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时代电气
- 企业英文名: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88187.SH
- 注册资本: 136933.971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9-07
- 大股东: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2.68%
- 董秘: 龙芙蓉
- 董秘电话: 0731-28498028
- 所属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林莹、雷江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中国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时代路
- 概念板块: 交运设备 湖南板块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HS300_ AH股 科创板做市股 央企改革 机器人概念 IGBT概念 工程机械概念 碳化硅 磁悬浮概念 第三代半导体 半导体概念 传感器 新能源车 央国企改革 海工装备 铁路基建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南
- 成立日期: 2005-09-26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00007808508659
- 法定代表人: 李东林
- 董事长: 李东林
- 电话: 0731-28498028
- 传真: 0731-28493447
- 企业官网: www.tec.crrczic.cc
- 企业邮箱: ir@csrzic.com
- 办公地址: 株洲市石峰区时代路
- 邮编: 412001
- 主营业务: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
- 经营范围: 研发、生产、销售、检修轨道交通牵引变流装置、列车网络通讯产品、自动化设备、安全监控装置、通信信号系统、供电系统、制动系统、屏蔽门、城市智能交通、工业变流、光伏发电、汽车电驱动等相关技术设备及其系统集成,以及工程车辆、大型养路机械电气系统、海洋装备、专用/通用测试系统、测控技术及产品、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复合母排、光伏逆变器、集便器、环保设备、油压减振器及相关电力电子类产品;机电系统集成及工程总承包;计算机网络无线电设备;销售自营和代理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和限制的除外);相关技术开发、服务、培训;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服务;新能源技术、工程、项目开发;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普通货运;租赁等。(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时代电气)是中国中车旗下股份制企业,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及母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创立于1959年。2006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股份代码:HK3898),202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股份代码:688187)。中车时代电气立足于交通和能源两大赛道,以创一流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和同心多元化发展,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安全、智能、绿色、舒适的高端装备,励志成为交通与能源领域电气系统全面解决方案全球首选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基础器件+装置与系统+整机与工程”的完整产业链结构,产业涉及轨道交通、新能源发电、电力电子器件、乘用车电驱、传感器、工业传动、海工装备等领域;具备完备的供应链体系、生产制造体系、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业务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导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等各类科技奖励百余项,锤炼了一支以院士为核心的高端技术人才队伍,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60多年来,中车时代电气始终践行央企担当,积极投身国家重大战略。作为中国电气化铁路装备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先者,致力于被誉为列车“心脏”和“大脑”的牵引传动和控制系统自主研发及产业化,持续领跑国内轨道交通电气系统市场,支撑了我国“一带一路”、“高端装备走出去的”目标;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时期,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发展机遇,纵深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半导体领域已成为国内头部企业;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装备进入了行业第一梯队,充分发挥了国企在构建安全稳健、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 商业规划: 2024年中国铁路建设成效显著,根据国铁集团披露数据,2024年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创历史记录。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平稳运行,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底,国内共有58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62条,运营里程12,168.77公里。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中国新能源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国家能源局数据表明2024年中国光伏和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分别为2.77亿千瓦和0.7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和18.0%。公司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提升盈利能力为全年经营管理的核心要务,全体员工团结奋斗,为2024年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一)轨道交通业务方面,有稳有进公司抓住国铁集团铁路投资增长的契机,在保证产品交付和保持稳固市场地位的同时,全力开拓新产品和新市场,首次斩获新能源机车牵引系统订单;关键技术持续突破,CR450动车组完成样车全面配套,永磁牵引系统完成定型升级,高效轻量化指标行业领先,两万吨重载列车自动驾驶在朔黄实现批量应用,机车自动驾驶获取订单近亿元;根据RT轨道交通网统计数据,2024年公司城轨牵引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以上,连续13年行业领跑,永磁牵引增长迅速,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公司市场份额优于传统产品;检修和海外业务持续推进,检修收入大幅增长,在亚洲、欧洲和美洲获得多个海外订单,金额近8亿元;轨道工程机械方面,电传动连续式捣稳车电气系统实现首次装车应用,高铁大轨件铺换装备实现首单突破;通信信号业务持续推进,收入创历史新高,城轨信号业务全年中标3条线路,长沙2号线信号系统无感改造顺利完成,打造国产化替代的新标杆,宁波8号线自主FAO实现首次示范应用,具备开通条件;此外,供电系统斩获重庆地铁全部4个项目,门板块业务成功开拓国内多个新市场。(二)在新兴装备业务方面,向上图强基础器件板块:IGBT模块交付在轨交、电网领域市场份额大幅领先,占有率国内第一,电网市场中标7条线,首次斩获海外柔直项目大批量订单,新能源市场快速突破,根据NE时代统计数据,公司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达225.6万套,市占率约13.7%,仅次于比亚迪排名第二,新能源发电市场IGBT模块出货量增长迅速,7.5代超精细沟槽栅产品效率和出流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半导体三期项目宜兴产线成功投产。传感器业务轨交领域市占率持续领先,首次斩获电网订单。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板块:新能源乘用车电驱系统全年销量持续提升,根据NE时代统计数据,全年装机25.1万套,排名第八,突破5个整车厂新客户,配套整车厂出口海外,第四代电驱平台一体轴承电驱总成研制成功,系统损耗降低10%以上。新能源发电板块:根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统计,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国内中标超20GW,排名行业前列,全年出货量超10GW。风储氢产品新签订单稳步增长,IGBT制氢电源国内市占率领先。海工装备板块:海工装备三地联动,营收和订单再创新高,电动ROV加速投放市场。工业变流板块:矿卡电驱系统交付近300套,应用于全球10个国家,中央空调变流器斩获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数据中心订单,冶金轧机产品实现首次出海。展望未来,公司有信心发挥产业优势,巩固行业地位,努力发展业务,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