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新集能源
- 企业英文名: China Coal Xinji Ener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1918.SH
- 注册资本: 259054.1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7-12-19
- 大股东: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0.37%
- 董秘: 戴斐
- 董秘电话: 0554-8661819
- 所属行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石爱红、张冠威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民惠街
- 概念板块: 煤炭行业 沪股通 基金重仓 融资融券 央企改革 QFII重仓 央国企改革 煤化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1997-12-01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4007109235209
- 法定代表人: 王志根
- 董事长: 王志根
- 电话: 0554-8661819
- 传真: 0554-8661918
- 企业官网: xinji.chinacoal.com
- 企业邮箱: xjnyir@chinacoal.com
- 办公地址: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民惠街新集能源办公园区
- 邮编: 232001
- 主营业务: 以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和火力发电为主的能源项目,对外销售煤炭和电力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煤炭开采;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电气安装服务;公共铁路运输;建设工程施工;燃气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矿物洗选加工;煤炭及制品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节能管理服务;热力生产和供应;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矿山机械制造;矿山机械销售;通用设备修理;专用设备修理;铁路运输辅助活动;土地整治服务;固体废物治理;雨水、微咸水及矿井水的收集处理及利用;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 企业简介: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中煤控股、煤电新能源并举的大型能源企业,也是安徽省内四大煤炭企业之一。公司1989年12月开发建设,原为淮南市地方煤矿企业,2007年12月,公司A股在上交所成功上市。2016年9月,公司划入中国中煤管理。产业概况。公司现有产业和项目分布在皖赣等两省。矿区煤炭资源总储量101.6亿吨,截至2022年底剩余资源储量88.5亿吨。公司现有5对矿井,生产能力2350万吨/年,分别为新集一矿180万吨/年,新集二矿270万吨/年,刘庄煤矿1100万吨/年,口孜东矿500万吨/年,板集煤矿300万吨/年。公司当前控股在运在建煤电总装机798万千瓦,主要为在运的板集电厂一期(2×100万千瓦)、板集电厂二期(2×66万千瓦)和新集一矿、二矿两座低热值煤电厂,在建的上饶电厂(2×100万千瓦)、滁州电厂(2×66万千瓦)、六安电厂(2×66万千瓦)。参股宣城电厂(63万千瓦+66万千瓦)。主要荣誉。建矿之初,公司用6年零6个月的时间建成了一期年产660万吨的生产规模,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新集速度、新集经验和新集模式,成为当时全国煤炭行业改革的一面旗帜,先后受到胡锦涛、李鹏、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被作为“煤矿建设中投资省、造价低、建设快的范例”写入《中国的能源政策》。1999年,在中央举办的“辉煌的历程”——新中国成立50周年成就展中,公司作为全国第一家运用市场机制建设的现代化煤矿,荣列中国煤炭工业的“十项第一”。2018年,新集煤矿现代化综采工作面图片入选国家“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公司板集电厂(2×100万千瓦)一期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是中国中煤获得的第一个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项目,也是我国百万千瓦级煤电一体化工程首次获得该奖项。2022年,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2023年在国务院国资委开展的“双百企业”年度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公司自觉融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落实中国中煤“1234”发展战略,沿长江流域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强链延链,全面构建煤炭、煤电、新能源“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保持现有5对矿井高产高效,稳步推进口孜西矿、杨村煤矿筹建,加快建设六安、滁州、上饶电厂,耦合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推动煤炭产业稳产增储、煤电产业扩能提量、新能源产业拓展创效。预计到“十四五”末,公司煤炭产能将稳定在2350万吨/年,煤电、新能源控股总装机规模超过1000万千瓦,努力建成华东地区多能互补、绿色低碳、智慧高效、治理现代的能源示范企业。
- 商业规划: 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党的领导为保障,全面聚焦“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和“两个联营+”发展思路,加速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格局,做强做优煤炭电力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逐步开创煤炭、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新局面。2024年,公司商品煤产量1,905.51万吨,同比降幅1.62%;商品煤销量1,887.20万吨,同比降幅4.14%;上网电量122.55亿千瓦时,同比增幅23.85%;实现营业收入127.27亿元,利润总额37.2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93亿元,报告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21.15%。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