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1998-07-1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800704937491X
  • 法定代表人: 倪俊龙
  • 董事长: 倪俊龙
  • 电话: 0556-5919891
  • 传真: 0556-5919978
  • 企业官网: www.chinahuamao.net
  • 企业邮箱: hmgf@huamao.com.cn
  • 办公地址: 安徽省安庆市纺织南路80号
  • 邮编: 246018
  • 主营业务: 专注于各类纱线、织物、面料、产业用布等生产与销售及投资管理
  • 经营范围: 棉、毛、麻、丝和人造纤维的纯、混纺纱线及其织物、针织品、服装、印染加工;纺织设备及配件、家用纺织品销售;投资管理。
  • 企业简介: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始建于1958年。由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原安庆纺织厂)独家发起并以募集方式设立的上市公司,1998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公司证券简称“华茂股份”,证券代码“000850”。纱线和坯布产品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称号。公司作为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企业,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20强企业”,是“中国棉纺织精品生产基地”。公司利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紧扣技术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开发和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年均开发新品种近千余种,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等称号。无浆坯布的生产,标志着华茂面料加工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2016年公司与武汉纺织大学共同合作的多重集聚纺技术及其应用项目通过国家鉴定,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推广应用将对中国纺纱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换代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公司秉承“质量为本,技术为先,管理支撑,持续创新”的经营理念,坚持以技术创新提升发展水平,以品质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技术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品牌效益型道路,现已拥有纺纱、织造(色织)、面料、无纺布等产业,在品牌、质量及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公司连年跻身“中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20强”。先后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国家绿色工厂”、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纺织行业创新示范科技型企业”、“安徽省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基地”、“安徽省节水型企业”和“安徽省制造业50强”等荣誉。
  • 发展进程: 公司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1998]83号文件批准,由原安徽省安庆纺织厂作为独家发起人,对其生产经营性资产及其相关债项进行重组,并通过募集方式组建设立。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字[1998]169号、证监发字[1998]170号文批准,本公司已于1998年6月2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万股(含公司职工股500万股),1998年7月5日召开了创立大会,并于1998年7月10日在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17000万元。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发[1998]251号文审核同意,本公司股票于1998年10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 商业规划: 公司专注于各类纱线、织物、面料、产业用布等生产与销售及投资管理。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纱线系列产品,坯布面料系列产品、色织面料系列产品和功能性产业用布系列产品等。报告期内的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可年产“乘风”牌Ne5-330高档纱线8万余吨、“银波”牌120-360厘米幅宽高档坯布及面料10,000万米。纱线和坯布产品是“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以公司生产的优质坯布为原料,采用国际先进的染整清洁生产技术和功能性后整理技术加工生产的高档纺织面料,立足中高端市场,主要与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配套;功能性产业用布材料及消费用品主要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等。公司主要按订单组织生产,同时,根据用户需求,实行定制化生产和研发。原辅材料根据生产需要自行采购,营销模式采取直接销售和定制化服务相结合。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投资业务中拥有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徽商银行等金融股权。1、研发设计方面:公司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发挥全国纺织行业环锭纺纱技术创新中心、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安徽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纺织新材料)等平台作用,联合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纺织产业“科技、时尚、绿色”的定位,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推动行业的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坚持自主开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充分发挥安徽省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做到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逐步实现产品由市场引导向引导市场的转变。公司设计生产的“云上蓝天、粉色爱心、多彩虎纹”等织物,获2024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2025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优秀奖。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21件,其中发明专利99件,智能纺纱软件著作权7项。2、采购供应方面:公司在采购申请、订单调度、成本控制、库存管理、供应商认证、评审管理等采购环节中,规范操作流程,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利用品牌、资金优势,选择棉花优势加工企业,参与籽棉采摘、收购、加工等质量管理,稳定原料供应,确保公司获得质优价廉的棉花资源。建立“网络管理采购平台”,通过企业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事前规范、事中执行、事后监控,堵塞过程漏洞,充分发挥采购平台的竞价、询比价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完善和加强信息化采购平台建设,吸引大量供应商参与合作,形成一个良好的供应商寻源体系,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环境。3、订单生产方面:把握市场趋势,适应市场变化,完善订单生产协调机制和预备货方案。精益调度,保障交期,做好开台的相对稳定,发挥产能的最大优势,稳定生产,稳定质量。各生产部门结合自身资源和产品定位,做到集中调度,高效协同,按时生产,保质保期,较好地满足各种订单要求。4、品牌经营方面:公司坚持低碳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产品定位和产品特色,发挥华茂品牌优势,重点加大生物基纤维的市场开发,利用华茂品牌优势,实现产业链的高效协同。今年以来,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在纱线产品上,加大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同时重点关注各大平台热度,加大同中高端客户的合作开发。坯布面料上,加大内销市场的开拓,提升“银波”牌坯布的市场竞争力。定位于高端市场的面料产品,实行自主研发和销售的营销策略,面料设计理念追求原创性,迎合当下流行趋势,为客户提供环保、时尚、舒适等功能型产品。产业用布主要采取订单式生产,同时,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满足个性化市场需求。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2024年上半年,公司要求,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咬住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不放松,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好年度目标任务。各部门要聚焦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重点在销售、采购、成本、质量和创新等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全力以赴拓市场、争订单销售部门自觉克服淡、旺季思想,千方百计跑市场、跑客户,争取把订单拿到手,确保生产稳定;克服各种困难,做好“两个市场”,特别是出口市场开发。受外部环境影响,近年来出口订单受到较大影响,为此,公司密切关注环境变化,不断开辟新渠道、新客户,想法设法做好出口市场。同时,完善销售考核办法,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积极性。把资源向业务能力强、市场开发意识强、能够为公司创造更高价值的销售人员倾斜。完善销售竞争机制,提高提单水平,不断提升销售能力,形成人人争当销售冠军的良好氛围。(二)千方百计降低采购成本公司始终把降低采购成本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特别是在原料、浆料、机物料、染化料和纱线采购上,货比多家,择优釆购。要求善于根据市场变化趋势,择时择价做好采购。充分发挥华茂的品牌效应,降低采购费用,对一些非特殊要求产品尽可能网上采购。进一步完善采购机制,逐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采购管理体系。努力降低物资仓储,加强物流运输管理。不断优化调整物流运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以精细管理降低各种费用公司电费、工资、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均有所上升,需要对每个要素的波动细致分析,精细管理,进一步挖掘潜力。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式,杜绝各种跑、冒、滴、漏,节约能耗,让每一度电都发挥最大效应。围绕“产量、速度、效率”做文章,通过岗位兼并代,加强考核,降低工费成本。通过强化管理,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四)加强质量管控,稳定质量水平强化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管控。针对质量上的薄弱环节,开展各种形式的攻关活动。纺部、织部、面料、无纺布以既定考核指标和客户要求为目标,层层压实责任,常攻不懈,细化考核,努力把质量做到第一。坚持预防为主,增强把关意识,稳定质量水平,满足客户需求。(五)加强产品开发,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围绕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打造快速响应机制。技术、销售、生产等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面对日益内卷的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必须在品种开发上下功夫。利用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生产有特色的产品。加强与后道客户合作,共同开发新品,并对成效显著的新产品给予奖励。(六)抓好项目建设,加快企业发展加快建设聚乳酸纤维生产应用新高地,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必须全力以赴把项目建设好。目前聚乳酸纤维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各板块主动做好聚乳酸纤维产品开发与应用,为聚乳酸纤维未来发展作贡献。认真学习研究国家扶持产业发展政策,抓住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做好现有资源的整合和技术改造,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