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运达科技
- 企业英文名: Chengdu Yunda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何鸿云
- 上市代码: 300440.SZ
- 注册资本: 44391.8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04-23
- 大股东: 运达创新(成都)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3.01%
- 董秘: 戢荔
- 董秘电话: 028-82839983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廖继平、石卉
- 律师事务所: 北京中伦(成都)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成都高新区康强四路99号
- 概念板块: 互联网服务 四川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股权激励 机构重仓 机器人概念 职业教育 储能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铁路基建 西部大开发 成渝特区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四川
- 成立日期: 2006-03-1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100785429105D
- 法定代表人: 何鸿云
- 董事长: 何鸿云
- 电话: 028-82839999
- 传真: 028-82839988
- 企业官网: www.yd-tec.com
- 企业邮箱: ir@yunda-tec.com
- 办公地址: 成都高新西区康强四路99号
- 邮编: 610000
- 主营业务: 轨道交通智能系统和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轨道交通、机械、轻工、电气、电子通讯材料、计算机及软件、网络信息方面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以及以上相关产品的生产(涉及工业行业另设分支机构经营或另择经营场地经营)、销售(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机电设备的安装及维护(涉及资质许可的凭相关资质证从事经营);土木工程技术的技术服务(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信息服务(不含证券及中介业务);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房屋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运达科技”)起源于1992年创立的西南交通大学校办企业,于2015年4月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300440)。公司秉承“让交通更安全便捷”的使命,致力于为轨道交通业务领域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及服务,是国内领先的少数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生产能力的高科技企业之一。公司目前约有1000名员工,业务遍及10余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运达坚持以专业的服务及高效的管理,快速响应并引领客户需求。基于深厚的产品与技术积淀,运达集结顶尖团队,贯彻落实“3351”战略规划:面向国铁、城轨、院校“3”大客户群体,深入探索机车车辆、牵引供电、货运物流“3”大业务板块,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顶层设计智慧培训、智能运维、智慧车辆段、智慧牵引供电、智慧物流“5”大系统解决方案,一站式解决轨道交通业务领域的多项难题,打造“1”个运维服务战略重点业务,全国设立200余个网点,24小时为用户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未来,运达将继续与中国轨道交通一路同行,以安全守护希望,用便捷助力发展,共同筑建交通强国的伟大梦想!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铁路运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作为城市发展的骨架和经济循环流转的动脉,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一直与国家重大战略高度契合,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绿色交通方式,在国家产业转型、运输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等一系列系统性变革中,发挥低碳、环保、高效、节能的巨大优势。预计未来轨道交通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为相关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智能系统和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干线铁路(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等轨道交通领域,主要客户群体为国铁集团、地方城轨公司、各轨道交通职业院校等。在国家铁路领域,2024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创历史同期新高。今年以来,国铁集团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铁路投资产业链长、辐射面广、拉动效应强的作用,优质高效推进铁路工程建设。一批新线顺利开通运营,上半年累计新开通线路979.6公里,进一步完善了区域路网布局。依据2021年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35年国家铁路网络将达到20万公里,其中高铁7万公里;依据《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到202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5.3万公里左右,普速铁路11.7万公里左右。2022年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指出要加快国家铁路网建设,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有序推进区域连接线建设,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改造升级。同时,伴随着既有车辆及装备的运营里程和服役年限增长,铁路部门对增强安全质量效益、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改善综合发展实力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轨道交通智能化装备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在城轨交通领域,城轨的发展将继续贴合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围绕城镇化率提升这一主线,进行有序发展,缓解城市发展在交通、经济和环保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共有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1409.79公里,其中,2024年上半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194.06公里。2024年上半年有城轨交通新线、新段或延长线开通运营的城市10个,共新开通运营车站132座,新增运营线路6条,新开后通段或既有线路的延伸段4段。中国城轨运营里程已居全球前列。2024年6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印发《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城轨交通更新改造。在城际、市域(郊)铁路领域,2021年4月8日发改委发布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指出,将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都市圈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向外扩散、功能疏解的必然趋势,轨道交通是实现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必需环节。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稳步推进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实现“零距离”换乘和一体化服务。全球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之比约1:3,中国仅为1:0.25,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将新增城际、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城际、市域(郊)铁路将成为轨道交通产业新兴增长点。在铁路货运领域,铁路货物发送量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既有线路的货运能力在高铁成网后得到进一步释放。2024年,国家铁路预计完成货物发送量39.31亿吨,同比增长0.54%。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发送108.3万标箱,同比增长11%;中亚班列发送42.7万标箱,同比增长12.1%;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发送278.3万吨,同比增长20.7%。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将构建高效货运服务系统,建设高效货运服务网络,大力发展货物多式联运,发展专业化物流服务,持续推动降低物流成本。依据《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晋陕蒙煤炭主产区大型工矿企业中长距离运输的煤炭和焦炭中,铁路运输比例力争达到90%。2024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提升大宗货物清洁化运输水平。2024年8月《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国家铁路、公路、水运网络,加快货运专用铁路建设,推进主要港口、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提高绿色集疏运比例,持续提高大宗货物的铁路、水路运输比重。铁路货运运营效率和服务的提升,离不开铁路货运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的有力支撑。在轨道交通职业院校建设领域,国家针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发展给予了一系列支持和肯定,先后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意义,并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3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提出优先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教育和培训消费方面: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指导学校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等。另外,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码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2024年5月31日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指出“坚持统筹联动、市场为主,立足各地交通运输发展实际和能源资源禀赋,实施老旧机车淘汰更新、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标准提升等七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和北斗终端应用,促进交通能源动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有序推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与区域交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高效、安全、环保的公共出行需求,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1、公司基本情况公司作为一家轨道交通智能系统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业务面向国铁(含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地方地铁、城际铁路等)、城轨(含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市域铁路等)、职业院校三大客户群体,产品线布局涉及机车车辆业务板块、牵引供电业务板块、铁路运输业务板块,为轨道交通提供智慧培训解决方案、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智慧车辆段解决方案、智能牵引供电解决方案、智能货运解决方案及运维服务。公司主要产品为轨道交通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营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运达科技及广州运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货安计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成都运达牵引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运达轨道交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都运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恒信电气有限公司、成都运达轨道交通设备检修有限公司、湖南中大运达轨道交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汇友电气有限公司、长春运达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嘉兴运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北京运达华开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运达智慧轨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武汉运达城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运达恒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西安运达智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北京运达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唐山西交智达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运达智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运达智辇科技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子公司。其中母公司运达科技主要业务涉及智慧培训解决方案、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智慧车辆段解决方案;子公司汇友电气、恒信电气涉及智能牵引供电解决方案;子公司广州运达、运达华开、运达智辇涉及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子公司运达服务涉及运维服务;子公司成都货安、嘉兴运达涉及智能货运解决方案。2、公司战略布局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已迎来智慧化产业升级新浪潮。这些前沿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还为乘客带来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公司基于完备的产品体系与长期的技术沉淀,紧密跟随数智化绿色发展战略,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贯彻落实“3351”战略规划:面向国铁(含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地方地铁、城际铁路等)、城轨(含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市域铁路等)、职业院校“3”大客户群体,深入探索机车车辆、牵引供电、铁路运输“3”大业务板块,从人、车、地实际业务场景出发,顶层设计智慧培训、智能运维、智慧车辆段、智能牵引供电、智能货运“5”大系统解决方案,配套提供N个智能化核心设备与全生命周期伴随服务,重点部署“1”个运输及维保服务业务,全国设立200余个网点,24小时为用户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一站式解决轨道交通业务领域的多项难题。公司“3、3、5、1”战略规划3、公司主要业务及核心产品(1)智慧培训解决方案智慧培训解决方案应用数字孪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针对国铁(含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地方地铁、城际铁路等)、城市轨道交通(含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市域铁路等)、职业院校等客户的轨道交通技能培训要求,提供智能化、规范化、安全化、个性化的培训系统解决方案。培训范围覆盖轨道交通列车驾驶、行车指挥、设备检修、应急处置等完整场景,涉及车、机、工、电、辆各个专业的乘务员、调度员、车站服务员、轨道交通检修工等专业岗位。智慧培训解决方案聚焦培训质量及效率提升,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的虚实结合培训体系,搭建贯穿从教学计划到学、练、考、评各个环节的智慧培训管理平台,实现一线人员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从标准作业技能到应急处置技能的全面提升。目前,公司智慧培训解决方案已在中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以及轨道交通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得到广泛应用,并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伊朗、埃及、埃塞俄比亚等。1)主要产品:2)主要产品应用典型案例:西铁职工培训基地深圳地铁深云车辆段实训基地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训练基地(2)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智能运维解决方案采用物理传感、图像识别、物联网、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面向国铁(含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地方地铁、城际铁路等)、城轨(含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市域铁路等)客户,以车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核心,实现列车监测及场段检测设备的互联互通,将基于场景的车载感知、轨旁感知、业务数据等有效耦合,完成对车辆的运行智能分析、故障诊断及健康管理、车辆智能日常检测、检修资源优化配置等核心功能,提供一套具有列车状态感知与跟踪、故障诊断预警、运维智能决策、作业自动化等能力的智慧系统,保障列车安全可靠、提效节能,实现列车运维精准管理。目前,公司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已在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中得到广泛应用,助力城市轨道交通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1)主要产品2)主要产品应用典型案例(3)智慧车辆段解决方案智慧车辆段解决方案面向国铁(含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地方地铁、城际铁路等)、城轨(含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市域铁路等)客户,着力提升车辆段运营质量与效益。该方案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前提,紧扣“强化机车车辆质量管理与提升运用效率”的主线,以“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建设为核心。通过融合物联网、AI、5G-R等先进技术,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机车车辆运用、整备、检修等各环节的信息无缝对接。借助智能装备与智能化管控,结合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对机车车辆运行数据的深度分析、在线自动化检测、健康状态智能评估、故障自动识别及生命周期预测等,进而实现机车车辆的分级整备与状态修,推动“车、人、图”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显著提升机车车辆运用效率和作业人员的效率,确保作业安全,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机车车辆整备与列检时间的大幅压缩,确保机车车辆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运用状态,展现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目前,公司智慧车辆段解决方案已在国内主要城市铁路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为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整备检修段场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运作提供了大力支撑。1)主要产品2)主要产品应用典型案例新朔机务段智慧整备项目(4)智能牵引供电解决方案智能牵引供电解决方案运用现代先进的测量、通信、传感、信息、人工智能以及电力电子等技术,面向国铁(含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地方地铁、城际铁路等)、城轨(含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市域铁路等)客户,提供牵引接触网的智能供配电管理及再生能量的高效利用解决方案,保障列车正常运行、提高运输效率。产品覆盖牵引供电一次设备、铁路电气自动化监测与控制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可视化接地验电装置和防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直流供电接地漏电保护系统、轨道交通试验线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等多个业务场景。牵引供电系统作为轨道交通的动力能源,在维持铁路运输秩序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公司智能牵引供电解决方案已在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营单位中广泛应用,并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部分拉美国家,如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埃及、巴西等。1)主要产品:2)主要产品应用典型案例:(5)智能货运解决方案智能货运解决方案应用大数据、IOT、Zigbee、图像识别、机器学习、自动化等技术手段,聚焦轨道交通行业物资管理安全的核心,从货运场站与机车检修生产站段两个维度,通过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产品,实现了对轨道交通行业物资的储、转、运、用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智能货运解决方案面向全国货运场站及机车检修站段。依托铁路货运2.0系统、国铁物资3.1系统,智能货运管控平台向上深度业务融合,实现货运安全过程的业务流、信息流自驱动、自预测、自诊断、自分析的管理目标。经过多年产品孵化,智能货运解决方案已基本实现了铁路货运、公路货运、仓储自动化、配送自动化、采集自动化、车辆管理、人员管理物资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目前,公司智能货运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在国内各主要城市铁路局货运场站、专用线、机务段、车辆段、动车段、机车检修厂等业务场景中。通过可靠的产品性能及持续的售后服务支持,赢得了广大客户群体的信任与支持。1)主要产品:2)主要产品及应用场景:(6)运维服务依托车载监测产品及技术,建立了包含数据采集、在线检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数据分析挖掘、预测预警和综合保障在内的基于运营大数据的信息化保障体系。通过辐射全国的本地化服务网络,建立了面向运营、贴近用户的运维服务体系。为轨道交通车辆运用维护保养及现场保障服务,提供设备配件物流周转、维护服务;与车辆制造商联合,开展了车载设备检修服务;提升了轨道交通车辆运维水平,提高了车辆整体运营效率,切实保证运营安全。4、公司经营模式(1)销售模式公司产品的营销工作采用分区模式进行。公司将全国各路局、城市轨道公司进行分区管理,分区销售。公司产品的销售主要通过参与招投标方式取得,少量产品通过经销商出售给各铁路局的物资部门。公司非常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并将售后服务列入到公司质量控制管理体系。(2)生产模式公司通过参加招标的方式取得订单,在取得订单后与客户进行详细沟通,深入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并结合客户需求制定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组织内部开展产品软硬件研发、BOM编制、采购、生产、出厂检验以及现场安装及调试,最终完成项目验收后交与客户。公司根据铁路和城市轨道特性,在经过招投标或者签署合同后,按照客户订单数量安排生产。本公司产品大部分为自主生产,少量产品涉及委外加工。另外,根据合同要求,公司有部分产品由客户负责安装,无须公司参与。(3)采购模式公司实行以销售为指导的采购原则,公司采购部门根据业务部门提出的物料需求计划实施采购,依据材料使用及采购特性而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等,其中招标采购又可分为公开招标、选择性招标和协议招标,以确保采购活动既能满足物料需求又能满足成本的最优控制要求。公司的采购同时也结合了本行业季节性特点。对于采购周期较长及随采购周期价格变动较大的物料,业务部门作出相应的物料需求计划,并按公司提前备料管理办法执行。5、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市场地位、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公司行业地位公司是一家轨道交通智能系统供应商,先后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包括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铁道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奖项。多次参与国际及国内行业相关标准制定,是国内领先的少数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生产能力的高科技企业之一。公司产品线布局全面,其中智慧培训、智能运维、智慧车辆段、智能牵引供电、智能货运和运维服务已实现对轨道交通行业多个应用场景的覆盖,填补了产业链中多个细分领域的技术空白和业务短板,是智慧轨交生态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主机厂、科研院所以及运营单位长期协作、合作共享,致力于让轨道交通更安全便捷。公司业务遍布国内50多个城市,产品应用于全国所有铁路局、机务段、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和主要轨道交通职业院校。(2)主要业绩驱动因素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将连接全国所有县级及以上行政区、边境口岸、国防设施、主要景区等。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高速铁路7万公里,普速铁路13万公里。形成由“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的高速铁路网;由若干条纵横普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普速铁路衔接的普速铁路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路网。2020年8月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将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推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创新发展。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设备和系统为代表的铁路智能化建设市场将迎来高增长的发展机遇。《“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强化重点城市群城际交通建设,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骨干,提升城际运输通道功能,加强核心城市快速直连,构建多节点、网络化的城际交通网;有序推进其他城市群城际交通建设,建设有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运力开行城际列车;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衔接,合理推动轨道交通跨线运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指出,智慧城轨建设是交通强国建设的战略突破口,要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新一代中国式智慧型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设备、智能运维系统需求旺盛,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行业将持续稳定发展,到2025年,中国式智慧城轨特色基本形成,中国将跻身世界先进智慧城轨国家行列。2024年2月,国家铁路局联合多部门发布《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明确铁路行业低碳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推动绿色铁路建设,倡导绿色设计、施工,推进既有客站绿色改造和铁路电气化改造;加快机车更新换代,推动超低和近零排放车辆规模化应用,降低内燃机车排放水平;完善铁路集疏运系统,提高铁路承运比重,推进多式联运发展。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要结合各类设备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如交通运输设备等更新改造,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优化设备更新项目支持方式。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加大对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轨道交通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也是方案中直接提及的更新改造领域之一,有望得到后续配套政策重点支持。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轨道交通都将是拉动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历经多年持续地大资金投入,中国轨道交通的路网规模、运输规模、列车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轨交产业巨大的存量资产规模已经逐步成形,轨交后市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行业共识,伴随而来的是与之相关的面向人、车、设备、场地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创新及产业化能力,核心团队拥有30余年行业积淀,具有深厚的产品和技术积累,在所处行业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公司在上述市场机遇获得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有力的基础。概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3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3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8.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7.76%。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战略目标,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与成果:1、贴近客户,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公司通过贴近客户,深入挖掘市场需求,积极探索新领域、开辟新市场,并成功取得多个突破。在智慧培训方面,实现培训实作考试设备的市场突破,先后中标两个职业院校考点项目,为公司培训场景智能化发展再添新动力;成功中标职业院校综合实训基地项目,为职业教育培训跨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在智能牵引供电方面,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RTU及操作机构箱项目再次取得优异成绩,进一步稳固了公司在开关监控产品市场的领先地位。在智能货运方面,货运计量产品市场拓展取得显著成效,中标金额创下历史新高。2、产品领先,聚焦数智化创新公司聚焦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创新工作,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以技术革新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并取得多项里程碑式进展。在智慧培训方面,积极推动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法定化并形成订单,为后续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项目的广泛推广奠定坚实基础。在智能运维方面,完成车载6A产品升级,为后续轨道交通设备更新改造市场提供重要支撑。在智能牵引供电方面,积极推进重载铁路柔性牵引供电系统科研项目,加速拓展牵引供电业务新方向;27.5kV环保气体柜进入现场试运行阶段,预期市场前景广阔。在智慧车辆段领域,动集一体化管控平台成功通过局级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积极助力智慧场段动集市场的开拓。在智能货运领域,普速超偏载检测自动轨道衡完成样机试制,并顺利在连界站部署及实验,为后续市场突破提供支撑。3、卓越运营,深化业务流程变革公司全面贯彻卓越运营,持续深化业务流程变革,综合提升运营效率并加快响应速度。成功交付全国首个集研发与集成的超大型项目“国能集团新朔机务段智慧整备项目”,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青睐,为智慧场段新质生产力战略落地树立良好标杆。通过ISO22163体系认证复审并达到银牌标准,标志着公司在流程能力和质量保证水平上达到新高度;同时,公司在分级授权体系、流程效率提升、供应链数字化革新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实现卓越运营年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组织能力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公司进一步加强组织能力建设,构建高效管理体系,增强企业活力。开展了领航计划等系列培训课程,提升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完成技术职级评定,研发人员通过职级晋升,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突破,也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支撑;发布了营销自主经营政策、完成销售薪酬体系变革,发布了产品事业部及业务支持平台获取分享激励政策,探索多元化价值分配机制提升组织活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多项行业盛会及重点赛事,展示最新产品与创新理念,与行业专家交流,共探行业趋势。公司受邀参加2024(第八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大会、首届“铁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学术交流会”、第二届西南交通大学长三角论坛、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等,展示了公司数智化新质生产力赋能轨交发展的优秀案例。此外,公司作为赛项技术平台支持单位和国际联盟成员单位,助力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圆满完成。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成都运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57,534,249 | 68.49% |
2 | 深圳市平安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 14,280,000 | 17.00% |
3 | 天津架桥富凯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3,218,082 | 3.83% |
4 | 成都市知创永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 3,010,959 | 3.58% |
5 | 戴先强 | 1,534,247 | 1.83% |
6 | 成都大诚投资有限公司 | 1,342,466 | 1.60% |
7 | 天津架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721,096 | 0.86% |
8 | 何鸿云 | 306,849 | 0.37% |
9 | 朱金陵 | 153,425 | 0.18% |
10 | 王玉松 | 153,425 | 0.18%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