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皖维高新
- 企业英文名: Anhui Wanwei Updated High-Tech Material Industr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063.SH
- 注册资本: 210461.8229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7-05-28
- 大股东: 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持股比例: 33.55%
- 董秘: 史方圆
- 董秘电话: 0551-82189294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扬、张运楼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皖维路56号
- 概念板块: 化纤行业 安徽板块 沪股通 破净股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降解塑料 大飞机 OLED 央国企改革 新材料 参股券商 煤化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1997-05-23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100153584043T
- 法定代表人: 吴福胜
- 董事长: 吴福胜
- 电话: 0551-82189209,0551-82189294
- 传真: 0551-82189447
- 企业官网: www.wwgf.com.cn
- 企业邮箱: wwgfzqb888@163.com
- 办公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皖维路56号
- 邮编: 238002
- 主营业务: 从事高性能聚乙烯醇(PVA)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 经营范围: 公司许可经营项目:水泥用石灰石开采,氧气、溶解乙炔、醋酸乙烯、电石、工业乙酸酐、工业冰乙酸、乙醛、醋酸甲酯生产与销售。公司一般经营项目:各种高低聚合度和醇解度的PVA系列产品、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超高强高模PVA短纤及长丝、PVA水溶性纤维、聚乙烯醇薄膜、PVB树脂、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粘合剂用相关产品、聚乙烯醇强力纱、涤纶纤维、聚酯切片、聚醋酸乙烯乳液、高档面料、水泥、石灰制造、销售,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三级(限建筑分公司经营),设备安装,机械加工,铁路轨道衡计量经营;建筑用石料、水泥用混合材、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为准)
- 企业简介: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辖的大型企业。前身是安徽省维尼纶厂,始建于1969年,为国家“四五”期间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集团公司下辖6家子公司,核心子公司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名称为皖维高新,代码为“600063”)。皖维集团是安徽省重要的化工、化纤、建材、新材料联合制造企业,总资产逾1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70亿元,进出口额超1亿美元。公司主营业务为聚乙烯醇(PVA)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地分布于安徽巢湖(本部)、广西宜州、内蒙古察右后旗、浙江嘉善等地。集团具有年产35万吨聚乙烯醇(PVA)、60万吨VAC、12万吨精醋酸甲酯、50万吨电石、4万吨高强高模PVA纤维、6万吨聚酯切片、14万吨VAE、4万吨可再分散性胶粉、4万吨PVB树脂、4万吨PVB胶片、1200万平方米PVA光学薄膜、700万平方米偏光片、400万吨水泥熟料的产能。其中PVA、高强高模PVA纤维两个产品的产销量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领先;PVB树脂及胶片国内前列,PVA光学薄膜国内首创。近年来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明专利55件,实用新型专利105件;主持制订国家标准3个、行业标准5个。集团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企业、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子公司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五个研发机构,以及博士后工作站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十四五”期间,皖维集团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围绕PVA主业,瞄准行业技术制高点,发展新型液晶显示、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做优做强做大PVA—PVA光学薄膜—偏光片,PVA—PVB树脂—PVB胶片,VAC-VAE乳液—可再分散性胶粉,PVA-PVA纤维—纤维水泥板,生物质酒精—VAC-PVA、生物质肥料、PVA包装膜等五大产业链。公司瞄准PVA光学薄膜“卡脖子”项目,采取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技术研发,力争早日突破,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皖维打造成PVA行业领军企业。皖维集团坐落于中国五大淡水湖之巢湖,北依京福、商合杭、合武、合宁高铁,合巢芜高速公路,南靠淮南铁路运输动脉,东近长江黄金水道,交通十分便捷。集团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四大国家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独具“左右逢源”的战略优势,更为皖维高质量发展创造无限广阔空间。
- 商业规划: 2024年,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等内外部风险与挑战,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干部职工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指导方针,认真落实公司二十届三次职代会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科技创新、深化企业改革、着力提质增效、深入挖潜降本,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30亿元,同比减少2.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8.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3亿元,同比增长27.27%。具体工作情况如下:(一)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坚实一是开满开足跑出发展加速度。公司围绕“开满开足,开出水平”,从多维度发力,持续提升生产效能。在生产环节,不断优化工艺流程,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工厂建设,有效提升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确保生产线高效、稳定运行。各生产单位积极响应,以“开年就开跑、起步就冲刺”的劲头,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质量检测,每一个环节都精打细算,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能最大化。报告期内,主产品PVA、高强高模PVA纤维、PVA光学薄膜、PVB树脂及胶片、VAE乳液及胶粉、聚酯切片等多个产品的产量实现了增长,其中高强高模PVA纤维、PVA光学薄膜、PVB胶片、聚酯切片的产量增幅均达到15%以上,为公司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挖潜降本激活资源利用新效能。公司从生产经营各环节入手,在提产、降本、拓销、挖潜上多点发力。蒙维科技实施有机厂回收工序二期水解床工艺流程优化改造,PVA单位蒸汽消耗下降1吨多;广西皖维自行完成有机厂醇解Ⅱ列技改项目,节约费用50万元;大维分厂改造芒硝回用系统,芒硝回用率达到90%以上;有机分厂深度优化精馏塔工艺,VAC生产成本降低127元/吨;PVB分厂二期产线革新提产,日均产量增长17%;聚酯分厂粗乙二醇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VAE分厂利用其他单位使用的原材料包装物作为产品包装桶,精打细算降本增效。公司还继续开展“经济运行”工作,全年实施“经济运行”项目67个,降低成本费用2,982.23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9.05%。三是经营管控赋能市场营销蓬勃活力。科学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早谋划早部署,召开营销专题新春第一会,全面分析国内外市场形势,研究全年营销重点工作举措。坚持召开每周三“经济半小时”会议制度,测算主产品成本、售价、边际利润等指标,统筹公司“三地”产量、销量、价格、市场分布。建立以利润为导向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和月度“赛马”活动,各单位亮出“利润、产销、营收、费用”指标,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极大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报告期内,公司列入年度预算的12种主要产品中,产销量同比增加的有7种,其中胶粉产销量双双突破5.8万吨,聚酯切片产销量双双突破8万吨,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公司各类产品出口创汇2.42亿美元,同比增长9.01%。(二)聚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一是激活科技创新“新引擎”。全年研发费用投入4.39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47%,投入强度达6.3%,继续保持省属企业前列。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科技副总”“技术副厂长”机制,从中国科大选聘两位教授担任皖维高新科技副总,选拔三位科技骨干担任生产分厂技术副厂长,推动基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入融合。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遴选“薄型化PVA光学薄膜生产加工关键技术开发”“汽车级和功能化PVB胶片加工技术研究”等2个原创技术攻关项目,开展中长周期考核激励。制定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二是技术革新积蓄发展动力源。运用专有技术在本部建设年产20万吨VAC装置,集成运用新技术建成年产6万吨乙烯法特种PVA树脂升级改造项目,全面提高PVA生产线的技术装备、能效环保、本质安全和产品品质;PVA光学薄膜固化生产工艺,实现稳定量产满销;PVB树脂完成多款电子陶瓷级、高端油墨级PVB粘合剂的对标开发;PVB胶片开发出不同规格光伏产品,售往下游光伏组件企业;汽车级PVB胶片达到批量使用要求,成功导入汽车安全玻璃企业应用;无苯、无醛VAE乳液进入高端市场;消泡型、憎水型胶粉获客户认可。报告期内,公司被授予“2024年度未来材料产业之星上市公司”奖,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方案获全国“A+”最高等次,并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两项国家级荣誉称号。三是构建数字技术“新场景”。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PVB分厂数智化云平台、生产集控调度中心、供应链平台、合肥巢湖化工园区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推动设备驱动向流程驱动转变,现场控制向数据协同转变,促进了公司生产可视化控制,实现了管控的信息化协同。开展基于数据驱动与控制机理融合的化工过程管控技术研究,突破化工过程大滞后、强耦合、强干扰控制难题,实现多目标协同优化控制。四是跑出成果转化“加速度”。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建立PVA材料领域关键难点技术清单23项,实际完成20项,基本完成3项,成功开发了最大幅宽3.4米的薄型PVA光学薄膜,电子信息陶瓷MLCC用PVB树脂,汽车级PVB隔音隔热胶片等产品。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继PVA光学薄膜用大尺寸超镜面流延辊筒、VAE乳液用高压聚合反应釜国产化之后,对挤出机、全自动收卷机等PVA光学膜生产线重大装备进行国产化研制,实现节约投资和核心装备自主可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全年申请专利80件,其中发明专利46件;省认定新产品9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高质量发明专利获省专利金奖1项、省专利优秀奖1项。(三)聚焦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格局焕新一是精准布局,构建多元产业格局。围绕自身核心优势,聚焦化工、新材料、化纤等领域,精心谋划一系列重大项目。在化工板块,投资建成6万吨乙烯法特种PVA树脂升级改造项目,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先进工艺,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满足下游高端制造业对原材料的严苛要求。积极抢抓精甲酯应用领域扩大的机遇,实施蒙维科技和广西皖维的精甲酯技改项目,有效提升精甲酯产能,投产即见效,产品产销两旺。在新材料领域,投资建成6万吨VAE乳液(二期)项目,进一步满足市场及自身对高端乳液的需求。大力推进年产2000万平方米PVA光学薄膜、2万吨高端汽车级PVB胶片及2万吨多功能PVB树脂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二季度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公司将填补高端产品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子信息及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提供关键材料支持。在化纤领域,也通过项目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从基础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生态,构建起多元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二是强化管理,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坚持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狠抓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用“绣花”功夫管控好品质,用“钉钉子”精神抓好进度,切实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效。三是产业筑基,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坚持项目为王,以产助销、以销促产,实现项目建设与市场营销的同频共振。加强与国内重点行业客户的战略合作,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赢得了市场广泛认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深入融入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出口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四)聚焦改革变革,高质量发展活力强劲一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步推进。聚焦全年完成70%改革目标任务,结合省国资委重点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和改革重点目标任务,提出了111条考核指标,实行挂图作战、调度督导、销号管理,改革任务完成率达72.4%。作为改革先进单位参加国务院国资委4月2日在南京召开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调研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二是国企改革专项工程走深走实。抓好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专项行动,深耕PVA主业,不断做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深入推进“科改示范行动”,在推进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强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3月份,公司第三次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科改示范“标杆”企业。三是现代化公司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实施第二轮经理层成员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公司及子公司经理层成员全部签订“两书一协议”。落实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全年公开竞聘上岗的中层以上领导人员11人,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中层以上领导人员7人。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各单位进行新一轮定岗定编,加大岗位整合力度,全年岗位优化、末等淘汰和不胜任退出238人次。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做实做细“一人一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格落实《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不断完善子公司治理结构,配齐建强所属企业董事会,子公司董事会应建尽建,且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五)聚焦安全固本,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一是协同推进安全环保能力提升。围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管理固本强基、效能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事故隐患数据库,实行动态清单制管理,推动照单逐条整改销号。落实清洁生产要求,加强源头管控,提升前端治理与资源有效利用水平。本部有机分厂采用乙烯法工艺路线替代电石乙炔法路线,全面提高PVA生产线的技术装备、能效环保和本质安全。实施本部水泥分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利用高温低尘SCR技术有效降低氨氧化物排放。实施污水处理场系统优化及中水回用技术改造,确保总排放口稳定达标。公司连续5年获评环境诚信企业,并荣获合肥市首批“无废工厂”企业称号。二是严控应收应付账款。开展应收应付款清欠工作,强化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实时掌握应收账款信息,防范坏账风险;定期排查公司应付账款明细,特别是涉及中小企业的应付账款,规范审批流程,防范合同违约风险。三是加强合规与风控管理。完善合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劳动用工合规管理指引》《招标投标合规管理指引》等制度,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开展经济合同、贸易业务、境外佣金、预付款和信用额度执行情况等专项检查,定人、定时、定措施,形成合规管理闭环。开展合规管理提升行动中期评估,重点对招投标、财务领域合规体系的运行过程进行全面性、符合性、适当性、有效性审查。四是强化审计监督。加强财务收支、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内控流程操作的符合性审计,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强化审查问题的整改落实。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