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云图控股
- 企业英文名: Chengdu Wintrue Holding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宋睿
- 上市代码: 002539.SZ
- 注册资本: 120772.376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01-18
- 大股东: 宋睿
- 持股比例: 25.55%
- 董秘: 王生兵
- 董秘电话: 028-87373422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元良、郭庆
- 律师事务所: 北京中伦(成都)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蓉都大道南二段98号附101号
- 概念板块: 化肥行业 四川板块 破净股 富时罗素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锂矿概念 调味品概念 磷化工 农业种植 生态农业 西部大开发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四川
- 成立日期: 1995-08-31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100202593801A
- 法定代表人: 牟嘉云
- 董事长: 牟嘉云
- 电话: 028-83961041
- 传真: 028-83961041
- 企业官网: www.wintrueholding.com
- 企业邮箱: zhengquan@wintrueholding.com
- 办公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蓉都大道南二段98号附101号
- 邮编: 610500
- 主营业务: 复合肥业务,联碱业务,磷化工业务,新能源材料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企业总部管理;生物有机肥料研发;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肥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货物进出口;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日用品销售;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智能农机装备销售;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零售;电子产品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新鲜蔬菜零售;新鲜蔬菜批发;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建筑材料销售;农作物种子经营(仅限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仪器仪表销售;技术进出口;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智能农业管理;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农药批发;农药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539),成立于1995年,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专注复合肥的生产和销售,并沿着复合肥产业链进行深度开发和市场拓展,现已形成复合肥、联碱、磷化工及新能源材料业务等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依托丰富的矿产储备资源,公司将持续打造化肥全产业链优势,做全球领先的高效种植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
- 商业规划: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复合肥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沿着复合肥氮、磷产业链进行深度开发和市场拓展。经过多年持续的资源整合、产能建设和市场拓展,目前已建成了从上游盐矿、磷矿资源到下游除尿素以外的氮肥完整产业链、磷肥完整产业链,同时向下延伸拓展了新能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前驱体磷酸铁。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复合肥、磷肥(磷酸一铵)、联碱产品(纯碱和氯化铵)、黄磷、磷酸铁等。其中,复合肥主要用于农业种植生产,磷酸一铵和氯化铵主要用于复合肥的生产,并在满足公司复合肥生产的基础上对外销售;纯碱主要用于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生产;黄磷主要用于草甘膦和热法磷酸生产;磷酸铁主要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一)公司所处行业状况和主要业务情况1、复合肥行业公司处于化肥行业中的复合肥行业,复合肥行业属于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产业,直接影响着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更关系到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1)发展状况及趋势1)粮食安全叠加复合化率提升,复合肥刚性需求长期向好国家农业农村部自2015年起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动化肥减量增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复合肥占化肥总量的比例逐年提升,施用量增速也显著高于化肥总施用量,化肥复合化率从2015年的36.13%提升至2022年的46.63%。未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种植结构的升级,复合化率将进一步提升,有望带动我国复合肥需求快速发展。6,00050%5,00040%4,00030%3,00020%2,00010%1,00000%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万吨)农用复合肥施用折纯量(万吨)复合化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央二十大确立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指导,2022年至今多次强调要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障粮食安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保障法》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做好肥料等农资稳定供应工作,引导粮食生产者科学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料。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预计到2033年粮食单产水平将提高10.7%,粮食年产量将达到7.66亿吨,粮食自给率有望提高至91.5%。复合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在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复合肥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增强,发展前景广阔。2)复合肥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型复合肥成为头部企业竞逐高点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和减肥增效战略的推进,复合肥产品结构正向着功能化、精准化、专业化、高效化转变,绿色高效的新型肥料获得快速发展,尤其是着眼于全面营养、提质增产、精准解决作物及土壤问题的增效肥等产品,市场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发展潜力巨大,成为复合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从施肥情况来看,新型肥料更多应用于经济作物中,每亩施用量远超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结构不断改善,对高品质、多元化、绿色健康的农产品需求增加,促进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蔬菜、花卉、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比重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果园面积、蔬菜播种面积稳步增长,2022年较2016年增长率依次达到19.17%、14.73%。同时国内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进一步推动缓释肥料等新型复合肥在大田作物上广泛应用,新型肥料势必迎来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头部企业在新型肥料技术研发和营销推广方面更具实力,未来新型肥料赛道将成为头部企业市场竞争的制高点。25,00025%20,00020%15,00015%10,00010%5,0005%00%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果园面积(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千公顷)果园面积增长率(%)蔬菜播种面积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3)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竞争优势愈发显著当前,全球复合肥行业进入发展的调整期,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和配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随着“双碳”目标、“三磷”整治以及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等各级政策推进,行业准入条件、环保标准、节能降碳、数字化转型等要求不断提升,引导行业向规模化、高效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淘汰落后、低水平产能,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竞争。经历一轮去产能后,复合肥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供需结构和竞争格局得到改善,有资源、有技术、有渠道、有规模的头部企业显著受益,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未来复合肥行业整合还将持续进行,市场竞争更趋于成本、产品、品牌和渠道等全方位的角逐,强强联合、跨界并购将成为行业新常态,竞争态势趋于良性,优胜劣汰、强者愈强,而具备产业链优势、规模优势、渠道优势以及环保和数字化成效显著的头部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掌握更大的主动权,竞争优势将愈发突出。4)现代农业发展催生农服需求,迎来高速发展期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土地流转加剧,农业经营主体及经营模式发生变化,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种植人群逐渐趋向于高知农户的转型,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肥料品牌、产品质量的辨识度更高,更愿意追求高性价比(投入产出比)的产品和品牌,也更加需要通过产品、技术和服务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种植效益,因此催生了大量农业综合服务需求,有实力的传统农资企业陆续加入农服潮流,由单纯的生产经销向综合农服商转型升级,销售渠道也向“传统+新型+专业”并重发展,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产业发展迎来高速发展期。在这种形势下,能够打通农业全产业链,从种植技术、田间管理、飞防植保、果品购销等多方面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精准化、高效化服务的头部企业,势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2)上下游情况分析1)上游情况分析复合肥行业的上游主要为氮肥、磷肥、钾肥等基础化肥,原材料成本约占复合肥总成本的80%以上,对复合肥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影响较大。其中,上游氮肥主要包括尿素、氯化铵和硝酸铵等,其价格主要受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波动影响;磷肥主要包括磷酸一铵,其价格受磷矿石、硫磺等大宗产品价格波动影响;钾肥主要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等,进口依存度较高,其价格受国内外钾肥市场供需和波动影响较大。综上,公司一方面不断向上游原料端延伸,完善氮肥、磷肥产业链,保障氯化铵、硝酸铵、磷酸一铵等主要原料充分自足和稳定供应,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氮、磷、钾等化肥原料贸易业务,进一步平衡原料价格波动风险。2024年上半年,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经销商备肥节奏等因素影响,复合肥整体呈现先跌后涨趋势,价格波动幅度相对平缓,行业稳定性相对趋好。2)下游情况分析复合肥行业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下游对接的是农业生产,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民施肥习惯的改变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等农业发展状况对复合肥需求量有直接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新形势下,国家不断出台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和化肥保供稳价的系列政策,复合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市场刚需进一步增加。在此背景下,国内外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回升,2020年以来玉米、水稻等主粮价格及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中枢上行,加之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农民种植效益不断提升,投入意愿进一步增强。尤其是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升,以及国家土壤修复、减肥增效、品质农业等政策推进,农户科学施肥的理念不断增长,各类绿色、高效复肥产品的需求增长显著高于单质肥,新型肥料市场潜力巨大。(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公司深耕化肥市场近30年,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初具规模,建成了除尿素以外的氮肥完整产业链、磷肥完整产业链。本着“靠近资源,靠近市场”原则,公司在湖北应城、湖北荆州、湖北宜城、四川眉山、河南宁陵、山东平原、新疆昌吉、辽宁铁岭、黑龙江佳木斯和肇东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全国产能布局完善,是中国复肥行业生产基地最多的供应商之一。同时,公司以东南亚为起点深度布局海外市场,在马来西亚建设生产基地,在越南、泰国、老挝等国家自建营销网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和成果,是复合肥行业较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复合肥年产能720万吨,产品线覆盖水溶肥、液体肥、增效肥、缓释肥、高塔尿基、高塔硝基、喷浆硫基、喷浆硝硫基、高浓度氯基、高浓度硫基、中低浓度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菌肥等全线产品,满足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以及不同生长期的营养需求。公司先后参与起草了多项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在绿色高效肥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上一直走在行业前端,资源、成本、研发、环保、渠道优势显著,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化肥企业100强”“中国磷复肥企业100强”“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企业”等称号,得到了行业肯定和市场认证,领军行业第一梯队。(4)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当下化肥行业变革及洗牌的关键时期,公司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重点从以下方面积极应对:1)产业链和产能上,不断完善氮、磷产业链,向上延伸资源自给率,向下有序扩张产能开拓市场,完善全国基地布局,为复合肥销量倍增筑牢基础。2)技术和产品上,深化与国内外专业机构、院校的合作,加强先进肥料技术和资源的引进、研发及应用,持续对各类产品进行升级优化,不断推出优质、高效、绿色的好产品,满足各类作物减肥增效、提质增产的需求,构筑差异化优势。3)营销上,在品牌塑造、产品设计、传播推广、销售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赋予品牌、市场、渠道源源活力,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巩固行业领先地位。4)国际上,以东南亚国家为主,深度布局海外市场,自建营销网络,销售自有品牌,同时培育海外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版图,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5)农业综合服务上,以丰云农服为承载,聚合产业链各环节资源,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享平台,推进“小农户托管、种植大户服务”模式,做强做大农业社会化服务。2、纯碱行业(1)发展状况及趋势纯碱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品,犹如工业的“粮食”,按照密度不同可分为轻质纯碱(轻碱)和重质纯碱(重碱),绝大部分用于工业,小部分为民用。纯碱的主要下游行业为平板玻璃、光伏玻璃、日用玻璃、锂电正极材料(碳酸锂)、无机盐、洗涤剂、漂染、环保、有色金属冶炼等,玻璃行业对纯碱需求占比50%以上,其中日用玻璃行业是轻碱下游最大的消费领域,平板玻璃、光伏玻璃等则主要选用重碱。受工业需求影响,纯碱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023年下半年开始,纯碱行业新增产能陆续投放,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1-6月国内纯碱产量累计1,914.9万吨,同比增长20.3%;进口纯碱累计74.93万吨,同比增长266%,纯碱净进口30.1万吨,创下历史新高,上半年纯碱供给端保持增长趋势。需求端,新能源产业终端需求旺盛,推动纯碱需求上升。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1-6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02.48GW,同比增长30.68%;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4年1-6月我国碳酸锂总产量29.8万吨,同比增长48.8%;光伏玻璃和碳酸锂产能的持续增长,成为纯碱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2024年房地产宽松政策频出,对平板(浮法)玻璃有阶段性利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6月平板玻璃产量累计50,686.3万重量箱,同比增长7.5%,产能整体处于高位,对纯碱需求形成刚性支撑。综上,2024年上半年,纯碱供需呈双增长趋势,价格重心下移。(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联碱业务是公司复合肥上游氮肥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也是“盐—碱—肥”的关键环节。公司联碱生产基地设在湖北应城,依托自有的井盐资源,利用联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产品,同时联碱产品可为复合肥生产提供低成本的氮肥资源,因此公司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和变化,合理安排联碱产品自用和外售比例,并调节轻碱和重碱的生产比例,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纯碱(轻碱和重碱)、氯化铵年产能60万双吨,硝酸钠和亚硝酸钠10万吨,旗下盐矿资源储量约2.5亿吨。公司联碱业务以稳定生产运行为基础,不断夯实市场渠道体系、产业链协同和安全环保体系构成的综合竞争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纯碱客户群体稳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3)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公司联碱业务不断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加码绿色低碳管理和工艺升级,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公司加快推进“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以下简称“70万吨合成氨项目”),增强公司在业内的技术、规模和成本竞争优势,推动联碱业务持续稳定发展。3、黄磷行业(1)发展状况及趋势黄磷处于磷化工产业链中游,是磷酸(盐)、草甘膦、新能源等行业的重要基础原料,产地集中在云南、四川、贵州和湖北四省,其中湖北以自用配套为主,市场供应主要靠云南、四川、贵州。近年来“三磷”治理、环保督察、能耗管控以及磷资源高值高效利用等政策频出,黄磷产能、能耗等方面受到限制,市场维持波动趋势。供给方面,2024年上半年黄磷主产区供电稳定,部分停产企业陆续复产,开工率有所提升,黄磷供应量增加明显。需求方面,上半年农药出口量显著增加,下游草甘膦开工率稳定,终端库存消化仍然缓慢。整体来看,黄磷市场供需相对平衡,价格波动频繁,重心小幅下移,逐渐回归历史合理区间。(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公司磷化工业务是复合肥上游“磷矿—黄磷—热法磷酸—磷酸盐”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公司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金沙江良好的水运及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在四川雷波打造了以黄磷为主的磷化工产业链,并配套建设磷矿山、硅矿山、水运码头等。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黄磷年产能6万吨、磷酸盐5万吨、石灰30万吨及炉渣微粉30万吨,旗下磷矿石资源储量合计约5.49亿吨、砂岩矿资源储量约1,957.7万吨。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我国黄磷行业主要供应商之一,也是全国商品黄磷实际产量最大的单体企业之一,市场竞争力处于全国前列。未来雷波磷矿采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磷矿石原料供应将保持稳定,黄磷成本控制进一步增强,黄磷装置的开工率将保持较高水平。(3)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随着磷化工行业发展、国家安全环保标准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将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在安全环保节能升级、上游矿产资源开发、下游产业链条延伸、副产物综合利用、绿色建材和新能源产业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资,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环保水平高、产业聚集全、带动作用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热法磷资源开发集中区,推进公司磷化工业务向精细化、高端化、高值化方向发展。4、磷酸铁行业(1)发展状况及趋势磷酸铁处于新能源材料产业链的上游,是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驱体。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动力、储能等领域的需求快速提升,而磷酸铁锂电池因其低成本、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显著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为磷酸铁前驱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459GWh,同比增长21%;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93万吨,同比增长22%,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接近70%,进一步稳固了其市场主流电池的地位。长期来看,随着国家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持续提升以及储能系统的广泛应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带动磷酸铁需求持续攀升。2024年上半年,磷酸铁供给端产能仍在持续释放,行业竞争异常激烈。随着下游新能源市场回暖,叠加上游工业级磷酸一铵价格上涨,磷酸铁在需求和成本的支撑下,价格波动放缓,但仍处于低位水平。当前磷酸铁行业洗牌速度不断加快,预计新增产能投放或将放缓,市场竞争逐步转向产品性能、成本等方面的角逐,拥有先进工艺技术、成本控制优势及客户群体优质稳定的磷化工企业占据领先优势,未来在磷酸铁产品大宗化过程中,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维护自身的市场地位。(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磷酸铁业务是公司复合肥上游“磷矿—湿法磷酸—精制磷酸/工业级磷酸一铵—磷酸铁/磷复肥”磷酸分级利用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公司在磷化工行业沉淀多年,能够为磷酸铁项目提供完善的资源配套和生产、管理保障。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磷酸铁年产能5万吨,配套上游磷酸产能(15万吨精制磷酸、30万吨折纯湿法磷酸),自产精制磷酸全面代替外购,构筑了磷酸铁成本护城河。公司选用铁法工艺制备磷酸铁,目前工艺指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合格率和一致性良好,客户认可度高,在安全环保、产品品质、技术积累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使公司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磷酸铁市场份额稳步提升。(3)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面对磷酸铁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司依托磷酸分级利用优势,不断推进技术和产品迭代更新,在产品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成本上保持竞争优势。同时,不断加强磷酸铁的市场调研和开拓力度,巩固现有优质客户,持续开发头部企业,在成本、技术、研发和市场方面深度绑定,实现在主流市场抢滩占位。5、公司主要业务和产业链协同情况公司立足复合肥主业,重点围绕氮、磷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战略布局,夯实产业链优势以及资源优势、磷酸分级利用优势,为做大做强复合肥主业提供强力支撑。(1)氮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公司依托上游盐矿资源,利用联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并打造了“盐—碱—肥”氮肥全产业链。一方面,氯化铵可直接作为复合肥原料,形成“盐—氯化铵—氯基复合肥”的完整产业链;另一方面,公司将纯碱与硝酸反应生产硝酸铵料浆,其与氨反应最终产出附加值更高的硝基复合肥、硝酸钠(熔盐级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等产品,实现纯碱的深度加工。综上,公司完成了复合肥上游硝酸和硝酸铵、合成氨和氯化铵等氮肥原料布局,并延伸了工业盐、纯碱和氯化铵等产品,在满足复合肥生产的基础上对外销售。(2)磷产业链一体化建设1)公司依托磷矿资源储备,持续打造“磷矿—湿法磷酸—精制磷酸/工业级磷酸一铵—磷酸铁/磷复肥”的磷酸分级利用产业链。一方面,公司生产的磷酸可直接作为磷复肥原料,形成“磷矿—湿法磷酸—工业级磷酸一铵—磷复肥”的完整产业链;另一方面经浓缩、萃取净化生产85%精制磷酸,用于生产磷酸铁或直接外售,同时副产的低浓度磷酸及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渣酸用于生产更有利于土壤调节和作物生长的磷复肥,形成“磷矿—湿法磷酸—精制磷酸—磷酸铁/磷复肥”产业链。2)公司目前正在推进四川雷波基地的磷矿采矿项目,并在当地拓展和延伸了“磷矿—黄磷—热法磷酸—磷酸盐”磷化工产业链。未来雷波磷矿开采后,可以就近满足黄磷的生产需求,并通过水路运输保障湖北荆州、宜城基地磷酸分级利用生产所需的磷矿石供应,降低生产成本。综上,公司致力于磷酸分级的极致利用,从磷矿石到磷酸,再到磷酸一铵和磷复肥,实现全产业链原料自给,并不断开发更多的精细化、高附加值产品,打开公司未来成长空间。(二)主要产品及用途(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主要产品工艺流程变动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主要产品的工艺流程无重大变动,详细内容请公司刊登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的《2023年年度报告》。(四)报告期内经营进展情况2024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依托产业链一体化、资源自有和磷酸分级利用的核心竞争优势,持续深耕主营业务,外拓市场、内抓管理、提质增效、稳中求进,不断强化公司发展韧性和持续性,保证了主营业务良好、稳健的发展态势。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0,531.29万元,同比增长2.35%;营业成本984,501.31万元,同比增长3.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368.59万元,同比下降11.2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6,841.96万元,同比增长213.78%。报告期内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精耕主业,蓄力发展后劲(1)复合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把握行业趋势,依托资源优势、技术研发优势和产品优势,深耕渠道和营销整合,最终实现复合肥销量稳定增长。1)持续推行渠道精耕,完善各级市场渠道数据库,输出多种针对性帮扶方案,助力经销商优化二级渠道,加强对终端零售商的管理和掌控,切实提升渠道质量和覆盖率。2)持续推进增效肥战略,通过在全国推行“增效中国行”活动,并持续加强示范试验、营销下沉、终端动销等推广措施,拉动增效肥的市场增量,报告期销量同比增长24%。3)强化新媒体全域传播,助力品牌营销和农化服务。报告期新增新媒体账号11个、播放总量超169万次,同时借助抖音话题活动扩大传播声量,活动累计播放量480万次,在增强客户互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推进农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4)深耕东南亚市场,报告期海外市场销量稳步增长,国际化进程取得了持续性突破。5)以丰云农服为载体,持续推进现代农服渠道,报告期借助社群营销、新媒体助农直播、测产直播等线上服务模式,扩大宣传力度,深度挖掘潜在市场。(2)联碱业务报告期纯碱行业新增产能逐步达产,市场供给量明显增加,纯碱价格中枢下移,维持小幅波动。公司围绕“稳生产、稳安环、稳效益”的目标,践行精益生产和管理,高效协调产销节奏,控制纯碱重质化率,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公司不断引进行业先进技术,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报告期对硝酸生产的酸液中夹带的铂金属微细颗粒进行高效捕集,强化贵金属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3)磷化工业务公司以稳健经营为出发点,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以降本增效为保障,维持生产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黄磷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时刻关注磷化工市场变化,抢抓价格高点,报告期黄磷满产满销,随着行业逐渐回归正常区间,销售均价同比下滑,收入和毛利有所回落。(4)磷酸铁业务报告期内,新能源市场回暖,磷酸铁在需求和成本的支撑下,价格波动放缓,但仍处于低位水平。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巩固现有优质客户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头部企业,优化合作模式,同时在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成本上保持竞争优势,为下一步市场增量打好基础。报告期磷酸铁满产满销,生产所需的精制磷酸自给自足,产能利用率较上年大幅提升,毛利率也有所提升。(5)化肥原料贸易业务公司持续拓展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氮、磷、钾等化肥贸易业务,一方面让公司主要原材料买得更便宜,进一步平衡复合肥淡旺季生产和市场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另一方面依托原料采购优势,解决和满足经销商复合肥的原料需求,为经销商提供除复合肥产品以外全方位服务,建立更加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2、产业链布局加速,夯实发展基础(1)资源储备提速,积蓄动能2024年4月,公司完成雷波牛牛寨西段磷矿和阿居洛呷磷矿储量评审备案,查明上述磷矿资源储量约3.68亿吨,目前正在加紧办理阿居洛呷磷矿采矿权新立申请相关手续,下一步待取得采矿权和开工令即可动工建设,届时投产后,将有效保障生产所需磷矿石的高度自给。(2)磷酸分级利用,优势尽显公司湖北荆州基地磷酸分级利用产能稳步释放,其中荆州新能源公司30万吨折纯湿法磷酸、15万吨精制磷酸等配套产线全面达产,实现高品质、低成本磷酸的稳定供应,同时富余的精制磷酸对外销售,终端产品磷酸铁、磷复肥满产满销,产品毛利有所增长,磷酸分级利用带来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开始显现。(3)加快合成氨项目建设,补足短板公司全力推进湖北应城基地70万吨合成氨项目建设,报告期项目设计、现场施工、设备采购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主体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弥补氮肥原料缺口,提高资源自给能力,同时扩大“盐—碱—肥”全产业链规模,各项能耗和综合成本显著降低,为复合肥业务持续发展蓄力赋能。(4)调整产能结构,增厚利润公司顺应化肥结构调整和产能优化趋势,推进新型肥料向更具资源、生产及市场优势的基地发展,报告期末湖北荆州15万吨粉状水溶性复合肥项目建成进入试生产。至此,公司复合肥产能扩充至720万吨,新型肥料规模和产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增厚利润空间。3、管理重心工作(1)“数智云图”赋能业务和管理加快推进“数智云图”战略,利用数字化工具赋能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推动公司业务提质、管理增效,持续改善财务报表。报告期,公司全面铺开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系统的数字化顶规设计,并推进数字化项目在各中心、各基地的落地执行,以及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管理,从而更好地支持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价值创造。生产上,重点规划了自动化控制设备、自动装车系统、自动包装系统、智能仓储、数字孪生平台、能源管理以及智能生产相关系统等智能智造项目,推动公司未来生产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供应和销售方面,陆续推进SRM、CRM等数字化系统升级和建设,强化采购和销售全过程控制;财务中心牵头经营分析平台、财务共享中心等数字化项目建设,切实推进业财一体化;人力资源中心推进智能办公飞书系统的上线,实现人效的智能化提升,为公司管理提升、业务发展和战略决策提供智能化支持。(2)完善人才培养、薪酬考核与激励机制1)深入实施组织机构扁平化,全面梳理管理干部、技术人才的角色和职责,加快人才结构、质量和数量的优化调整,让管理干部更加专注核心业务和团队发展,解决组织中“人的BUG”,技术人才则主要解决“事的BUG”,进一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和市场变化。2)以管理干部为抓手,全面落实绩效面谈考核工作,确保绩效评估、目标设定和激励机制的高效对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其中,公司重点关注“邀鸭儿”员工的绩效面谈,并及时匹配相应的管理方案和调整策略,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培养和进出机制,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进一步提升人员和团队效能。3)通过“师带徒”、引入外部专家或机构培训等方式,加强内部能人培养,并适时吸纳外部优秀人员,再辅以科学、合理的薪酬方案,实现高人才、高激励、高绩效,确保人才梯队建设与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相契合,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持续推进“四因论”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2024年至今,公司已建立和优化70个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事前主动管理、事中比对检查、事后不经鼓舞自动运行体系,保证各项管理工作追问成果的有效落地;各中心、各基地还把四因推论细化到具体岗位,梳理岗位的“增利”逻辑,进一步提升主刀人正确决策的能力,实现价值创造,改善财务报表。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