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三峰环境
- 企业英文名: Chongqing Sanfeng Environment Group Corp., Ltd.
- 实际控制人: 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1827.SH
- 注册资本: 167193.3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6-05
- 大股东: 重庆德润环境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4.03%
- 董秘: 钱静
- 董秘电话: 023-88056827
-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唐明、刘静亚、祝芹敏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重庆市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建桥大道3号
-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 重庆板块 富时罗素 沪股通 机构重仓 生物质能发电 绿色电力 垃圾分类 PPP模式 央国企改革 西部大开发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重庆
- 成立日期: 2009-12-04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00000699250053X
- 法定代表人: 廖高尚
- 董事长: 廖高尚
- 电话: 023-88055845,023-88056827
- 传真: 023-88055511
- 企业官网: www.cseg.cn
- 企业邮箱: zqb@cseg.cn
- 办公地址: 重庆市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建桥大道3号
- 邮编: 400084
- 主营业务: 垃圾焚烧发电等固废处理核心装备制造、工程施工以及项目投资、运营管理等相关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暖服务;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以BOT等方式建设及运营垃圾焚烧发电工厂;从事环境卫生、环境保护技术咨询服务,环境污染治理及环保技术开发,固体废物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生物质能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热力生产和供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余热发电关键技术研发;余热余压余气利用技术研发;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销售;管道运输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827.SH)专业致力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EPC总承包、设备制造和运营管理全产业链服务,主要股东有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德润环境)、中信环境投资集团、中国信达资产等,是国务院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环境企业50强、中国固废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在三峰环境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对推动中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全套设备国产优化。公司在行业内最早引进消化吸收德国马丁公司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并实现全套设备国产化。二是主编国家标准,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已主编《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等7项、参编14项国家和行业核心标准。三是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技术持续进步。在已获得多项技术专利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行业一流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先后获生态环境部批准建立“国家环境保护垃圾焚烧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四是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截至2023年9月,三峰环境已投资56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规模61250吨;技术及设备已应用到国内及美国、印度、埃塞俄比亚、泰国、越南等8个国家的247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的401条焚烧线,日处理生活垃圾规模超21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五是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环保科普回馈社会公众。三峰环境将垃圾发电行业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寓教于乐的各类宣传资料,以各垃圾发电工厂内的环保教育基地为载体,让环保科普走进社会公众,被生态环境部、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其中,三峰百果园公司和昆明三峰公司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 商业规划: 2024年,尽管面临国内新增市场需求持续下降、海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形势,公司始终坚守自身战略、保持定力、积极应对挑战。一方面公司紧盯市场、创新图强,凭借自身全产业链优势,深化国内、国际“双轮驱动”战略,开拓新市场、拓展新业务;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固本强基、注重内部管理和能力建设,在运营管理、科研创新上取得新的进展。报告期内,公司生产运营指标同比提升,经营业绩稳定增长,海外市场表现亮眼,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一)生产运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有54个垃圾焚烧项目建成投运,其中全资及控股项目44个(项目子公司36家),设计处理能力合计42,500吨/日;参股项目10个,设计处理能力合计17,050吨/日。上述全资及控股项目报告期内垃圾总处理量达1,508.31万吨,同比增长7.42%;总发电量约59.57亿度,同比增长8.4%;实现上网电量约52.4亿度,同比增长8.53%;销售蒸汽93.64万吨,同比增长18.46%。上述参股项目报告期内垃圾总处理量约544.07万吨,实现上网电量14.95亿度,销售蒸汽86.62万吨。公司全资及控股项目平均入厂吨垃圾发电量达428.8度/吨(不含供热机组、污泥、餐厨及厨余垃圾),平均厂用电率控制在11.99%(不含供热项目),供热项目平均吨垃圾产汽量1.96吨,持续保持行业顶尖水平。在其他固废处理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投资运营餐厨(厨余)垃圾处理项目6个、协同处理项目7个,报告期内共处理餐厨(厨余)垃圾约22.62万吨,同比增长88.33%。报告期内公司投运污泥协同处理项目17个,共处理污泥约13.21万吨,同比增长13.09%。公司全年还合规处理医疗废弃物约2.95万吨、一般工业固废约10.76万吨。(二)市场拓展及对外投资2024年,公司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市场发展战略。在国内,公司聚焦垃圾焚烧主业,深度挖掘综合固废循环处置潜力,积极拓展产业链,通过不断探索热电联产等业务,确保了经营规模的稳定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进一步巩固了在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公司新设立国际事业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公司国际业务升级和发展。公司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与全产业链优势,与跨国公司、央企等紧密合作,全力开拓国际业务版图。公司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发展中国家量身打造环保固废解决方案,成功实现装备、技术与管理模式的输出,海外项目签约数量持续增长,海外市场表现卓越,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在项目投资领域,2025年1月公司与合作方共同中标重庆市酉阳县生活垃圾焚烧供热县域小型化特许经营项目,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能力30吨/日,实现了县域小型垃圾焚烧技术市场应用的突破。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累计在国内投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7个(含参股),设计垃圾处理规模61,450吨/日。其中全资及控股项目45个,设计规模43,000吨/日;参股项目12个,设计规模18,450吨/日。在核心设备销售领域,2024年公司共签署焚烧炉及成套设备供货合同9项,设计处理能力合计约6,370吨/日,其中,成功签署印度佐达浦尔、泰国Chokchai、泰国ChiangWang、越南北江、越南岘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市场项目供货合同,合同总金额超过8亿元。新签污水处理及直饮水设备供货(含工程建造)等合同35个(其中:国际项目5个),处理规模6.19万吨/天,合同金额2.39亿元。在主业延伸方面,2024年公司新签订蒸汽销售合同10项,预计新增蒸汽供应量约63万吨/年。公司投资的辰峰储能新签订储能项目、分布式光伏及重卡充换电项目共4个,总投资额超过3.5亿元。其中,璧山独立储能项目(40MW/80MWh)已建成投运,泰兴工商储能项目(47.5MW/95MWh)已进入实施阶段,延链增效效益逐步显现。(三)项目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共有5个垃圾焚烧项目(4个全资及控股项目、1个参股项目)建成投运。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有在建及筹建垃圾焚烧项目3个,设计处理能力合计1,900吨/日。(四)科研创新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进生活垃圾AI智慧焚烧系统项目,对现有垃圾焚烧项目积极实施智慧化改造升级,凭借工业大模型和机器学习技术,有效提升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自动化、智慧化运营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新完成了3个垃圾焚烧项目的智慧焚烧改造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已有5个项目实现智慧焚烧管控。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推进现有已投运项目的智慧焚烧全覆盖,力争在2025年度完成8个项目的智慧焚烧升级。在具体技术和工艺方面,公司和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的“基于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技术的固废高效清洁焚烧装备系统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已通过评审,可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热损失减少3%以上、吨发电量提升4%以上:公司飞灰源头减量技术可实现飞灰源头减量约15%,截至报告期末已在公司旗下2个垃圾焚烧项目实现生产运用,预计将在多个项目展开进一步推广;新型干法脱酸技术及核心设备研发工作推进顺利,已完成设备加工制造,目前正有序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公司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研究项目已通过验收,正在推进生产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落地,有望实现该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生活垃圾焚烧余热深度利用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可进一步较少垃圾焚烧热损失,提升全厂热效率。公司新开发的污泥直喷焚烧技术已完成实验并进入市场化应用阶段,是重庆环境产业协同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典范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有效专利授权340项,其中发明专利108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