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恒而达
  • 企业英文名: Hengerda New Materials (Fujian)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林正华,陈丽钦
  • 上市代码: 300946.SZ
  • 注册资本: 12000.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2-08
  • 大股东: 林正华
  • 持股比例: 66.3%
  • 董秘: 方俊锋
  • 董秘电话: 0594-2911366
  • 所属行业: 金属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建彬、郑伟平、徐芹
  • 律师事务所: 福建至理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厝柄工业区
  • 概念板块: 通用设备 福建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工业母机 高送转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福建
  • 成立日期: 1995-11-2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50300155517020R
  • 法定代表人: 林正华
  • 董事长: 林正华
  • 电话: 0594-2911366
  • 传真: 0594-2989339
  • 企业官网: www.hengerda.com
  • 企业邮箱: zqb@hengerda.com
  • 办公地址: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新度村亭道尾228号
  • 邮编: 351142
  • 主营业务: 智能数控装备及其核心工/功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金属工具制造;数控机床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金属工具销售;数控机床销售;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销售;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销售;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金属切削加工服务;通用设备修理;专用设备修理;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946SZ),创建于1995年,2021年2月8日于深交所创业板首次挂牌上市,是一家专注于金属新材料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各种高强韧材料、多金属复合材料、模切工具、锯切工具、智能装备及功能部件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致力于为轻工、重工、军工、机械、建筑建材、智能制造等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提供产品系列化及装备配套一体化的切削加工方案。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开展涉及多个学科、多个专题的长期合作研究项目,现有主营产品的技术、工艺和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获有9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
  • 发展进程: 福建省莆田县恒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20日,由林正华、陈丽钦、龚树青及莆田县新度镇厝柄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厝柄村村委会”)共同出资组建。其中,林正华货币出资13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6.67%;陈丽钦货币出资17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1.33%;龚树青货币出资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33%;厝柄村村委会货币出资1万元,占注册资本的0.67%。1995年10月23日,福建省广业会计师事务所对本次出资进行了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闽广业所(95)验字069号)。1995年11月20日,恒达机电办理了设立登记,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5551702-0)。 2018年10月10日,恒达机电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恒达机电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同意恒达机电全体7名股东作为发起人,以截至2018年7月31日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致同审字(2018)第350ZB0301号”《审计报告》审计的账面净资产273,591,848.43元为基数,按照1:0.1828的比例折合实收股本总额50,000,000.00元,净资产额高于总股本的部分223,591,848.43元计入资本公积,将恒达机电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并将公司名称变更为“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同日,恒达机电全体股东签署了《关于发起设立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协议书》。2018年10月11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致同验字(2018)第350ZA0054号”《验资报告》,对恒达机电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情况进行了核验。2018年10月26日,全体发起人召开了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一致同意恒达机电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选举了公司董事、监事,审议通过了公司章程及三会议事规则等股份公司设立议案。2018年11月15日,福建省莆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股份公司的整体变更设立登记申请。 1996年2月20日,恒达机电召开股东会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增资事项,注册资本由150万元增加至4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250万元由股东林正华、陈丽钦以货币方式出资认购,其中林正华认购新增注册资本200万元,陈丽钦认购新增注册资本50万元,龚树青、厝柄村村委会放弃对于上述新增注册资本的认购权。1996年3月1日,福建省广业会计师事务所对本次增资进行了验资并出具了《验资报告》(闽广业所(96)验字第025号)。1996年3月5日,恒达机电办理了变更登记,并换领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04年6月5日,恒达机电召开股东会并形成决议,同意注册资本从450万元增加至5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50万元由股东林正华、陈丽钦出资认缴,并由以下两部分构成,以经审计的2003年度的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20万元(其中,股东林正华占80%对应16万元,股东陈丽钦占20%对应4万元),剩余30万元由股东林正华、陈丽钦以货币方式出资投入(其中,股东林正华现金出资24万元,股东陈丽钦现金出资6万元)。2018年9月26日,恒达机电召开股东会并形成决议,同意侯德兴将其持有的恒达机电0.40%的股权(对应出资额20万元)转让给林正华。同日,侯德兴与林正华签署《莆田市恒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侯德兴将其持有的恒达机电0.40%的股权(对应出资额20万元)以106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林正华。2018年9月28日,恒达机电办理了变更登记,并换领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50300155517020R)。 2022年4月26日公司英文名称由“HengdaNewMaterials(Fujian)Co.,Ltd."变更为“HengerdaNewMaterials(Fujian)Co.,Ltd.",英文简称由“HengdaNewMaterials"变更为“HENGERDA"。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数控装备及其核心工/功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营业务及主导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智能数控装备产品主要有CNC全自动圆锯机、高速数控带锯床、柔性材料智能裁切机、CNC加工中心等;装备核心工作部件——金属切削工具产品主要为模切工具、锯切工具等;装备核心功能部件系滚动功能部件产品,主要为滚珠直线导轨副和滚柱直线导轨副产品等。(一)公司所处行业的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金属切削工具市场容量大,国产替代已有所建树,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金属切削工具作为现代工业关键配套产业,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根据QYResearch出版的《CuttingToolsReport2024,GlobalRevenue,KeyCompaniesMarketShare&Rank》,2023年全球切削刀具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632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4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9%(2024-2030)。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消费规模达到464亿元,2019-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5.69%,2030年中国机床工具市场消费额有望达631亿元,2020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4.14%。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我国进口金属切削工具占总消费的比重从2016年的37.17%下降到2022年的27%左右,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金属切削工具的自给能力在逐步增强,我国进口金属切削工具的依赖度有所下降,国产替代已有所建树。从收入规模来看,我国金属切削工具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散而小的特点,而金属切削工具作为多学科交汇的产物,需要企业在金属材料、生产工艺等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投入,因此具有品牌、资本、技术优势的企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拥有较大发展空间,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金属切削工具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2.我国机床行业整体大而不强,高端数控机床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根据VDW(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和消费市场,2022年全球机床产值、消费额分别为803亿欧元、808亿欧元,主要生产、消费国均为中、美、意、德、日五国。2022年我国机床产值为257亿欧元,同比增长12.3%;机床消费额为260亿欧元,同比增长10.27%。我国数控机床市场第一阵营仍然以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为主。从数控化率来看,海外发达国家机床数控化率高,日、美、德数控化率均超70%,其中日本机床数控化率维持在80%以上,而我国机床数控化率约为40%,与日、美等国仍有较大差距。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从2015年的33%提升到64%”,我国机床数控化率提升空间大。我国2001年加入WTO后,机床产业迎来十年左右的高增长阶段。2009年以来,我国推进了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代表的一系列机床行业扶持政策,机床产量在2011年达到历史顶峰,并在2012年至2016年间保持较高位水平。从产业周期来看,机床装备呈现约10年的更换周期,受公共卫生等事件影响,我国机床普遍超期服役。202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七部门印发了《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重点推动工业母机等行业更新替代服役超过10年的落后低效设备”。目前我国机床行业正处于存量替换的高峰期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具有一定先进技术、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内资企业正在持续攻关突破技术封锁并逐步向国内高档数控机床市场渗透,在强制更新政策的推动下,国产高端数控机床仍有较大替代空间。3.提供系列化金属切削工具以及配套装备一体化切削解决方案是行业发展趋势产品系列化开发是企业集约资源,快速进行品牌和产品延伸、整合及提升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的金属切削工具龙头企业普遍形成了系列化金属切削工具及配套装备一体化的业务布局。一方面,针对应用需求开发各类型金属切削工具,以满足各类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需要,如瑞典山特维克集团(SandvikGroup)从十九世纪就开始积累热处理等材料处理技术,钢带、金属切削工具及其配套装备的产品谱系十分齐全。通过内生与外延的方式,山特维克逐步建立起齐全的产品线,提供全面的金属切削工具组合和技术服务,从而形成庞大的业务规模。奥地利奥钢联集团(VoestalpineVAEGmbH)是全球知名的冶金技术和设备供应商,下属钢铁、特殊钢、金属工程和金属成型四大业务部门,旗下企业拥有不同品类的金属切削工具、带钢,包括模切工具、木工锯及钢带、食品带锯等产品。另一方面,开发配套专用的设备,发挥工具与装备的协同效应,形成一体化的加工方案。如美国施泰力公司(L.S.StarrettCompany)的锯切类产品发展出了高速钢、硬质合金、金刚石等多种材质的锯条、圆锯片、开孔锯及配套机器设备等系列产品,可用于切割加工包括金属、木材、塑料、石材、肉类在内的各类材料;日本天田株式会社产品范围从起步时生产制造业用冲坯、开孔、折弯以及周边设备,逐步发展到软件自动化和金属加工全系列产品,现已具备生产不同的自动化设备、工具、材料、产品的能力。目前国内金属切削工具企业主要以工具为主营业务,较少有企业能够在不断丰富自己金属切削工具产品系列的同时向工具配套装备及提供金属切削解决方案等行业发展方向延伸。一是因为多数企业缺乏完备的设计开发能力及生产精密智能数控装备的条件,二是仅有部分企业拥有完善的产品跟踪服务机制,多数企业没有能力根据下游装备行业应用需求及时适配优化工具产品。齐全的产品系列和配套装备更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一站式采购需求,使得产品协同效应更为显著,是金属切削工具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4.国内企业积极布局滚动功能部件赛道,逐步打破海外企业垄断局面滚动功能部件是一种对原材料、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要求极高的机械传动核心部件,全球市场基本被瑞士SCHNEEBERGER、日本THK、日本NSK、德国Rеxroth等国外企业垄断,其中日本和欧洲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全球约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滚动功能部件市场,目前中国台湾的上银科技(HIWIN)、银泰科技(PMI)的市场占有率接近50%,此外NSK、THK等日本企业市场占有率约为15%左右。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统计,高档数控机床中的高端滚动功能部件国产化率仅为5%,国产高端机械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限制国内高档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国产滚动功能部件的支持政策与措施,如2006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2008年12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2023年6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都把高档功能部件列为重要支持目标。在政策的引导下,部分企业主动加大对金属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的研发投入,攻坚“卡脖子”难题,我国的产业技术逐步进步与成熟,根据第三届滚动功能部件用户调查结果发布会暨行业发展圆桌论坛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末,国产滚动功能部件技术突飞猛进,批量产品达到国际中高端产品水平,其中高速性能可达60m/min以上,可靠性指标MTBF>15000h,精度保持性指标T>4000h,能够基本满足国产高端机床性能指标要求,国产滚动功能部件的可靠性、精度、稳定性得到了有效验证,滚动功能部件的自给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行业技术水平逐渐向境外龙头企业看齐,滚动功能部件的进口依赖度将不断下降,逐渐改变之前经济型装备采用国产比例较大,中高档装备采用进口比例较大的市场局面,滚动功能部件国产化水平将进一步提档增速。(二)公司所处行业的行业特征1.公司所处行业核心技术攻坚难,行业壁垒高公司所在行业涉及材料学、热处理、力学、电子信息、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精密加工制造、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企业的持续研发能力要求极高。随着终端对智能数控装备及其核心工/功部件的要求越来越严苛,缺乏技术沉淀、研发能力差、资本实力弱、依靠模仿的小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投入下无法产出与客户需求相适应的稳定性高、高精密、高效率产品,被迫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在低端市场厮杀,毛利率较低且企业体量小,没有规模效应,面临被头部企业兼并、收购或被市场淘汰的风险。2.公司所处行业对现代工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这是机床区别于其他机器的主要特点,故机床又称为工业母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机床行业已进入以数控机床为代表产品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公司生产的智能数控装备主要属于数控机床类别中使用最广泛、数量最多的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机床包括车床、铣床、磨床、锯床等单功能性机床以及带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从而可以实现多种不同加工操作的加工中心。从产业链下游角度来看,金属切削机床不但可以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力、船舶等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新能源、电子、汽车等行业。金属切削工具、滚动功能部件作为实现机床功能的核心工作部件与功能部件,其品质与稳定将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质量和效率。性能优异的装备核心工作部件与功能部件可有效推进机床产业链加速成熟,促进产业链条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机床的下游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从而缩小国产设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与安全可靠的整体水平。3.金属切削工具具有刚性需求和重复消费的特征,高品质金属切削工具可增加客户粘性和复购率金属切削工具属于制造业中机械加工的配套耗材,具有一定使用寿命,随着加工次数的增多会出现磨损或损坏,磨损后工件的加工精度将降低,需要进行更换。因此,金属切削工具具有刚性需求和重复消费的特征。根据金属加工杂志社2023年发表的《第五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74.30%的调查用户的刀具费用所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在4%以下。相对于价格,用户在做出采购决策时,会优先考虑金属切削刀具的性能与寿命,而后才是价格。刀具费用占生产成本比例购买刀具关注因素4%~5%,1%以下,10.30%5.10%切削性能7.95%以上,刀具寿命7.7515.40%2%~3%,产品价格5.931.60%供货期5.471%~2%,品牌4.3816.90%供应链管理3.183%~4%,20.60%提供交钥匙方案能力2.79刀具寿命在线监测2.34售前和售后服务1.9性价比1.83数据来源:《第五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分析报告》数据来源:《第五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分析报告》高品质金属切削工具可大幅度提升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全生命周期所创造的效益也较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总体成本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品质优异的金属切削工具产品可以增加客户粘性和复购率。4.滚动功能部件应用领域广,是制造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功能部件根据金属加工杂志社2021年发表的《第三届滚动功能部件用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数控机床(数控装置)依然是滚动功能部件最主要的用户。随着我国的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及绿色化的转型升级与深入,滚动功能部件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半导体生产线、航空航天/军工、轨道交通、核电装备、高端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比例不断提升。滚动功能部件在制造业各个领域的应用趋向多元化,并不断扩大,因此在突破精度保持性及可靠性的技术基础上,稳定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滚动功能部件的规模化生产,成为滚动功能部件行业研发的重中之重。(三)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数控装备及其核心工/功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基于材料、技术、工艺、装备、渠道的共源性,公司对装备核心工作部件——金属切削工具进行产品系列化研发,同时发挥公司在自动化专用装备制造领域的长期积累技术优势,基于市场需求推出了智能数控装备产品。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智能数控装备领域的未来竞争优势,并瞄准国内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军工装备、核电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高端医疗等领域高精度数控装备的核心功能部件正面临产业与国产化、补短板与强弱项的巨大市场空间,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长期的技术探索,借助公司近三十年积累的金属热处理技术与金属加工工艺的同源性,公司将装备核心功能部件——滚动功能部件(直线导轨副)列入产品发展规划并于2022年正式启动产业化。(四)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五)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于产品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2.采购模式公司生产部门在上年度产量的基础上,结合销售部对当年销售增长的预测,制定年度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及库存情况向采购部提出请购需求,采购部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采购部严格依据公司《供应商管理制度》的规定,组织技术研发中心、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对供应商的开发、准入及年度合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评估维度包括企业资质、供应能力、品质管控能力、价格及服务等,必要时还将组织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3.生产模式公司以预测销售和客户订单相结合的模式合理组织生产,并制定了《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程序》。对于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的标准型号产品,生产部根据销售部每月制定的销售预测计划及日常订单信息,结合相关产品的库存情况,制定产品月度生产计划,并分解到周计划、日计划,据此组织生产。同时可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销售部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后,由生产部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4.销售模式由于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用户既包括大型制造业企业,也包括众多中小型企业,呈现出用户单次采购量较小、采购次数较频繁的特征,因而公司的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七)公司市场地位公司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具备近三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应用经验,形成了金属热处理工艺、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和自动化专用装备制造三大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优势,其优势产品和技术已形成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在模切工具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公司通过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积累,先后在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取得创新突破,对价格昂贵的进口重型模切工具进行了国产替代,市场地位及工艺水平得到了广泛认可。据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统计,公司重型模切工具连续多年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公司的模切工具被列入福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2019年,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出具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公司重型模切工具的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20年,公司的“可弯曲、高强韧刀模钢制造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2022年4月,由公司提出并主要起草的《模切刀》(编号:JB/T14364-2022)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2022年11月,由公司参与起草的《中碳合金工具钢热轧钢带》(编号:T/CISA29-2022)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2024年3月,公司承担的2021年福建省STS计划配套项目《高强韧薄型刀模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验收通过。在锯切工具方面,公司的双金属带锯条产品具有强韧性、抗拉疲劳性好以及较强耐磨性和抗冲击能力等诸多机械性能优点,齿部硬度达67HRC~69HRC,背材硬度达45HRC~50HRC,达到或高于国际、国家标准,其自推向市场以来销量稳步增长,公司的双金属带锯条产销量位列国内第一梯队。2022年7月,由公司主要参与起草的《圆柱形铣刀》(编号:GB/T1115-2022)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23年2月1日起实施。2023年6月,公司《高性能硬质合金带锯条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被列入福建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2024年5月,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出具的《产品鉴定报告》,公司“高性能双金属带锯条”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滚动功能部件方面,公司生产的直线导轨副产品具有精度高、耐磨性好、顺畅度高、噪声低等性能优势,经检测其性能达到或高于JB/T14209.2-2021、JB/T13818-2020、JBT13813.5-2020、JB/T13813.7-2020、JB/T13816-2020等多项行业标准。2023年7月,由公司与福建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莆田学院联合申报的《高精度直线导轨副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被列为2023年度福建省区域发展项目。概述2024年上半年,面临国内外复杂经济背景下,公司盯准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台机遇,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并坚持长期主义,持续推进公司智能数控装备(工业母机)及其核心工/功部件(装备核心工作部件——金属切削工具,装备核心功能部件——直线导轨副等)产业布局落地,夯实“横向拓宽”(产品系列化、产品矩阵)与“纵向延伸”(智能数控装备、滚动功能部件及上游高强韧轻量化金属材料)的业务架构,通过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拓展产品矩阵、优化产能布局、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培育产品品牌集群等举措,形成组合效应,以进一步激发公司发展潜能。报告期内,公司各项核心经营指标继续保持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9,902.22万元,同比增长9.62%;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64.82万元,同比增长8.18%;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529.76万元,同比增长20.83%,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8.64%,产品盈利能力和企业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具体经营情况如下:(1)持续巩固核心业务优势地位,新业务发展逐渐从产能集中建设期、高研发投入期步入产出期,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智能数控装备(工业母机)及其核心工作部件(金属切削工具)、核心功能部件(直线导轨副等)三大业务领域进行产业布局,核心业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新业务开始从产能集中建设期和高研发投入期,逐步进入投资产出期,发展渐入佳境,公司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推动公司业务高质量增长。金属切削工具智能数控装备及直线导轨副随着公司产品系列化战略的持续实施,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将持续得到优化,抗行业发展周期、抗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加强,2024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具体情况如下:金属切削工具业务方面:金属切削工具是目前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5,871.47万元,同比增长5.88%,其中:模切工具业务克服下游需求恢复缓慢的不利影响,实现销售收入13,718.02万元,同比增长1.59%,产品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24.96%增长至28.02%;锯切工具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2,153.45万元,同比增长11.17%,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0.49个百分点至37.28%,其中硬质合金双金属带锯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87%。智能数控装备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数控装备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807.72万元,同比增长70.06%。公司充分利用在自动化专用装备制造领域的长期积累技术优势,对现有智能装备产品线持续进行技术升级迭代并进行系列化研发,以满足下游客户不同切削加工需求。202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110X/130X型CNC全自动圆锯机、H4545NC高速数控带锯床、双横梁1608柔性材料智能裁切机等产品的技术升级,并开发了180X/210X/70G型CNC全自动圆锯机、H12080NC高速数控带锯床、高精度单/双交换工作台卧式加工中心等新产品,丰富的产品品类有利于公司满足客户多层次、个性化的采购需求,进一步提高客户粘性。滚动功能部件业务领域:公司继续对标THK、NSK及HIWIN等国际一线滚动功能部件标杆企业,从产品性能、渠道拓展、口碑建设、市场运营、供应链整合等方面加大资源投入,一方面巩固和提升公司直线导轨副产品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开展产品营销渠道布局工作。2024年上半年公司滚动功能部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323.28万元,同比增长35.20%,其中滑块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69.83%。目前随着公司滚动功能生产线产能逐步扩大、生产工艺持续优化及人机效率、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各项费用趋于稳定,公司直线导轨产品、滑块产品的毛利率由负转正,同时产品一致性得到有效验证,下游客户认可度逐渐提升。(2)深化终端客户合作,海外布局逐渐加速2024年公司继续通过下沉终端市场、强化产品市场推广、提升品牌形象等方式稳固国内市场基本盘,同时加快出海速度。一方面,公司在以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基础上,加强对直销客户的开发力度,形成行业标杆客户示范效应,以提升公司产品在终端市场的知名度与竞争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直销收入4,388.0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4.67%。报告期内公司充分挖掘产品渠道共源优势,特别是在智能数控装备领域,公司以本土化、全流程的服务为支撑,积极攻关行业标杆客户,2024年上半年公司智能数控装备直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6.08%。另一方面,公司加速境外销售网络建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境外销售网络已辐射到俄罗斯、越南、印度、土耳其、巴西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由2020年上半年不足7%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3.20%。除借助中国制造网、外贸快车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外,公司还通过参加境内外专业展会、定向客户拜访、与境内外贸易公司合作等途径进行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持续布局境外销售空白区域,以优势产品带动公司全品类产品出海。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境外销售收入3,947.5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0.63%,特别是锯切工具与智能数控装备出口收入大幅增长,分别为2023年全年的121.73%、153.64%。随着公司对境外市场的持续深耕,境外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海外市场销售规模与占比有望进一步扩大。(3)注重研发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项目成果转化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通过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并整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及中国工程院潘健生院士团队、福建理工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资源展开多个项目的技术联合攻关。报告期内,由公司主导的福建省STS计划配套项目《高强韧薄型刀模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经福建省科技厅验收通过,由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莆田学院、福建理工大学联合申报/拟立项2024年福建省中科院STS计划配套院省合作重大项目《高端工业母机用重载滚柱导轨副研发与产业化》获得受理。公司高度重视自主技术的研发和积累,坚持底层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双轮驱动,报告期内公司共投入研发资金1,023.53万元,同比增长19.12%,获得5项专利授权。2024年6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对公司“高性能双金属带锯条”进行产品鉴定,认为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报告期内,公司还先后通过了国家标准创新型企业认定、福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复核。(4)深化推进滚动功能部件业务布局,持续拓展直线导轨副产品矩阵报告期公司持续保持对滚动功能部件业务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共投入研发资金504.17万元,占公司同期研发资金投入的49.26%。同时,公司通过原材料研究、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工艺改进、专用生产设备开发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直线导轨副的产品性能水平,持续完善滚珠型直线导轨副、滚柱型直线导轨副产品谱系,截止期末公司直线导轨副已经拥有百种以上的型号,产品已成功运用于激光设备、3C设备、光伏设备、数控机床以及各行业自动化生产线等场景,客户认可度大幅提高。2024年公司持续发力直线导轨副产品营销渠道布局,除通过积极参加俄罗斯国际机床工具及金属加工展览会、SNECPV+2024国际光伏展览会、苏州国际机床展、宁波国际机床装备展览会等专业展会外,还通过产品广告投放、营销团队建设、行业标杆客户攻关等方式,逐步突破竞品在中高端市场形成的品牌垄断。报告期内,公司直线导轨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20%,业务综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7.57%上升至5.57%,随着该业务的产能利率逐渐提升、生产工艺持续改进及人机效率逐步提升,且逐步走出高研发投入期,公司直线导轨副业务的边际效益贡献将持续改善。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林正华 44,200,000 88.40%
2 莆田市壶山兰水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50,000 4.10%
3 林正雄 1,500,000 3.00%
4 沈群宾 1,000,000 2.00%
5 林素媛 500,000 1.00%
6 莆田市恒而达之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500,000 1.00%
7 陈丽容 250,000 0.50%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