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国光股份
  • 企业英文名: Sichuan Guoguang Agrochemical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颜昌绪
  • 上市代码: 002749.SZ
  • 注册资本: 46875.1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03-20
  • 大股东: 颜昌绪
  • 持股比例: 34.4%
  • 董秘: 颜铭
  • 董秘电话: 028-66848862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妍、薛之尚、董兰芳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平泉街道
  • 概念板块: 农药兽药 深股通 四川板块 预盈预增 西部大开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四川
  • 成立日期: 1985-12-3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2000206861148T
  • 法定代表人: 何颉
  • 董事长: 何颉
  • 电话: 028-66848862
  • 传真: 028-66848862
  • 企业官网: www.scggic.com
  • 企业邮箱: dsh@scggic.com
  • 办公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北京路899号
  • 邮编: 610100
  • 主营业务: 从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的农药制剂和高端水溶性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生产、销售:植物生长调节剂、园林绿化养护品、农药、防腐保鲜剂、肥料、化工产品、日化产品、塑料制品、机械设备;包装装璜印刷;农化产品应用技术研究,农业、园林、林业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会议服务;国家允许该企业经营的进出口业务。
  • 企业简介: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企业(证券代码002749),成立于1984年,专业从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高效水溶性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以“助种植者和员工实现愿望”为企业使命,坚持“做质量、做诚信、做品牌、做特色、做服务、做百年”的经营理念,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园林养护、园艺生产、林业植保等领域。公司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中国农药百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四川省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四川百强企业、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第三届理事单位、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单位、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植物生长调节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公司子公司四川润尔科技有限公司和鹤壁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拥有农药原药和制剂登记证311个(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证133个)、肥料登记证118个、专利230件(其中发明专利94件)、科技成果7项、注册商标1880件(其中,驰名商标1件)。公司下属的四川国光农资有限公司、四川国光园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润尔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依尔双丰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浩之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鹤壁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芸领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国光现代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等十五家公司分布于四川省、山西省、河南省、海南省、重庆市等省(直辖市),并在全国设有二十五个物流仓储服务中心。公司聚焦调节剂、水溶性肥料、园林养护品等优势品类,坚持突出技术服务的核心作用,产品在配合绿色防控、提质减量、抗灾减害、减少人工、配合机械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光”“双丰”“浩之大”“国光园林”“鹤壁全丰”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走诚信路、做百年厂”的国光,将持续提升“国光产品好,用户都知道”的品牌形象。以“把质量和品牌建立在用户心中”为目标,依靠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领先的生产技术、先进的检测手段、完善的市场服务网络,不断用高新技术产品和先进技术服务于农业种植业和园林生态环境建设。
  • 发展进程: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农药定点生产企业,成立于1984年。公司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占地300余亩,现有职工820余人(大专以上学历员工超过500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60人。从事研发和技术服务的员工440余人。
  • 商业规划: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一)公司取得的相关许可(二)公司主要农药原药产品国内登记情况(三)公司主要农药制剂产品国内登记情况(四)公司农药制剂产品国外登记情况另外,公司矮壮素原药已成功获得欧盟技术等同性(TE)认证。同时,公司积极支持海外客户在美国、俄罗斯、韩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完成公司核心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及制剂的登记工作14项,为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和公司优势产品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公司主要肥料产品国内登记情况从事化肥行业见本报告第三节中“报告期内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从事农药行业见本报告第三节中“报告期内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1、概述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国家统计局2024年1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9亿亩,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上年增长1.6%,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但是2024年我国农药市场整体需求维持低迷态势。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锚定“三调”定位,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专注业务发展,继续提升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中的竞争力、扩大在渠道和终端用户中的品牌影响力,营业收入和利润再创新高。(1)坚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核心品类地位,拓渠道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公司坚持调节剂、调控技术、调控方案的“三调”差异化定位进行渠道建设,推进多品牌战略,推动业务发展。1)新建经销商增加了588个,覆盖了更多的空白市场。2)经销商质量持续提升,核心经销商群体数量增加、经营规模扩大。3)2024年公司聚焦各品牌的产品特性规划不同品牌的营销策略,多品牌战略持续推进。(2)以成就用户为目的,坚持升级转型,技术和服务能力提质迈出更快步伐1)坚持推动技术和服务能力升级转型一是加大以作物为对象的作物种植管理解决方案的推广。2024年在继续保持单品销售、阶段性解决方案销售的基础上,在一些重点区域、重点作物上推行以调控技术为核心的作物种植管理全程解决方案和调控方案、调肥方案、植保方案等综合解决方案,营销模式升级转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二是完善对作物种植管理全程解决方案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对于全程用户,公司坚持把技术服务建在田间地头,技术营销人员实地定期巡田+线上巡田,为种植者提供全程、精准的作物种植管理技术服务,以作物种植管理技术服务促进市场运作。2)坚持推动信息化升级,赋能管理升级公司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运行HR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二维码追溯系统,提高了管理效率、生产效率和客户管理能力。3)坚持推动渠道商升级转型着力培养核心经销商,增加核心经销商数量,是促进渠道商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一年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核心经销商建设,核心经销商的技术水平、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正在向更高层次迈进,公司的作物全程解决方案的推广工作也取得了实效。(3)纵深推进创新驱动,积蓄发展更强动能1)2024年公司新获得农药登记证14个(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13个(含1个原药登记证)),对12个农药登记证扩大了使用范围;新增肥料登记证12个,21个新产品上市销售。2)2024年作物调控技术研究院围绕作物方案一共开展上千个试验,完成了23个作物调控方案,并对所有技术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在不影响技术工作开展的前提下,锁定技术人员重点服务区域,配合销售部门开展技术巡田工作与技术服务工作,实现技术服务新转型。3)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交流合作,提升研发创新水平参与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机制和新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创制与产业化》《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作物干旱高低温灾害预警预测与防控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正在实施中。2024年还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共建“作物品质调控产业研究院”、与南京农业大学开展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发合作。全国农技中心在河北、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等九省(区)开展的水稻等作物提质增效试验示范工作将公司作为试验示范产品(方案)提供厂家,为公司推广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4)安全和环保两手抓,坚决守住底线和红线安全是坚守的底线,环境保护是不可触及的红线。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安全生产和生态文明的整体发展思想,全力做好安全、环保工作。2024年公司认真落实“两单两卡”,全面推行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为核心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环境及排放监测,加强安全检查、巡查,开展安全、消防应急演练,筑牢安全环保防火墙。(5)立足公司长远发展,强化人才招聘与培养2024年校园招聘入职人数252人,较2023年增加93.85%。为适应公司发展,2025年公司计划校园招聘人数300人左右,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人才。公司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提升员工的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