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福达股份
  • 企业英文名: GUILIN FUDA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黎福超
  • 上市代码: 603166.SH
  • 注册资本: 64620.865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4-11-27
  • 大股东: 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3.1%
  • 董秘: 范帆
  • 董秘电话: 19571855667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胡乃鹏、翦英友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桂林市西城经济开发区秧塘工业园秧十八路东侧
  • 概念板块: 汽车零部件 广西板块 专精特新 减速器 预盈预增 农业种植 机器人概念 西部大开发 军工 新能源车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西
  • 成立日期: 2000-12-2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503001991037270
  • 法定代表人: 黎福超
  • 董事长: 黎福超
  • 电话: 0773-3681156,19571855667
  • 传真: 0773-3681157
  • 企业官网: www.glfoto.cn
  • 企业邮箱: foto@glfoto.cn
  • 办公地址: 桂林市西城经济开发区秧塘工业园秧十八路东侧
  • 邮编: 541199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汽车、工程机械、农机、船舶等动力机械发动机曲轴、汽车离合器、螺旋锥齿轮、精密锻件和高强度螺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从事汽车零部件和部件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技术服务;商务服务。(凡涉及许可证的项目凭许可证在有效期限内经营)
  • 企业简介: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制造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发动机曲轴、精密锻件、新能源电驱齿轮、汽车离合器、螺旋锥齿轮、高强度螺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共有8家全资生产型企业,1家中德合资公司。2014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166。福达股份坚持创新驱动、数智化赋能及体系化管理,拥有汽车曲轴及离合器制造技术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实验室,以及广西企业技术中心、广西汽车传动系统技术创新中心等技术平台,具有强大的自主开发能力。公司拥有300多项专利,掌握曲轴中频淬火、滚压强化、曲轴锻件动平衡优化及轻量化设计、离合器扭转振动传递率控制、齿轮啮合分析与减振降噪等多项核心技术,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公司已通过IATF16949/ISO14001/ISO45001/ISO17025等各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福达股份致力于通过一流的创新工艺、装备能力和高水平制造,创造高质量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高价值解决方案。在曲轴领域,公司拥有20多年专业制造和技术经验,与国际知名曲轴制造商德国阿尔芬凯斯勒公司合资合作,成为国内专业的全尺寸发动机曲轴供应商。曲轴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及核电领域,赢得了奔驰、宝马、沃尔沃等国际高端汽车品牌,以及日本日野、洋马,美国康明斯、卡特彼勒,德国MTU、芬兰瓦锡兰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青睐。作为中国汽车离合器行业龙头企业,福达离合器产品适配于大马力、大扭矩的重型商用车,赢得了东风、玉柴、陕西重汽等客户的广泛认可。同时,公司拥有先进的螺旋锥齿轮生产线和高超的制造工艺水平,是汉德车桥、美国美驰等企业的定点供应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福达股份积极向新能源业务战略转型。新能源混动曲轴产品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成为比亚迪、理想、赛力斯、奇瑞、吉利等新能源混动汽车标杆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公司快速拓展新能源纯电汽车电驱齿轮业务,已成为上海联合电子、比亚迪、吉利、上汽通用、零跑等车企及电驱系统制造企业的定点供应商,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公司先后荣获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机械500强、全国质量标杆、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质量奖、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
  • 发展进程: 公司的前身为成立于1995年8月23日的零部件总厂,并于2000年12月28日改制为福达有限。根据福达有限2008年1月12日的股东会决议和发起人于同日签署的《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公司以2007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人民币127,976,156.91元为基准,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股本总额为120,000,000股,其余7,976,156.91元作为资本公积,折股比例为1.0665:1。2008年1月31日,公司经桂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册登记,《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50300000002324。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公司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持续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中国2024年汽车产销稳中有进、再创新高,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其中,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积极作用;商用车市场表现疲弱,产销未达400万辆预期;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员工,紧紧围绕“数智化管理、高效率运行、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方针,聚焦核心业务,精准把握发展机遇,全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转型,形成了以新能源混动曲轴、新能源电驱齿轮、精密锻件为主要业务,机器人零部件等为新兴业务的新发展格局。通过积极拓展新领域、开拓新客户群体,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升级,高效统筹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与规范治理等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年度各项重点任务。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756.7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1.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28.1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8.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959.8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2.59%。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多元业务拓展,开启增长新篇1、传统产品领域业务全面突破,多点开花燃油车曲轴产品方面,报告期内有16个新品项目成功实现量产、5个项目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13个项目正在进行样件开发。在配套康明斯体系的商用车曲轴产品中,实现4个新品批量装机、5个新品项目定点、3个新品提交样件。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湖南道依茨产品开发,已有2个产品获得定点,2个产品处于样件开发阶段。奇瑞燃油车曲轴也于二季度顺利实现量产并在下半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量。离合器产品方面,报告期内有4项新品项目顺利实现量产、5项正在进行样件开发。公司430AMT离合器产品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在玉柴专卖和售后市场实现批量销售,应邀参与陕汽的国产化投标。公司积极布局离合器销售后市场,年度内后市场销售实现了同比38%的显著增长。此外,公司充分利用离合器业务现有的技术积累与产能优势,成功进入新能源混合动力限扭减振器领域。公司开发了多款商用车限扭减振器,在吉利、三一、玉柴实现小批量装机。精密锻造产品方面,公司在巩固上年度乘用车曲轴毛坯锻打线产能提升成果的同时,全力保障了内、外部不断增加的曲轴毛坯供货需求,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上半年公司顺利完成了小康动力、奇瑞、比亚迪、康明斯、理想等客户共10个新产品的开发和交样任务。下半年,上通五1项新品实现量产,另有吉利和上通五2项新品顺利转小批量产,瑞典极光湾沃尔沃1项样件开发中。齿轮产品方面,在稳固汉德产品配套份额基础上,积极拓展康明斯美驰齿轮开发配套市场,完成汉德、美驰等19个新品项目,并且全部一次性试制合格并交付。其中美驰系列5款新品实现量产。同时,齿轮公司持续强化内部质量管理,落实责任,内部质量废品损失率下降了12%。2、新能源产品业务:抢抓市场机遇,成果斐然新能源乘用车混动曲轴产品方面,公司在稳固比亚迪曲轴产品配套方面确保了其50%以上配套份额的同时,完成比亚迪全系列曲轴产品开发工作。此外,依赖公司技术实力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取得对奇瑞2项新品实现了当年开发、当年量产的高效成果。在对小康动力项目方面,除原有定点产品已通过审核并实现了大批量交付外,第四代新产品项目前期开发工作已顺利完成,2024年12月成功完成小批交样,预计2025年1月便可实现小批供货。在新能源电驱动齿轮新业务方面,公司成功进入3个战略客户体系,获得6个新项目定点,其中2个项目当年实现量产。具体来看,吉利星驱新品项目产品在样件试制中、舍弗勒直驱齿套项目获得定点、联合电子新品项目已于9月量产、比亚迪新品项目已正式通过验证后全面进入量产交付。3、国际业务拓展:多点开花,稳步前行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布局海外市场的投入力度,利用在国内稳定的供货质量和成本优势在全球采购体系框架内开发市场。瑞典极光湾三代产品以及法国豪斯项目获得定点,洋马船电曲轴产品在开发中。在大型曲轴配套方面,2024年度,MTU与玉柴船电的配套产品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63%与29%。与此同时,美国卡特彼勒项目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样品交付工作,目前正严格依照项目计划稳步推进量产进程,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4、创新业务破局:聚焦机器人产业,实现关键突破公司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将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业务定位为未来的战略业务,因此专门组建了产品研发团队,并成立机器人事业部。公司充分发挥现有精密电驱齿轮制造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优势,全自主、正向对标开发机器人行星减速器产品,并已于2024年7月成功完成首个样件,11月顺利完成台架试验。后续,公司将积极推进搭载验证工作,力求尽快获取订单,实现产品的市场化应用。(二)深化数智赋能,构筑智能制造核心枢纽在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数智化转型。对外,通过供应链协同平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与上下游300余家核心合作企业的数据互联互通,自主建设EDI数据交换平台,构建订单、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实时协同网络,将数智化能力从工具赋能转向生态能力共建。对内,以“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双引擎驱动,整合研发、生产、销售、财务等核心系统,构建“采、产、销、存”一体化协同模式,实现了“端到端”的数字化流程闭环。通过多计划协同、全过程监控与强风险管理,有效提升了业务运营效率与全员效能。作为数智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运营指挥中心于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对公司各项业务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控和智能调度,极大地提升了公司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日常运营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公司实施“云-管-端”一体化安全架构,部署零信任访问控制、AI威胁感知系统及自动化应急响应平台,全年拦截网络攻击超120万次。(三)精益管理,深挖降本增效潜力报告期内,公司在提效增效、开源节流方面成效显著。在采购降本方面,积极变革,通过实施供应商整合策略,积极推进物料国产化进程,不断优化供应商分类管理体系,使得钢材、外购件及辅材采购在全年累计实现降本2300多万元。此外,通过对库存物料进行拆分、改制、代用等创新手段,成功消化了大量库存积压物资。年内产成品库存同比下降16%,库存管理成效显著。在技术及制造降本方面,各子公司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产线优化、加工节拍提升、刀具寿命延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技术改进与效率提升,降本超过1500万元,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大的成本优势。(四)技术革新,迈向智能制造新高度面对新能源混合动力曲轴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对乘用车曲轴生产线进行全面智能升级。在年初完成自动化专用生产线1-3线的快速搬迁与组建的同时,同步推进奇瑞、小康动力等多个新产品的开发与量产。之后以每月建成一条生产线的速度,完成多条自动化新产线的建设,并迅速达到设计产能。2024年12月,超级工厂3、4线顺利建成投产,为年度产能提升提供有效支撑。同时面对毛坯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自主改造8000T生产线,通过优化中频、电控系统、机器人控制及辊锻机的控制程序,使生产线节拍大幅提升70%、模具寿命同比提升15.9%,使该生产线具备年产100万件曲轴毛坯的能力。(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驱动企业发展新引擎2024年,公司从战略层面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聚焦于专业与管理双通道发展,实施精细化策略,针对不同职业发展路径的员工进行精准培养布局。公司迭代线上学习平台,为员工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提升了员工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为加速年轻专业人才的成长,公司创新性地设立了6个领军大师塾,由各专业条线“大师”定期指导与点拨,为年轻人才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路径,推动公司在专业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此外,通过定期举办项目成果发布会,鼓励员工分享项目中的创新经验和实践案例,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此外,公司于下半年使用从二级市场上回购的本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向中高层管理干部及业务专家等53名激励对象授予720万股限制性股票,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推动公司的长远发展。(六)积极响应政策,努力加强股东回报在股东回报方面,公司已于2024年9月实施完毕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派发的现金红利共计62,948,945.10元(含税);同时,公司拟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预计派发的现金红利共计63,668,945.10元(含税)。因此合并计算后,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合计126,617,890.20元,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68.34%。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公司对股东利益的重视,也彰显了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实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