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全称 安徽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称 博世科
企业英文名 Anhui Bossc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实际控制人 宁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市代码 300422.SZ
注册资本 53388.0389 万元 上市日期 2015-02-17
大股东 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9.03%
董秘 付林 董秘电话 0771-3225158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冯炬、李泽毅
律师事务所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
注册地址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东城大道83号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安徽板块破净股预盈预增创业板综土壤修复动力电池回收碳交易医废处理消毒剂垃圾分类雄安新区无人驾驶海绵城市PPP模式国企改革食品安全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注册地 安徽 成立日期 1999-04-13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50100711480258H
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 程凯丰
电话 0771-3299118 传真 0771-3299118-400
企业官网 www.bossco.cc 企业邮箱 bskdb@bossco.cc
办公地址 安徽省宁国市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东城大道与东城路交汇处、南宁高新区高安路101号 邮编 530007
主营业务 以工业环境治理及清洁化生产、市政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土壤修复、固(危)废处置、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智慧环卫等为主的环境综合治理业务;以多领域环保装备研发、制造、销售为主的设备制造、销售业务;以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环卫一体化、油泥及污染土壤处置终端运营等为主的运营业务;以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咨询、检验检测、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为主的环境综合咨询服务。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水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固体废物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代理服务除外);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农林牧渔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肥料销售;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机械设备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汽车零配件零售;机动车修理和维护;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土地使用权租赁;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物业管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消毒器械生产;消毒器械销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出入境检疫处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企业简介 安徽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422)成立于1999年,在国内外设有多家分子公司及服务机构;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2021年,公司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有控股企业,同年,公司创始人王双飞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博世科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小高地等科研平台,检测中心通过国家CNAS认可及CMA资质认定。公司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先后入选中国环境上市企业50强、广西十佳企业、“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广西创新活力十强”、广西工业龙头企业等。博世科作为拥有核心技术的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业务领域重点为工业环境治理、城乡环境、土壤环境修复、固废处置与危废处置、智慧环卫、环境服务业等。博世科构建覆盖环评、检测、咨询设计、研究开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等覆盖环保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博世科环保秉持“博览世界,科技为先”的理念,针对不同客户的技术、运行和环境要求,为客户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技术与产品远销东盟、东欧、西非、南美等海外市场。
发展进程 发行人是由博世科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10日,博世科有限股东会决议同意将博世科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26日,博世科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就设立博世科共同签署了《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根据“深鹏所审字[2010]1329号”《审计报告》,2010年4月30日经审计净资产为7,067.09万元,按照1:0.6368的比例折为4,500.00万股。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发起人出资到位情况进行了验证,并出具了“深鹏所验字[2010]250号”《验资报告》。2010年8月10日,经南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册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450111200005469”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4,5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宋海农。 2023年11月14日,公司名称由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安徽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规划 1、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概况公司以提升环境绩效和解决环境问题为导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领域全方位的环境综合治理整体解决方案,从事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以工业环境治理及清洁化生产、市政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土壤修复、固(危)废处置、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智慧环卫等为主的环境综合治理业务;以多领域环保装备研发、制造、销售为主的设备制造、销售业务;以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环卫一体化、油泥及污染土壤处置终端运营等为主的运营业务;以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咨询、检验检测、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为主的环境综合咨询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咨询、设计、环评、检测、研究开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等环保全产业链。2、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1)水环境治理技术在工业治污领域,公司响应国家“碳中和、碳减排”政策战略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规划,在制浆造纸、垃圾渗滤液、尾水治理等领域,整合公司核心UMAR/UCAR厌氧、UBEF滤池、UHOFe芬顿、E-MOC电催化氧化、组合过滤等技术,提供满足双碳控制需求的节水减排技术。在造纸、化工制药、石油化工领域,公司正在加紧研发基于电催化、电芬顿原理的难降解高浓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其中相关电催化技术已经在石油化工领域实现项目落地,并正在扩展其它领域业务;面对循环水使用过程中水硬度指标累积问题,基于解决厌氧颗粒污泥钙化成果,公司开发了高效除硬脱钙技术,截至目前已完成中试试验的产业化样机制作,具备技术推广应用条件。(2)清洁化纸浆漂白关键设备与技术——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相关化工技术经过十余年技术积累,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大幅降低投资成本,实现我国该类产品海外输出零突破,有效降低了纸浆漂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促进了造纸行业的清洁生产;公司还配套开发了双电解法二氧化氯制备技术,以及清洁高效的氯酸钠、烧碱、双氧水、氯酸钾、高氯酸钾、耗氯产品(三氯异氰尿酸、聚合氯化铝、漂粉精、ADC发泡剂等)等化学品生产技术,为造纸及相关化工行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3)土壤环境修复围绕含油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目标,解决现有热解装备热效率低、处理量小、回收油重质化高、产气率低的技术瓶颈,探索“碳减量、碳减排、碳回收”技术路线,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首套4万吨/年间接回转窑热脱附系统设备开发,完成设备安装,单机调试、联动调试和72h生产试运行,结合热解气冷凝净化回收油/气工艺,充分优化设备热效率及油泥处理量。目前该设备已正式投入运行,处理后固体含油率≤1%。针对化工、矿山采选冶等场地污染土壤,公司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锑矿区锑砷污染源阻断及生态治理技术”,持续开展土壤增效生物淋洗、淋洗剂回收、废液净化等技术、装备工艺研究。开发的绿色高效生物淋洗剂,重金属污染土壤一级淋洗效率可达90%以上;通过研发的固-液-固转化工艺,可从淋洗废液中回收50%以上生物淋洗剂,在保障淋洗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药剂用量及技术成本,最大程度维持土壤微生物代谢及有机、无机碳库,保障土壤碳汇能力;废液净化后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最终实现污染土方量、污染物及污染排放的减量化。在矿山、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领域,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典型有色金属选冶渣场影响区污染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公司开发了重金属污染原位阻断+原位净化技术、多层覆盖强还原微生物矿化技术并开展产业化应用示范。同时,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于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生物经济发展等国家需求,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阳离子态重金属活性钝化新型功能材料”,公司利用农业固废完成开发微生物土壤增质提效材料,满足《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NY/T798-2015)技术指标,同步改良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补充土壤营养,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性,促进水稻、蔬菜、果树等高产优质,目前在广西南宁、崇左、百色、贵港等地完成示范推广应用。参与的2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均通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4)铝电解大修渣综合处置领域报告期内,针对铝电解大修渣综合利用领域,公司通过开展铝电解大修渣处理主要元素的快速高效检测技术、复杂氰化物的破氰技术、复杂氟化物的脱除与氟资源回收技术、高盐废水蒸发结晶及资源化处理利用技术、铝电解大修渣废阴极炭块湿法无害化与资源化技术等研究,解决铝电解大修渣在高盐高碱条件下复杂氰化物的无氯低盐高效去除解毒、复杂氟化物转化、脱除和回收等技术难题,实现铝电解大修渣的高效连续逆流浸取、毒性解除与无害化渣的长效稳定化。目前已完成大修渣的资源化利用小试、中试实验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成功开发出大修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成套技术。同时,公司也在铝电解产业的炭渣、炭泥、含氟废水处理等领域开展技术优化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推广工作。(5)废旧锂电池回收领域为促进新能源材料绿色闭环可持续发展,探索废旧锂电池的全量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新路线,针对废旧锂电池及电池厂废料湿法提取流程长、镍钴锰锂有价元素回收率低、复杂溶液体系的除杂净化不彻底和三废全量化资源化路径不畅等技术难题,公司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旧锂电池湿法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核心技术体系,关键核心设备均已完成自主设计及制造,实现回收工艺技术和装备开发的高度融合。该核心技术体系和装备业已打通“废电池回收-锂及其他高价金属再生-产品作为电池原料制造”的新能源金属产业链闭环,可实现对废旧三元锂电池的镍、钴、锰、锂绿色高效回收和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深度提锂回收,同时也能实现废水深度处理近零排放,对新能源动力电池的清洁生产、自动化控制、废水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公司已开发第一代“低温还原-梯度酸浸两步法资源化回收技术”试验线,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金属锂回收率达90.5%,金属镍、钴、锰回收率达98.7%,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率可达95.0%。目前该技术正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和新能源行业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进行产业化推广和应用,落地项目包括某国外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广东某新能源电池废水项目、山东某六氟磷酸锂项目、LPH废水项目和新材料废水处置等项目。(6)民用及工业消毒技术、消毒设备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综合消毒领域产品、设备技术的研究与攻关,包括保鲜、消毒、除臭等领域。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艾科宁相关核心新技术产品已实现在果蔬保鲜、水体消毒、除臭除味、空气净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在高价特色果蔬保鲜领域,从产(采摘、预冷)、供(分装、运输)、销(上架、销售)三个维度,系统性构建了“源头杀菌+过程保鲜+末端防腐”的全链条+全周期智控水果保鲜策略,开发新型果蔬保鲜材料。在消毒设备方面,艾科宁完成了500~1000g小型号、2000g中型号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的优化升级及标准化工作、以及3×10kg大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系统设计开发工作。同时,自主研发了500g、5kg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解槽,目前已完成新样机装机及性能测试,其核心电解性能并跑国内一线产品。另外,艾科宁还成功开发了小型号系列智能消毒投加装置,可广泛应用于供水、医疗、防疫、海关等废水消毒领域。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获得业主的广泛青睐。除臭除味方面,在纸厂制浆碱回收产生的黑液蒸发污冷凝水的除臭及资源化领域,艾科宁自主开发的高效除味工艺技术获得成功实践,并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7)智慧环卫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环卫装备新能源化、智能化和小型化的发展方向,持续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工作。其中,自主研发的新能源与动力系统优化匹配控制技术实现高效作业与低功耗之间的平衡。采用多级反馈的自适应控制算法解决了线控底盘精准而快速的横纵向控制问题,并通过5G网络的低延时特性,实现了线控产品的远程实时控制。公司承担的“新能源环卫车辆线控底盘及整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功入选2024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拟立项项目名单。相关技术成果已逐步在产品上得到应用与验证,公司产品型谱趋于完善,正有序开展市场推广工作。依托博世科在城乡环境一体化综合服务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通过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构建从关键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到产业化应用的良性发展机制。(8)环境综合咨询公司咨询服务业务涵盖面较广,极力打造“全过程一站式咨询服务”,业务范围覆盖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工程咨询、水务咨询、环保咨询、环保管家、绿色低碳、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农用地安全利用、效果评估及环境监理、科研与政策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等领域。公司全力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向党委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撑环保咨询意见建议超20,000条,助力重点项目落地建设超3,000项,累积提供环境咨询服务达6,000多项,涉及新能源、制浆造纸、金属冶炼、化工石化医药、危险废物利用及处置、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火力发电等100多个行业,已为中国铝业、中国石化、玖龙纸业、理文纸业、太阳纸业、建晖纸业、植护元创纸业、比亚迪、华友锂电等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并为地方政府及工业园区提供整体环境咨询服务。公司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服务促进项目落地;以污染防治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统筹解决环境问题,助力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以全面的碳排放核算和评价、碳足迹分析、碳达峰碳中和预测分析服务,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全面、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支持;以专业的服务质量为政府、工业园区、企业等提供环保管家服务,从环保政策解读、环保问题咨询、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环境风险管控、污染达标排放等方面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环境咨询服务。公司践行专业环境咨询服务机构的使命担当,为各地政府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创建指导,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积极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实施方案等项目,为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贡献力量。公司以生态文明理念解决环保前端难题,向客户提供科学、有效、专业的环境综合咨询服务,拥有丰富的咨询经验和数千例成功案例,已发展成为国内环保领域资质最齐全、综合咨询服务能力最强的行业企业之一,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公司同时设有第三方检测平台公司,拥有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服务能力CATL等多重资质,获认定为耕地质量标准化实验室,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制样和检测双实验室,可为社会各界提供环境监测、食品农产品检测、环保产品在线监测运维服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各类综合技术服务。3、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73.54万元,同比增长9.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2,629.23万元,同比增加2,270.78万元,公司经营情况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好转。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优化业务结构,严选严控市政工程类业务,大力发展工业板块业务;同时不断提升设备销售收入占比,推动已完工工程项目审计结算工作,工业类订单项目确认收入增加,使得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得到提升。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加强预算管理,稳定管控期间费用;并加大对部分效益不及预期的项目处置及退出,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一)持续优化业务结构,重点聚焦工业领域高质量订单、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为进一步优化主营业务结构,公司严选严控市政工程类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工业板块业务,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报告期内,公司依托水环境治理核心技术及专利设备,凭借在市政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积累的丰富建设经验,中标及签订“西明江、凤凰江示范段建设工程项目”,合同金额约3.44亿元。工业板块作为公司最核心的主营业务,以销售设备、提供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模式,服务领域覆盖造纸、食品、制药、半导体、化工、纺织等行业。截至目前,公司在手工业类设备供货订单约18.94亿元人民币(含已中标),其中海外订单14.05亿元,该类订单主要客户为国内外造纸龙头企业。在工业水处理及纸浆漂泊清洁化生产领域,公司基本实现东南亚业务全覆盖并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重点布局北美和南美市场,在土耳其等市场的布局也相继取得成效,海外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工业环境治理主业,持续提升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形成工业废水处理、大型二氧化氯制备及其他化学品生产、工业近零排放的产业集群,夯实国内工业治污行业领先地位,扩大海外工业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工业板块的业务体量和在公司业务收入的占比。(二)压实经营主体责任,全面推进项目结算和回款公司将推进项目结算和回款作为最为重要的年度经营任务,通过压实、明确公司高管和经营管理层责任、定期召开回款会的方式持续加大回款力度,结合相关市政项目业主的履约能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积极拓宽回款渠道,创新回款思路与回款方式。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回款11.13亿元,回款工作取得了实质成效。针对账龄长、数额大、回款难度高的项目,公司通过主动策划并积极沟通业主以优质项目或“以资抵债”的回款思路、建立催收发函的法律诉讼机制、将回款与各高管和各事业部绩效考核直接挂钩、针对不同账龄的应收款项匹配了不同激励政策等措施,多举措全面推进回款工作。同时,公司充分抓住国家化债的有利契机,将回收应收账款与国家化债的大战略结合起来,通过配合业主进行项目申报、化债方案申报,将老旧欠款项目纳入化债实施清单,推进项目获得地方化债资金回款。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工程项目结算审定工作,上半年完成7个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涉及有效合同金额1.68亿元;上半年完成送审项目17个,送审合同额为8.58亿元,后续公司将争取在老旧项目的收尾结算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公司持续优化在手订单结构及新签订单质量,在手和新签订单主要以EP、EPC及专业技术服务订单为主,且大多为工业水处理、市政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等支付能力强、周期短、现金回流有保障的民生属性较强的项目。其次,积极调整主营业务收入结构,转变项目实施模式,进一步降低工程收入占比,提升设备销售收入及运营收入占比。第三,继续对在手PPP项目和特许经营类项目进行梳理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公司PPP业务整体质量,逐步退出一些边际不清,或因业主方原因长期无法实施或长期无法进入运营的项目,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和负债结构,减轻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公司正式进入商业运营的特许经营类项目25个;进入试运营阶段的特许经营类项目5个;固废(环卫一体化)运营项目18个,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运营收入26,645.19万元。随着订单结构和质量的双重优化,工业项目设备到货款与工程项目进度款回款效率有所提升,水务运营类PPP项目逐步进入商运阶段,运营资产规模将不断扩大,持续稳定的运营收入和现金流,将进一步增强公司造血功能。(三)保持传统领域业务核心竞争优势,加快经营业务的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原则,凭借自主核心技术优势,市场拓展稳中求进,确保传统领域业务板块的领先优势。目前,公司以回款快、周期短、现金流稳定的项目为支撑,确保新增订单和在手订单的总体质量,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后续营收转化和项目回款创造良好的条件。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新能源废旧电池资源化利用、大修渣处置资源化利用等业务,通过采用自研的核心技术优势,打通“废电池回收-锂及其他高价金属再生-产品作为电池原料制造”高价金属产业链循环闭环,既能大幅度提升废旧锂电池有价金属的回收率和产品纯度,也能实现废水深度处理近零排放。上半年,公司启动安徽废旧锂电池回收项目,重点推进了项目前期及科研设计招标等相关工作,同时加快马来西亚动力电池回收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投产创效。为加快公司业务转型升级,结合战略发展规划,公司在报告期内召开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同意将原计划在安徽省宁国市投资建设的“3万吨/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的对外投资计划调整为“12万吨/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4.9亿元。公司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该项目开展合作。公司在保持传统领域业务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加快经营业务的转型升级,聚焦行业新赛道,通过在市场前端发力,持续深化产业布局,不断提升公司在环保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四)管理效率和质量两手抓,全面推进降本增效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以控制管理成本、加强项目动态成本管控、优化组织结构和人员、盘活在手资产等多重举措实现降本增效落地;以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适当的信息管理体系、优质的沟通渠道等方式促进公司组织效能提升。公司重点加强标前风险管控,围绕关键经营指标强化合同评审,建立健全项目启动会程序和项目负责人机制,落地项目质量有明显提升。在费用支出方面,公司通过可控管理费用支出与销售收入或新增订单挂钩等费用预算结构化管理等手段,严格控制公司收付比,确保现金流保持稳健状态。在项目成本管控方面,公司推行全面预算机制,通过加强项目的预算管理、成本管控、采购管控及现金流审核,对项目实施开展全过程跟踪管控。在确保设备性能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公司通过优化设备选型、选材,调整设备结构、改良生产工艺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在提升管理效率方面,公司持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建设,结合实际经营情况,以市场、产品、价值、服务为主线,强化行业、专业、区域、客户四线联动关系,重构职能架构,合并精简相近的岗位画像,对经营单元进行资源和业务整合。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公司启用I8P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对项目信息管理、合同管理、供应链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的数据整合与穿透,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公司严格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建立经营目标、重点工作分层考核体系;根据业务形态变化,持续推进人员定员、定编、定岗工作,通过撤并分支机构、推行区域合署办公等优化措施,对能力不胜任、业绩较差的员工进行排查和优化;进一步拓宽人才晋升通道,推行能上能下的经营管理层干部竞聘机制,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竞升平台,释放组织活力。(五)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着眼环保产业及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现有技术实力与服务水平,增强技术和服务的竞争力,以巩固在环保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具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体系及装备,并构建了以王双飞院士作为技术带头人,围绕环保产业发展“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超过千名技术人员的科研平台,可为各业务板块的发展持续赋能。通过打造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引领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现科研重大突破,为解决应用基础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探索各种途径。公司注重培养优秀的研发、管理人才,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激励人才队伍投身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上半年,公司新增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目前公司已有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共计496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390项、外观设计专利20项。(六)加强党建工作,持续深化内部改革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公司发展思想和工作方针,围绕公司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党建带工群团建、工群团建促党建”的长效共建机制,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搭台唱戏,推动党建与业务相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公司党委以政治建设引领,激活发展强大引擎,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建设首要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主题教育活动谋划好、组织好,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紧密联系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及自主学习,引导公司党员干部广泛学、主动学、深入学。为突出“头雁”的带头表率作用,将“书记带头讲党课”纳入《支部书记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年度考核细则》,通过考核机制推动各支部书记做好“头雁”的带头表率作用,分级分类推动全体党员形成人人学、人人讲、人人践行的浓厚氛围。上半年,公司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原则,建立党员和业务骨干双向转化机制,推行“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的“双培”工程,确保党员人才与企业人才同步规划、同步培育、同步管理,在加大党员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引导优秀员工、核心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党组织建设,始终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持续筑牢企业红色阵地,积极开展结对共建交流,打造特色党建品牌。4、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单位:元5、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模式(1)系统集成模式(EP模式)EP是EngineeringProcurement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意即“设计-采购”,该模式的核心是系统设计和设备集成。在该种经营模式下,公司作为提供商首先进行方案拟订、系统设计、设备设计和选型,然后采购通用设备和材料,生产或定制核心设备和关键构件,外购专用硬件设备等,最后通过系统组装集成的方式组成一个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统,并将整套集成设备作为一个整体出售给客户方。(2)工程总承包模式(EPC模式)EPC是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意即“设计-采购-施工”,是指公司受客户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项目的咨询、设计、采购、施工、安装、验收、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并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同时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EPC模式是工程设计业务及设备系统集成模式的延伸,其服务范围涵盖了项目建设全过程,即从项目投资前期工作开始直至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为止,也就是所谓的“交钥匙”方式的工程总承包。(3)“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4)“建设-运营-移交”模式(BOT模式)BOT是BuildOperationTransfer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意即“建设-运营-移交”,是指客户与公司签订合同,由公司承担项目的筹资、建设、运营与维护等。公司在合同期内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利润,合同期满后,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移交给客户。在上述经营模式中,EPC模式是EP模式的延伸,在后者的基础上增加土建安装过程,而BOT模式则在EPC模式的基础上再增加了对项目的投资及项目运营期的运营管理过程。(5)委托运营(O&M模式)O&M是Operation&Maintenance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是指拥有水务设施所有权的政府部门通过签定委托运营合同,将设施的运营和维护工作交给公司完成;公司对设施的日常运营负责,但不承担资本性投资和风险,政府部门向公司支付服务成本和委托管理报酬。此外,公司还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及客户需求,采用TOT(移交-经营-移交)、BOO(建设-拥有-运营)等模式承接业务。6、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十四五”期间,我国以“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为基本思路,强调要在工业污水处理、工业园区治理、高端装备和碳中和等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的突破,继续开展各类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水、土、固、废气将延续严监管态势。伴随监管手段和机制的创新,一方面,“双碳战略”提出后,传统环保向绿色环保发展,与双碳密切相关的清洁能源、节能低碳、绿色循环等新兴领域被纳入绿色环保范畴,刺激绿色环保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大量国资、央企通过组建环保公司或参与民营环保企业混改等方式进军生态环境领域,环保行业已经进入产业集团化形态,向全国化、全产业链化的综合服务集团发展,产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1)水处理行业党的十九大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全面部署,碧水保卫战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赢得“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重点规划的任务,被提升至历史性的战略高度。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污水处理相关政策,涉及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市场化机制等多方面内容,推动我国污水处理市场不断规范化发展和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十四五”期间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城市污泥处置、再生水利用为主要增量空间,设施建设聚焦管网、处理设施、再生利用设施、污泥处置四大方向。2024年,国家在保持原有政策框架的基础上,发布了新的政策指引,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目标。这些政策主要包括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标准、推进农村污水处理治理、加强工业污水排放监管等。从地方层面政策来看,各省市均提出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政策,加速推进地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并下达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率、污泥资源化利用率等指标具体的量化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将废水零排放作为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路径再次被重点提及,并明确指出“实施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工程。并在长三角地区遴选电子信息、纺织印染、化工材料等国家高新区率先示范,到2025年建成若干国家高新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工程”。我国废水零排放政策首先推广于现代煤化工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造纸等行业,正在引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提升,工业废水零排放政策的持续落地收紧,预计零排放项目将会持续增多,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涨,2021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为1,369.6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1,437.4亿元,同比增长4.95%;2023年污水处理市场规模约为1,500.1亿元。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稳步加快以及工业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污水处理的需求也会相应上升,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2)土壤修复行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近年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相继颁布了土壤修复行业一系列管理政策和技术指导文件,主要涉及行业规范管理、资金支持和技术提升等几方面。《“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统筹谋划。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用四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尤其聚焦于农用地土壤勘察,叠加《“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亦要求开展农业土壤污染调查及治理,预计土壤修复行业将在“十四五”时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2023年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环境基准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方案》提出主要目标为夯实环境基准工作基础,有序推进地表水、海洋、大气、土壤等领域的基准研究,力争在关键技术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形成一批技术指南、基准文件和模型计算软件等成果,初步建立国家环境基准数据库。培养若干专业科研团队,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环境基准工作的良好氛围。2023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土壤污染绿色低碳风险管控和修复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鼓励先行先试,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修复典型经验和案例。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与城乡规划、项目建设管理流程有机整合,加强绿色低碳修复实践应用,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高质量发展。(3)固废处理处置行业在废旧电池回收行业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呈快速增长态势,锂电池行业也在积极扩产、快速扩张,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与创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产业政策为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2022年后至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以及生态环境部加强对废弃动力电池回收方向的重视,发布了多项相关政策,包括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金属污染防控以及危废环境管理等,深入聚焦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工作,明确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工作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减轻环境污染的良性促进作用。2023年12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全国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原则,旨在加大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力度,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继2018年8月主管部门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5年后,行业即将迎来正式管理制度。2024年,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出支持“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强调动力电池回收的重要性。同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列入鼓励类目录。目录明确提到“废旧动力电池自动化拆解、自动化快速分选成组、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有价组分综合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技术装备开发及应用”等技术装备的开发和应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退役动力电池总量不断增加,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政策鼓励通过科学合理的回收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行业方面,“十四五”时期,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为指导和推动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在具体的目标上,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达到60%左右,分类收运能力也要达到70万吨/日左右。近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等政策法规,并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动了本行业的规范和快速发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对外公布,表明了我国固体废物行业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治理措施和力度不断加强。2023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印发《危险废物重大工程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通过国家技术中心、6个区域技术中心和20个区域处置中心建设,提升危险废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利用处置技术研发能力以及管理决策技术支撑能力,为全国危险废物特别是特殊类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提供托底保障与引领示范。2023年1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全面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相关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固废产业链各领域市场空间的加速释放。(4)环保装备制造环保装备制造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环保行业整体需求快速增长,环保装备制造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引导行业差异化集聚化融合发展。鼓励环保装备龙头企业向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调试维护、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商发展,中小企业向产品专一化、研发精深化、服务特色化、业态新型化的‘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引领、中小型企业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聚集区。引导环保装备制造与互联网、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提升制造型企业服务能力和投融资能力。”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了未来几年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旨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先进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供给质量。计划提出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2023年11月,工信部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3年版)》,列出了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技术装备,以加快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发布,旨在促进投资和消费,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提升安全可靠水平,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5)环境咨询服务环评、检测、设计等环境咨询服务业务作为公司全产业链的一环,近年来业务持续提质增量。从行业层面来看,近年来,受益于环保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及其配套措施的相继实施,环境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平稳扩张态势。2023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旨在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排污许可、执法监督闭环环境管理体系,发挥制度合力,对进一步强化环评要素保障,持续释放改革效能,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对进一步加强环评制度衔接联动、优化环评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其次,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明确指出为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相关产业,包括咨询监理、运营管理、监测检测等。这意味着环境咨询服务和环境检测行业将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会。(6)环卫一体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卫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居民在消费同时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为保持城乡环境的整洁,对环境卫生管理业产生更多的需求。近年来,国家对环卫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环卫服务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和产业升级,行业的获得快速发展,环卫行业正逐步实现智能化、机械化,从单一的清扫保洁向一体化、多元化服务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0年的具体目标,包括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固体废物处置以及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等,旨在构建集多项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动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提到,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合理布局建设收集点、收集站、中转压缩站等设施,健全收集运输网络。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短板,鼓励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或就近处理等模式,推动设施覆盖范围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2023年,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环卫车领域力争达到80%。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国民环保意识提升,环卫行业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一体化业务将成为行业主流。注:上述行业发展阶段分析的部分内容及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网、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官网、中国信息产业网、北极星环保网等公开信息平台。7、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经过多年跨越式的发展,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取得国内领头、国际领先的行业地位,多项核心技术荣获国家及省部级荣誉,多项核心装备列入国家鼓励发展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重点新产品、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广西名牌产品等,形成“立足国内、面向东盟、对接全球”的产品推广布局,技术与产品远销东盟、东欧、西非、南美等海外市场,成为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环保品牌,逐步从传统的水污染治理向环境综合治理的各个环节渗透,从国内单一市场向全球化、国际化发展,从单个污染源治理指标向整个环境治理体系效果转变,由最初的“设备+工程”的商业模式向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咨询服务、环保装备制造、环保运营服务等产业链高端领域延伸、转型,经营业绩和产业规模得以快速提升。公司以解决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为根本,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构建从技术成果、产品到产业化应用的良性运行机制,目前已形成环保基础理论研究、环保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以及产教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成为国内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引领者,进一步巩固“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自主核心技术的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
更多 安徽 的企业
企业全称 企业简称 上市代码.板块 所属行业 企业类型 上市日期
工大开元环保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开元环保 874480.NQ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2024-09-20
安徽墙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墙煌科技 874587.NQ 金属制品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9-18
安徽中草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草香料 920016.BJ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9-13
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 佳力奇 301586.SZ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8-28
安徽省小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小科技 874476.NQ 汽车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7-23
合肥康居人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康居人 874120.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4-11
合肥伊科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伊科能源 873144.NQ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4-10
马鞍山新康达磁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康达 874372.NQ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民营企业 2024-04-02
安徽泓毅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泓毅股份 874347.NQ 汽车制造业 地方国有企业 2024-03-28
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安簧股份 874140.NQ 汽车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1-29
查看更多 安徽 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