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凯盛科技
  • 企业英文名: Triumph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600552.SH
  • 注册资本: 94460.689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2-11-08
  • 大股东: 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9.28%
  • 董秘: 王伟
  • 董秘电话: 0552-4968015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付俊惠、冀辉娟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天衍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安徽省蚌埠市黄山大道8009号
  • 概念板块: 光学光电子 安徽板块 沪股通 玻璃基板 融资融券 柔性屏(折叠屏) 央企改革 固态电池 华为概念 3D玻璃 OLED 国企改革 新材料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2000-09-30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3007199576633
  • 法定代表人: 夏宁
  • 董事长: 夏宁
  • 电话: 0552-4968040
  • 传真: 0552-4968050
  • 企业官网: www.triumphltd.cn
  • 企业邮箱: kskjgf@ctiec.net
  • 办公地址: 安徽省蚌埠市黄山大道8009号
  • 邮编: 233010
  • 主营业务: 显示材料板块,应用材料板块
  • 经营范围: ITO导电膜玻璃、真空镀膜玻璃、盖板玻璃、柔性薄膜、显示模组、触控模组等电子产品、光电产品及配件的开发、研究、生产、销售、系统集成(不含限制项目)。新材料的技术转让、开发、咨询及技术服务;精密陶瓷、精细化工及电子行业用硅质、铝质粉体材料的生产及销售;化工原料、建筑材料、机械设备销售;信息咨询;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出口,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进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盛科技股份”)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ITO导电膜玻璃信息显示材料、电熔氧化锆研发和生产的基地,是蚌埠市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骨干企业,是凯盛科技集团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板块的重要产业化平台,公司原名安徽方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30日,2002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552,2016年3月公司更名为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凯盛科技股份致力于打造百亿级的国际一流显示与新材料品牌企业,推动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两大业务共同发展。在新材料业务上,产品主要包括电熔氧化锆、纳米钛酸钡、球形石英粉、硅酸锆和稀土抛光粉等,广泛应用在电子信息、通讯元器件、特种陶瓷、精密陶瓷、新型建材、化工等制造行业,其中电熔氧化锆产品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行业龙头地位,2019年被认证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在新型显示业务上,依托集团公司在显示和电子玻璃基板上的资源优势,已形成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关系,延伸出ITO导电膜玻璃、柔性触控、面板减薄、保护盖板、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的较完整显示产业链,正在着力打造能为客户提供显示触控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并具备产品定制化服务的能力。公司近年来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客户需求,针对不同产品和不同市场,采用灵活多变的产供销模式予以匹配,与上下游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随着当前5G应用快速展开、万物互联加速到来,新材料产品在高端技术行业领域应用发展较快,行业逐渐迎来新的广阔市场,显示产业进入发展新周期,未来仍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增长空间,新材料与新型显示两大业务均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与支持,为行业和地区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发展进程: 公司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皖府股字[2000〗第9号批准证书,由安徽华光玻璃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国家建材局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蚌埠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蚌埠市珠光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
  • 商业规划: 2024年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研发一代、应用一代、产业化一代,继续优化内部产业结构,积极构建完整的显示产业和锆、硅、钛新材料产品链,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经营业绩情况2024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业务进入技术升级迭代期、产品规模化导入期,短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压力较大。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701.31万元,同比减少9.64%;营业利润8,033.99万元,同比减少36.91%;实现利润总额8,080.83万元,净利润6,522.08万元,同比分别减少35.94%、44.2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63.7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7.60%。二、重点工作1、强化技术创新,在源头上培育新质生产力。应用材料方面,开发出高端抛光及封装行业用电子级高纯球形二氧化硅材料、光学涂膜材料及特种涂料领域高性能球形SiO2材料通过国内外客户验证,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开展EMC用高填充高流行性球形氧化硅粉的制备研究,开发出电子级高纯超细氧化硅粉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新型显示方面,超薄柔性玻璃一次成型项目进行了主辅生产系统的匹配研究和优化集成研究,完成了示范线厂房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开展核心热工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不等厚柔性玻璃UFG初步完成了工艺技术开发,试制出样品,正在进一步完善工艺技术;微晶玻璃柔性盖板产品已制备出样品,申请了新型减薄药液和减薄工艺方法等专利技术,各项性能指标达到预期;屏幕定向发声用关键材料技术、无介质成像用关键材料技术取得突破;车载热弯成型3D盖板技术研发完成,样品成功试制;车载12.3寸双联屏项目获得量产开发。报告期内,新增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1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新增授权专利41件,其中发明授权18件,获得软件著作权4件。2、强化产业集聚,在应用上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用材料板块,氧化锆系列产品拓展应用场景,加快进入高级色釉料与先进陶瓷领域,泡沫陶瓷过滤器用氧化锆供应量翻番,纳米氧化锆实现在新能源电池和氢能行业的批量供货;球形材料导入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并获得批量订单,在环氧胶粘剂行业获得客户小批量订单;抛光粉针对客户需求,提高液晶显示基板玻璃抛光率,销量大幅增长;高纯石英砂品质稳步提升,成功导入光伏和半导体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空心玻璃微珠改良型号获得终端厂家产品订单。显示材料板块,柔性显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良率、产能稳步提升,UTG产品独供“红旗国雅”轿车全球首款14.2英寸车载滑移卷曲显示屏;车载显示不断升级提升,在车载Mini-LED、木纹一体膜MiniLED双联屏、曲面双联屏、多联屏等方面取得进展,AR、AG、AF项目的推进为提升车载显示领域差异化竞争能力奠定基础。3.强化精细管理,在治理上保障新质生产力。公司深入践行“三精管理”,狠抓“2422”压减,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量与提质并举、效率与效益并行。为深入推进“一毛钱增利计划”落实落地,公司各成员企业深入剖析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制定增利计划,从降本和增效入手拟定了“10大项+20条”具体措施。报告期内,实行资金统筹管理,持续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级次企业平均融资成本同比降低41BP,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0%。4.强化数字融合,在效率上赋能新质生产力持续开展智能制造、系统上云等智能化生产制造技术的普及,深圳国显完成了研发巨量定制敏捷开发系统、研发管理电子系统、信息化开发IDEA等核心研发数字化系统工具的上线应用,利用数字化手段达成对公司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面提质增效;蚌埠中恒建设球形石英粉数字化车间,通过集成MES制造执行系统和EAP设备联网功能,人均生产率提高20%;凯盛应材合成二氧化硅项目关键智能装备占比97%,生产线可实现智能化数控。5.强化品牌建设,在价值上提升新质生产力公司及所属企业携产品亮相上海DIC显示展、光伏展、美国SID等重要展会,全方位展示公司显示板块全产业链的量产能力和应用材料板块的龙头产品。深圳国显“护眼宣纸屏项目开发”获深圳企业创新纪录,龙海玻璃荣获洛阳市“隐形冠军”企业称号。下半年,公司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定“显示材料”+“应用材料”双核心业务驱动,紧密跟踪下游市场动态,做好相关多元布局,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支撑。1.坚持战略引领,聚焦主业定位应用材料在确保锆系材料稳固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拓展,壮大产品矩阵,实现规模效应。显示材料板块充分展示和发挥集团大平台下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技术领先优势、人才储备优势,加强对市场的研究,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不断开发信息显示产业一体化的整合能力,加快信息显示终端产品的市场导入。2.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开展攻关应用材料板块要以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为发展重点,积极开辟电子信息、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和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显示材料板块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全力推动UTG一次成型技术研发进程,加速UFG、3A镀膜技术、微晶玻璃加工等应用技术迭代开发;加强新一代显示技术攻关力度,加快进军新能源汽车车载模组市场。3.坚持管理优化,压紧压实责任持续优化“一利五率”,不断提升拳头产品的盈利能力,大力治理亏损企业;加大“两金压降”工作力度,针对专项问题制定专项方案,推动压降工作落地见效;用好阳光招采平台推进集约化发展,牢牢抓住市场定价权、品质话语权、成本控制权。4.坚持深化改革,加强市值管理围绕新质生产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强人才梯队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适合发展的人才选拔机制;按照新“国九条”指引,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76,573,336 29.28%
2 深创投红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有限合伙) 45,783,132 4.85%
3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20,989,062 2.22%
4 欧木兰 10,459,433 1.11%
5 国寿安保基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险-国寿安保基金国寿股份均衡股票型组合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可供出售) 8,783,600 0.93%
6 郑天云 8,750,000 0.93%
7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8,654,800 0.92%
8 陈雷 7,412,836 0.78%
9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4,812,700 0.51%
10 何伟芳 4,043,900 0.43%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