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狄耐克
- 企业英文名: Dnake (Xiam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缪国栋
- 上市代码: 300884.SZ
- 注册资本: 25386.28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11-12
- 大股东: 缪国栋
- 持股比例: 26.02%
- 董秘: 林丽梅
- 董秘电话: 0592-5760257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林宏华、郭清艺
- 律师事务所: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中国(褔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海景北二路8号
- 概念板块: 计算机设备 福建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边缘计算 华为概念 智能家居 国家安防 智慧城市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福建
- 成立日期: 2005-04-2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5020076928783XA
- 法定代表人: 缪国栋
- 董事长: 缪国栋
- 电话: 0592-5760257
- 传真: 0592-5760257
- 企业官网: www.dnake.com
- 企业邮箱: dnake@dnake.com
- 办公地址: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海景北二路8号
- 邮编: 361000
- 主营业务: 从事楼宇对讲、智能家居、智慧病房及智慧门诊等智慧社区及智慧医院相关领域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物联网技术研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软件销售;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数字家庭产品制造;移动终端设备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应用服务;智能家庭网关制造;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制造;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照明器具制造;照明器具销售;安防设备制造;安防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网络设备销售;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家用电器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风机、风扇制造;风机、风扇销售;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研发;停车场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交通安全、管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广告制作;广告发布;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工程管理服务;生活垃圾处理装备制造;生活垃圾处理装备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智慧社区和智慧医院领域,主营楼宇对讲、智能家居及医护对讲等智能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同时产品覆盖新风系统、智慧通行、智能门锁等智慧社区相关应用领域。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驱动下,楼宇对讲系统迎来云端化和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楼宇对讲与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与智能家居产品深度结合,进而促进社区安防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云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公司将不断拓宽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业务范围,实现产品线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生态链发展。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立60多个直属办事处,拥有30多个经销网点,构建完善服务体系,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大中城市及周边地区,同时远销海外市场。公司与龙湖集团、世茂房地产、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绿地控股、中南集团、雅居乐集团、时代中国控股、富力地产、龙光地产、中梁地产、旭辉集团等大中型房地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等权威机构公布的《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首选供应商及服务商品牌测评榜单》数据,2023年,公司的楼宇对讲产品品牌首选率保持在第一名;智能家居产品品牌首选率保持在第二名;公司的智慧社区服务品牌首选率保持第二名。未来,狄耐克将继续围绕“领跑智慧生活理念,创造卓越生活品质”的企业使命,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努力打造成为“卓越的社区和家庭安防智能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秉承“稳定胜过一切,创新永不止步”的研发理念、遵循“品质第一、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坚持“以质取胜”的品牌战略,打造行业知名品牌,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社区和家庭安防智能设备和解决方案。
- 商业规划: (一)行业所属分类公司主营楼宇对讲、智能家居、智慧病房及智慧门诊等智慧社区安防智能设备及智慧医院相关应用领域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业务。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公司所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设备制造业(C39)。(二)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数字经济,已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断孕育出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和消费场景的投资。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全面强化数据要素的一年,是各产业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一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亦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将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提出包括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重点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加快推动医疗健康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复用;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加快既有住宅和社区设施数字化改造,鼓励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建设智能系统,打造智能楼宇、智能停车场、智能充电桩、智能垃圾箱等公共设施。引导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促进家居产品与家居环境智能互动,丰富“一键控制”、“一声响应”的数字家庭生活应用等重要发展方向。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持续推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动力,共同推动了城市智慧化建设和智慧社区的发展。智慧城市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景之一,将进一步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民生的智慧化水平,促进社区的智慧化改造,实现数字化生活和智慧化生活的全面升级。1、智慧社区行业(1)行业发展现状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智慧社区将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梯控系统、安保系统、物业系统等融为一体,集成云门禁、云对讲、云停车、云监控、智能家居、社区购物等社区服务管理平台,有效地将社区内各单位和家庭之间的紧密连接,实现全社区各子系统信息共享与功能联动,打造一个全面、高效的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构建完善的智慧社区生态链,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和舒适的现代化的智慧生活环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这是继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后,政府工作报告中再度明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任务的重要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同时,要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环境、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随着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新基建”的持续赋能,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进程不断加速,智慧社区将迈向智能化、个性化和绿色化的发展阶段。通过持续融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智慧社区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实现更优质、更高效的社区服务,构建会感知、会思考、会联控、有温度的新型智慧社区,从而增强人们生活幸福感与获得感。未来,智慧社区建设将以需求牵引为根本,以数据融通为核心,以协同开放为导向,以共建共治为重点,围绕技术融合、绿色低碳、个性化服务、智能安防、多元共治及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趋势不断演进,为居民创造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绿色的生活环境,让社区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未来的智慧社区不仅是一个居住空间,更是一个集生活、工作、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智慧生活愿景。(2)国家政策驱动城市是数字中国建设的载体,而智慧城市则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新兴技术的发展和一系列鼓励性政策的推动下,数字经济将成为智慧城市高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发挥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进一步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作用,驱动智慧城市、社区、居家等空间场景持续升级。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应用深化,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智慧社区的内涵与外延持续丰富,建设进程不断加速,发挥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作用。2024年上半年,国务院及各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特别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指导文件及配套政策,旨在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1)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与养老、托育、餐饮、家政等企业开展合作,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推广智能安防、智慧停车、智能门禁等新模式,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居住体验。培育提供改造设计、定制化整装、智能化家居等一站式、标准化产品和服务的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居民开展房屋装修和局部改造。2)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数据局、自然资源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与以往的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相比,《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适数化改革的任务举措,标志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浪潮下城市全要素、全过程的深刻转型,同时也意味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面重塑。城市智慧化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协同发展、相辅相成的紧密共生关系: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驱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引擎,通过智慧服务与数字产品的全面融入,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赋能;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则为产业集聚和数字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场景,为数字新产品、新技术的集成创新与落地应用搭建了重要的验证与推广平台。而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单元,智慧社区的建设也必将与数字经济发展全面相融。3)2024年4月,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社会202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指出将围绕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构筑美好数字生活等5个方面部署重点任务。《工作要点》为数字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支持,深刻洞察了数字经济与智慧社区融合的广阔前景。4)2024年3月,国务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同时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环境、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5)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发展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智能传感等模式,加速类脑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赋能,推动工业物联网发展,加速培育智能产业;发展适应通用智能趋势的工业终端产品,支撑工业生产提质增效,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量大面广、智能便捷、沉浸体验的消费级终端,满足数字生活、数字文化、公共服务等新需求。6)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通知》,将住宅小区列为推动“信号升格”,网络覆盖的重点场景之一。上述通知明确将持续推进居住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和基于光纤到房间(FTTR)的室内Wi-Fi覆盖,重点覆盖活动中心、生活超市、地下停车场、电梯等关键点位,新建住宅小区关键点位基本实现移动网络全覆盖,支撑智慧家庭、智慧社区等应用。到2025年,实现70%以上住宅小区的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和应用体验提升。7)2023年12月,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意见》指出,在加强数字化技术运用方面,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增加源头技术供给,支持北斗定位导航、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在生活服务行业落地应用,形成低成本数字化解决方案供给能力,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壁垒。支持生活性服务业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研发,引导科技企业、平台企业、流通连锁企业等组成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市场和数据优势,推进关键软硬件技术攻关。推动地理信息数据与生活服务要素的耦合协同,更好支撑智慧社区、智慧出行、智慧旅游等生活服务应用场景。8)202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要增加高质量社区服务供给。依托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同步实施城市社区美好生活建设行动。支持各地加快数字化赋能,提升社区嵌入式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动线上线下社区服务融合发展。9)2023年9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指出要深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研制智慧城市分类分级、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数据治理、城市大脑、城市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标准,完善智慧养老、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典型应用领域标准,深化智慧城市标准在城市治理、规划建设、产业经济、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实施应用,推动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标准协调建设。(3)行业市场规模智慧社区的发展受益于国家及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为智慧社区市场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慧社区建设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智慧社区市场规模已超过68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智慧社区不仅局限于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还将发展成为能够提供更开放、更包容、更友好的社交和互动环境的公共服务和共享经济的重要平台,为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共建共享、共同发展提供创新引擎,成为推动城市升级和发展的关键力量。2、楼宇对讲行业(1)行业发展现状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广泛应用,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也为楼宇对讲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楼宇对讲系统行业朝着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楼宇对讲系统作为社区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不仅连接着社区和家庭,还在社区信息化、提升居住品质、物业服务质量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智慧社区的关键接入点,楼宇对讲系统通过融合人脸抓拍、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身份验证、鉴别、访问控制、安全监控和人机交互等多项功能,打造了呼叫对讲、可视通话、远程开门、人脸识别、电梯联动、微信小程序视频通话等便捷体验,进一步深化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楼宇对讲行业的应用与结合,有效提高了社区出入口的人员通行效率和安全管控水平,极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物业的管理效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安防行业的深度融合,楼宇对讲产品已成为“平安城市”、“平安社区”中不可或缺的安防子系统,楼宇对讲及其延伸产品行业对讲的应用场景已涵盖小区、别墅、医院、监狱、银行、学校等区域。随着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楼宇对讲系统已然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和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不断推动着技术的持续升级和产品的多元化创新,楼宇对讲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人性化和便捷化,以满足人们对服务品质的升级需求。近年来,楼宇对讲系统不断演进,与智慧社区和智能家居融为一体,室内分机逐步成为智能家居的触摸控制终端和智慧社区的信息交互终端,门口主机逐步成为智慧安防、雪亮工程等领域的主要AI载体。未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场景的广泛延伸,将进一步驱动楼宇对讲行业不断突破创新、变革和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体验,助力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全面建设与发展。1)楼宇对讲与人工智能相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推动了人脸抓拍、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楼宇对讲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与智慧社区、智能家居的融合不断深化。室内分机正逐渐演变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和智慧社区的信息交互枢纽,而门口主机则逐渐成为智慧安防、雪亮工程等领域的主要AI载体。楼宇对讲行业已从数字化时代步入智能化时代。公司楼宇对讲产品从模拟系统发展至Linux数字系统、安卓数字系统再到AI智能系统,整合了人脸抓拍、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并与智能家居产品深度融合。公司专注于AI算法模型的小型化和边端化研究,利用算法模型的剪枝、蒸馏等优化技术,使AI更好地赋能公司各种小算力设备,推动公司产品智能化升级,助力社区安防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发展。2)楼宇对讲与云对讲技术相融合随着物联网、互联网通信、云计算等技术的逐渐成熟,云平台服务应用的落地推动楼宇对讲系统步入“云”时代。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通信、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楼宇对讲系统中,使楼宇对讲系统的通信能力不再局限于局域网,而是拓展至互联网领域。同时,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赋能的云对讲技术亦实现产品化,推动传统对讲系统向AIoT方向发展。公司自主研发并掌握了基于云服务的小区门禁系统及对讲开门方法的核心技术,将楼宇对讲延伸到广域网公共通信,推出微云门禁系统,实现可视对讲、手机开门、访客密码分享、访客消息记录等智能化功能,并可以通过云平台与智慧社区相关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大数据应用分析,助力社区智慧物业、居家养老等服务的整合,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的智能化与科技化水平。此外,公司的微云门禁通过AIoT自建平台,可将音视频对讲、IoT控制、AI计算等技术与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无缝融合,让终端用户仅需一个微信账号即可享受多种个性化服务,极大提升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3)楼宇对讲、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深度融合随着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概念的普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舒适度要求日益提高。智慧社区的发展正从根本上优化居住条件,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作为智慧社区的标准化配套产品之一,数字化楼宇对讲系统具备与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应用互联互通,实现楼宇对讲、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的深度融合的能力,已逐渐成为集云门禁、云对讲、云监控、社区购物、社区信息、家居智能控制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同时,楼宇对讲系统正逐步建立以“社区综合服务”为核心的O2O平台为目标,实现住户之间、住户与社区、住户与更广泛社会间的综合信息交互与有效管理,为提升社区增值服务提供了新机遇,进一步推动智慧社区向智能化和便捷化迈进。(2)国家政策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调整。受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行业面临多重挑战。为应对新市场环境,众多房地产企业开始转型与升级。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期,市场结构正在经历重塑,竞争格局日趋激烈,行业发展方式逐渐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化,增长动力也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不仅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还要积极探索创新的发展路径。2024年以来,房地产政策持续松绑,去库存成为政策新的发力点。在房地产新一轮调整和发展过程中,以创新的生产力为驱动,不断探索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央层面继续稳步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特别是加速配售型保障房建设步伐,并加大财政对建设配售型保障房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力度。在融资层面,延续“金融16条”相关支持政策,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和“白名单”制度,有效拓宽房企的融资渠道,为商品住房项目的保交房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提振了房地产市场信心;在地方层面,政府充分发挥调控自主权,逐步放开各项限制,重点城市进一步降低个人购房门槛,取消限购、限售等限制性措施或者放宽社保缴纳年限等,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下调房贷利率、交易税费等。随着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持续落实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逐步建立,房地产市场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将得到有效推进。1)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小区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筑节能改造等;以“一老一小”人群需求为重点,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2)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3)2024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强调要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支持地方国企以合理价格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住建部明确表示要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住建部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专班联动机制,压实地方政府、房企和金融机构各方责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保交房各项工作。4)2024年6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土地政策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自然资源部门要立足职责,加强规划土地政策支持,配合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各地应积极引导鼓励注册城乡规划师等规划专业人员进社区,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促进共治共享。5)202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满足市场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6)2024年3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亦明确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其中,在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方面,强调要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在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方面,明确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7)2024年3月,住建部部长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重申,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保障基本住房需求的同时,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住房需求,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并表示,将引导建筑师去精心设计好的户型,鼓励企业去研发好的产品、好的材料、好的设备,希望能够多行业跨界协同,合力建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同时明确,城市更新的目的就是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同时提出,2024年房地产领域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建设一批完整新社区的目标。8)202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大住房租赁开发建设信贷支持力度、满足团体批量购买租赁住房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发放住房租赁经营性贷款、完善住房租赁相关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机构住房租赁贷款投放能力、拓宽住房租赁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支持发行住房租赁担保债券、稳步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有序投资住房租赁领域等14个方面的工作指引,以支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9)2024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明确由城市人民政府牵头协调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由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及项目开发企业资质、信用、财务等情况,按照公平公正原则,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金融机构评估后,分类给予融资支持。旨在更加精准地支持房地产项目和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0)2023年12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强调,2024年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稳妥处置房企风险,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同时,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实施好“三大工程”建设,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在城乡建设版块方面,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并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做实做细城市体检。研究建立城市设计制度,再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重点解决加装电梯平层入户、停车难等问题,建设一批完整社区,补齐一老一幼等设施短板,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打造一批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样板等重点工作要求。11)202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派出机构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辖区内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及当地政府调控要求,自主确定辖区内各城市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进一步满足市场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2)2023年8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让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消除买不起商品住房的焦虑,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以及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两大目标,并提出把明确对象和标准、加快建设和筹集、规范配售和管理、加强监督管理等四大方面作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重点任务,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13)202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表示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好“金融16条”,延长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实施期限,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加大对住房租赁、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要求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再次强调要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14)2023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表示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延续实施支持“保交楼”工作、帮助处置不良资产等阶段性政策。更明确要在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加强政策储备,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并重申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至2024年5月末,同时稳步推进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试点城市落地。15)202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中央政策指导下,一系列关于城中村改造的部署展开,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两个月以来,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162个。16)2023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靠前谋划2024年改造计划,明确要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鼓励合理拓展改造实施单元,根据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需要,在确保可如期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的前提下,可结合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将建成于2000年底后、2005年底前的住宅小区纳入改造范围。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军队所属老旧小区、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住宅小区,按照属地原则一并纳入地方改造规划计划。17)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发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在老旧小区改造和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中的作用,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持续推进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支持7度及以上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鼓励同步开展农房节能改造和品质提升,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18)202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的通知》,表示对于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基于商业性原则自主协商,积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项目完工交付。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可不调整贷款分类,报送征信系统的贷款分类与之保持一致。楼宇对讲行业将继续朝着智能化、集成化、高效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将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同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有助于楼宇对讲产品的市场需求稳定,智慧安防和智慧城市的概念将进一步落地应用。(3)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上半年,虽然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累计同比增速继续保持低位,但降幅逐步收窄。伴随着国家对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住房的大力推广,以及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智慧小区、智能家居的深化普及,将为楼宇对讲产品市场带来新的业务机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据,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上半年的部分房地产相关指标降幅继续收窄;根据住建部数据,2024年,全国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70.4万套(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12.8万套(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3万个,分别占年度计划的66.2%、61.1%。政策层面,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同时,各地区和部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因城施策,积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扎实做好保交房工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政策效应逐渐释放,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积极推进,并推行加快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投资扩张提供了新的动力,有利于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和高质量发展。但综合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仍处于调整阶段,楼宇对讲产品市场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3、智能家居行业(1)行业发展现状智能家居以住宅为载体,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家居以无接触、安全、智能、便捷等多种交互方式进入了大众视野,并通过融合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实现家电控制、环境监控、信息管理、安全防范及影音娱乐等多种功能有机结合,形成高效化、智能化的家居设备集成管理系统。同时,通过线上与线下消费的紧密融合,促进消费升级,构建以“家”为中心的“全屋智能”生态圈,极大地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使得人们对住宅的居住观念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和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智能家居已然成为家居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单一的智能设备向全屋智能演进,从被动式控制向主动学习转变,逐渐实现各类智慧产品广泛兼容与全屋智控。智能家居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居住的便捷性和舒适度,更在节能、安全、健康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上升、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绿色、智能、健康的生活理念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生活方式。人们对居家环境的期望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基本住宅功能,转而追求居家环境在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高效性、智能性、环保性等方面的卓越体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需要。由此可见,数字经济作为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经济形态,其战略及经济地位也日益凸显。(2)国家政策推动智能家居行业发展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普及和消费者对智能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新兴市场正成为智能家居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强大引擎,推动智能家居市场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对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通过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鼓励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与创新,旨在培育智能家居成为新型增长点,推动智能家居技术深度融合,加速智能家居标准化进程以及重点培育智能家居龙头企业,实现智能家居各类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为智能家居行业注入了全新的发展动力,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1)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培育提供改造设计、定制化整装、智能化家居等一站式、标准化产品和服务的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居民开展房屋装修和局部改造。2)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更大力度满足居民多元消费需求。各地区要重点支持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促进智能家居消费等。3)2024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民政部等18个部委联合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指出实施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行动,加快大宗消费品标准升级迭代,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体系,推动产品和服务消费体验标准研制,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制定支持协调统一的智能家居标准,完善智能家电、电动家具家居用品标准体系。健全消费类电子产品标准体系,促进多品种、多品牌智能电子产品、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互联互通。4)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措施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5)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多种方式,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6)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国证监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聚焦消费升级需求和薄弱环节,大力开发智能家居、绿色建材、老年用品等领域新产品。推动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加高端产品供给,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分级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实施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建设,持续保护老字号,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高端品牌。推动传统制造业标准提档升级,完善企业技术改造标准,用先进标准体系倒逼质量提升、产品升级。7)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明确积极开展5GRedCap应用创新。围绕产业数字化、治理智能化、生活智慧化等方面,加快探索5GRedCap应用,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推动5GRedCap与视频采集、数据传输等融合创新,加快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拓展,促进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推动可穿戴、智能家居、移动办公等新型终端向5GRedCap演进升级,助力个人应用创新不断涌现。8)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6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确定将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在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方面,明确要打造集成多方算力资源和开发平台的算力服务,鼓励各地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提供普惠算力资源,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保障算力使用需求。推动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落地,保障家电控制、环境控制、安防报警等智能家居应用算力供给。持续推进算力对创新应用的支撑,推动算力在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新业态拓展应用。9)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强调要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持续推动绿色智能家电国家标准研制,完善绿色智能家电标准体系,积极开展认证。加快建立健全智能电子产品标准体系,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互联互通。加强缺陷电子产品召回管理。加快推动商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10)2023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包括创新培育智能消费、提高家居适老化水平、支持旧房装修、促进农村家居消费等十一项主要措施以释放家居消费潜力,巩固消费恢复发展势头,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睡眠、智能康养、智能影音娱乐等家居产品研发。发挥消费平台大数据作用,支持企业开展家居产品反向定制、个性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促进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推动单品智能向全屋智能发展。开展数字家庭建设试点;支持家居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的家居行业领跑企业。鼓励企业打造线上家居服务平台,促进“互联网+家装”、“互联网+二手家居”、家电家具租赁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支持家居卖场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构建“大家居”生态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全场景家居消费解决方案。支持家居卖场、购物中心等设置智能家居体验馆、品质家居生活馆等体验式消费场景,探索家居零售与文娱休闲、创意设计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组织开展家居焕新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提高家居消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供更多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家居产品,加大优惠力度,支持居民更换或新购绿色智能家居产品、开展旧房装修,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家电家具家装下乡,因地制宜支持农村居民购买绿色智能家居产品、开展家庭装修。(3)行业市场规模1)国民消费升级持续推动智能家居需求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上升、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消费观念变化及消费升级的驱动,绿色、智能、健康的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住宅的居住观念已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对美好智慧生活向往的需求不断提升,在住宅的舒适性、便捷性与环保性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4%,实际增长5.3%。国民消费升级将持续推动智能家居需求的增长,行业也将不断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智慧生活。2)智能家居生态融合将向纵深化发展,设备联动程度逐步加深。根据IDC发布的《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十大洞察》指出,智能家居生态融合将向纵深化发展,设备联动程度逐步加深,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互联平台接入比例为76%,大模型将逐步赋能语音、视觉及感知交互能力,改善家庭环境下人机交互体验。其中,语音和视觉交互的覆盖范围及准确度将迎来提升。2024年,内置语音助手的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占比将接近21%,支持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4%。3)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设备出货量持续增长。近年来,得益于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对舒适品质家庭生活的不断追求,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可达7,157.1亿元,设备出货量预计达3.3亿台,到2025年市场出货量将接近5.4亿台。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逐渐应用,中国智能家居硬件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未来5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结合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历史增速,预计到2029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09万亿元。4、智慧医院行业(1)行业发展现状在医疗卫生行业体制改革迈入“新基建”时代的背景下,以医院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转变。智慧医院作为医疗行业的新兴领域,正逐渐成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医院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医院病区进行智慧化升级,帮助医院建立覆盖临床护理和诊疗、运营管理、决策分析、患者服务等不同维度的全院全业务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了包括在线预约、远程诊疗、健康管理、电子病历、智能检测、智能排班等多种智能服务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医疗服务的高效便捷,以及医疗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增加医疗服务价值,促进医疗行业的升级和信息化创新,为医院带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服务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未来,智慧医院将持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医疗卫生行业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1)医疗资源日益凸显,医院智慧化转型步伐加速面对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医院智慧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乡医疗水平的不均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各类医院迫切寻求更加便捷、高效的智慧化解决方案,以缓解与日俱增的就诊压力。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病发病率显著攀升,医疗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持续凸显,民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及就医环境的期望与要求日益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医院运营和管理模式难以有效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众多医院正积极拥抱变革,深入探索智慧化管理的新路径,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医疗服务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方向升级,以构建一个更加便捷、高效且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推动整个医疗行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2)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助力医院智慧化建设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化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通过融合更多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全方位、全关联、全链路的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服务,为互联网医院、5G医疗应用、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医疗以及健康物联网应用等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智慧医院将逐渐实现全面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智慧医院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集成应用,对医院病区和服务流程进行了智慧化升级,帮助医院建立覆盖临床护理、诊疗流程、运营管理、决策分析、患者服务等多个维度的全院信息化管理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为患者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体验,为医院创造更多医疗服务价值。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加速了医疗行业的全面升级,同时也引领了医疗信息化的革新进程,为医院的智慧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智慧医院的建设不仅是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科技进步为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带来的直接体现,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智慧医院有望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打造一个更加便捷、高效且人性化的医疗环境,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3)医养需求日益凸显,促进智慧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在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智慧康养正迅速成为推动社会医疗养老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随着老年人的医疗和健康需求的持续上升趋势,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以老年人福祉为核心的银发经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银发经济,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对养老机构的普通床位和护理床位实行差异化补助,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和改造力度,特别是提升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能力,适当增设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专区。同时,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智慧康养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其多元化的健康需求,缓解国家社会面临的养老压力,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链,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2)国家政策驱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智慧医院行业正受到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医疗机构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建设智慧医院,精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已成为“十四五”期间医疗行业的重要发展目标。在“数字中国”、“新基建”、“新医改”等政策的大力推动下,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为医疗产业持续赋能,为智慧医疗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行业标准的制定、技术的发展和财政投入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均共同促进了智慧医院的发展,使智慧医院建设正成为医疗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了推动智慧医院行业的发展,国家及各部委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优化就医流程,提升患者体验,为智慧医院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助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积极探索智慧化转型之路,智慧医院建设将迈上新台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推动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1)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等能力。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2)2024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支持县级医院医疗设备提质,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支持省域医学高地设备更新扩容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城市医院老旧设备淘汰更新。3)2024年3月,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指出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中,支持医疗资源富余地区的病床使用率较低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建设(含新建、改扩建)的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应相对独立,床均面积宜在42.5-50平方米之间。鼓励有条件的机构提供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4)2024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明确主要支持方向包括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包括县域医共体建设、公立医院病房改造提升等。5)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方案》明确了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在“实施设备更新行动”的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内容中指出: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6)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指出要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在加强科技创新应用方面,提出要围绕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7)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选取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绿色低碳作为重点任务行业及领域,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在“数据要素×医疗健康”方面提出,要提升群众就医便捷度,探索推进电子病历数据共享,在医疗机构间推广检查检验结果数据标准统一和共享互认。有序释放健康医疗数据价值,完善个人健康数据档案,融合体检、就诊、疾控等数据,创新基于数据驱动的职业病监测、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等公共服务模式。加强医疗数据融合创新,支持拓展智慧医疗、智能健康等数据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加强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等健康服务全流程的多源数据融合等。8)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指出将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巡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相关国家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包括是否全面贯彻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关文件中关于学科、临床专科、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以及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医院管理等各项要求。9)2023年12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明确要丰富生活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其中,在推进医疗健康领域数字化应用方面,强调要加快开发普及数字医疗应用,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水平,优化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在线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等服务。持续深化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医保电子票据、医保电子处方、医保移动支付等应用。推进医疗健康大数据建设和信息互通共享,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处方等数据库。优化诊疗流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个性化、智能化服务。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医用机器人、智能急救车、智能巡诊车、智能医疗设备等产品研发赋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此外,在完善数字化适老助残应用和服务方面,也指出要完善与老年人、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社保、民政、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的移动应用改造,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10)2023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在统计信息服务管理方面,规定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及其直属统计机构建立健全统计数据信息资源目录和统计信息共享机制,将统计数据纳入统一数据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并及时更新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实行共享管理、授权使用。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依托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积极推动与相关政府部门的统计信息共享、交换和应用。11)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设立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工业、金融等领域算力渗透率显著提升,医疗、交通等领域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能源、教育等领域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每个重点领域打造30个以上应用标杆的目标。同时明确要加强行业算力建设布局,满足工业互联网、教育、交通、医疗等行业应用需求,支撑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并强调在“算力+医疗”方面,要统筹建设国家和省级医疗大数据中心,完善区域全民健康算力平台,支撑“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基层卫生健康边缘数据中心建设,强化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边缘算力支撑,实现医疗算力资源的有效下沉。12)2023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评估操作手册的通知》,确定了诊前、门诊、急诊急救、住院、诊后和全程6个维度27项指标,其中,在智慧医院建设分级指标中,明确从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个角度进行评估。智慧医疗层面,用医院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代表智慧医疗的建设水平。从系统功能实现、有效应用范围、数据质量三个维度对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及相关临床系统的应用水平进行评价。智慧服务方面,着重从诊前服务、诊中服务、诊后服务、全程服务、基础与安全5个维度对医院智慧服务水平进行评价。智慧管理则是从医疗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产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药品耗材管理、运营管理、运行保障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管理、基础与安全10个维度对医院智慧服务水平进行评价。13)2023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了2023年下半年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其中包括通过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和促进行动。发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项目管理。开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与分级评价工作,推进“5G+医疗健康”、医学人工智能、“区块链+卫生健康”试点。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支持推进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等实现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3)行业市场规模智慧医院行业当前正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智慧医院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预计未来几年,智慧医院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IDC发布的《2024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十大预测》显示,2024年,AI诊断、生成式AI收益、居家医疗、个性化医疗数据平台等将成为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IDC认为,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速度和工作效率的需求推动下,到2025年,医疗机构对于AI解决方案的采用率将增加60%;同时,生成式AI将节省多达15%的临床医生时间,每年可节省约2,800亿元的医疗保健费用,以实现更高的工作流程自动化和效率,到2028年,70%的医疗卫生行业将利用生成式AI来解决医疗环境中的数据和工作流程碎片化问题,以改善诊断和患者安全,并将医疗服务扩展到任何地方。在居家医疗方面,IDC认为,到2028年,居家医疗患者人数将增加一倍,这将推动对依赖于技术支撑的综合医疗计划的投资增长50%,以解决患者安全、人力短缺和医疗可及性问题。同时,到2028年,60%的医疗卫生机构将优先考虑支持“技术性公平”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缩小数字鸿沟,个性化健康数据平台将为中国50%的受保患者提供支持,同时为医疗机构和生命科学公司构建更准确的医疗过程模拟。随着政策的不断加持,前沿技术的持续赋能,医疗场景智慧化趋势愈发明朗。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智慧医疗市场的增量需求正在不断释放,市场规模有望高速增长。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智慧医院行业市场竞争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1年,我国国内智慧医院应用规模将达到754亿元人民币,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51%。未来,智慧医院行业的发展将得益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相互促进,为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智能化和满意度提供有力支持。智慧医院建设将继续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增砖添瓦,成为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不断更新和革新,智慧医院行业将进一步壮大,为广大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和民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公司在楼宇对讲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是楼宇对讲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编制单位,是《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区第1部分:智慧社区信息系统技术要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评估和改善成熟度模型》标准的参编单位,是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理事单位。在智慧医院领域,公司积极参与《医院智慧病房数字化应用标准》、《医疗质量信息化建设标准》、《医疗信息化建设与装备案例选编》、《医院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智慧医院专项设计标准》等标准的制定,是《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院智能化系统建设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常委单位、OpenHarmony医疗健康专委会会员单位、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会员单位等,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度和影响力。1、公司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等权威机构公布的《房建供应链综合实力TOP500-首选供应商服务品牌测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2023年,公司的楼宇对讲产品品牌首选率分别为:18%、18%、16%、17%和16%,连续五年位列第一,品牌知名度名列前茅,奠定行业领先地位;2019-2023年,公司智能家居产品品牌首选率逐年提升,分别为8%、9%、10%、12%和12%,连续五年跻身十强榜单并连续三年位列第二,品牌知名度稳中有进,市场竞争力持续凸显;2020-2023年,公司智慧社区服务品牌首选率连续四年位列第二,彰显市场对公司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的认可。2、公司获得政府荣誉列举部分如下:2024年5月,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授予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4年5月,荣获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授予的“厦门市级绿色工厂”称号;2024年5月,荣获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检察院授予的“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企业联系点”;2024年3月,公司董事长缪国栋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福建省优秀企业家”荣誉;2024年3月,荣获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授予的“2023年度厦门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荣誉;2024年1月,荣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2024年1月,荣获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授予的“厦门市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数字化服务商‘链主’企业”称号;2023年12月,荣获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授予的“厦门狄耐克智能安防系统创新中心”;2023年11月,荣获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授予的“福建省民营经济标准创新优秀企业”;2023年9月,荣膺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授予的“福建省创新型民营企业100强第22位”;2023年7月,荣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3年2月,荣获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授予的“2023年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鲁棒边缘人车物智能计算装置及其产业化)”;2023年2月,荣获厦门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第六届厦门市质量奖”。3、公司获得行业荣誉列举部分如下:2024年7月,荣获中国建博葵花奖评选委员会颁发的“2024智能家居领航者”;2024年6月,智慧医院产业荣获华为颁发的“华为云开发者生态发展贡献奖”;2024年5月,智慧医院产业荣获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组委会颁发的“第十二届中国医院建设十佳智慧建设供应商”;2024年4月,荣获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颁发的“房建配套供应链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典范企业”;2024年4月,智慧医院服务案例荣获全国医院物联网大会组委会、《现代医院管理》杂志社颁发的“2024中国医院物联网‘医疗业务类应用’十大优秀案例”;2024年4月,荣获中建玖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颁发的“中建玖合携手共进奖”;2024年3月,荣获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颁发的“房建供应链企业综合实力T0P500-首选供应商10强”,并获评“5A供应商”;2023年12月,荣获全联房地产商会颁发的“2023年中国房地产产业链战略诚信供应商”;2023年12月,荣获明源云、明源地产研究院颁发的“2023年国资国企精选供应商十强”;2023年12月,荣获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电气分会办颁发的“中国建筑电气品牌竞争力十强”;2023年12月,荣获慧聪物联网颁发的“智能家居卓越品牌”;2023年9月,荣获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颁发的“2023央国资房地产开发企业优选供应商(民族品牌)”;2023年6月,智慧医院产业荣获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组委会颁发的“第十一届中国医院建设十佳智慧建设供应商”;2023年3月,荣获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颁发“房建供应链企业综合实力T0P500-首选供应商10强”,并获评“5A供应商”;2023年3月,智慧医院产业荣获福建省建筑业协会建筑智能化分会颁发的“优秀产品供应商”;2023年3月,智慧医院服务案例荣获全国医院物联网大会组委会、《现代医院管理》杂志社颁发的“中国医院物联网应用创新优秀案例”;2023年2月,智慧医院产品荣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的“绿色建筑节能推荐产品”。4、公司产品获得荣誉列举部分如下:2024年7月,智慧家庭中控屏荣获“法国DNA设计奖(DNAParisDesignAwards)”;2024年7月,智能家居新品——Matter智能彩屏面板荣获连接标准联盟(CSA)颁发的“优秀项目奖”;2024年7月,智能家居产品荣获中国建博葵花奖评选委员会颁发的“2024智能家居产品金至尊奖”,10吋智慧家庭中控屏Ultra荣获“2024大家居建装行业百大新品”;2024年7月,智慧门荣获中国建博葵花奖评选委员会颁发的“2024智能门行业创新竞争力品牌”;2024年7月,智能门锁荣获中国建博葵花奖评选委员会颁发的“2024智能锁行业创新竞争力品牌”;2024年5月,智慧家庭中控屏荣获“伦敦设计奖金奖(LondonDesignAwards)”;2024年5月,智慧医院智能交互终端设备、床旁交互终端设备、玉兔机器人设备成功通过OpenHarmony4.0Release版本兼容性测评;2024年5月,超低温喷气增焓全效新风一体机荣获中国制冷学会颁发的“2023年度节能与生态环境产品”;2024年4月,智慧医院产业解决方案荣获由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与全国医院建设大会(CHCC)评选的新建医院“科技创新TOP50”解决方案;2024年4月,智慧医院边缘计算网关设备成功通过OpenHarmony4.0Release版本兼容性测评;2023年12月,智慧医院产业解决方案荣获“2023年度医疗行业智慧医院优秀解决方案奖”;2023年9月,智慧家庭中控屏荣获“美国缪斯设计奖(MuseDesignAwards)”;2023年8月,智慧家庭中控屏荣获“法国设计奖(FrenchDesignAward)”;2023年6月,智慧医院产品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奖(RedDotAward)”;2023年5月,智慧医院产品荣获“IAI全球设计奖(IAIDesignAward)”;2023年4月,智慧家庭中控屏、智能面板蓝宝石系列荣获“IAI设计奖(IAIDesignAward)”;2023年3月,智慧家庭中控屏、智能面板蓝宝石系列荣获“法国设计奖(FrenchDesignAward)”;2023年3月,智慧家庭中控屏、智能面板蓝宝石系列荣获“美国缪斯设计奖(MuseDesignAwards)”;2023年3月,智慧家庭中控屏、智能面板蓝宝石系列荣获“美国IDA设计奖(InternationalDesignAwards)”;2023年3月,智慧医院产品荣获“美国IDA设计奖(InternationalDesignAwards)”;2023年3月,智慧医院产品荣获“法国设计奖(FrenchDesignAward)”;2023年3月,智慧医院产品荣获“美国缪斯设计奖(MuseDesignAwards)”;2023年2月,智慧家庭中控屏、智能面板蓝宝石系列荣获“亚洲设计奖(AsiaDesignPrize)”。(四)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产品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楼宇对讲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编制单位之一。公司立企以来,深耕社区智能安防领域,以“领跑智慧生活理念,创造卓越生活品质”为企业使命,致力于打造“安全、舒适、健康、便捷”的智慧社区生活环境。公司主要从事楼宇对讲、智能家居、智慧病房及智慧门诊等智慧社区及智慧医院相关领域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业务。公司围绕智慧社区和智慧医院领域,形成以楼宇对讲、智能家居、智慧病房及智慧门诊产品为核心,同时覆盖全空气系统、智慧通行、智能门锁等智慧社区相关应用领域的产品结构。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驱动下,楼宇对讲系统迎来云计算和AI赋能时代,数字楼宇对讲与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及边缘计算等技术相结合,与智能家居产品深度融合,持续促进社区安防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云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医疗服务领域对新一代技术的融合应用,亦推动医疗行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未来,公司坚定践行“拓宽渠道、技术领先、品牌塑造、卓越管理”四大核心战略布局,在稳固并深耕现有主营业务领域的同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勇于探索行业的新领域和新模式,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布局脑电波交互领域,致力于开辟全新的市场和业务赛道,充分释放新业务的增长潜能。通过调整和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强化市场营销策略,并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巩固和保持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实现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公司产品情况如下:1、楼宇对讲楼宇对讲产品具有呼叫对讲、可视通话、远程开门、人脸识别、电梯联动、微信小程序视频通话等功能。楼宇对讲产品作为智慧社区的入口,通过结合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实现身份确认、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监控、人机交互等多项功能,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出入口的人员通行效率和安全管控,给业主带来更多的安全便利,并提高了物业管理效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安防行业的深度融合,楼宇对讲产品不仅应用于住宅及商业建筑,同时也是“平安城市”、“平安社区”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安防子系统,楼宇对讲及其延伸产品行业对讲的应用场景有:小区、别墅、医院、监狱、银行、学校等区域。公司楼宇对讲产品主要包括单元门口主机、住户室内终端机、物业管理中心机和中间公共设备等,融合了TCP/IP网络通讯技术、音视频处理技术、云通信技术、SIP通讯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微信应用技术等,同时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服务,实现跨区域、跨系统的多样化应用,为业主提供通行便利安全保障。(1)数字楼宇对讲系统解决方案:数字楼宇对讲系统基于分级分布式控制原理和模块化设计技术,有效地实现了系统的灵活扩展和高效管理。该系统核心组成部分包括物业管理机、数字可视门口机、数字可视室内机及物业智能化管理软件。通过运用全数字编码技术,将数字语音信号和数字图像信号融合一起,集成公司自主研发的AEC(声学回声消除)、ANC(主动降噪)、AGC(自动增益)等语音处理算法,以及采用标准SIP通讯协议,形成一个标准化、高可靠性、高扩展性的软硬件生态体系。公司数字楼宇对讲产品通过华为OpenLab实验室认证,与华为全屋智能产品实现互联互通。作为华为在可视对讲行业内的解决方案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与华为致力于打造生态互补、资源共享的共同发展模式。为进一步提升数字楼宇对讲产品性能,公司在人脸识别摄像头模组的硬件方案上进行了全面升级。通过引入国产ISP(ImageSignalProcessing)和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结合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算法,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精准调优,使整体图像质量显著优化并有效提高人脸识别效率。此外,公司新研发导入了RK3568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兼容公司深度定制的安卓12.0系统,还支持开源鸿蒙OpenHarmony4.0系统。新方案集成1TOPSNPU(神经网络处理器)加速器,有效提升了公司各类AI算法处理效率和语音识别效果等,为公司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提供坚实的底层支撑。(2)IP两线公寓对讲系统解决方案: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有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市场正迎来发展机遇。在众多老旧小区中,楼宇对讲系统普遍采用2线或4线等非IP联网线路,更换线路的成本高昂。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创新推出了数字2线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力载波技术,对IP数据进行调制解调,实现了高效、稳定和可靠的数据传输。与传统的模拟对讲系统相比,公司的数字2线系统不仅具备电力载波技术的高抗干扰性,还融合了IP网络技术的高可靠性和扩展性,可以与智能家居设备以及其他IP网络设备实现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体验。同时,数字2线系统与公司微云门禁等移动互联网应用或第三方平台实现直接对接,进一步提升了楼宇对讲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在旧房改造市场中,公司的数字2线系统凭借其显著优势和价值,成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更换线路方式就可以解决传统模拟对讲系统的升级换代,为旧房改造提供了更加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也将成为新质生产力落地实用案例,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3)AI边缘计算网关:在当今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AI边缘计算网关作为连接智能设备与云端的桥梁,通过集成高性能计算单元、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以及灵活的云边协同机制,使得即使在资源有限的边缘环境中,也能实现复杂的人工智能应用。公司基于原有RK3399PRO边缘计算网关技术,再度研发创新推出基于RK3588S国产芯片的高算力边缘计算908解决方案。该方案中的芯片集成6TOPSNPU(神经网络处理器)加速器,同时CPU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利用公司7.0MobileNet网络主干的人脸比对算法,在新方案FP16浮点计算条件下,每秒可完成超250次的特征值推理,在INT8量化条件下,推理次数可提升至每秒500次以上。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每秒可完成超100次的人脸比对操作。经过研发团队对方案底层的视频解码流程优化,908边缘计算网关可实时解码8路400万像素的H264/265视频,并对每一路视频进行AI算法处理等。目前,908边缘计算网关支持5.0/6.0/6.1/6.2/7.0/7.1等多个迭代版本的人脸识别算法,实现无感人脸抓拍、识别及属性分析等功能;此外,设备还集成了针对人、车、物等视觉分析算法、火灾检测算法、跌倒检测算法以及公司动态车牌识别算法,可以应用在智慧社区和智能家居的多个场景中。目前,908边缘计算网关已成为公司人工智能算法的主要硬件载体。未来,公司将致力于各种AGI大模型的小型化以及专业化能力迁移和微调,并部署到边缘端算力硬件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下沉,进而提升终端用户的智能化体验。2、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以现代化住宅为载体,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智能电器、家庭安防系统、音视频娱乐设施、智能照明与开关控制系统、环境监测装置等多元硬件,与软件系统、云计算平台相结合,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家居生态体系,实现用户远程控制设备、设备间互联互通、设备自我学习、场景预设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生活服务,创造安全、舒适、健康、节能、高效、便捷的居家生活环境。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智能家居正以其无处不在的互联性、深度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及社区层面的融合创新等优势,全方位重塑未来家庭的生活方式,助力人们开启更加美好、便捷、智能的居家生活新篇章,顺应当代社会追求高品质、高效率、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诠释科技赋能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愿景。公司智能家居产品主要有四大品类:(1)智慧家庭中控屏。公司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打造了多款尺寸的智慧家庭中控屏产品,从最小巧便携的1.28吋至最大观感舒适的12吋屏幕,涵盖1.28吋Magic、3.2吋Rise、4吋MiniS、6吋Knob、7吋Neo、7.8吋Pro、10吋Find、10吋Ultra、12吋Super和12吋Slim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智慧家庭中控屏支持触摸式、按键式、旋钮式以及遥控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控制方式,确保用户在任何场合,都能轻松实现智能化操作,享受科技赋予的便捷生活。公司智慧家庭中控屏汇集可视对讲、电梯控制、语音识别、照明调节、窗帘控制、家庭安防、智能遮阳、影音控制、环境控制、情景控制以及多样化情景模式切换等全屋智能控制功能,实现一屏智控全屋,全面覆盖智能家居使用场景。公司最新推出的10吋智慧家庭中控屏Ultra,融合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技术,致力于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居家场景体验。智慧家庭中控屏作为公司在智能家居领域技术创新产品,打造智慧家庭超级网关总入口,致力于成为智慧生活中的家庭大脑、电子管家,实现“智慧社区+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的一体化联动,贯穿社区内外、楼宇上下、屋内屋外,构建“社区+居家”一体化的智慧生活新生态,为公司在智慧社区和智能家居的市场拓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2)智能开关面板。公司凭借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深厚积淀与持续创新,推出了多元化的智能开关面板系列产品,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本地触摸按键控制、无线控制、语音控制、数字智能终端控制、联动控制及手机和平板电脑远程控制等交互方式,实现室内灯光、窗帘、空调、地暖、新风、家电等设备的一键控制及场景设置等功能。公司率先在行业中采用蓝宝石材料应用于智能开关面板的研发和生产中,提升了智能开关面板的耐用性与视觉效果,为用户带来极致的舒适体验和高端的产品品质,提供了更加优质、可靠和美观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3)智能家居网关。公司依托前瞻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围绕智能家居场景推出基础型、智能型、AI智慧型三大系列网关产品。网关作为家居物联网场景的控制中心,可实现对信息的采集、输入、判断、输出,还可通过集中、分散、本地、远程和场景联动等多种方式控制。1)基础型网关:智慧家庭总入口,是全家智能设备的控制中枢,可实现对多设备的智能管理、控制与联动等。2)智能型网关:拥有强大的软硬件配置,不止是只会执行指令的智能助手,更是会感知、能判断、主动执行的智慧居家控制中心。通过语音识别和场景逻辑判断,做到能听会懂,让智能设备能够替代用户主动去判断、决策、执行,从而实现全屋智能。3)AI智慧型网关:拥有更强大的运算、处理能力和超强大的硬件配置,支持10+端口类型,拥有17+可接端口,可拓展4*64个CAN设备,它不仅是各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接入端口,更是能够在超大平层公寓、复式楼、别墅等更丰富、更高效的应用环境中控制全宅的智能家居产品。同时拥有强大的多协议兼容功能,如ZigBee3.0、Wi-Fi、有线局域网LAN、蓝牙双模、CAN、KNX、TCP/IP、RS232、RS485等一系列主流通信协议,可打破传统协议间的壁垒,实现不同协议下上千种设备的互联互通。(4)智能照明。公司始终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将产品、技术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倾力打造全面覆盖各类场景需求的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小狄智照。该产品采用行业领先的数字化、益光谱、全色域集成、高标准照明芯片,融合全数字调光驱动技术,设计出色温和光谱的数字化调节的高品质照明产品及智能调光系统。小狄智照智能照明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度的集成性和接入性,能够与智慧家庭中控屏无缝对接,结合模拟日光、遵循生物节律等多重算法,对益光谱的深入研究与应用,从“视觉-生理-心理”全方位点亮“自然之光”和生物节律之光,为用户营造舒适、健康的居家照明环境。此外,公司智能家居产品还包括窗帘导轨电机、信号转发器、智能插座、安防设备等各生态产品线,相互协同,可实现智能家居各系统互联互通,以及对防盗、防火、防入侵和水、电、煤气等系统进行监测、传感、分析、报警等,并实现远程监控、安防报警及智能家电联动等多种功能,打造科技和健康住宅,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智慧医院智慧医院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集成应用,同时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效率,提升医疗服务的品质,通过打造数字化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健康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数据化和智能化。公司智慧医院产业以“智慧病房”和“智慧门诊”建设为业务核心,产品主要包括医护对讲、ICU探视、智能床旁交互、护士站交互白板、分诊排队叫号、多媒体信息发布、智能门禁管理及物流机器人等系统。其中,医护对讲系统主要应用在医院普通病房与ICU病房,由病房门口机、床旁终端、病床分机、护士站管理终端、卫生间紧急按钮、走廊显示屏等设备组成,为医院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提供硬件载体,实现病房通讯系统的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护工作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搭建和谐温馨、顺畅便捷的沟通桥梁。(1)智慧病房。智慧病房作为智慧医疗的重要细分领域,充分运用先进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以智能交互终端与统一物联网平台为载体,有效地搭建起医护人员、患者以及管理者间的沟通桥梁,从而实现患者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病房环境的智能化调控以及医护服务的精准化管理,构建一个智能化、人性化的医疗护理环境,全面提高医护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为了满足医院病区全场景的智慧化需求,公司推出智慧病房DN.05系列新品,并全新升级智慧病房DN.04系列产品,打造了以“1个智慧病房大脑”为核心,围绕智慧护理、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为三大服务场景,通过医护对讲、床旁交互、护理白板、智能控制等N个场景化子系统提供服务,构建“1+3+N”智慧病房解决方案,全面助力医院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效率,同时提升患者在医院期间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为顺应医疗行业国产化、老旧医院病房改造升级趋势,以及响应国际化的市场需求,公司依托“1+3+N”的智慧病房解决方案,分别定制打造了鸿蒙智慧病房解决方案、4G/5G智慧病房建设方案、数字两线制医护对讲组网方案以及境外智慧病房解决方案,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为医疗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全面、高效、创新的解决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医院行业在技术和服务方面的进步与提升。1)鸿蒙智慧病房解决方案公司积极响应医疗卫生领域的数字国产化转型号召,积极参与和共建开源鸿蒙生态和场景。针对护士站、病房以及病区公共空间三大交互场景的智能化、数字化以及国产化需求,公司在各场景研发了HL4系列智能交互终端,采用国产化高性能芯片,结合开源鸿蒙操作系统,打造了病区各空间下的国产化智能交互终端。依托开源鸿蒙生态的强大连接能力、数据安全性和开放包容性,在服务器端,完成华为欧拉、银河麒麟、中标麒麟等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兼容;在数据库端,实现人大金仓数据库兼容,构建从软件到硬件、从前端到后端的全要素、全链路国产化,在实现各环节业务协同,各业务数据统一调度,打破病区内“信息孤岛”的同时,全面打造智慧病房系统自主可控的智慧国产时代。2)4G/5G智慧病房建设方案面对当前众多老旧医院病房改造升级的需求,针对老旧医院病房线路规划陈旧、改造升级困难等问题。公司创新推出了基于4G/5G无线通讯技术的智慧病房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4G/5G无线通讯技术,将智能床头屏、智慧床旁终端、护士站管理机、智慧门口屏等传统有线交互终端进行全面升级,使其具备4G/5G通讯能力,结合运营商的专网通讯,实现病房的无感数字化转型升级。整体方案建设沿用原有的供电系统,无需管网改造,具有建设周期短,数据传输效率高,后期网络运营和维护便捷等优势。此外,通过运用4G/5G虚拟专网,凭借其高速、稳定及安全的网络特性,全方位提升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为病区未来的进一步升级与拓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未来,随着4G/5G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病房解决方案将持续优化和升级,为医院带来更多创新性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共同助力医疗行业迈向更全面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新时代。3)PLC两线制医护对讲组网方案为解决老旧医院在改造过程中面临的高昂成本和施工复杂等难题,公司创新推出了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PLC两线制医护对讲组网方案。该方案利用医院原有的两芯线路,通过连接信息交互管理机,实现简单快捷的通信服务和稳定可靠的性能,以低成本、简施工和高稳定的特点,为医院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和扩展空间,同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并满足单个病区支持多达120个床位,满足医院数字化升级的长远需求。4)境外智慧病房解决方案为了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公司全球化业务拓展,提升市场份额,实现多元化协同发展,增强全产业链的融合与市场占有率,推动品牌国际化进程。公司凭借在智慧病房系统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结合境外护理呼叫系统的国际标准与业务流程,为境外市场提供了一套稳定、安全、高效且符合国际标准的智慧病房解决方案,满足境外市场的需求。围绕医生、护士和患者三方的不同角色使用场景,细致化管控每个护理呼叫事件的全流程特点,精细化设计了呼叫按钮、复位按钮、医生按钮等一系列设备及功能,以满足境外市场对医护通讯设备的稳定性和实用性要求。境外智慧病房解决方案,不仅展示了公司在智慧医院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同时也为公司拓展境外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智慧门诊。智慧门诊是医院现代化服务的重要体现,通过分诊排队叫号、多媒体信息发布及自助服务等系统,实现自助报到、排队叫号、专家排班信息显示、宣教信息播放及自助查询等功能。智能导诊系统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品质,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平台的开放性与互动性,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先进技术,有效助力医院提升接诊效率。此外,智慧门诊在患者就诊流程上也实现了显著优化,改善患者就诊秩序,加快窗口挂号速度,大幅度缩短患者在医院排队等候的时间,极大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通过智慧门诊的建设和应用,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体验。(3)智能物流机器人。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机器人导航、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可实现全自动运输配送功能,提供安全、高效、协调、智能、精准、灵活的自动化运输方案。公司的物流机器人具备多场景应用,涵盖50kg负载、100kg负载、200kg负载、300kg负载的多种类产品线。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金刚RG380与玉兔RS150两款旗舰产品,融合了机器人应用端软件及平台端软件,形成完善的产品生态闭环。物流机器人产品通过集成自主导航、多机调度、自动乘梯、物联网等技术、与院内信息打通,建设基于机器人物流的智慧物流系统,提升物流配送能力和管理能力,实现在途信息实时监控,并通过多种终端设备进行查看与追踪,确保整个配送过程的实时监管和追溯能力。此外,物流机器人可与医护对讲、护理白板系统深度融合,借助医护对讲、护理白板等各信息屏全方位通知药品、器械送达、接收信息,提升配送与接收的效率,有效解决收发科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低效。4、全空气系统、智慧通行、智能门锁等其他业务公司围绕智慧社区和智慧医院领域,形成以楼宇对讲、智能家居、智慧病房及智慧门诊为核心,同时覆盖全空气系统、智慧通行、智能门锁等其他业务领域,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需求。(1)全空气系统1)多元化全空气解决方案全空气系统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全空气解决方案,涵盖多联全空气系统、全空气调湿系统、N+全屋智能新风系统三大核心品类,通过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洁净度、舒适度以及AI智控六大维度,满足用户不同功能区域的生活需求。充分利用各自独特的技术和功能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多元化需求,为用户打造健康、舒适且清新的室内生活环境。多联全空气系统:融合了制冷、制热、除湿、新风和净化等多种运行模式,以顶氟地水系统的形式智能联动水模块与风模块,确保全屋四季五恒,即恒温、恒湿、恒氧、恒洁和恒静,温度恒定在20~26℃的舒适区间,湿度则维持在40%-60%的理想范围内,全天24h持续输送富氧新风,让家居环境更加健康宜人。全空气调湿系统:由除湿设备与压缩机外机、自平衡排风机共同组成,集合了除湿、制冷、制热、新风和净化为一体。该系统采用独立三管双阀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选择升温、等温、降温等不同模式除湿,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体感体验。此外,该系统还拥有出色的除湿性能,能够确保全屋实现深度除湿,从而显著改善整体室内空气环境,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质。N+全屋智能新风系统:可分成全空气新风系统、智能新风系统和除湿新风系统三大品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空气标准需求进行独立或组合应用。在全空气新风系统中,用户可以选择吊顶式或立柜式的四季五恒智慧空调,实现全屋恒温、恒湿、恒氧、恒洁和恒静的舒适环境;智能新风系统则提供了节能变频全热交换新风机、壁挂新风机和单向流新风机等多种选择,以满足不同空间的通风换气需求;除湿新风系统则包括单向流除湿机和全热除湿新风机,有效地调节室内湿度,打造干爽宜居的环境。多元化全空气解决方案融合了静音、节能和能量回收等功能,通过多元化的控制方式,用户可以轻松实现高效空气净化、杀菌除菌和可视健康监控等,能够广泛应用于住宅、酒店、办公、医院、学校、公寓等各类不同场合,致力于为用户打造一个健康、舒适且安全的室内空气环境。2)智慧健康氧舱解决方案健康氧舱解决方案主要指微压富氧舱,它是一款集现代科技与传统氧疗于一体的健康设备。采用先进的微高压技术,结合纯氧供给,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且高效的氧疗体验。微压富氧舱能够灵活适应不同人群和多样化场景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居家办公氧疗及个性化保健方案。微压富氧舱主要采用三个方面技术:微高压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氧舱内的压力,使其略高于常压,从而增加供氧浓度,使用户在呼吸时能够吸入更多的氧气。纯氧供给环境:氧舱内提供高纯度的氧气,确保用户在氧疗过程中呼吸到高浓度的氧气,从而获得最佳的氧疗效果。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氧舱内的温湿度、压力、弥散氧浓度等参数,确保氧疗过程的安全与舒适。微压富氧舱解决方案适用于多种场景,如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美容养颜、康养理疗等领域,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打造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保障,让健康科技真正惠及千家万户。(2)智慧通行公司布局智慧通行领域,通过人员通行、车辆通行、访客通行、机器人通行以及智慧园区和智慧校园专业化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打造全方位、智能化的通行和管理体验。公司在人行、车行、机器人通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智慧园区和智慧校园的专业化解决方案,进一步丰富智慧通行、智慧管理应用领域的业务生态布局,推动了智慧通行产业的布局与发展。1)人员通行解决方案:基于公司的通行闸机产品,结合公司人脸识别技术和门禁管理技术,为各类需要实名制的出入口应用场景提供身份核验服务。同时,可拓展接入公安系统平台,实现黑白名单管理、数据分析、记录存储、事件报警等功能。针对社区、楼宇、园区、景区、学校等不同场所的需求,提供系列化的通道管理、门禁控制、梯控调度、人脸识别等解决方案;满足闸机、壁挂、嵌入式、户内和户外等各种应用场景,打造标准化、智能化、便捷高效且全方位覆盖的人员通行环境。2)车辆通行解决方案:基于公司的停车场硬件产品,结合公司停车场运营管理平台,针对各种停车场提供车辆出入口管理和车位引导/反向寻车等专项解决方案。针对社区、楼宇、政务中心、学校等不同场景,提供系列化的车牌识别、道闸、可视化交互通道机器人等解决方案,满足各种场景的无感通行、无感支付、无人值守等需求,为车辆通行带来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的体验。3)访客通行解决方案:基于公司人行、车行及访客系统,实现访客无纸化管理,访客通过"i享智慧服务"小程序访客系统、线下访客登记机,实现线上和线下快捷的访客人员的车牌登记、人员二维码和人脸照片下发等快速有序通行方案,为客户解决访客预约、邀约、记录存储的痛点需求,打通系统"信息孤岛",提供访客专项解决方案。4)机器人通行解决方案:在机器人通行领域,公司致力于为各类AGV机器人、酒店送货机器人、医疗消杀机器人以及物流机器人等提供通行解决方案。通过人行门禁、电梯控制等产品提供端和云接口对接,实现机器人的水平和垂直空间的通行,满足机器人通行的全方位需求。5)智慧园区和智慧校园专业化解决方案:基于公司的集成管理软件,实现园区和学校的无感智慧通行、食堂消费管理、智慧宿舍管理、智慧水控系统以及智慧照明控制等专业化集成解决方案,培育并发展新的行业赛道业务,形成以软件集成为核心的细分场景化解决方案,提供本地化和SaaS化等多种交付模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3)智能门锁公司智能门锁具备人脸识别、可视猫眼、指纹、掌静脉、密码、刷卡、钥匙、微信小程序、APP等多种开锁方式,实现便捷、安全和智能的居家生活;联网锁系统采用ZigBee无线通讯协议,拥有组网便利、信号稳定可靠、低速率、低功耗、容量大等特点,其独有的加密设计及一次性短效密码远程授权开门方式,能够杜绝公网安全问题,是智能家居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产品。同时,智能门锁可通过智能网关实现与智能家居系统的联动、融合,在用户开门和关门的同时,灯光、空调、窗帘等可以场景联动及时打开或关闭,给用户带来最舒适的居家体验。(五)公司的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始终坚持"稳定胜过一切,创新永不止步"的研发理念,坚守"技术+市场"双轮驱动的研发策略,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以自主研发为核心,产学研协同相结合,形成一套高效的技术创新研发模式与软硬融合、端云协同的产品研发体系。不仅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也可基于技术发展趋势实现前瞻式研发,打造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产品,涵盖了从市场洞察、技术规划、项目立项、研发实施以及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成为推动公司持续发展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公司研发工作主要由研发中心主导,研发中心下属各开发部门依据公司经营战略规划和产品开发策略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公司产品自主研发采用集成产品开发(IPD,IntegratedProductDevelopment)模式,实现了市场需求洞察、产品规划、设计、验证、上市等各环节的一体化管理。公司强大的研发团队与市场、销售、制造、品管和服务等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形成了强矩阵项目组织结构,深入推进IPD结构化产品开发流程,构建覆盖客户需求管理、产品规划、产品集成开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全过程的研发管理体系和标准化研发设计体系,极大程度提升了技术开发的及时率和成功率。依托IPD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手段,公司在产品构思阶段充分考虑商业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生产可行性,运用结构化的并行工程方法和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理念,有效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和风险。同时,公司在IPD流程中设置了业务决策和技术审查机制,确保了资源的精准调配和关键阶段的严格把控,从而有力推动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双重提升。通过IPD管理体系和流程体系,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方式对项目进行管理,利用新技术对研发流程进行优化,使公司在产品定义、产品质量、开发周期、生产成本、客户需求响应、产品竞争力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公司持续推出高质量、有竞争力的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此外,公司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专业市场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持续推动公司全产业链的创新工作不断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2、采购模式公司致力于构建稳定、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需求定采购、科学管理控库存"的采购模式。公司深化践行"共赢+绿色"的供应链管理理念,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构建一个价值共创、利益共享、和谐共融、共生共赢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公司秉持"诚信合作、竞合求新、稳中求进"的核心理念,为实现创新高效、开放合作、规范透明的阳光采购,构建有序竞争、优胜劣汰、合作共赢的供应商合作生态。在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质量可靠以及成本优化的基础上,公司高度重视供应商资源的整合,采用战略大客户的集中采购模式。通过加大信息公开和透明化力度,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协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稳步推进年度战略供应商集中采购工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共赢发展。为了持续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公司采取综合性的"九化四法"采购管理方案。通过引入竞标机制,确保采购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公司借助SRM采购竞价管理系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升采购效率和透明度。为了进一步挖掘采购节流的潜力并提升供应链韧性,公司还专门设立了"狄耐克研发采购节流工作组",制定相应的激励方案,深入挖掘采购节流的潜力,通过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等措施,持续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3、生产模式公司秉持着高效、灵活和可持续的生产理念,致力于构建精准响应市场需求并高效配置资源的生产体系。坚定执行"以销定产"的策略,实行订单式生产为主、库存式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订单式生产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关键方式,根据客户的具体订单进行精细化排单与生产,确保每件产品都能精准满足客户的需求;库存式生产则是针对内部需求和生产计划进行的预生产,主要针对设备的通用组件或批量出货设备的常用组件,旨在缩短交货周期,有效平衡产能,确保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始终保持生产的高效与稳定,实现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同步,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随着工业4.0的迅速普及,制造业正迎来关键的转型升级期,积极迈向智能化、数字化以及自动化的新阶段。公司紧随工业4.0的发展趋势,引入精益生产模式,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培育精益人才,为公司注入持续的创新动力,全面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制造领域,公司不断推进信息化与自动化的"两化融合",借助5G智慧工厂的前沿技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将生产基地打造成为行业内的领军典范,展示公司在工业4.0时代的卓越实力与前瞻视野。4、销售模式公司奉行"客户至上、市场引领"的销售理念,主要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结合自有品牌销售为主,ODM方式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公司始终致力于深入洞察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通过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和专业的营销团队,持续为客户提供卓越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提升销售效能,公司设立营销中心和销售支持中心,协同合作,共同致力于客户的开发、支持、服务及全面管理工作。营销中心,专注于市场开拓、客户维护以及产品推广;销售支持中心,为营销中心提供技术支持、项目招投标、合同签订、产销统筹、供货准交、工程管理、售后服务、货款催收、销售内控和日常考核等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实施全球化营销战略,坚持"大客户为纲、渠道为王"的营销策略,力求不断扩宽销售网络、增强品牌美誉度、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推动公司销售业绩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公司积极推动与国央企开展战略集采合作,与百强系统集成商建立重点合作关系;一方面,主动实施全国办事处网络的深化下沉策略,在巩固一、二级城市销售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向三、四线城市延伸,构建更加健全、覆盖更广的销售体系;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构建天地人网,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销售体系,实现销售模式的创新和升级。为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品牌影响力,公司积极拓展多元化营销渠道,加强全球化战略的部署,加快公司全球化业务发展,致力于实现国内与境外市场的双重驱动和多领域的协同发展,强化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力度,以不断扩大销售网络、提升品牌知名度,并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缪国栋 | 31,225,500 | 34.70% |
2 | 厦门鑫合创投资有限公司 | 8,100,000 | 9.00% |
3 | 庄伟 | 7,954,200 | 8.84% |
4 | 福建红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6,300,000 | 7.00% |
5 | 侯宏强 | 6,204,600 | 6.89% |
6 | 厦门兴联集团有限公司 | 4,491,000 | 4.99% |
7 | 厦门宏盛利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4,147,200 | 4.61% |
8 | 厦门万顺荣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3,825,000 | 4.25% |
9 | 义乌驰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3,600,000 | 4.00% |
10 | 厦门市启诚和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2,700,000 | 3.00% |
企业发展进程