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西
  • 成立日期: 1981-12-23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50200198592223L
  • 法定代表人: 朱朝阳
  • 董事长: 朱朝阳
  • 电话: 0772-2566078
  • 传真: 0772-2566078
  • 企业官网: www.lzyy.cn
  • 企业邮箱: lygf@lzyy.cn
  • 办公地址: 广西省柳州市官塘大道68号
  • 邮编: 545000
  • 主营业务: 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和医药工业为主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药品批发;药品零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租赁;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检验检测服务;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经营利用;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Ⅱ、Ⅲ类射线装置销售;危险化学品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租赁;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租赁;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装卸搬运;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供应链管理服务;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润滑油销售;玻璃仪器销售;化妆品批发;日用百货销售;终端计量设备销售;家用电器销售;农副产品销售;服装服饰批发;办公用品销售;办公设备耗材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劳动保护用品销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网络设备销售;软件销售;专用设备修理;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网络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咨询策划服务;市场营销策划;物联网应用服务;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企业管理;医院管理;品牌管理;商务代理代办服务;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会议及展览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汽车销售;采购代理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药集团)是一家综合性医药上市企业,公司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柳州医药批发站,2002年改制为民营企业,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柳药集团,股票代码:603368)。公司经过七十年来在医药大健康领域的深耕细作,旗下已拥有40余家公司,形成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工业为主业,供应链增值服务、医药互联网服务、终端健康服务等创新业务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医药大健康产业集团。
  • 发展进程: 公司是广西柳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整体变更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广西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同意广西柳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制企业的批复》(桂商资函[2011]18号)批准,公司以柳药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以经中勤万信审计的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176,489,481.52元,按1:0.509945的比例折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9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净资产超过股本总额的部分86,489,481.52元列入资本公积。发起人按照各自在柳药有限的出资比例持有相应数额的股份。2011年2月23日,公司领取了批准号为商外资桂合资字[2010]0147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2011年2月28日,公司在柳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工商设立登记,取得注册号为450200200002273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将于2018年6月8日起由“柳州医药”变更为“柳药股份”,证券代码“603368”保持不变。 公司名称自2022年5月24日起由'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GuangxiLiuzhouPharmaceuticalCo.,Ltd.'变更为'GuangxiLiuYaoGroupCo.,Ltd'。
  • 商业规划: 2024年行业政策和新技术跨界融合推动医药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和转型阵痛期。公司上下紧跟党走,以“稳健”为基调应对行业政策、市场变化带来的冲击,严控经营风险;以“创新”为抓手应用新技术赋能产业转型,持续推动产品和服务升级;以“协同”为路径,强化品种开发、市场拓展和差异化经营,稳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夯实企业发展根基。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批零协同、药械协同、工商协同优势,整合内外资源,融合团队力量推动新业务落地、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技术赋能企业精细化管理、传统业态转型和工业做大做强。在医药批发端,公司强化优质品种的引进推广,持续开展医院器械耗材SPD项目等供应链增值服务,努力提升公司药械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强销售款项的催收工作,着力控制账期,提高销售质量。在医药零售端,公司优化门店布局,突出批零一体化品种优势,持续发展DTP业务、处方外延项目,在互联网医院加持下推动慢病(健康)管理专业化服务和商城新零售落地,打造“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新零售业态,提升药店竞争力。在医药工业端,公司深耕中药大健康产业,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创新、产能升级和质量提升,并通过自有批零渠道优势和强化全国营销网络布局,加快自产产品在区内外市场的拓展,突破区域发展瓶颈,助力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8,245.42万元,同比增长1.7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487.24万元,同比增长0.62%;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851.29万元,同比增长41.07%,企业结构更优、可持续性更好、抗风险能力更强。(一)医药批发板块2024年,带量采购深化落实、医保按病种付费(DRGs)扩面执行、行业合规建设持续推进,医药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市场规模承压。公司根据政策环境变化,一方面通过供应链服务模式创新和物流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上、下游客户粘性,推动品种引进推广和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公司强化经营风险和费用控制,努力提升优质客户的药械业务规模,控制账期较长的销售,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从而持续优化公司批发端业务结构及应收账款结构,提高销售质量,提升企业运营安全性。2024年,公司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71,120.1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4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032.6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6%。1、抢抓优质品种,优化品种结构2024年,公司凭借批零一体化渠道优势,以及开展供应链增值服务和创新药推广项目,深化与供应商的合作,推动新品引进,强化品种优势,抢抓国谈集采、联盟采品种的同时持续关注国内外优质创新药企业的创新品种,争夺相关品种配送权和代理权,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制药企业在广西的主供应商和首选合作配送商。报告期内,公司在第九批国家带量集采中,点配率超过97%;在河南十九省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江西十六省联盟采、陕西十一省联盟采等广西跟采的集采项目中,点配率达100%。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上游供应商514家,供应商总数超过6,500家;新增品规数1,800多个,经营品规数达82,000个;新增独家代理品种75个,独家代理品种合计370多个。公司已逐步形成以国谈、集采、医保品种为基本盘,创新治疗药、急救特药、器械耗材及自产品种协同扩面的品类体系,从而持续优化公司品种结构,既保证量的增长,又通过优质新品的加持和新药推广项目的开展降低集采品种降价影响,为市场拓展和份额提升奠定品种基础。2、智慧供应链服务夯实核心市场根基2024年,公司围绕行业政策要求和医院客户需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赋能公司供应链增值服务。公司发挥药品与器械业务团队协同优势,持续开发药械耗材SPD项目合作医院,通过项目建立从上游供应商到医院临床使用全周期的药械供应体系,落地集采集配和可追溯管理,推动器械耗材份额提升。同时公司以新成立的数智健康发展中心为核心,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医院客户和患者提供更多丰富、专业的增值服务,有效助力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已与区内超过35家核心医疗机构开展器械耗材SPD项目合作,同时公司在南宁着手率先打造AI应用标杆医院项目,旨在实现包括AI生成结构化病历、解读检验报告、辅助诊疗、患者管理等场景应用,同时利用批零协同优势,探索打通院内外全场景的AI服务体系。通过药械耗材SPD项目与人工智能(AI)应用辅助医院诊疗服务、患者健康管理等工作,进一步丰富公司增值服务内涵,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粘性,稳步提升医院核心市场份额。2024年,公司医疗器械实现营业收入284,955.3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01%。3、强化精细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升经营质量公司积极应用新技术赋能企业精细化管理,推动物流数字化、AI化转型。2024年,公司加快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期内新上线了SPD平台费用管理系统、RPA数字人应用、数据洞察系统等,取代人工简单重复的标准化操作,应用大数据分析、业务流程优化,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智能的服务。同时公司通过与华为云达成全面深化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信息科技在公司相关业务领域的实践应用,推动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入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落地。报告期内,项目应用AI天筹求解器智能算法优化公司物流作业流程、拣货路径、装载规划,实现公司物流作业效率和准确度的提升,有力推动公司智慧医药供应链体系搭建。此外,2024年公司以实现高质量销售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加大力度清理超期欠款,缩短回款周期。同时根据客户资信、回款能力、账期等情况实行客户分级分类,有的放矢地开展销售工作,推动销售与回款的平衡,从而有效提升对账效率和回款速度,持续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稳步提升公司经营质量。(二)医药零售板块2024年,公司零售业务在强化规范运营基础上,以“打造特色药房、突出差异品种、发展专业服务”为经营策略,推动批零协同、数字转型,以专业创新应对同质化竞争和市场需求变化,充分发挥自建的互联网医院在推动慢病管理、处方外购等方面的支持,加快线上商城新零售营销发展,形成从预防诊疗到用药康复全周期的专业化服务闭环和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捷购药体系,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支持专业化“新零售”落地和门店管理效率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0,857.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7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44.4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39%。1、发展加盟扩店,规范门店管理,充分挖掘特色门店和差异化品种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在自建门店的同时重点推动加盟店业务发展,从而实现以轻资产方式加速扩张,持续提高门店布局广度和深度的同时有效降低开店运营成本。公司强化门店规范管理,着重加强医保业务合规建设,严格落实执业药师配备和处方规范供给,确保合规运营。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医保双通道、门诊统筹、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定点等资质覆盖,深度挖掘覆盖国谈集采品种、医保目录品种以及各类创新药、特药、慢性病用药的差异化品种优势,强化自营网上商城与线下实体门店业务的融合,提升门店客流,通过智能云仓扩大门店服务半径。此外,公司强化批零一体化优势,推动DTP药店(含院边店)业务发展,建立与供应商的持续稳定合作,在零售端率先独家引进多款创新单品。在医保双通道、门诊统筹政策推动处方外流背景下,相关资质药店对零售业务的贡献持续加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药店总数901家,期内新开门店106家(其中加盟店61家),关闭门店19家,其中医保药店781家,医保双通道药店90家,门诊统筹药店425家,分别较去年末增加105家、14家、192家,DTP药店数量达186家,较去年末增长12家。此外,公司积极推动惠民保等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在广西核心城市的落地。2、数字赋能会员管理和专业健康服务,助力精准营销2024年,公司零售板块继续强化会员体系和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精细化会员营销和有温度的专业化健康服务,不断提升顾客健康消费体验。公司持续提升会员系统功能,应用大数据分析完善会员画像,精准推送商品促销信息,开展针对性营销和专业服务,提高会员活跃度和持续消费,助力门店品类的精细管理。在慢病管理和专业健康服务方面,公司零售板块按病种持续完善专业学科团队、患教团队、药师团队建设,通过培训提升全体员工慢病服务能力,落实全员慢病服务。同时大力推动慢病建档工作和慢病系统应用,2024年已开展“糖尿病项目”“助梦计划”“血脂项目”等,针对慢病建档患者持续提供慢病回访、健康监测、学科患教等服务,并根据患者用药需求开展合约购药、用药跟踪等业务,以病种带动品种和关联商品持续消费。此外,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AI赋能专业健康服务,未来可实现检测报告分析、数字人患教、AI回访等服务,为顾客提供主动、友好的个性化健康资讯和健康计划,并以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问诊咨询、慢病续方等服务,构建全病程就医用药前后的闭环管理。报告期内,公司慢病会员建档人数60多万人;公司开展医生患教、学科患教4,000多场,开展公益诊疗、会员家访、慢病直播等500余场。3、“互联网+”应用打造新零售业态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新零售商业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服务的融合发展,通过全渠道一体化运营满足多元化、多渠道消费需求。除原有的第三方O2O、B2C平台外,公司着重打造自营私域平台——“桂中快药”小程序,提供O2O、B2C等线上服务。公司通过促销活动、注册有礼、88会员服务、线下推广等方式持续扩大私域流量,并将线上消费需求与线下门店服务有机结合,形成覆盖核心城区、人流社区、医院周边的半小时配送服务圈。同时,公司自建有互联网医院——仙茱国医厚朴医院,能够为线上、线下顾客提供线上诊疗、处方开具服务,从而实现患者健康消费需求与实体药店购药配送服务、专业健康服务的衔接,打造一站式“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闭环,构建“新零售”业态。此外,公司与城市公众平台、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对接,推动处方流转到药店。截至报告期末,“桂中快药”小程序注册用户达70.33万人,商城88会员开卡数量67,000多张。2024年,公司启动了零售智能仓建设,有效推动零售配送效率提升的同时能通过智能仓赋能线上业务的高效运营。(三)医药工业板块报告期内,公司在医药工业板块坚持以“开拓创新”为主线,持续推动产品研发、质控升级和产能提升,通过发挥商业渠道优势和组建专业营销队伍,在稳固区内市场的同时稳步拓展全国市场,推动医药工业板块继续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6,266.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62.0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31%。1、中药饮片:数智赋能,打造高质量饮片品牌公司旗下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企业——仙茱中药科技是广西规模和技术领先的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企业。2024年,仙茱中药科技强化产品研发创新和生产工艺研究,持续提升质量控制能力和生产管理数字化水平,优化产能应用。报告期内,仙茱中药科技开展《“桂十味”药材高质量生产关键技术及系列健康产品开发研究》《广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100种广西特色中药饮片规格等级划分》等课题项目,新获得专利、著作权10项,与珠海澳大研究院联合开展当归补血汤、苓桂术甘汤等名方的研究。在生产数字化转型方面,仙茱中药科技在打造智能制造工厂信息系统、全流程TCM溯源系统和区块链(仙茱链)基础上,推出中药材质量AI验收、中药材采购AI助手等AI智能应用,训练符合自身生产质控需要的大模型,赋能生产、质控和销售工作开展,持续推动降本增效。截至报告期末,仙茱中药科技已能生产加工饮片1,100多个品规,自产品种实现全流程溯源。在质量控制方面,2024年仙茱中药科技检验中心通过CNAS认证,标志着仙茱中药科技检验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软硬件设备设施、管理水平和检测技术能力均已达到国际认可标准,具备提供更为精准、规范及具有国际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检测服务和结果。在产能扩建方面,公司南宁中药饮片产能扩建项目持续推进,已完成毒性饮片车间、发酵饮片车间建设,上线食品生产线和药妆生产线,公司中药饮片产能规模提升至8,000吨。在饮片市场拓展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在稳住广西区内市场的同时加快在广西区外市场的布局,已拓展浙江、陕西、四川、湖南、广东、贵州、福建等地医院,并广泛参与其他中成药生产企业原料招标供应工作。此外,公司积极推进智慧中药房、中药代煎等配套服务落地,报告期内启动玉林代煎中心建设。2、中药配方颗粒:提高备案品种覆盖,优化产能应用,积极拓展广阔市场公司旗下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仙茱制药在2024年持续推进产品备案、产能优化和市场拓展工作。截至报告期末,仙茱制药已完成597个品种备案,覆盖约90%的国标、省标品种,同时公司同步在广东、贵州、四川、重庆、福建、云南、安徽、山东、湖南等16个省(直辖市)开展品种备案工作,为市场开发奠定品种基础。仙茱制药还参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壮药鸡血藤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集群协同攻关与优势产品提质增效研究》等项目,并通过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三标一体化认证。在产能升级利用方面,仙茱制药通过新增全自动包装线和升级能耗机组,优化集中排产,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公司中药配方颗粒产能规模可达1,500吨。在配方颗粒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一方面充分发挥批发板块渠道资源,推动广西区内医院市场的开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省外代理合作,以基层增量市场为突破口,拓展广西区外市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开发入院客户1,100多家,其中广西区内客户36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超过100家),广西区外客户730多家,涵盖广东、四川、贵州等地部分核心医疗机构。同时,仙茱制药还参与山东省际联盟中药配方颗粒集中采购项目、“京津冀”3+N省际联盟中药配方颗粒集中采购,合计中标品种198个。2024年公司中药配方颗粒实现营业收入12,788.63万元,同比增长35.23%。3、中成药:品牌引领,全渠道布局全国市场2024年,公司在中成药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强化品牌打造和渠道推广,加快产品全国布局。报告期内,旗下万通制药完成复方金钱草颗粒改良型新药研究,增加治疗前列腺炎适应症,并完成8个专利申报;旗下康晟制药已开展光新奇胶囊、蛭岩消积颗粒、外感二号合剂等11个院内制剂产品的委托加工,并联合高校开展《抗癌药复方蝓贝胶囊的医疗机构制剂研发》《抗高血压药玉根颗粒的医疗机构制剂研发》《医院制剂肾福康新药开发》等项目,完成4个专利、著作权申报。在产能扩建方面,公司在玉林投资建设“玉林中药产业园项目二期之中成药生产项目”该项目新建提取车间、制剂车间等,建设颗粒剂、丸剂、片剂等中成药生产线,建设期为2年,项目达产后可形成颗粒剂、丸剂合计3,000吨以上、片剂1.8亿片的生产能力。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在2024年完成中成药营销中心团队的整合搭建,并以此为基础落实“拳头+N品”战略,即以拳头产品推广树立品牌,带动新单品推广。公司在强化工商协同、全渠道覆盖的同时携手友商拓展全国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广泛参与西鼎会、乌镇健康论坛等行业盛会,建立与全国头部连锁企业、分销代理企业的合作,形成OTC零售、医疗推广、商务分销、连锁KA四条业务管线并基本完成全国经销渠道布局,为未来业务放量奠定基础。同时公司以数字化赋能工业产品营销,自主研发“柳药小冲”业务程序,实现对业务员的工作监督管理及对客户服务的跟踪,并与第三方合作开展BUP数字营销一体化平台研发,实现工业板块订单计划、费用管控、政策管理等一体化运营,促进营销业务全面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旗下拳头中成药产品复方金钱草颗粒实现销售2.46亿元,同比增长4.88%;新品祛瘀健脾茶、安宫牛黄丸销售分别同比增长180.51%、104.64%。此外,公司在年内还完成了万通制药少数股东权益收购,实现对万通制药100%控股。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