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英诺特
- 企业英文名: Innovita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张秀杰,叶逢光
- 上市代码: 688253.SH
- 注册资本: 13645.819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7-28
- 大股东: 鹰潭市余江区英斯盛拓企业管理中心
- 持股比例: 17.77%
- 董秘: 陈富康
- 董秘电话: 010-83682249-8029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岑溯鹏、丁浩恩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1号院6号楼1层2层
- 概念板块: 生物制品 北京板块 养老金 沪股通 抗原检测 融资融券 新冠检测 基金重仓 痘病毒防治 流感 体外诊断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6-02-0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67855339571
- 法定代表人: 张秀杰
- 董事长: 叶逢光
- 电话: 010-83682249-8029
- 传真: 010-83682966
- 企业官网: www.innovita.com.cn
- 企业邮箱: ir@innovita.com.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1号院6号楼1层2层
- 邮编: 100070
- 主营业务: POCT快速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节能管理服务;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仪器仪表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英诺特”)成立于2006年2月,是一家专注于体外诊断行业POCT快速检测试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公司战略聚焦于呼吸道检测领域,同时覆盖消化道、过敏原、优生优育、肝炎等多个检测领域,以“快速检测”、“急门诊检测”、“多病原体鉴别诊断”等为特色,已成为呼吸道POCT快速检测领域的行业领先企业之一,并致力于打造中国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的领导品牌,成为医疗诊断创新的中坚力量。公司针对不同业务领域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架构,拥有包括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内共6家全资子公司(截至2023年末),具备完善的研产销组织架构,构建了6大技术平台:免疫层析平台、间接免疫荧光平台、液相免疫平台(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核酸分子(PCR)检测平台、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以及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其中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已具备公司主要产品涉及的部分核心原料生产能力。公司紧紧抓住当前社会节奏加快、分级诊疗体系不断推进、检测范围扩大、诊断精准化、筛查基层化、早诊早治趋势凸显等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深耕POCT快速检测领域,在呼吸症候群鉴别诊断、腹泻症候群鉴别诊断领域拥有多款具有临床意义的特色产品。在战略规划上,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领域,依托于6大技术平台进行不同方法学的技术布局,以提供不同应用场景下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多病原体检测的解决方案,并不断扩充产品所覆盖的呼吸道病原体种类;同时,公司将依托于在儿童急、门诊等终端临床长期积累的渠道优势,积极布局消化道检测、过敏原检测等儿童强相关领域产品,进一步服务相关科室的检测需求,持续向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提供具有高临床应用价值、高质量的检测产品。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受益于国家分级诊疗体系不断推进、多项呼吸道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发布以及患者早诊早治的就诊意识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在公司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的领导下,公司严格围绕既定战略目标,持续深耕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持续推动主营业务稳健发展,加大等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市场的开拓力度,终端市场覆盖率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一)研发和技术方面公司拥有完善的研发组织架构,构建了免疫层析平台、间接免疫荧光平台、液相免疫平台(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核酸分子(PCR)检测平台、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以及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6大技术平台。其中,免疫层析平台、间接免疫荧光平台、液相免疫技术平台的酶联免疫产品已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以及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也已实现公司产品涉及的抗原抗体等部分核心原料的自产。报告期内,公司新取得国内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项,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1项;新取得CE认证4项,其他国家或地区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备案证2项。(二)市场营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进一步深耕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领域及儿童病原体检测领域,深入解决临床医生、检验科医生对产品的需求痛点,打造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支持网络,在强化重点三甲医院、重点儿童医院等标杆医院培育的同时,多措并举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市场开拓。在国际市场,公司将东南亚市场作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切入点,依托于在国内市场的成功经验,在海外市场复制专业化营销策略,以专业的临床学术推广教育带动医生、患者诊疗意识的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2,106.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3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0,626.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132.3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45%。(三)公司内部控制与治理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与治理体系,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整合优化各项流程制度,提升组织能力与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根据证监会、上交所等制定的规范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以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同时认真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树立公司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