式公司根据客户需求预测,并结合产品库存和产能情况,制定相应生产计划,将生产计划导入MRP输出物料计划与采购计划。
    生产制造部门负责生产计划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常还会根据客户需求变化和产出情况对生产计划做出适当调整。
    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流程规范,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及检测验证,确定产品的生产过程严格遵照公司的操作指导文件,按产品检验标准验收入库,依合同订单备货、出货。
    4、营销模式公司市场营销主要采取直销模式。
    凭借专业的销售团队和完善的市场布局,高效对接客户,设立了国内和国际营销部门,精准把握不同区域的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调研、研发以及客户服务体系,贯穿于产品研发、技术指导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深度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
    在国内市场,公司战略布局关键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设立多个办事处,并安排经验丰富的业务员常驻,以快速响应区域内封装客户的订单需求。
    在国际市场,公司注重与国际客户的深度合作,通过参与国际行业展会、与国际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方式,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三)同行业公司情况1、概述2024年,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
    公司始终秉持“用光改变世界,科技创新造福人类”的核心理念,坚守诚信经营原则,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专注做大做强LED主业,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在控股股东全方位支持与赋能下,公司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拓展新市场、新客户等资源,为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4年度公司收入、利润均实现持续增长。
    2024年,公司经营能力稳步提升,实现营业收入243,294.96万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89,316.32万元,同比增长8.37%。
    通过升级系统装备、提升智能化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客户,主营毛利率同比提升。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08.45万元,同比增长203.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673.73万元,同比增长233.02%。
    (一)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优化产品布局,拓展客户渠道1、LED产品结构优化成果显著,业绩持续改善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LED主业,通过优化产品矩阵、加速迭代升级实现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同时,公司深化客户需求响应机制,积极拓展客户渠道,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效提升市场覆盖面。
    其中,RGB显示业务产品迭代升级效果显著,MiniRGB产品营收同比增长267%;背光业务受益于国家政策激励,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发展势头强劲,营收同比增长757%;MicroLED业务得益于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的释放,增长态势显著,营收同比增长178%;照明业务通过推高端改结构,提升高光效产品性能,高光效照明产品营收同比增长30%。
    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协同驱动下,公司通过多维度技术突破实现产品矩阵全面升级,各业务线产品关键性能与可靠性持续提升,实现系列化新品迭代。
    尤其在新型显示领域,公司与控股股东形成深度产业协同,成功实现RGB-MiniLED背光与MicroLED芯片技术的产业化突破。
    公司自主研发的RGB-MiniLED背光芯片突破了三基色芯片在效率、寿命及色彩表现等方面的技术瓶颈,相关成果已应用于CES2025展会上全球首发的116英寸RGB-MiniLED电视,标志着三基色背光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同步亮相的136英寸MicroLED电视则搭载了公司与控股股东联合攻关的尖端芯片技术,彰显了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协同优势。
    两大创新产品的同台展示,验证了公司在新型显示技术的领先地位。
    2、电池业务稳步扩产,出货量稳居国内市场第一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产品供应商。
    报告期内,商业航天领域的高速发展,公司通过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关系,产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出货量稳居国内市场第一。
    其中,适用于低轨商业卫星的产品已批量出货;柔性薄膜电池外延片产品已实现大批量交付;聚光带隙匹配三结电池已在客户的聚光光伏新能源项目中使用,进一步拓宽了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
    3、VCSEL产品实现多场景应用,营收稳步增长公司VCSEL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工业感测、医美、数据通信、车载等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客户渠道,在消费电子、医美、工业感测等领域实现批量出货,推动营收稳步增长。
    公司积极部署数据通信领域,已布局10G、25G光通信芯片,可用于HDMI2.0、数据中心等中低数据传输速率通信市场,为未来进军高速光通信市场奠定技术基础。
    (二)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助力提质增效公司通过深化管理体系革新与新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以“精益筑基、数据赋能、智能驱动”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在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及质量管控等方面不断突破,为可持续发展构筑坚实支撑。
    在精益化生产方面,依托全流程标准化作业及全链条精益管理,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生产效能最大化,推动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行业高位水平;围绕全价值链协同降本增效,端到端动态成本管控模式,深度挖掘供应链寻源、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工艺优化、销售渠道提效等环节潜力,构建多维降本增效矩阵,增强成本竞争力;在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方面,打造“智能装备+数字平台+AI驱动”的制造生态,不断强化智能装备与ERP、MES等核心系统的深度协同,通过数据在全价值链的贯通,形成覆盖研发、生产、品控的持续改进闭环,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持续改进的内生动力。
    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公司在提质增效方面效果显著。
    (三)以人才梯队为基石,激发组织及个人活力报告期内,公司锚定“打造战略驱动型组织”的人才战略目标,通过分层分类赋能夯实人才梯队建设根基,构建长效激励机制,升级组织人文关怀举措,为业务稳健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公司多渠道广纳贤才,重点突破关键岗位人才短缺瓶颈。
    通过组织标杆企业参访、开展上下游厂商专项培训和技术交流,提升人才综合技术实力;通过实施新任中基层管理者进阶培养项目,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效能。
    在人才激励与留任方面,公司持续完善员工薪酬管理体系,坚持以岗位职责和绩效贡献为导向,推行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共同考核机制,组织绩效牵引个人绩效,个人绩效促进组织绩效。
    同时,在2021年激励计划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优化,推出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一步激励核心管理及技术、业务人员,实现利益共享,增强团队凝聚力。
    在员工关爱方面,公司创新打造“乾照心声关爱站”平台,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收集并闭环管理员工反馈。
    同时,公司对办公环境、食堂、宿舍、健身房等设施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创造幸福工作环境,以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四)以ESG治理为牵引,驱动公司可持续发展迈向新阶段报告期内,公司以ESG治理体系建设为核心,积极践行ESG理念,系统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
    通过建立健全ESG管理体系,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经营活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2024年,公司首次主动发布ESG报告,获得WindESG评级A级。
    在环境保护方面,公司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制定了明确的碳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
    同时,公司加强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子公司江西乾照光电有限公司已获得“绿色工厂”认证。
    在社会责任方面,公司积极推动反腐败和商业道德建设,倡导诚信经营,推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践行公平贸易,推行《商业道德行为准则》全员签署制度,确保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持续性。
    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共同践行ESG理念。
    此外,公司积极开展爱心助农扶贫、困难家庭帮扶和公益岗招聘等公益事业项目。
    在公司治理方面,公司恪守合规治理准则,构建权责分明、制衡有效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积极组织董监高参加各类合规培训,提升合规意识和履职能力,着重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独立性。
    此外,公司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确保所发布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使所有投资者能够平等地获取公司信息。
    公司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投资者沟通平台,通过投资者热线、深交所互动易、股东大会、业绩说明会、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以及投资者调研等多种方式与投资者进行交流,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信任。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2021-12-312020-12-312019-12-312018-12-31
总资产(亿元) 60.738062.136668.989163.8113
净资产(亿元) 25.885723.533526.015928.8773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176.6196267.8880345.569720.1294
营业收入(亿元) 18.791413.157210.392410.2956
净利润(万元) 18592.5890-24768.2075-28000.724117998.7010
资本公积(万元) 158067.8754153181.8817153181.8817156376.0021
未分配利润(亿元) 2.27880.44652.91565.8776
每股净资产(元) 3.663.323.674.01
基本每股收益(元) 0.26-0.35-0.400.26
稀释每股收益(元) 0.26-0.35-0.400.25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0.780.170.380.32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7.60-9.98-10.226.46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