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凯盛科技
- 企业英文名: Triumph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552.SH
- 注册资本: 94460.689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2-11-08
- 大股东: 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9.28%
- 董秘: 陈幸
- 董秘电话: 0552-4968015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宝信、冀辉娟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天衍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安徽省蚌埠市黄山大道8009号
- 概念板块: 光学光电子 安徽板块 沪股通 玻璃基板 融资融券 柔性屏(折叠屏) 央企改革 固态电池 华为概念 3D玻璃 OLED 国企改革 新材料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2000-09-30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3007199576633
- 法定代表人: 夏宁
- 董事长: 夏宁
- 电话: 0552-4968040,0552-4968015
- 传真: 0552-4968050
- 企业官网: www.triumphltd.cn
- 企业邮箱: kskjgf@ctiec.net
- 办公地址: 安徽省蚌埠市黄山大道8009号
- 邮编: 233010
- 主营业务: 显示材料板块,应用材料板块
- 经营范围: ITO导电膜玻璃、真空镀膜玻璃、盖板玻璃、柔性薄膜、显示模组、触控模组等电子产品、光电产品及配件的开发、研究、生产、销售、系统集成(不含限制项目)。新材料的技术转让、开发、咨询及技术服务;精密陶瓷、精细化工及电子行业用硅质、铝质粉体材料的生产及销售;化工原料、建筑材料、机械设备销售;信息咨询;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出口,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进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盛科技股份”)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ITO导电膜玻璃信息显示材料、电熔氧化锆研发和生产的基地,是蚌埠市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骨干企业,是凯盛科技集团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板块的重要产业化平台,公司原名安徽方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30日,2002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552,2016年3月公司更名为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凯盛科技股份致力于打造百亿级的国际一流显示与新材料品牌企业,推动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两大业务共同发展。在新材料业务上,产品主要包括电熔氧化锆、纳米钛酸钡、球形石英粉、硅酸锆和稀土抛光粉等,广泛应用在电子信息、通讯元器件、特种陶瓷、精密陶瓷、新型建材、化工等制造行业,其中电熔氧化锆产品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行业龙头地位,2019年被认证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在新型显示业务上,依托集团公司在显示和电子玻璃基板上的资源优势,已形成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关系,延伸出ITO导电膜玻璃、柔性触控、面板减薄、保护盖板、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的较完整显示产业链,正在着力打造能为客户提供显示触控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并具备产品定制化服务的能力。公司近年来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客户需求,针对不同产品和不同市场,采用灵活多变的产供销模式予以匹配,与上下游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随着当前5G应用快速展开、万物互联加速到来,新材料产品在高端技术行业领域应用发展较快,行业逐渐迎来新的广阔市场,显示产业进入发展新周期,未来仍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增长空间,新材料与新型显示两大业务均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与支持,为行业和地区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全力顶住经济下行和行业内卷双重压力,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统筹推进经营管理、创新转型、降本增效等工作,取得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成绩。一、经营业绩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9,382.19万元,同比下降2.32%;实现利润总额24,035.37万元,同比上升18.77%;净利润19,452.94万元,同比上升29.2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15.83万元,同比上升30.76%。公司部分经营指标上升,主要是2024年显示材料业务呈现向好发展趋势,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之部分新产品受到市场认可,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坚持向市场要效益,夯实存量优化和增量开拓显示材料板块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快速响应、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交付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UTG成为头部终端客户折叠手机柔性盖板核心供应商;应用于红旗顶级轿车“国雅”的国风柔性车载卷轴屏,是全球首款车载滑移卷曲显示屏。国显科技坚持“走出去”+“大客户”战略,平板、笔电等传统消费类业务稳中有进,加深与LG战略合作,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车载业务成功量产47支型号、新增31个项目定点,国际化业务占比同比增长17.4个百分点,国际化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1.66%。应用材料板块不断拓展市场延链和应用场景,积极抢抓市场机遇。锆系产品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最大程度开发与耐火材料、氧化锆陶瓷过滤器厂家的市场合作,新增客户十余家;电熔氧化锆产品已成功进入刹车片制造公司供应链体系;活性氧化锆增加原锆铁红高端产品和研磨锆球材料领域的客户导入,销量同比增加24.4%;纳米氧化锆导入新能源正极材料各大主流客户,销量同比增长232.89%;球硅球铝产销两旺,销量同比增加45.5%,其中环氧灌封胶行业销量增幅超50%,开发覆铜板领域市场;抛光粉逆势而上,销量同比增加50.2%。(二)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加快技术迭代和数字转型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UTG一次成型项目点火试运行;新开发出UTG冷镀ITO产品,通过航天钙钛矿客户验证;UTG抗冲击可折叠迭代产品等持续开发中;成功开发不等厚柔性玻璃(UFG)获得凯盛集团技术进步一等奖,并与客户进一步对接产品性能,为后续产品升级做技术蓄能;自自主研发具有护眼功能的黄光防眩(AG)技术,样品通过行业头部企业验证并达成合作。合成石英砂项目投料试产;氧化锆研磨球实现0.1mm-0.3mm规格的量产,通过MLCC客户的验证。2024年全级次累计新授权专利71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新获得软件著作权3件。参与制订的超薄柔性玻璃领域首个国家标准——《柔性玻璃弯曲疲劳试验方法》获批准发布。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超薄柔性玻璃(UTG)二期项目、国显3A玻璃盖板生产线项目、方兴光电TP产线智能化升级及产能提升项目获评安徽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典型项目;建设凯盛新型显示产业园工业化联网平台,建立统一数据中心并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从现场设备到企业管理的数据分析。通过参数一体化、巨量定制敏捷开发自动实现模组产品2D、3D设计,研发总体交付效率提升100%,设计质量有效提升50%。全级次已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个、建材行业智能制造工厂1个、省级智能工厂4个、省级智能车间3个。(三)坚持向管理要效率,强化降本增效和改革推进不断强化精细管理。深入推进“一毛钱增利计划”落实落地,围绕生产、采购、三项费用三大类指标,拟定“10大项+20条”措施,2024年累计增利3,876万元,累计降本1,078万元。强化财务集中管控和优化配置,公司合并层面平均融资成本较年初下降41个BP,节约财务费用875万元。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营造员工“能上能下”竞进氛围,推进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新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占比达84.2%;健全人员“能进能出”常态机制,压实新型经营责任制,企业管理人员退出比列达5.45%。发挥薪酬“能增能减”导向作用,常态化岗位评估,加强工资总额管理,员工100%纳入绩效考核。完成全级次定岗定编工作,通过优化工作模式与流程,特别是推动岗位制逐步向巡检制转变,人力资源潜能得到深度挖掘,人均效能持续提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