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国盾量子
  • 企业英文名: QuantumCTek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88027.SH
  • 注册资本: 10286.100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7-09
  • 大股东: 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1.86%
  • 董秘: 童璐
  • 董秘电话: 0551-66185117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孔晶晶、杨文建、许媛媛
  • 律师事务所: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合肥市高新区华佗巷777号科大国盾量子科技园
  • 概念板块: 通信设备 安徽板块 百元股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预盈预增 国产芯片 量子科技 国产软件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2009-05-27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10068976734XU
  • 法定代表人: 应勇
  • 董事长: 应勇
  • 电话: 0551-66185117
  • 传真: 0551-65368589
  • 企业官网: www.quantum-info.com
  • 企业邮箱: guodun@quantum-info.com
  • 办公地址: 合肥市高新区华佗巷777号科大国盾量子科技园
  • 邮编: 230088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信息系统、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及通用量子技术开发、应用、咨询、系统集成服务及相关设备、软件生产、销售、服务(应经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将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国盾量子证券代码:688027)创办于2009年,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以量子信息技术的全面产业化为己任,主要从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公司践行“量子科技产业报国”理念,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中国量子信息产业化的开拓者、实践者和引领者。2020年,国盾量子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证券代码688027),成为A股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量子科技上市公司。公司技术起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目前已逐步成长为全球少数具有大规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设计、供货和部署全能力的企业之一。公司为各类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以及“星地一体”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提供软硬件产品,推动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和经典通信网络的无缝衔接,为政务、金融、电力等各行业和领域的客户提供量子安全应用解决方案。在量子计算领域,公司参与“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优越性实验,可提供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整机,并已通过量子计算云平台对外开放;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已推出冷原子重力仪、飞秒激光频率梳、单光子成像等设备,以及光学传感器、单光子探测器等组件,持续拓展相关产品和组件在科研、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拥有国内外授权专利550项,先后承担科技部863计划、多个省市自主创新专项、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并作为量子技术国内外标准制定主力,牵头/参与100余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
  • 发展进程: 2009年5月18日,程大涛、柳志伟、于晓风、潘建伟、冯辉、费革胜、彭承志、陈增兵等8名自然人签署了《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章程》,决定由程大涛、柳志伟、于晓风、潘建伟、冯辉、费革胜、彭承志、陈增兵依次出资1,032万元、645万元、387万元、330万元、258万元、258万元、45万元、45万元成立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5月25日,安徽中安会计师事务出具了《验资报告》(皖中安验字[2009]1111号),审验确认:截至2009年5月25日止,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筹)实收资本合计为人民币3,000万元整,均为货币出资。2009年5月27日,量通有限办理完毕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40106000030885)。 2015年8月20日,华普天健出具会审字[2015]3384号《审计报告》,量通有限(母公司)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净资产为241,084,974.82元。2015年8月25日,北京经纬东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京经评报字(2015)第059号《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拟进行股份制改造项目资产评估报告》,量通有限(母公司)截至2015年6月30日经评估的净资产为37,324.80万元。2015年9月21日,科大国盾在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了《营业执照》。2016年3月18日,华普天健出具了《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筹)验资报告》(会验字[2015]3628号),审验确认:截至2015年9月21日止,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5,043.60万元人民币,出资方式为净资产。
  • 商业规划: 2024年,量子科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持续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均明确继续支持量子科技发展。作为中国量子科技产业化的开拓者、实践者、引领者,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技术和产业布局,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板块业务均有发展;引入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中电信量子集团为战略投资者并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推动量子技术融入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5,336.89万元,同比增加62.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84.14万元,同比减亏74.30%。公司营业收入中,量子通信业务收入为14,642.23万元,同比增加70.05%;量子计算业务收入为5,658.87万元,同比增加26.36%;量子精密测量业务收入为3,880.45万元,同比增加118.96%。公司全年研发投入为9,307.86万元,保持在较高水平。报告期具体经营情况如下:(一)推动量子通信融入经典通信及信息安全,服务“新基建”在量子保密通信领域,公司致力于推动量子通信网络和经典通信网络无缝衔接,夯实国家主权信息安全的底座。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投入量子通信技术研发,提升组网产品性能,推进设备小型化、关键器件芯片化。公司完成国产小型化偏振编码QKD、面向光网络的小型化时间相位QKD等核心设备的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制;对量子卫星地面站产品进行可靠性、易用性升级优化,公司参与国际首次“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实验,地面站产品协同微纳量子卫星完成了多次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密钥中继和数据中继任务,并启动无人机与地面站QKD技术研发;与中电信量子集团合作发布了全球首款插卡式QKD光传输一体终端,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与光传送网在技术、管控和运维上的深度融合。在安全应用产品方面,公司升级“量子安全服务平台”,使其具备跨省市密钥协同服务能力,服务上百万用户规模的安全通信业务;研发内置量子随机数源的小型化“量子安全服务一体机”,填补中小规模应用场景空白;“国盾密语耳机”“国盾密邮”等创新应用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升级,目前处于推广期。在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方面,公司作为核心设备供应商,服务了10余座重点城市量子城域网建设,其中雄安新区及上海量子城域网已正式运营。关键行业应用方面,在能源领域,公司与国家电网集团、南方电网集团及旗下公司深化合作,在广东、浙江、安徽、江苏等省份构建多个创新示范应用场景,为输变电等业务提供安全支持;在金融领域,公司为交通银行提供了“两地三中心”量子密钥分发和业务数据加密传输等,并启动了“量子不经意传输”等新技术预研。公司在产品测评和标准制定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报告期内,公司琨腾密码服务管理平台新通过国家商用密码产品认证,小型化时间相位编码QKD首次通过商用密码产品检测并取得密码检测报告,小型化偏振编码QKD、高速偏振编码QKD、量子随机数生成器QRNG100E等多款产品通过商用密码产品到期重检,另有2款量子随机数生成器及1款密钥系统交换密码机产品开展了商密检测工作。(二)发展量子计算核心能力,拓展量子精密测量应用在量子计算领域,公司紧跟前沿科技攻关,不断推进国产化产业链发展。公司作为唯一企业单位,参与了“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科研工作,助力实现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新纪录。公司进一步发展核心组件并推向市场:公司稀释制冷机产品ez-QFridge经运行测试性能指标已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外对量子计算机用稀释制冷机的禁运限制,并已交付客户使用;新一代千比特室温电子学测控系统完成产品测试,已交付相关科研项目使用。量子计算整机及云平台方面,公司基于“骁鸿”芯片,联合中电信量子集团研发出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并正在协助中电信量子集团接入其量子计算云平台对外开放。公司自有的量子计算云平台也开始对外探索量子计算机机时服务模式,为中科院软件所等科研机构提供了云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项目,为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提供一台超导量子计算机、超量融合系统及相应配套的软硬件设施,推动“巢湖明月”成为集超级计算、人工智能计算、量子计算于一体的异构算力统一服务平台,为下游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支持,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处于初验阶段。公司量子精密测量设备及相关组件产品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逐步推进,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在整机设备方面,公司推出的冷原子重力仪产品,已可替代国际高端的激光干涉重力仪,报告期内实现了9台整机销售并已交付多省防震减灾单位及科研用户,成为该领域的“现象级”产品,并已完成了国际首次量子绝对重力组网连续观测;单光子成像雷达已可实现200km远距离成像,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在组件产品方面,深度制冷自由运行单光子探测器、自由运行单光子探测器等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在生物荧光检测、量子时钟同步等领域进行了较好的应用。(三)强化标准引领和知识产权,提升科创实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导和参与了100余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实现标准与应用的相互促进,以标准助推量子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在量子通信领域,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量子通信术语和定义》正式发布,联合相关单位牵头的《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用关键器件和模块第5部分:量子态编码模块》等5项通信行业标准、深度参与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Kq接口技术要求》等4项通信行业标准获得发布;国科量子与公司联合牵头发起的国际标准《量子密钥分发节点保护的安全要求》获世界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通过,这是首个系统性地规范关于可信中继节点安全实施部署方面的国际标准。在量子测量领域,公司参与制定的我国首批量子测量领域国家标准《量子测量术语》等正式发布。此外,公司在量子通信领域还新牵头立项了ITU-T国际标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Cq接口协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与公司、中国科大等联合牵头立项了《网络安全技术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要求、测试和评估方法第1部分:要求》、《网络安全技术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要求、测试和评估方法第2部分:测试和评估方法》2项国家标准。公司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报告期继续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2024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22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新增软件著作权20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储备不断增强,1项核心发明专利获得第十一届安徽省专利金奖。根据德温特国际权威专利数据库的数据,公司在量子通信领域公开的同族专利数量保持全球第一。报告期内,公司在核心产品研发、光电集成器件封装、生产工艺等方面能力不断提升,获批承担了1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新增认定“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创新平台。新增立项2024年制造业“揭榜挂帅”招才引智专项、2024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第一批)和2024年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参与)等科技项目;按计划推进2022年合肥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2021年合肥市科技重大专项“定向委托”项目等;顺利通过2023和2022年中国声谷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攻关项目、2021年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0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验收。公司3款核心产品通过安徽/山东省首版次软件评定,2款核心产品通过合肥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认定。(四)引入战略投资者,繁荣产业生态2024年初公司与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中电信量子集团签订股份认购暨战略合作协议,拟向其增发股票;2024年11月21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批复,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2025年1月2日,本次发行新增股份登记、托管及股份限售手续办理完毕。本次非公开发行旨在增强公司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推动构建完整的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现量子通信网络和经典通信网络的无缝衔接,将量子技术不断融入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国家主权信息安全底座。双方还将发挥中国电信集团在云计算方面的优势,进一步牵引量子计算等更前沿领域的创新发展。公司作为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会长单位、量子科技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安徽省商用密码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始终致力于“量子+”“+量子”合作,推进量子信息产业生态建设。公司参与了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电信集团主办的“下一代光网络创新联合体和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携手中电信量子集团、中国科大等,共同成立“长三角量子通信组网技术创新联合体”,获批成为首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单位;与中电信量子集团共同组建“安徽省量子信息产业创新研究院”和“量子保密通信应用先导示范中心”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