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成都先导
- 企业英文名: HitGen Inc.
- 实际控制人: JIN LI(李进)
- 上市代码: 688222.SH
- 注册资本: 4006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4-16
- 大股东: JIN LI(李进)
- 持股比例: 20.43%
- 董秘: 耿世伟
- 董秘电话: 028-85197385
- 所属行业: 研究和试验发展
- 会计师事务所: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刘洋、欧阳千力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君合(成都)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1栋3层
- 概念板块: 医疗服务 四川板块 沪股通 重组蛋白 预亏预减 融资融券 人工智能 CRO 西部大开发
- 注册地: 四川
- 成立日期: 2012-02-22
- 组织形式: 外资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100590230753C
- 法定代表人: JIN LI(李进)
- 董事长: JIN LI(李进)
- 电话: 028-85197385
- 传真: 028-83310298
- 企业官网: www.hitgen.com
- 企业邮箱: investors@hitgen.com
- 办公地址: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双流区生物城中路二段18号)
- 邮编: 610200
- 主营业务: 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依托DEL技术(包括DEL库的设计、合成和筛选及拓展应用)、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FBDD/SBDD)技术、寡聚核酸新药研发平台相关技术(STO)、靶向蛋白降解平台相关技术(TPD)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及公司其他关键新药研发能力(药物化学、计算科学/AI、体外体内生物学评价、药物代谢学,分析化学,药学研究等),打造新药发现与优化的国际领先的研发体系
- 经营范围: 为药物研发并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88222.SH,股票名称:成都先导)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成都,在英国剑桥、美国休斯顿设有子公司。
公司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着力打造了国际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包括DEL库的设计、合成和筛选及拓展应用)平台,并拓展了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技术(FBDD/SBDD)、寡聚核酸新药研发相关技术(STO)和靶向蛋白降解相关技术(TPD)的核心技术平台。
通过新药研发服务、不同阶段在研项目转让以及远期的药物上市等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成都先导与全球数百家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化学公司、基金会以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
目前,公司有多个内部新药项目处于临床及临床前不同阶段。
-
商业规划: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与全球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进一步优化国际国内市场策略,通过不同市场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更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更高效的业务运作,同时更加注重研发成果的实际应用,不断探索新的研发项目的商业机会并推进落地转化。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71.99万元,同比增长25.1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19.77万元,同比增长75.1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5.95万元,同比增长876.8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01.90万元,同比增长162.28%。
在本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其四个核心技术平台和关键新药研发能力的协同效应,成功提升了商业价值,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和净利润的提高。
首先,DEL板块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实现收入7,275.74万元,同比增长1.91%,保持了稳中有进,主要系今年以来,面对不同客户的市场需求,公司的DEL相关的定制库和筛选业务更加灵活和多元化。
其次,来自FBDD/SBDD板块的收入6,264.15万元,同比增长52.05%,主要系公司英国子公司Vernalis在本报告期内实现了里程碑收入,显著推动了FBDD/SBDD板块的收入增长。
同时,STO板块在核苷单体合成等传统业务之外,通过递送分子相关业务实现小核酸一站式项目商业转化,以及核酸CDMO项目的交付等,带来了STO板块实现收入2,881.10万元,同比收入增加59.31%。
TPD板块也通过基于PROTAC的项目合作和研发,以及成功新增了基于分子胶(MolecularGlue)技术的商业项目转化等实现收入824.94万元,同比增加101.40%。
此外,ChemSer服务获得了964.05万元的收入,同比增长63.12%,此部分业务来自于公司自主设计并搭建的自动化高通量化学合成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具体各平台服务内容分类对比“第三节六、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3,073.4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5.78%,同比减少9.48个百分点,主要系随着技术平台商业化项目的增多,公司在报告期内将业务重心适度转向了商业项目,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稳步审慎地推进了自主研发新药管线的进展,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但公司仍然保持了在四个核心技术平台及新药管线上的持续投入,不断完善新药发现与优化能力。
2024年,公司制定了新一轮万亿库迭代计划,并在报告期内完成了部分DEL分子的迭代。
并且利用“DELFor”系列形成了有效的数据挖掘及分析方案,用于聚焦补充基于蛋白结构的DEL库的设计和迭代。
同时,成都先导与BioAge在报告期内联合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这项研究标志着BioAge利用成都先导提供的DEL技术成功发现了一种新型高效的NLRP3抑制剂系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先导化合物BAL-0028(化合物3),在结构和活性上与现有已知抑制剂展现出显著的差异,这一发现为NLRP3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可能性。
根据BioAge的官网信息,目前这一NLRP3抑制剂项目已经进入INDEnabling阶段,即临床试验申请阶段,这不仅预示着该项目的临床应用前景,也反映了成都先导DEL技术在药物发现领域的强大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此外,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推进DEL+AI/ML在新药发现与优化方面的项目研发及能力建设,公司自主设计并搭建的自动化高通量化学合成平台正式投产,同时结合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驱动的合成路线规划,完成AI/ML算法、建模,并完成首轮“设计-合成-测试-分析”(DMTA)循环迭代。
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已完成地下室基础工程60%,稳步推进现场施工建设。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
2012年1月31日
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成)登记内名预核字2012第001331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核准的企业名称为“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
-
2012年2月21日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所出具XYZH/2011CDA3093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止2012年2月16日,先导有限(筹)已收到华川集团、蒲丰年缴纳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22,361,150元,均以货币出资;其中,华川集团实际缴纳出资额15,972,250元,蒲丰年实际缴纳出资额6,388,900元。
-
2012年2月22日
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先导有限核发了注册号为51010900023912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2019年2月26日
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川市监成)名称变核外字[2019]76号《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核准的企业名称为“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2019年3月8日
先导有限董事会作出决议,同意终止原公司章程、《合资合同》以及公司与原公司股东签署的所有其他相关投资协议,以2018年11月30日为股改基准日将先导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
2019年3月8日
先导有限13名股东签署《关于发起设立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一致同意以先导有限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的方式共同发起设立股份公司。
-
2019年3月24日
JINLI(李进)、华博器械、聚智科创、东方佳钰、钧天投资、腾澜生物、巨慈有限、渤溢新天、丹青投资、鼎晖新趋势、钧天创投、长星成长、中岭燕园作为发起人召开发行人创立大会,以经德勤审计的截至2018年11月30日的先导有限账面净资产402,644,120.92元为基础,按照1:0.894089796的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计36,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剩余金额42,644,120.92元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
-
2019年3月25日
先导有限取得蓉高新外资备201900029号《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
-
2019年3月26日
发行人领取了成都高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10100590230753C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