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数据基础设施创新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曙光数据基础设施创新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曙光数创
- 企业英文名: Sugon DataEnergy (Beijing) Co.,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上市代码: 872808.BJ
- 注册资本: 20000.000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11-18
- 大股东: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62.07%
- 董秘: 崔鹏洋
- 董秘电话: 010-53670052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禹正凡、刘媛媛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中关村软件园一期27号楼C座3层301
- 概念板块: 通用设备 北京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液冷概念 央企改革 光通信模块 CPO概念 东数西算 数据中心 央国企改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2-01-14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7351280057
- 法定代表人: 何继盛
- 董事长: 任京暘
- 电话: 010-53670052
- 传真: 010-53670052
- 企业官网: DataEnergy.Sugon.com/
- 企业邮箱: Dongmi_jn@sugon.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中关村软件园一期27号楼C座3层301
- 邮编: 100094
- 主营业务: 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冷板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及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以及围绕上述产品提供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电子产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电力设施器材销售;电线、电缆经营;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销售;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对外承包工程。(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筑劳务分包。(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曙光数据基础设施创新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数创”),前身为中科曙光集团数据中心产品事业部,专注数据中心领域20余年,2022年11月成功登陆北交所完成IPO。公司是一家以高效冷却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供应商,主营业务有: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冷板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及模块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以及围绕上述产品提供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公司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也包括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监控系统和服务器配套的散热系统等。曙光数创是国家和北京市的“双高新”高科技公司,也是国家和北京市的“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持续专注于数据中心领域,在数据中心高效冷却的研发及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数据中心高效冷却系列化的技术和产品;公司助力实现数据中心领域的节能降耗,降低数据中心运行成本,并提升服务器可靠性。公司始终秉承“持续创新数据中心技术,让数字社会更美好”的愿景,成为新一代数据中心最领先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提供商。
- 商业规划: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AI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算力需求激增。高算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散热挑战,液冷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的独特优势,成为支持AI技术发展的关键,正逐步成为散热领域的主流趋势。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625.17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22.1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42.44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41.21%。主要系公司浸没液冷产品主要应用于先进计算数据中心,随着“东数西算”和国家级先进计算数据中心集中建设周期逐步结束,新一轮建设从规划到落地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公司对应的浸没相变液冷项目尚未完工确认收入,导致2024年浸没液冷产品收入同比下降74.27%。主要经营情况回顾:1、持续研发投入,保持技术先进性公司的浸没液冷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以低沸点、不导电液体作为冷媒,服务器所有部件均浸没在冷媒中,服务器所有元器件100%液冷,利用冷媒沸腾吸热,发热元器件高效冷却,室外侧实现全年自然冷却,较传统风冷数据中心节能30%以上,第一代C8000浸没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达200kw以上,节省机房面积80%以上。公司以技术为导向,始终秉承“持续创新数据中心技术,让数字社会更美好”的愿景,持续研发投入,保持技术先进性和产品竞争力。结合算力需求增长带来计算芯片功耗持续攀升,以及液冷渗透率的快速提升,经过技术人员的攻坚克难,第三代C8000浸没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至750kW以上。2、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根据谷歌、淡马锡和贝恩联合发布的《2021年东南亚互联网经济报告》显示,经过经济复苏后,东南亚2021年的互联网经济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预计达到1,74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9%。其中,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移动游戏、短视频等数字业务持续创新,不断拉动整体的数字消费,市场仍在加速扩张。在这种趋势之下,东南亚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数据中心作为承载大规模数字网络应用的底层支持,更是关键。据《东南亚数据中心行业报告》,东南亚国家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647MW增长至2020年的985M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预计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当前已有秦淮、万国、德衡、光环新网等国内IDC厂商在东南亚部署数据中心项目。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客户在马来西亚新建的2栋数据中心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总规模合计达到61MW,以此为契机,公司于2024年7月在新加坡注册设立全资子公司,以东南亚市场为起点,积极探索海外数据中心市场。截至目前,已与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中东等地客户取得实质性接触,客户高度认可公司在数据中心液冷方面的技术能力和产品,预期海外市场未来会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3、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规模化液冷作为数据中心新兴的散热解决方案,虽然在AI带来的高算力需求下蓬勃发展,但是在数据中心渗透率仍不足10%,且以冷板液冷为主,行业内尚没有统一的国家级标准,目前仍以定制化解决方案为主。定制化方案带来验证成本高,原料差异化程度高,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叠加上下游产业链公司切入数据中心散热市场,加剧市场竞争,导致冷板液冷市场毛利率呈下行趋势。2024年9月,在国家工信部、国标委引导下,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总归口管理单位,公司牵头编制的首部冷板液冷国家标准暨《数据中心冷板式液冷系统技术规范》正式启动。同时公司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宣布《液冷数据中心技术规范》开源发布,邀请行业内合作伙伴、科研机构以及广大开发者共同参与,以开放合作的态度推进液冷技术的发展。此举有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规模化,规范市场行为,避免行业内的无序竞争,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4、积极布局冷板液冷市场,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根据IDC的市场调研数据,2023年互联网行业占国内液冷服务器市场的46.3%,成为液冷尤其是冷板液冷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公司报告期内通过扩大销售队伍,在全国主要省份建立区域销售团队,拓宽销售渠道等多种方式,互联网行业中标额约为2.6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2倍以上。随着CPU、GPU、TPU等芯片的发展,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产业得以快速迭代,用于大模型推理、训练的智算中心建设明显提速,中国电信研究院发布的《智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已建成的智算中心有40多个。公司在报告期内先后承接了鄂尔多斯、北京、郑州、德州、无锡、杭州、武汉等地多个智算中心项目。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