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重庆水务
- 企业英文名: Chongqing Water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1158.SH
- 注册资本: 480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0-03-29
- 大股东: 重庆德润环境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0.04%
- 董秘: 郭剑
- 董秘电话: 023-63860827
- 所属行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阳伟、胡星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重庆)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龙家湾1号
- 概念板块: 公用事业 重庆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养老金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转债标的 化债(AMC)概念 海绵城市 央国企改革 西部大开发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重庆
- 成立日期: 2001-01-11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000007093295592
- 法定代表人: 郑如彬
- 董事长: 郑如彬
- 电话: 023-63860827
- 传真: 023-63860827
- 企业官网: www.cncqsw.com
- 企业邮箱: swjtdsb@cqswjt.com
- 办公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龙家湾1号
- 邮编: 400015
- 主营业务: 自来水销售、污水处理服务
- 经营范围: 从事城镇给排水项目的投资、经营及建设管理;从事城镇给排水相关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及管理;给排水设备制造、安装及维护;给排水工程设计及技术咨询服务;水环境综合治理。
- 企业简介: 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32年成立的重庆市自来水公司,201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股票代码:601158),是一家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国有控股专业水务上市公司。 公司集产业投资、建设、运营与专业技术服务于一体,业务涵盖自来水生产与供应、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再生水、水环境综合治理、专业科技服务等领域,现有30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和12家合营、联营公司。业务地跨市内外,拥有重庆市中心城区88%的自来水市场和全市92%的污水处理市场,运营管理自来水厂48座,日供水能力480.51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3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571.34万立方米;日污泥处理处置能力2362吨。市外业务拓展至四川成都、湖北安陆、云南昆明等地。供水和排水水质全面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眼于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发展,致力于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运营体系,努力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为民生百业提供健康洁净用水,协力创造清新美丽环境和高品质生活,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 商业规划: (一)生产经营稳中向好2024年,公司污水处理结算水量17.32亿立方米,同比增加4.02%,自来水售水量6.38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36%;污泥处理处置销售量62.32万吨,同比增加6.26%。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99亿元,实现净利润7.85亿元(不含少数股东损益),每股收益0.16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6.2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0.13元;总资产338.63亿元,净资产(不含少数股东权益)171.09亿元,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9.06%。从收入构成情况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污水处理服务收入412,532.91万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58.94%;实现自来水销售收入174,425.16万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24.92%;实现污泥处理处置收入24,094.25万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3.44%;实现工程施工及其他业务收入88,882.50万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2.70%。报告期内,本公司全力抓改革、降成本、推项目、谋创新、促发展,持续保持总体稳定态势,财务结构及资产状况保持良好。(二)聚焦主业强基固本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公司聚焦供排水主业进一步夯实基本盘,安全环保不断巩固,服务保障持续强化,运营质量稳中有升;大南山片区供水管网建设及升级改造、丰收坝水厂三期、红工水厂三期扩建等重点工程完成项目建设年度目标;收购荣昌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永川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白含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蔡家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等12项污水处理项目资产;聚焦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推动川渝高竹新区供排水资产收购落地。加快推进“水务+新能源”模式,完成15座供排水厂分布式光伏电站招标,助力绿色低碳标杆工厂打造。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日供水能力共计328.91万立方米,新增0.96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共计531.295万立方米,新增45.5万立方米。(三)改革攻坚成效显著坚决贯彻落实市委“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工作部署,推进2023到2025年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及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实施方案落实落地,各项改革攻坚工作获得显著成效:大力推进所属单位“聚焦主责主业,合并同类项”,全力压层级、减数量,将公司管理层级压缩在了二级以内,全年减少各级法人户数59户。修订《工资总额管理办法》,通过强化工资薪酬“能增能减”刚性落地机制、工资薪酬与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明确所属企业本部工资总额管理和内部收入分配原则,进一步促进集团工资总额管控科学有效、公平合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19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及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30亿元公司债券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文,首开ABCP融资新路,成功滚动融资9.16亿元。(四)公司治理持续完善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合规管理。制定《“合规管理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制度体系,不断规范决策程序,聚焦制度建设、合规决策、经营投资、监督追责等4个方面效能提升开展“合规体检”,全年新增制度11项,修订10项,废止7项,有效促进依法治企能力提升。深入落实新“国九条”有关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制定《2024年提质增效强回报行动方案》并积极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圆满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及高管聘任工作,坚持做好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权益派发等市值维护相关工作,发布了公司首份ESG报告。强化内控审计、评价及监督。完成了2024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自我评价工作及审计工作,审计机构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五)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创新制胜。培育创新主体,新增科技型企业4家;加速成果转化,全年获知识产权210项;长滩、九曲河污水处理厂入选国家首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尾水发电综合项目入选新华社“2023-2024智能零碳成果展映”案例。坚持数智赋能。编制完成集团“十五五”数字发展规划,全面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及税务服务平台建设,形成“集团本部+8大区域公司”共享服务的阶段性框架;加强设备数字化管理平台应用,进一步强化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坚持人才引领。深化交流合作,推进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顾问1名,与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产学研合作。公司聚焦创新驱动,切实提升了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六)社会责任积极践行2024年,公司牢牢守住水质红线、安全生产底线,坚持最严格的水质标准,高效统筹生产运行、经营发展各项工作,全面压实各级环保、安全责任,确保供排水水质继续保持在最好水平,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在保证运营生产的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全年污水处理达标排放量16.92亿立方米,COD削减量约37.24万吨,氨氮削减量约3.93万吨,总磷削减量约0.59万吨。2024年,公司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在扩建现有帮扶项目的同时,还开展供水保障、党建+建设、产业发展及融合共建类新项目工作。2024年,通过捐赠、消费扶贫投入乡村振兴资金共119.22万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