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安纳达
- 企业英文名: Anhui Annada Titanium Industr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烟台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2136.SZ
- 注册资本: 2150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7-05-30
- 大股东: 万华化学集团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5.2%
- 董秘: 查贤斌
- 董秘电话: 0562-3867798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崔芳林、张林清、谢骏
- 律师事务所: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大道南段1288号
- 概念板块: 化学原料 安徽板块 预亏预减 微盘股 磷化工 钛白粉 央国企改革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1994-03-11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700610436258Q
- 法定代表人: 刘军昌
- 董事长: 刘军昌
- 电话: 0562-3867886,0562-3862867,0562-3867798
- 传真: 0562-3864285
- 企业官网: www.andty.com
- 企业邮箱: and@andty.com
- 办公地址: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大道南段1288号
- 邮编: 244000
- 主营业务: 钛白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生产和销售系列钛白粉及相关化工产品(非危化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 企业简介: 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铜陵安纳达钛白粉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3月。2007年5月30日,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安纳达,股票代码:002136)。2024年4月19日,万华化学集团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股权受让过户登记,万华电池成为公司控股股东,铜化集团为万华电池一致行动人,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烟台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目前,公司具有10万吨/年硫酸法钛白粉、15万吨/年磷酸铁的生产能力,产品涵盖钛白粉、磷酸铁两大系列近十个品种。公司是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安徽省标准化AAA级示范企业,拥有安徽省高性能钛白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荣获铜陵市星锐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入列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入选2023年安徽省上市公司业绩发展十强,连续两年获铜陵市“工业亩均效益贡献”奖。子公司铜陵纳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电池级磷酸铁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专精特新”国家“小巨人”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新能源发展机遇,专注钛白粉生产制造,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着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值化,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 商业规划: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报告期,在化工大宗商品集体上涨的带动下,以及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国内硫酸市场行情全年呈现出持续走高态势。公司生产使用的硫酸全部从市场采购,由于硫酸价格持续上涨,下半年采购均价较上半年增长了71.07%。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从事化肥行业从事农药行业从事氯碱、纯碱行业1、概述2024年,我国钛白粉行业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据钛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统计,全年钛白粉产量达到476.6万吨,增加60.6万吨,同比增幅为14.57%,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64%。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我国钛白粉出口总计190.15万吨,增加26万吨,同比增长15.83%,进口总计9.20万吨,增加0.75万吨,同比上升8.92%,报告期,钛白粉国内外消费市场同步增长,全年国内市场的需求回暖以及出口的需求拉动带动了整个行业产量的提升。国内钛白粉供需结构仍旧不平衡,主要厂家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价格于四月达到高点后开始稳步下行,年底钛白粉销售价格处于低位。2024年国内磷酸铁产量202.76万吨,较2023年137.12万吨,同比增长47.87%,磷酸铁市场依旧处于需求增长与竞争加剧并行状态,全年磷酸铁价格缓慢爬升,但依旧处于低位。与去年相比,磷酸铁、磷酸铁锂主流企业业绩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2024年累计生产钛白粉9.44万吨(其中金红石9.34万吨,锐钛0.10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4.45%;生产磷酸铁6.66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5.48%;销售钛白粉9.45万吨(其中金红石9.33万吨,锐钛0.11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4.46%;销售磷酸铁6.55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4.6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7亿元(其中纳源公司5.93亿元)。报告期公司优化营销渠道,提高产品销售毛利水平。面对钛白粉市场和磷酸铁市场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首先公司围绕优化库存管理,全年基本实现了产销平衡。在销售渠道上,公司开发有效终端客户26个(外贸15个、内贸11个),同时公司优化直销、内销及外贸市场结构,提高单位产品获利能力,实现公司钛白粉板块毛利与去年比基本持平。报告期公司拓宽物资采购渠道,细化物资采购考核。围绕降本增效战略,结合市场及供需变化,多方位询价议价、比质比价,实现采购路径的优化,致力于研判物资价格趋势,针对不同的物资类型,制定灵活有效的采购策略,着力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报告期公司推进全员降本增效。生产系统以成本管控为核心,按月分解降本指标,常态化开展成本分析会和月评“降本能手”活动,提高了全员成本意识。报告期公司加强新产品设计研发,新产品开发方面,继续研究开发光伏背膜等领域专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并对电泳漆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工艺技术开展了研究;产品生产工艺改进方面,研究开发了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连续酸解、连续结晶工艺技术和铝盐煅烧促进剂处理工艺技术等;此外,还开展了产线污水除磷影响、白石膏中和长晶技术等零星探究性试验。钛白粉方面,全年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纳源公司通过科技攻关,开发了两款适用于四代以上高压实磷酸铁锂用磷酸铁产品,分别为NYDC-08和NYDC-10;开发低价磷源应用于合成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优化N5产品的合成工艺,实现了N5产品铁磷比可调并降低了镁、锰等杂质含量。在专利方面,申请发明专利2个,实用新型专利4个,授权发明专利1个,受理发明专利1个,受理实用新型专利4个。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